农村结婚办酒席有什么特点?

大家一起聊生活


婚宴是结婚时招待来宾的酒席。因此尽力把婚宴办好,办出特色,就成了东家必须全力以赴甚至绞尽脑汁的重中之重!因为本是红喜事,必须喜庆,就不能让客人对宴席有半点微词!让客人吃饱、吃好并大加赞赏就成了办好酒席的最高目标。



在我家乡江西丰城市的农村,为了办好婚宴,必须请一个有名气的厨师,并且要请一个有经验、协调能力强的人来主事,安排大大小小所有活动,包括人员调配。

婚宴不单是东家的大事,是全村人的大事。首先是全村人家家户户要派出一人去东家帮忙,或洗菜洗碗碟,或借桌凳并摆好,或帮厨切菜配菜,或烧火挑水,或捞饭蒸饭等等。反正来了就动手做事,干什么都行。当然有一负责主事的总管会来协调安排。其次是家家要派一二个人来出席酒宴正席,我们这里叫“通村请酒”。


由于席数太多,除了摆在自家外,还必须“借地”摆席。如果是晴天可摆在室外空旷处,把家家户户借来的桌凳依序摆开。如果是雨天或冷天就要借别家的厅房摆酒。

婚宴要大摆两天,结婚前一天与结婚当天。前一天的叫“客席”,也就是接待亲戚的。亲戚们是前一天上午过来送礼,必须吃中午饭及晚饭的。如果是太远的客人就在东家过夜住宿,叫“打铺”。如果不远能回去的就回家住,第二天再来。结婚当天的宴席叫“正席”,以午歺为主。亲戚们都是等接回新娘后吃午歺,等送走新娘娘家人后再回自家去。晚歺就只有自家人以及新人的朋友哥们,再就是中午没空来吃午歺的自村人,晚上要来“补歺”。


结婚当天的正席就是午歺。午歺是分三个级别的。新郎舅舅一家是最高级别的,安排在客厅靠神位的正中央。单独一桌,叫“主席”。当天最高级的客人就是舅舅一家。席间要有“头面人物”全程陪酒,并且家人都要按序轮番敬酒以示尊敬。一定要让他们吃得开心、聊得高兴、喝得尽兴。在我们这里外甥结婚,舅舅是礼物买得最多,礼数最重的。新娘家里送嫁的客人是第二高级别的,也必须是安排在正厅就坐的,但可在偏房正厅或别家正厅,叫“偏席”。娘家人也要尽礼数招待周全,不能让人感觉照顾不周,否则会让娘家“丢面子”。第三就是普通亲戚及村里自已人,一般不要怎么招待,自已随意吃喝。也没人会计较礼节。也可叫“客席”。


前一天的酒席比较普通,有十二个碗菜。荤素搭配,炒菜为主,有二三个凉菜。而结婚当天的正席就必须要有传统大菜——竹笼床粉蒸肉,土话叫“法馔”(用心做的美食)。另配八个碗菜。传统粉蒸肉做法严谨、奇特,配料众多。肉以五花肉为主,配有排骨、股骨,用黄酒、啤酒、米酒、香料伴匀浸泡八小时以上。用称称重4.5--5.0斤为一份,放在含有香料的米粉里伴上粉,叠放在竹制笼床用柴火灶大火蒸四小时左右,中途要用调味料伴水“撒荤”一次以入味。说这份菜香飘三里不为过!

总结下我家乡的婚宴特色:全村参与、场面宏大、“法馔”致敬、酒飘喜庆!


农村里的好些事


说到酒席。习俗不同,地方也不同。

在我们山东菏泽郓城这个地方。

我知道的酒席必备的有

肉类有肘子,鱼,鸡,近来有羊肉汤。

菜类:土豆丝炒肉等。

一种菜总是会做很多盘

但是一种菜总是会做很多盘,为的就是每一桌都可以上到这样的菜,已经做好的菜会放在一个长条板上摆好,等婚宴开始在大棚在里面摆宴!

农村婚宴一般是第二天中午是宴席。


可爱多多肉


下面让大家看看农村婚宴都有什么讲究?

1,农村酒席并不像城市宴席那样精致华美,过分注重菜品外形,在农村举办婚宴要求份量足,菜名吉祥。在农村举办婚宴的菜品的数量要求一般都是双数,一般数量的尾数为6和8,因为六是顺的意思,八是发的意思。


2,农村举办婚宴都会根据不同的地方决定婚宴的口味,湖南以湘菜为主,四川以川菜为主,广州则是以粤菜为主。婚宴形式一般采取荤素搭配的形式,鸡,鸭,鱼,猪肉是不可少的。从菜品的花式来说,凉菜,热菜,羹汤,点心,水果也都是不可少的。
以上是个人的观点,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证,也欢迎大家相互学习,交流,谢谢。


兄弟姐妹是朋友


农村结婚宴可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有各的特色。我就讲讲我们这里的特点吧!在我们这里一般结婚可能提前二天宾客就开始来了,但只限于亲朋或本村邻居来帮忙。所以在这二天只是做些家常菜来招呼。到了真正结婚的前一天晚上,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到了,所以酒席就比较隆重了,一般都是“九大碗”。到了结婚的当天,酒席就更好了,一般有二三十个菜(要、硬菜、凉菜、蒸菜、炒菜、汤菜身等),桌上一般摆上瓶装酒、饮料、花生、等。有些比较有钱的家还会请“表演”助兴。所发现在很多农村人都说“结婚就是烧钱”。但必竟一生就一次,所以很多家庭也不会在乎这些了。


古镇刚哥


一,客人吃饱是最关键。由于我们这边农村还比较贫穷,比较落后。你的烟,茶,酒价格便宜点也没事,酒席的质量次点也没事,客人们都会理解。但是数量上一定要让客人吃饱。如果数量太少人家会叫你吝啬鬼。

二,注重双数。结婚酒席上,不论是你上的菜盘数,给你斟酒的人数,你去打礼的钱数,给你敬酒的杯数等都得是双数。双数预示着二个人结婚后永远不分离。

三,娘舅客人是上上客。在结婚酒席上,总管最关注的是娘家客人和舅家客人了,娘家客人是送新娘来的,所以总管会嘱咐大家一定不能慢待了娘家的客人。舅家是男方请的新郎的舅舅,他们就是陪娘家客人。娘舅客人是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娘舅客人就是结婚酒席的上上客了。

这就是我们这里结婚办酒席的一些特点。


秦安人家123


农村办酒席有什么特点?

这个问题有点宽泛,想我泱泱大中华,长达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沉淀,孕育出了灿烂的饮食文化。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区域不同,地方饮食又各具特色,所以又分有著名的川菜、粤菜、徽菜等八大菜系。

这里以四川为例:

1、传统的八大碗:蒸肉、扣肉、蹄膀、夹沙肉、酥肉等;

2、鸡、鸭、鱼是必不可少的,蒸、炒、炖、炸、煎等各种吃法;

3、凉菜也是必备的,有猪耳、虾、粉条等;

4、南方人不是很喜欢海味,似乎清炖甲鱼没缺席过呢;

5、四川的饮食多以麻辣为主味儿。

我们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本人竟在此发表拙言,实在不好意思,让高手们见笑了😜

谢谢🙏


燕岭叶


在农村住得久了,也讲不出什么特点了,就那样吧,首先讲开席吧,新娘到了之后,还要等送亲的,送亲的到了才能开席,菜有二十多个菜,鸡鱼肉蛋必须有,丰盛是自不用讲了,席间新郎新娘要向亲友们致谢,俗称谢菜,致谢过后宴席进入高潮,新郎新娘向每桌的亲朋好友挨个的敬酒,桌子的摆放也是有讲究的,送亲的要摆在正厅,上座首位,其他宾客要分辈长幼落坐,正厅一般只摆放两桌,两个送亲的,一正一副分两桌落座。其它的宾客会在其它房间,如果房间不够,会搭起临时待客的大棚,吃的要比城市的实惠多啦,而且要成倍的便宜。我是一个农民,欢迎一起探讨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谢谢!


潜力之源


酒席上到第三碗肉圆时,这时不管多少人吃酒席,一定要站起来,赞喜句会双手拿着红布对在坐的客人行个礼,赞句开始,我只记得一点点,说一下,不要见笑:

什么来者都是客,吃好喝好最快乐。新娘长的高又美,瓜子脸上能滴水。什么新郎长的壮又高,干起农活一肩挑,长长大板一样高,一头放个红辣椒,红辣椒一肚子,新娘头胎是个子等等。

结婚是人生一大喜事,虽然各地的酒席文化有所不同,但欢乐的心情是一样的!


皖侠漂泊


至于酒席方面吗?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酒席的档次也在不断的升级,一般都是二八席,也就是八凉八热,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家就都欢天喜地在门口迎接新郎新娘的到来,各项礼仪完成之后,这场盛大的婚宴就马上开始,朋友们说说你们那地方的民俗吧。


三姐118农家三姐


农村摆酒席最大特点就是主家要面子!菜很多!桌子堆成山!根本吃不完!太浪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