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当过兽医,不了解猫病学,如何在家给猫做体检?

很多人有这样一个观念:“我只要好吃好喝的供着猫咪,保持猫咪好心情,猫咪就一定能健康”

。其实我觉得,这句话说对了一半,优质的饮食确实是身体的基石,良好的心情确实是猫咪健康的催化剂,但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点:掌握猫咪身体状态

因为大家都知道,猫是隐忍型动物,自己身体不舒服或者身体疼痛第一选择都是忍。当产生显性症状(我们能观察到的症状)时,病情相对来说已经挺严重了。所以,家庭式体检就显得尤为重要,既可以掌握猫咪身体状态,也能从医疗方面达到省钱、节省开支的目的。

没当过兽医,不了解猫病学,如何在家给猫做体检?

本文以下部分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给猫咪做体检的十大步骤(家庭版)猫咪生病的15个迹象(简版)哪种情况必须去看兽医。按照惯例,我会把重点加粗,方便阅读。

没当过兽医,不了解猫病学,如何在家给猫做体检?

给猫咪做体检的十大步骤(家庭版)

体检(家庭版)分为十个步骤,建议健康状态下两个月一次,去宠物医院给猫咪做体检一年一次。

1、整体状态:先观察精神状态,可使用逗猫棒、激光笔等;观察食欲,喂平时它喜好的零食;同时观察机动性,走、跑、跳是否正常;观察体重,是否肥胖或偏瘦,定期记录体重,观察是否失重,一岁龄以下的幼猫体重是不会无故下降的,如果下降请保持警惕,寻找原因。

2、毛发状态:大多数品种的正常毛发应该是有光泽,手感摸起来滑润,毛量足的。如果非常干燥、油或者有毛屑,是不健康的。摸遍全身毛发,观察是否有脱毛或秃毛的部位。

3、皮肤状态:检查脸部、全身皮肤。把毛发拨开看皮肤表层,是否有结痂。排除猫藓和疥螨。

4、耳朵状态:正常情况是干净的,摸起来温度都不高,或者冰凉。如果能明显看到黑色物质,或者猫咪经常有后爪掏耳朵的行为,耳朵可能有螨虫或其他细菌微生物。

5、眼睛状态:观察是否慢性、持续性流泪,眼圈是否红肿,眼睑是否露出。如果有,一般由呼吸道疾病引起。疱疹、杯状、卡西里病毒都是常见上呼吸病毒。不同株的杯状病毒(FCV)也可能引起关节炎,常见为四肢站立不稳或后肢无力。

没当过兽医,不了解猫病学,如何在家给猫做体检?

6、鼻子状态:鼻头湿或干无法判断是否生病,毕竟也受温度及湿度影响。主要看是否有分泌物。如果有分泌物,可观察是浓稠状还是鼻水,方便进一步确诊。

7、口腔状态:观察是否流口水,短暂性一般没事,慢性、持续性会有问题,需要警惕。接下来观察每一颗牙,是否损坏,观察是否有牙周病、齿龈炎等。再观察舌、口腔内壁是否有溃疡等。

8、下巴及尾巴毛发状态:是否存在黑下巴,尾巴是否存在马尾病。多半是食物油性引起,注意更换饮食。

9、爪子状态:观察每一个爪子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撕裂,脚垫是否存在损伤。如果独立体检,“毛巾大法”方便观察,同时也方便剪指甲。

10、饮水状态:体检这个主要是为了检测猫咪是否脱水,通常就是轻轻的把猫肩胛骨位置的皮肤捏起来。然后放手,观察是否立即恢复正常。猫如果饮水充足,皮肤是具有很强回弹性的。反之,则脱水。

没当过兽医,不了解猫病学,如何在家给猫做体检?

猫咪生病的15个迹象(简版)

除了上文那十个主动观察的步骤,你也可以试试反方向体检,也就是直接观察猫咪,是否存在这15个生病的迹象。

持续性呕吐;持续性腹泻;口臭;流口水;跛行或走路不稳,瘫痪;食欲差;精神差;体重持续下降;昏睡或明显睡眠增多;呼吸变化;眼睛分泌物增多(非黑色);鼻子有分泌物(浓稠或鼻水);如厕异常(包括如厕时间长、小便次数多量少、如厕大叫、随地大小便等);皮肤结痂;呼吸困难。

没当过兽医,不了解猫病学,如何在家给猫做体检?

猫具有哪些症状必须去看兽医

体检猫咪如果有这些症状,必须去看兽医,时间就是生命。

大小便失禁、颈部下沉或头部后仰、严重呕吐并伴随腹泻、血尿或血便、发烧、行走吃力、跛行、不吃不喝超24h、厌食、黄疸、任何部位的出血症状。

没当过兽医,不了解猫病学,如何在家给猫做体检?

本文所有知识点到此结束。养猫过程中,这份家庭体检我认为是每个铲屎官必备的技能。操作难度很低,不需要当兽医,也不需要深钻猫病学就能轻松学会。家庭体检我认为至少两个月一次很有必要。如果体检合格,自己养猫过程肯定很踏实,如果体检出疾病,也应该庆幸自己发现的早,尽早治疗,可以让猫少受折磨的同时也为自己节省开支。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