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震泽"多灾多难"的慈云寺,竟然被修过这么多次?

去慈云寺是在一场大雪后。水乡难得被雪覆盖,更显清丽静美。登禹迹桥俯瞰,不远处的慈云禅寺一览无余,院中一塔矗立,形制古朴。脚下的桥建于三百年前,是座单孔石拱桥,传说是因纪念大禹治水而得名。寺、塔、桥、水彼此衬托,从任意角度看去,都是独特的江南美景。

苏州震泽

摄影:潘娅婕

作为吴江历史最悠久的古塔,慈云塔有不少传说。一说三国赤乌年间,孙尚香思念夫君,曾登塔西望寄托思夫之情,所以此塔也被称作"望夫塔";另一说是,宋徽宗的女儿慈云公主避难于此,重修此塔,遥望北方,盼父早归,遂此塔被更名为慈云塔。

苏州震泽

摄影:邱树新

慈云塔高38.44米,砖木结构,六面五级,由回廊、塔壁、塔心组成。木结构部分主体为杉木,第四、五层又有楠木刹柱直透顶端。塔刹约为塔高的四分之一,由铁质覆钵、仰莲、相轮、宝盖、宝珠、圆光和铜质宝瓶组成。宝瓶呈葫芦状,造型精美。仰莲上铸有"万历五年十月吉旦立"等字,可见为明代遗物。塔主体多为明代特征,不过塔内一座佛龛内,也有宋代风格的须弥座。

塔所在寺庙原名广济寺,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到了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广济寺得到一块御赐的"慈云禅寺"匾额,从此更名。据说这里历代出过很多高僧,明有道泽、慈林;清有净眼、超伟及断手誓修天王殿的天衣僧。

苏州震泽

摄影:潘娅婕

建成后七百多年的时间里,慈云禅寺历劫无数。

经明万历五年(1577)修缮后,清咸丰十年(1860),慈云禅寺毁于战火,唯塔独存。民国十五年(1926),塔的第五层层面被大风吹塌,两年后被修复。1937年,塔遭日军炮轰,第四层的飞角廊柱被击落。1950年,慈云寺被征用为粮库,并在60年代末再受重创,遭毁寺扩厂,面目全非。大殿、天王殿彻底毁于1974年。院落中只有慈云塔是保存至今的古建筑。

苏州震泽

摄影:李晓峰

在佛经里,造佛塔有很多殊胜的功德,象征着佛法的流传在世。舍利子或某些重要经文、宝物会埋藏在佛塔中,通常保存在天宫或地宫内。

明朝朱国祯在《慈云塔记》里写他浮舟太湖时,看到慈云塔,恍悟佛家建塔之意——"济人之迷而导之"。如今夜里在河边散步,见远处慈云塔在灯光下通亮耀眼,也就顿觉这雪后的小镇多了些暖意。

2003年,慈云塔周边的环境整治工程开始了, 10月,原大雄宝殿的地坪砖石轮廓被清理出来,同时洗钵池也得以疏浚清理,11月7日则出土了埋藏地下已达半个世纪的十八尊罗汉。

苏州震泽

摄影:吴娉

洗钵池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位于原大雄宝殿后,原为僧人刷洗饭钵之用,因池中植有莲花,且有信徒在这里放生,所以也被称作莲花池或放生池。

出土的十八罗汉皆为石像,20世纪50年代时是供奉于大殿内的。刘延华说,出土的时候,从石像的细小褶皱里能看到一点金箔,说明以前或许有鎏金。不过,这些石像都没有头,脖颈、手臂处又有榫卯洞,或许曾与其他材质的组件衔接过。根据史料记载,同时结合造型和雕刻工艺推测,这批石像应是雕于明代,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更宜于收藏陈列在室内。

苏州震泽

摄影:李希文

在挖出十八罗汉的同一年,修缮团队在保护原大雄宝殿遗址的前提下,重建了新大殿,建筑由戚德耀亲自设计。另外,钟鼓楼和新大殿的东西偏殿也被修建起来。大殿没有一味地"往大里建",而是移至洗钵池以北,这样可稍扩大建筑体量以满足使用功能,同时也改善了慈云塔周边的空间环境。新的大雄宝殿落成于2003年12月,继而又新建了偏殿4座:三圣殿、药师殿、地藏殿、财神殿。2004年在旧大殿地址上,又立起了施主沈小平捐献的高8.8米的白玉观世音菩萨像。

苏州震泽

摄影:金国华

如今慈云寺已粗具规模,院落空间不大,却五脏俱全,建筑风格内敛而优雅。下禹迹桥向北走进山门,先是天王殿,殿内供奉弥勒菩萨、韦驮菩萨和四大金刚;然后是慈云塔、老大殿遗址及洗钵池;更北面的是新大雄宝殿,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左侧是迦叶尊者,右侧是阿雄尊者,两边为十八尊罗汉,座像形貌各异。院落两侧有五偏殿:观音殿、药师殿、财神殿、地藏殿、三圣殿。慈云塔东侧则修有钟楼,内挂大铜钟。每逢除夕夜,人们都争着去寺内敲钟祈福。西侧为鼓楼,晨钟暮鼓,构成了出家人一天的生活。

文字根据线上传播方式对原作有部分删改。

撰文:吴柳。内容来自:《风物中国志.震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