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崔順峰和他的扶貧“親友團”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安康訊(記者 劉俊)2019年的1月29日,是農曆的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安康市紫陽縣漢王鎮興塘村的貧困戶收到了新春前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床棉被、一桶食用油。捐贈這些物品的人的身份,讓不少貧困戶感到意外:這些物品全部來自該村第一書記崔順峰的父親個人捐贈。

“父親在活動結束後告訴我,這個活動很有意義,個人價值得到昇華,以後還要繼續舉辦下去。”3月初,記者在紫陽縣漢王鎮興塘村採訪脫貧攻堅時,談到自己“親友團”對興塘村扶貧工作的支持,崔順峰感到欣慰。

“第一書記”崔順峰和他的扶貧“親友團”

崔順峰(左一)在花椒產業園向負責人瞭解育苗情況

城裡小夥深山扶貧

2018年1月2日,從未有過農村工作經驗的崔順峰,被自己所在單位,安康市環境監察支隊派往紫陽縣漢王鎮興塘村任職“第一書記”,開展扶貧工作。

“參加工作這14年,一直在市直部門,在農村基本就沒生活過”,儘管深知扶貧工作責任重大,單位把這項工作交給自己,是對自己工作能力的認可,但回憶起當初接到任命的那一刻,崔順峰坦言自己有點為難。

興塘村所在的漢王鎮是歷史文化名鎮,曾因漢王劉邦在此地築城養兵而得名,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境內有國家森林公園陝南著名風景區——擂鼓臺,素有“陝南小武當”之稱。儘管背靠漢王鎮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但興塘村的發展情況卻不容樂觀。

初到興塘村的崔順峰,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做調研,看到現實情況讓他吃了一驚:興塘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342戶共115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41戶467人,其中已脫貧70戶271人,未脫貧71戶196人。村上沒有明確的產業發展規劃,主導產業發展滯後,貧困對象等、靠、要思想嚴重;一、二組520餘村民生產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時常停水;村級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也處於停滯狀態。

除了興塘村的嚴酷村情,這位1988年的出生的“第一書記”,也讓不少村民認為太“年輕”,能否把村上的扶貧工作幹好,還是個未知數。

“第一書記”崔順峰和他的扶貧“親友團”

駐興塘村第一書記崔順峰在扶貧工作路上

一年8萬公里的“腳步”

面對困境,軍人出身的崔順峰,骨子裡那種不服輸的“倔勁”,讓他冷靜思考,直面困難。

“我把周圍幾個村上的駐村幹部邀請在一起,吃了個便飯。一個是虛心請教,瞭解當地的扶貧情況;另一方面也看看人家是怎麼幹工作的”,為了儘快精準的開展工作,崔順峰在蒐集“情報”方面沒少動心思。

掌握了興塘村的情況和當地的扶貧政策後,對於扶貧工作,崔順峰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和安康市南水北調環境應急處置中心駐興塘村的扶貧工作隊隊長揚升反覆交流後,兩人開始為村上的事情“忙活起來”。

“扶貧幹部給協調的黑豬苗出欄後,豬肉就不愁賣。”說到自己的“產業”,興塘村貧困戶村民王敦壽難掩欣喜。去年3月份,崔順峰和揚升為村上貧困戶爭取的單位調整辦公經費8萬元,為50餘戶貧困戶捐贈73頭豬崽和3000羽雞苗,73頭豬崽於3月下旬發放到位。王敦壽家裡除了兩頭豬苗,還得到了40個雞仔,春節前出欄後,獲得了不菲的收益,王敦壽感嘆“幹部們把路鋪好了,自己努力,必須要抓住機會脫貧”。

“第一書記”崔順峰和他的扶貧“親友團”

在興塘村一組新建的堰塘

2018年一年中,崔順峰和揚升除了協調經費為貧困戶引進豬苗、雞苗等適合貧困戶養殖的產業,還先後四次邀請種養殖專家到村舉辦林果、茶葉、養雞和養豬技能培訓班,參訓農戶達300餘人次;引進陝西紫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到村發展種植600畝花椒;對現有村級富硒大米產業合作社進行了資源整合,將村級現有500畝水田進行了統籌規劃;協調縣市管局、農林科技局成立了以貧困戶為法人代表的養殖專業合作社和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落實資金20萬元,在興塘村一組(小地名樅樹扒)新建堰塘一處……

“去年一年,我自己的車跑了8萬多公里”,工作取得成績背後的付出,只有崔順峰自己知道。2018年6月,崔順峰獲得漢王鎮脫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市直機關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2019年市政府機關“最佳山貨代言人”等榮譽。

“第一書記”崔順峰和他的扶貧“親友團”

崔順峰(左一)在村上向企業負責人瞭解傳統民居在此開發利用情況

不斷壯大的扶貧“親友團”

因為曾經當過兵,崔順峰有戰友是西安青創協會的會員,他們在西安有果飲生產線、有實店銷售,電商銷售。這個“親友團”成員很快在崔順峰的積極協調下,在2018年四月份到興塘村調研,希望找到優質的土地進行種植原果。他們認為漢王鎮是富硒帶,這樣對他們生產出來的果飲有很好的賣點,而且土地比較肥沃,採光好,水源足,對水果的生長有很好的幫助。鎮上幹部和村民也很重視,畢竟,能在家門口吃到自己地裡的優質水果也很方便,而且還能放心的種植,銷路也不用自己操心。

類似的經歷還有不少,崔順峰的朋友圈更多的和興塘村的發展聯繫越來越緊密。

除了自己的工作經驗的到積累,崔順峰對扶貧工作也有了新的認識。扶貧工作中,幫助自己的領導、朋友和親人不斷支持自己在興塘村的扶貧工作,自己的扶貧“親友團”圈子也不斷擴大。這些,讓崔順峰有了工作的動力和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