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甲兩宋的江西后來為何衰落?

牛媽love牛牛


說衰落之前,先說江西曾經的輝煌。

江西的開發很早,北部接近中原的地方在商朝就進入了青銅器時代,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楚三國還曾在當地展開爭奪,當然最後都歸於秦漢了。

開發早歸早,很長一段時間內,南方的發展都遠遠落後於北方,雖然從西漢起,江西境內的鄱陽湖平原和贛江、撫河沿岸谷地都逐漸興起農耕,儘管江西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用水充足,但一是農耕技術不夠發達,二是人口並不多,發展並不快。

西晉末年北方遭受五胡之亂,百姓大量南遷,其中就有不少進入鄱陽湖周圍地區的。這些北方移民不僅帶來了北方的先進耕作技術,同時也補充了當地的勞動力人口,農耕時代,人就是生產力,江西的田地因此被大量開發,產量日漸增多。

糧食多了,相應地也就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人多了地就顯得不足,很自然就會去開墾荒地,繼而產生更多糧食,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到唐朝安史之亂後,江西省內的北部平原、東北、西北及中部丘陵都被廣泛開發,物產豐厚,被稱作魚米之鄉。

宋朝是江西爆發的朝代,一方面農業進一步發展,已經到了專門化的地步,小麥、茶葉、柑橘等源源不斷地輸出外地,另一方面農業發達催生推動了商業和工業的迅速發展,江西的瓷器享譽世界,景德鎮更是被稱作瓷都。

經濟的繁盛導致了江西的一片繁榮,城內作坊店鋪林立,城外也多見村落,人煙密集,又很少遭到戰爭、天災,不論是安史之亂還是兩宋之交,都有許多外地人湧入,造成江西人口的進一步增長,一度達到全國五分之一。

此外,江西的政治文化也在宋朝達到高潮,讀書需要錢是古今皆準的原則,雖然有寒門貴子,但畢竟不是普適標準,江西民眾推崇“耕讀傳家”,對教育極為重視,導致兩宋幾乎一半的狀元都是江西人。

僅“唐宋八大家”,宋朝有六位,江西有三位,佔了一半,此外晏殊、黃庭堅、楊萬里、姜夔、洪邁、陸九淵這些名臣文豪,也都跟江西息息相關,明朝仍然有“朝士半江西”之說。

然而今天的江西,應該說自近代以來就沒什麼起色,不論經濟還是文教,都遠不如昔,經濟更是被周邊的江浙兩湖閩粵等省摁在地上摩擦。

江西的衰敗,跟兩點有關。

一是人口少了。從兩宋之交開始,由於江西人口漸趨飽和,贛西、贛南和贛西北地區的百姓就自發向人口相對稀疏的湖南、福建、廣東等地遷徙,這種遷徙一次不會很多人,但卻是長期性的,對江西人口有不小的影響。

此外明朝初年也曾以官府的力量強行將江西人口遷往因戰爭導致人口稀少的湖廣等地,也就是江西填湖廣,此舉也導致江西人口下降。

農耕社會的人口的作用是莫大的,人口數量的減少顯然對江西經濟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從事實來看,這不是決定性影響,因為明朝的江西仍然是人口第二大省,僅次於浙江,而且物產比宋朝有過之而無不及。

真正的人口銳減也就是在江西急速衰落的晚清,晚清的主調除了列強入侵,還有內亂、東南沿海通商、工礦業興起等,而這些,只有內亂跟江西有關。

江西距離太平天國的核心區域實在太近,清軍與太平軍在江西拉鋸長達十餘年,這是江西從未經歷過長久戰亂,導致江西人口銳減近半,社會經濟也遭受極大的破壞。

江西也曾開闢九江為開埠通商口岸,但卻沒怎麼受到洋務影響,境內工業也極其不發達,這在近代工業化背景下注定是要落後於人的。

二是交通狀況的改變。江西的地形具有很強的封閉性,除了北部平原地區聯通長江中下游平原外,江西東接武夷山,南有大庾嶺、西有羅霄山脈,與周圍的浙閩粵、湘、鄂都隔著山,陸路要通行只能從山與山之間的隘口,極為費事,所幸,江西還有水路。

江西的水系非常發達,向南通過贛江流域逆流而上,經大庾嶺梅關進入廣東,再經南雄、韶關便可下北江直達廣州;向西經淥水可經瀏陽和於湘江水系聯通,可西達雲貴;向北通過贛江經九江入長江,東可達江浙富庶之地和東海;西經江漢平原,可直至四川。

通過四條漕運,江西能夠在東南四處晃盪,這使得江西經濟經久不衰。清朝中前期只開放廣州一口通商,經過江西的大運河—長江—贛江—大庾嶺—廣州漕運成為了封建社會最重要的生命線,同時也是江西的生命線。

這條生命線,後來廢了。

粵漢鐵路的修建和通車導致廣東北上和北方南下都不需要再經過江西,陸路又難走,江西就此遠離西學東漸的中心,基本接觸不到什麼洋務,湖南湖北卻是同期崛起。


平沙趣說歷史


江西的經濟地位在兩宋達到了巔峰,人口達到500萬,全國之首。即使在歷經明朝“江西填湖廣”,人口數量依然在全國第二,經濟人文依舊在全國前列。唐宋八大家有三個是江西人,明朝甚至出現了“朝士半江西”的說法。理學心學都在江西發現成熟,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白鹿洞書院”也在江西,江西的書院數量歷朝歷代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可見古代江西文化昌盛。經濟上兩宋時候的江西納稅納糧全國第一,陶瓷、糧食和茶葉等遠銷全國,瓷器甚至走向了世界。而作為江西北部港口的九江是當時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是長江沿岸重要的港口。蘇杭一帶有“三日不見贛糧船,市上就要鬧糧荒”的諺語,可見當時江西繁華的商貿。而景德鎮是天下瓷器的主產地,是四大古鎮之一。撫州臨川、吉安都是才子之鄉。從宋朝到清朝,在科舉考試中,僅臨川一地錄取舉人一千多人、進士七百多人。可以看出兩宋江西的經濟地位在全國都是領先的,為何卻在清朝到近現代這一段時間落後了呢?


人口大量遷移,年輕勞動力大量流失

江西在從兩宋到明朝之間出現了兩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第一次是兩宋之交的時候,江西人口眾多,整個省份已經接近飽和。於是大量的人口開始遷移到附近的湖廣、福建以及兩廣地區,這是屬於社會發展的正常情況。而第二次可以說是對江西人口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明朝初期,朱元璋下令江西人遷往受元末明初戰爭摧殘的湖廣等地。這次江西全省都有大量的勞動人口遷移到外地,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殘。這次遷移讓江西的人口嚴重喪失,人口跌至第二,而且大多不是勞動力。這對於古代以人力為主的農耕經濟是致命的,江西經濟開始從明朝衰弱。而到了清朝時候,太平天國運動主要在南方各省,這次戰亂導致了江西人口急劇減少,人口紅利至此遠離了江西。


農耕經濟的衰弱,工業時代到來

古代主要是以農耕經濟為主,江西的地位很重要。兩宋時候,經濟重心南移,江西發展順勢而起。江西的田地較多,人口眾多。兩宋江西的發展是必然的。經濟發展起來了,文化自然也跟上,宋明時期江西繁榮的文化現象也就不難解釋了。江西的農業經濟的傳統,導致到了近代,江西工業發展一直很緩慢。加上又不沿海,海運開始替代內陸河流運輸,九江等港口的地位也不再那麼重要。江西也沒能趕上工業時代發展的福利,經濟一落千丈,經濟如今已經處於全國中等偏下的地位了。


地理位置優勢喪失,鐵路的發展

江西兩宋時期發展的原因還有一個:地理位置很重要,處於宋朝中心,四通八達,離宋朝都城又近。而且宋朝主要的就是靠長江運輸,這對九江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到了近現代,海洋經濟發展,河流的作用已經沒有那麼重要。處於沿海的福建、廣東,江浙等省迅速發展。處於中部地區的江西沒有優良港口,經濟便逐漸落後。而路上的優勢也被湖南湖北搶走了,粵漢鐵路的開通,直接導致了從北到南不再需要通過江西,江西跟當時中國南大門的廣州的古商道漸漸被取代。這一次江西與西學發展地,經濟重地——廣州漸行漸遠。湖南湖北憑藉鐵路的發展迅速取代江西,江西一落千丈。即使在現代,我們也可以看出江西鐵路高鐵建設緩慢,遠不及隔壁湖南湖北。“要想富,先修路”,沒有道路的便利,經濟更難發展。


藤樹先生


你提的這個問題,真的是每一個江西人都想搞清楚的一件事,真的很有意義的問題,雖然我不是江西人,但是我外婆是江西人,我也算半個江西人吧,出於此,我也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沒有形成系統性的文字,今天剛好有機會,就說說我的見解吧。

說到江西的衰弱,就繞不開江西曾經的輝煌,江西以前有多輝煌呢?

江西的經濟發達,商品經濟非常活躍。

北宋時期,江西地區人口近500萬,位居全國之首,明朝時期江西的人口,經過“江西填湖廣”之後還是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浙江。

縱觀整個宋朝江西,納稅納糧為全國第一,當時的江西盛產糧食、茶葉、布匹、陶瓷。景德口賺外匯),其鎮陶瓷走向全球(出工藝水平長期領先於同時期國內其他地區。當時的九江是長江沿岸繁華的大港口,經濟繁華,當時江蘇一帶,市傳“三日不見贛糧船,市上就要鬧糧荒”,以至於後來九江引起外國列強的垂涎。可見當時,包括江西的江浙地區是何等的繁華!

我曾經這樣想過,如果南宋沒有江浙為依靠,滅忙的速度應該會加快不少,還哪有那句“西湖歌舞幾時休,直把杭州作汴州”呢?你說江西那時候是不是很牛?

江西的文化那時候非常鼎盛,為官者,文化大家也多。

明朝時期,有一句俗語叫做——“朝士半江西”之說,意思是說整個明朝江西籍狀元和進士數量都是位列全國三甲(僅次於浙江 ),在朝廷中做官的江西人更是數不勝數(嚴嵩是江西宜春人),而且儒家理學也是在江西成熟的,可以這麼多吧,在清朝以前,至少江西省的文化繁榮程度在全國名列前茅。

我們很熟悉的唐宋八大家就有三個是江西人,歐陽修,王安石和曾鞏都是江西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相當於今天我們所說的清華北大復旦南開)之一的白鹿洞書院就位於江西廬山。

從現代經濟學看,文化的鼎盛是經濟繁榮的表現之一,可見江西當時的地位就像現在的“北上廣深”。


那麼曾經富甲兩宋大的江西,在近代為什麼衰弱了呢?

大家都知道,古時候,人口就是第一生產力,江西的快速衰敗,與其人口的大量外遷有關。

江西的人口外遷有兩次比較大的規模。一次是兩宋之交,贛西、贛南、贛西北等地的老百姓,自發主動地從人口密集、人多地少、社會容納飽和的原籍,絡繹地遷往相對人口稀疏、地廣人稀、大有發展空間的湖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等地客籍進行開發。這是經濟發展規模決定的,不可改變,就像我們今天大量的勞動人口進入“北上廣深”一樣,促進了遷入地的經濟繁榮,破壞了遷出地的人口結構,慢慢的經濟就會蕭條。

還有一次是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令鄱陽湖四周乃至整個贛省全境的居民,大規模外遷到安徽、湖北、河南、四川、湖南等地,這是由政府出面主持,強迫民眾遷徙,規模宏大的一種做法。這一政策,導致大量的青壯年外遷,上百萬人口呢!這樣徹底的摧毀了江西的經濟基礎,江西因此衰敗了。


那麼曾經富甲兩宋大的江西,在近代為什麼衰弱了呢?

要想富先修路,路好走了,經濟就活躍了。古代江西的是華南通向中原北方的必經之路,由中原進入兩廣,由西南進入江浙都必須經過江西,曾經作為交通要塞的江西是往來東西南北的通途,而清朝時期,經濟重心的南移,廣州市成為了全國最大的商貿中心,兩廣貿易與經濟起飛,成為了江西的硬傷。

特別是清朝時期最大規模的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把江西經濟再一次推向了死衚衕。清朝的太平天國運動對江西的經濟和人口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鴉片戰爭至洋務運動以後,西學逐漸傳入中國,而當時的江西至廣州的古商道已經沒落,粵漢鐵路的修建和通車使得由兩廣北上不需要再經過江西,由此使得當時的江西逐漸遠離改革和新學的中心——廣州。至此,江西開始全方位衰退,逐漸被臨省的湖南、湖北超越。

那麼曾經富甲兩宋大的江西,在近代為什麼衰弱了呢?

改革開放以後,江西因為處於內陸地區,沒有靠海,沒有經濟特區,沒有直轄市,沒有自貿區,享受不到很多政策的紅利,和廣東,福建等沿海省份相比,漸漸拉開了距離,加之歷史的因素,更加速了江西人口的外出打工,經商等經濟活動,本地經濟結構也不是那麼協調。

我經常往返於廣州和深圳之間工作,我身邊就有很多江西人,有時候我會問他們為什麼來廣東,他們說江西本地的經濟不是太好,廣東經濟發達,能夠賺的比較多,這就是現實!

至江西的衰弱還有很多原因,我就不一一舉例了,喜歡我的寫作,可以關注我,為我點個贊。謝謝。


大咖說車自媒體


我是個地道的江西人,深深的為自己的家鄉感到驕傲!江西不僅僅是兩宋富裕,一直到改革開放之前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吧!古代的江西,人才輩出,名人就不一一列舉了,到明朝永樂年間,封侯拜相的江西人達到了鼎盛,當時有翰林皆吉水,滿朝半江西之說。以前就有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說法,現在很多地方都是江西人的後代。新中國成立之後,1955年首次授銜的時候,全軍一共有將官和元帥共1052名。此後斷斷續續有一些將領得到晉升和授銜的開國將軍,截止到1965年軍銜製取消,一共有少將以上將帥1614名。有325名江西人,佔五分之一,全國最多。中國有句古話,朝中有人好辦事,朝中有人,自然會惦記自己的家鄉,會為自己家鄉建設添磚加瓦。自然當時的江西不會窮了。我記得我小時候經常聽長輩們說,1960年代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全國人民都吃不飽肚子,全國各地都有餓死人的情況,唯獨江西沒有,這個我沒法考證,但是當時周邊省份的人來江西要飯,這個是真事,說明當時江西真是塊寶地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江西落後了,江西人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江西人的性格,凡是不會爭強好勝,頗有中國人的中庸之道,性格中缺少霸氣,大多數不會是成功的領導者,只能是優秀的跟隨著,小富即安的思想還是深入骨髓的。江西是內陸省份不沿海,山多、水多、地少,有三山六水一分田之說!所以想大規模的農業發展也是有侷限性的,所以農村人口迅速減少,都往大城市留流動。在加上江西人讀書還是很厲害的,本省也沒有什麼像樣的牛逼大學,沒一所985,只有一所211,所以選擇外省唸書的學生比較多,一般大城市畢業後就直接留在一線二線城市發展了,這樣就導致了人口外流非常嚴重,人才回不來,青壯年勞力留不住,我想我的家鄉江西這些年為什麼落伍了,總結後就是以上幾點原因吧!希望江西越來越好,回到以前的鼎盛時期,我們期待著!!


附上兩張美輪美奐的江西風景圖,祝願江西明天更美好!!


我要給生活加點料


要想富,先修路。

古今都是如此。

如今,京廣線是南北交通大動脈。

但在兩宋時期,南北交通大動脈是贛江。

一直到近代京漢、粵漢鐵路出現之前,都是如此。

比如,王陽明從紹興出發,到廣西去平叛,他走的路線是沿錢塘江向西,進入“衢州-上饒”這個浙贛走廊,再入鄱陽湖,沿贛江南下。接著越過南嶺,進入廣東,再順北江而下,到廣州,然後去廣西。

在南宋時期,這條路線尤其重要,因為首都在杭州。

當時的江西,不僅是南北交通要衝,也是東西交通要衝,從臨安去湖廣、貴州,也都統統要經過江西。

繁盛的交通,帶來繁盛的交流,帶來經濟、文化的全面繁榮。兩宋時期的江西,不僅是富庶之地,也是人才輩出的星光閃耀之地。

但到了近代,一方面,京廣鐵路的出現,使得江西失去了南北要衝的地位;另一方面,海洋時代的經濟結構,使得中國的經濟重心大幅度移向海岸線一帶。

結果就是:在中部,鄭州、石家莊這樣的城市,由縣城、鄉鎮一躍而為現代都市。武漢、長沙這樣的歷史名城,也更加繁榮;在東部:大連、青島、上海、廈門等城市迅速崛起,成為現代中國經濟的領頭雁。如上海,甚至由一個縣城成為了遠東第一都市。

但江西,卻在這個交通、經濟的大變局中,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導致江西的城市,在當下,即便是省會南昌,也成了存在感很弱的城市。

高鐵時代到來,江西又落後一步,以至於有“環江西高鐵帶”之說。

興也交通,敗也交通。

當今江西要迎頭趕上,交通,仍為重中之重。


何書彬


我是江西人,我來答這題吧。

宋朝以後、近代以前,江西的經濟文化都是十分繁盛的,不說排名第一,起碼也是前三。

就階段而論,宋明時期的江西最為鼎盛,無論在經濟上還是文化上,而作為其中的表現,江西的稅賦、科舉和所出名人上,都在全國名列前茅。

別的不說,唐宋八大家中,除了唐朝韓愈與柳宗元外和北宋三蘇外,其他三人都是江西人,而著名的兩位宰相王安石與文天祥,都是江西人。



江西最鼎盛的時期還不在宋朝,而是在明初。尤其在科舉上,江西人(尤其廬陵即今吉安)表現極為優異。

如在建文二年、永樂二年等幾次科考中,江西人幾乎包攬前十名,而其中廬陵人又幾乎包攬前三甲。

在這幾次的科考中,江西進士幾乎佔到全國進士的20-30%,這在歷朝歷代都是極為罕見的。

在整個明朝,江西所奪得的前三甲(狀元、榜眼、探花)為全國第一,進士佔比為10%。



江西之所以在宋明時期表現突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宋明時期經濟重心、政治重心南移,江西的地理位置十分突出;

其次,江西適合農業耕作,加上當時北人南遷,耕作技術和土地開發正值高峰;

其三,江西人踏實勤懇,能吃苦,好讀書,一向以耕讀傳家。

由此,江西人在宋明時期表現卓越也就是不奇怪了。

不過,在明朝中後期後,江西雖然相對持平但開始走下坡路,其榜首位置逐漸被地理環境更優越的蘇南、浙東地區所超越。

但總體而言,江西在清朝前期和中期、近代以前仍舊保持前三的位置。



近代江西的急劇衰落,則與兩個因素相關:

一是五口通商之後,原貫通南北的贛江水道被廢棄,整個商業體系改由長江水道的東西向,江西的經濟大受影響;

二是綿延十餘年的長毛之亂,對江西(也包括安徽)造成了重創,長毛與清軍在江西反覆拉鋸,由此造成江西人口減半,歷經一百年都未能恢復。

此外,當時整個世界都朝著工業化、城市化發展,作為內陸省份和傳統農業省份,江西人相對保守閉塞,因此在這大潮流中沒能跟上,由此變得默默無聞矣。


坑爹史冊


在宋朝,江西因為贛江和長江的水路運輸樞紐地位而富甲天下。近代以來,因為鐵路和海運交通興起,京漢鐵路走了武漢,導致江西衰落。

1,宋朝時期江西因水運而興起。

宋朝時期,江西的大部稱為江南西路。

江西處於鄱陽湖平原和贛江平原之地,土地肥沃。唐宋經濟重心南移後,因大量移民到江西,江西得到了開發。

贛江是宋朝時期,溝通兩廣和長江的主要內河通道,當時遠遠超過湘江的運輸能力。

宋朝時期,還有兩件事,讓贛江成為財富之江。

一是景德鎮的瓷器;

二是韶州的銅礦。

景德鎮在宋朝屬於江南東路,韶州屬於廣南東路。但它們的向長江的運輸大部分都是要通過贛江中繼。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因昌南鎮產青白瓷,極優良,以真宗皇帝年號為名,置景德鎮。

宋朝時期景德鎮成為了中國的瓷都,和絲綢一起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兩個拳頭產品。

宋朝時期還在韶州發現了大型銅礦,在宋神宗年間年產量達到了萬噸以上。

北宋貨幣是銅本位。

韶州銅礦在廣東北部山區,向長江運輸時,通過贛江中轉。

在銅礦和瓷器的利好帶動下,江西成為宋朝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南宋末年,文天祥戰敗的逃走路線也是沿贛江一線南撤的。

2,清代以來的,因鐵路和海運的興起,導致江西衰落

2018年,江西省GDP在全國各省排名中佔13位,處於中游位置。

其實,從明朝末年開始,江西的地位就開始下降。

因為京杭大運河從浙江、江蘇、山東經過,而棉花革命的興起,主要在江浙一帶。

江西錯過了運河和棉花。

近代以來,特別是沿海開埠以來,江西地位一落千丈。因為贛江的水路運輸與海運相比,已不值一提。

清朝修建的京漢鐵路經過了武漢,鐵路不從江西走,直接導致了江西的衰落。

1898年底,京漢鐵路開工。1906年4月1日京漢鐵路全線竣工通車。京漢鐵路奠定了武漢東方芝加哥的地位。

1996年9月1日,貫通江西南北的京九鐵路全線開通,距離京漢鐵路已經過去90年了。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江西人,看著現在江西的現狀,難免有些心疼,不過說起來江西現在的衰落跟中國近現代的歷史有很大的關係。

近代以來,江西人才隕落,在朝廷裡沒有幾個說話有分量的人,導致近代一些重要的工業等基礎設施沒能最早在江西土地上生根發芽,沒有早期的工業基礎。再加上連綿不斷的戰爭,對江西的摧毀更大。

再者,這可能跟江西的地形有很大的關係,三面環山,只有北部鄱陽湖一個缺口,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長期在江西老百姓心中揮之不去。不過這也使得江西人比較知足。


愛你的東南季風


江西省在中國的地理版圖上,是一個偏東南的省份,不過如今由於經濟發展較為落後,與周圍的鄰居們相比,江西顯得有些黯然失色,然而歷史上巔峰時期的江西可不是如今這般光景,論綜合實力在全國範圍內江西都是稱的上號的。


在唐開元21年(733年)唐玄宗設置江南西道(今湖北省、安徽省長江以內地區和湖南省大部分地區)以前,江西與其他南方省區一樣,都被中央視為蠻夷——古代江西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並無任何優勢。之後也一直保持著這種情況,直到中國經濟中心開始南移,江西伴隨整個長江中下游崛起,最終在兩宋開始成為中國經濟的龍頭省份。

兩宋時期的江西不僅有“天下糧倉”的美譽,在茶葉、陶瓷、採礦、冶金、紡織、造紙等工商業以及城市發展等各方面也都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以瓷器聞名於世的景德鎮便是在這一時期逐漸聲名鵲起,成為中國瓷器的金字招牌。



除了工商業的迅速發展,江西的文化產業也開始走向興盛。鼎盛時期的江西,各地書院林立(如白鹿洞等江西四大書院),文風昌盛(如著名的臨川派),是科舉大省、文教重鎮。

經歷過元代的戰爭動盪,到明清時期,江西繼續保持著經濟、文化和城市快速發展的大好局面,綜合實力始終位居全國前列。

自兩宋到明清,這一段時期江西的鼎盛發展,主要得歸因於江西得天獨厚的河網條件。事實上,作為一個內陸省份,江西省內山地丘陵廣佈,加上封閉的地形,其地理條件實在算不上多有優勢。然而受多山地勢的影響,加上南方降水豐富,反而使得江西河流廣佈。眾多河流的發展促成了沖積平原的形成,繼而帶動了江西農業的快速發展,江西人口和城市也在這些河流和平原上逐步發展起來。



最為重要的是,四方暢達的河流給江西帶來了發達的水路運輸。

向北,通過鄱陽湖江西可與長江流域甚至北方中原地區相聯繫。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更使江西進一步可與華北地區接觸。

向南,水陸轉運後翻越梅關,又可經水路至廣州。而南北方向上的這條黃金水道——大運河—長江—贛江—大庾—廣州通道也將成為清朝中後期最重要的南北交通線。

向東,通過信江——玉山——衢江——錢塘江這條水陸通道,江西可進抵浙江。

向西,通過水陸通道亦可進抵湖南。如此看來,江西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四通八達。


在封建社會後期,由於明清的“閉關鎖國”,廣州成為全國僅有的對外通商口岸,江西所處的大運河—長江—贛江—大庾—廣州通道因而變成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最重要的交通線和商道。

然而在近代戰爭、國際形勢以及工業技術等一系列歷史變化的背景下,江西的地緣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853年至1864年間,湘軍與太平天國在江西境內展開了持久的拉鋸戰。長久的戰爭使江西遭遇重創,對江西的社會經濟帶來了極大的破壞。與此同時,兩次鴉片戰爭的落敗,清政府被迫與英法等帝國主義列強簽訂屈辱條約,諸多沿海和長江城市被闢為開埠通商口岸。在近代海運和現代交通方式崛起的歷史背景下,傳統的贛江大庾嶺黃金水道地位一落千丈,江西從歷史上的交通要地變成了封閉的內陸省份。

在工業革命和新的商業形式的影響下,江西傳統的農業型經濟難以發展,近代工商業又受到諸多限制,江西於是進入了歷史發展衰退期。


夏目歷史君


贛商到清朝末年變得愈發艱難,要了解贛商,則需瞭解徽商。

古代商業最重要的是地緣和血緣,徽商以此為背景發揮強大凝聚力。最關鍵的是徽商同官府維繫了比任何商幫都要好的關係,他們有通過捐納使自己成為官員,也有舉業讓子弟成為官僚,也有通過強大的資金背景,將官紳納入自己的羽翼,必要時還為政府提供必要的資金。在國家的庇護下,徽商掌握鹽專賣權等,可以進入其他商幫經營地區,搶奪商權。

對比之下,贛商資本比較弱,雖然他們人數,活動範圍,經營種類高於其他商幫,但贛商屬於小規模的家族式經營,據統計,明清時期的1700餘名江西商人中,有70%左右是出身貧困的中小商人。

另外,競爭激烈,除了晉商、徽商、還有閩粵地區的商人,浙江財閥等,因此贛商地區不斷被蠶食。甚至在贛商進入的地區,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出現當地土著與贛商競爭的事例,贛商進入的地區,經濟能力均弱於江西,但這些地方經過發展後,很快便超過江西,當地商人與贛商競爭中也獲得發展。更嚴重的是,江西省內的商權也被外來商幫奪去。

贛商離開家鄉後,便疏離與家鄉的聯繫,甚至出現“老死不歸”的現象。贛商與官府的關係不如徽商或晉商,雖然江西的進士數量僅次於江蘇和浙江,但經營同官府的關係,需要投入大量資本,贛商中擁有大資本者數量不多。

最後,清末的開埠,商業環境發生變化,處在內地的江西未能及時應對這一反應,仍舊停留在了農業生產上。

因此,江西的經濟地位越來越衰落,而活躍五百餘年的贛商也走向落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