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學校被老師批評後(非惡意),回家跳樓自殺,責任在誰?

河南第一線


批評是教師行使教育權利的一種手段,不能因為出現了不良結果,就把這責任推到教師身上。

無奈的是,即使不是教師的責任,只要學生出事,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教師都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影響整個教師群體的工作狀態。

如果學生因為被批評,回家跳樓自殺,首先可以說明這個學生沒有正確對待批評教育,沒有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沒有承受批評的能力。

為何孩子承受不了批評?也許與教師與家長都沒有和孩子談過這方面話題有關。如果孩子能夠意識到教師批評自己是為了自己好,是想幫助自己進步,也許就不至於因為批評而放棄生命。

孩子承受不了批評也許無法客觀接納自己有關。有的孩子一直在讚美中長大,他們即使知道自己的問題也沒勇氣面對,更無法接受任何人的批評。

孩子出事最悲痛的是家長,衝動下的家長也會追究引發悲劇的責任人,在輿論影響下會大鬧校方尋求賠償。但是捫心自問:孩子受不得批評肯定是一直存在的問題,難道作為監護人的家長就一直沒發現?

生命沒有返程,小心呵護不如內心強大。

因為教師管理行為造成的悲劇還是請家長自我反省的好,孩子如果不是內心充滿無助和迷茫,在他最絕望的時候如果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溫暖,也許他無論經歷怎樣的困境,孩子都不會走極端。


媽咪老師


問題的關鍵在於老師的批評是自殺的主要因素嗎?如果是,那麼是不是老師批評過的學生還有自殺的或者都自殺了?如果還有自殺的,說明老師有問題,如果很多自殺的就說明責任就是老師的!

‘自殺’簡單的兩個字他承載的卻是一個生命的消逝,而現在所提到的卻是如此年輕生命的消逝。也許他還沒感受到世界的絢麗多彩,沒有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他’卻以這種方式離我們而去,他的離去帶給這個家庭的傷痛,我相信任何語言都無法表述!然而,逝者已矣,無論多麼艱難,我們還是要正面現實,正面事實!

老師的一次批評,無論是正義還是惡意的批評,也只是一個批評而已!如果這就能讓一個生命就此消逝,那麼生命是不是也太脆弱了寫到這裡一個詞彙突然湧出我的腦海‘弱不禁風!’。

如果追究是怎麼造成這樣無法挽回的悲痛結果,那麼只能說是孩子的性格造成。那麼又是誰把孩子的性格塑造成如此的‘弱不禁風’的呢?是老師嗎?那隻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我覺得如果有人說這就是老師的責任,那麼我請你再問一問你的內心,你這麼說違背沒違背自己的良心,你可以再重新說一遍。如果你問完自己的內心以後還是這個結果,那你就堅持下去吧!我多次問了我內心,我的答案是老師的傷口就夠多了,請高抬貴手別再往上撒鹽了!


時空V夢想


從老師的角度講,批評孩子是對孩子本身負責,如果不是真的關心您家的孩子,哪個老師會冒著輿論的高風險,這樣做呢!批評孩子首先是孩子做錯了,老師希望他能夠改正。其次,幫助孩子是老師的責任和義務,如果教師連批評孩子的權利都沒有了,試問孩子的未來還在哪裡呢?溫情教育也是有限度的,孩子在家裡家人事順著,在學校也要這樣,那麼其他學生又會怎樣想,教師又該怎樣維護課堂紀律。有的缺乏家教的孩子,不懂得如何尊重別人,課堂上大喊大叫,挑釁老師,打擾別人,打不得,說不得。不順心,視頻曝光。不知道現在的網絡與媒體到底是在幫助這些無知的孩子,還是在縱容和傷害他們。第三,教師如果喪失了教學當中的管理權,那麼這個不僅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我們國家的悲哀。一個民族的希望在人才的培養。知識在強,道德淪喪,危害社會的可能性就越大。第四,老師都不敢說話了,老師都不敢發言了,誰的過錯呢?誰又為孩子的未來買單呢?從社會輿論壓力來說,出了事情,輿論一邊倒,死者為大,生著悲涼。有的人就會跳出來,為哭訴者祈福,為哭訴者打抱不平。輿論追責,教育局施壓,家長拉條幅討公道。學校扛不住壓力,老師就會被推出來頂罪 千夫所指,她過往無休無止的默默付出都會被無視。孩子出事了,最難過的除了他的父母,還有日日為他操心的老師啊!不愛怎麼會痛 不愛怎麼會批。愛的越深,心裡煎熬越大,還要承受輿論指責。一個微信沒回,可能被無理的家長指著鼻子罵,一個處理不及時,就被艾特教育局,試問誰不心涼。教師是一個良心職業。如果您真的覺得孩子的父母可憐,請用溫情的方式去幫助他們,送錢,送物品,送關愛都可以,請不要用您的打抱不平,加深孩子父母和老師學校之間的矛盾。理性評論,謹慎轉發。如果您是孩子的父母,首先向您致哀 您深愛的人以這種慘痛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我們都理解您的悲傷,希望您早日從傷痛中走出來。瞭解孩子事件的前因後果很重要。理性的為孩子爭取合法的權益也很重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更重要。生活還得往前看,未來如何走,這是一個家庭在傷痛過後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從孩子角度講,這是一個很不負責的行為。她的脆弱給愛她的人留下了多少遺憾。第一,如果她是獨生子,父母可能會因為他的離開,互相指責,最後走向陌路。第二,他的離開會讓涉事老師,良心難安,活在心靈的折磨之中。甚至受到處分,事業,家庭都會遭受打壓。第三,她的離開讓她同齡的孩子也會不安憂慮,做了不好的範例。孩子出了事情,我們都要反思。教師要反思,在教育過程中,如何把控好事情的相關問題和孩子的個人接受能力,是否相匹配。教師在處理問題中也要學會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情緒。激動與憤怒,傷人也傷己。學校的教育在抓孩子成績的同時,也不要忽視孩子心靈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引導不同時期孩子的思想導向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教育局也要能夠公平,有擔當的站出來處理問題。做到真的給教師減負,給家長做主。現在為什麼很多地方招不到老師,或是老師流失嚴重。工資低,任務重,責任大,高危職業。無休無止的加班,無休無止的應付各種非教師本職工作。買不起房,開不起車,家庭地位低,幸福感少,也造成了一部分老師責任感降低,混日子,得過且過,或是乾脆辭職走人,另謀出路。家長也要反思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怎樣教育孩子,有沒有認真的傾聽孩子的要求,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有多少次孩子本想和你聊一聊,走開,會議報告寫完的,等你回首,孩子已經進入夢鄉。多少次,孩子本想和你說,這次不是我挑起頭打的架。本想和爸爸媽媽說出委屈,你二話不說,拿起皮帶就打,張嘴就數落,怎麼又是你。一個又是,多傷人的字眼啊!多少次,別人和你反應孩子問題,你永遠都振振有詞,不是我家孩子的錯,是別人家的。一味的縱容,讓孩子眼裡只有自己,毫無顧忌,因為我爸是李剛。孩子出事了誰也不想看到,我們能做的是逝者安息,生者尋找希望,不斷反思,防微杜漸很要。


奮鬥的螞蟻48


2019年3月6日,河南鄭州市第二十六中學,初三學生谷某因被班主任批評,於2019年3月9日凌晨墜樓身亡。一個鮮活的生命因一時衝動而永遠消失人間。

事後其家人把孩子屍體抬放在學校門口並要求鉅額經濟賠償。在警方協助下孩子屍體被轉運殯儀館。

根據鄭州市教育局調查通報:

2019年3月6日中午谷某在教室給平板手機充電被發現。經班主任調查,平板手機為另一名學生攜帶,包括谷某在內有三名學生拿平板在自習課觀看與學習無關的內容,時間已持續三週。班主任對三人進行了口頭批評教育,其餘兩名學生均已承認玩手機的事實,然谷某拒不承認。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隨後班主任聯繫了谷某家長,希望其家長做好教育引導工作。3月8日早晨8時許,三名學生均被家長帶回家教育引導。3月9日零時28分班主任接到谷某電話,孩子墜樓身亡。學校和家長關於經濟賠償事宜尚未達成完全一致。

孩子因玩手機影響學習,被老師批評,回家後墜樓身亡,這期間發生了什麼,難以猜想。

2019年4月4日11時12分,南安市延平中學初中部一學生突然從教學樓墜樓,學校第一時間撥打120,並送往醫院搶救。12時27分,該生經搶救無效死亡。

同樣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離我們而去。經當地教育調查,排除了,家長和學生,師生和生生矛盾。那原因又為何?

孩子墜樓身亡,誰又有責?

是教育方式,還是另有它因。

這其中的原有不經調查豈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受到了多大的打擊與創傷,否則怎會輕生。


五毛錢一個


如題主所述,老師非惡意的批評教育是老師的職責所在,而作為在校生,遵規守紀,接受教育也是必須的!所以,無論從哪方面說,都沒有校方老師的責任!不過話說回來,現實是骨感的,如果真的發生了意外傷害事故,即使是在家裡,學校和老師也擺脫不了干係!

1. 是否惡意,並不是老師說了算!到時候有幾個家長會承認老師批評是非惡意的?

2. 孩子出事,只要鬧,就有賠償!沒聽說過哪個沒有獲得賠償的!

3. 孩子只要出事,上級部門壓力,社會輿論壓力也會讓學校妥協,能息事寧人就是萬幸!

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所以,現在的實際情況不允許孩子有任何的萬一!


小初高教育


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感覺回答起來有點難度,您問題的前半部分已經間接的說明了答案,責任不在老師,因為老師無惡意,不在老師,那也就是說也不在校方,那很顯然,責任就在學生自己和家長,學生人都不在了,追責有失人道,那最後只能說責任在家長?我只能同情已經痛失子女的家長,在遭受如此不幸的境況下,我們還能去追責?追責有何意義?

其實像這種學生,心理素質真的很差,只是批評而已,做了錯事,老師和父母長輩批評都不能接受,試問,長大成人人踏入社會,進入工作單位,成家立業,在這些人生的大事件中,又會有多少的挫折與坎坷?經受不了批評的人還能對抗挫折?還能走過坎坷?還能歷經數不清的風霜雨雪?

近幾年來,新聞媒體經常報道類似於這樣的青少年不能接受批評教育而尋短見的案例,每每這個時候,學校和老師都會成為罪惡的形象被口誅筆伐,甚至有的老師因此離開工作崗位,或許,在一系列事件中,老師也確有一些過失,或者家庭教育也有不當,但是這種案例已經不是偶然事件,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現在的青少年兒童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了,但是其心理素質卻沒有因為物質生活的好轉而提高,相反,變得越來越脆弱了,甚至還走極端,要麼以生命做為代價與所受到的批評管教進行較量,結局當然是老師、學校、家長都輸了,自己贏了,可是去哪裡慶賀自己的“贏”呢?還有的極端就是殺師或弒母,手段還極其殘忍,前段時間不就有個少年因為母親不讓他養寵物就把母親給錘死了嗎?這些案例真的是血淋淋的呀!

發生了那麼多觸目驚心的案例,真的應該引起我們反思呀!我們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如此不堪,是單純老師和學校教育的問題?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有個知名教育家說過,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因為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人生的學習,學習誰,自然是養育他們的父母。另外,孩子的其他親人長輩也會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產生影響。所以還有一句話:一個人的一生,都會帶著其原生家庭的印跡。但是我們因此就追責他們的父母長輩,追責他們的家庭教育嗎?

我們能做的的只能是向國家政府呼求:在對青少年兒童進行認知教育的同時,也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素質,讓他們真正身心全面發展,成為國家和社會未來的棟樑!


ytl277277


這次回答簡單點兒。直接回答學生家長,告我們去吧,律師費學校給。

只要這個法寶一祭出,學生家長和推波助瀾的媒體立馬捏屁。


眼小散光


首先聲明,本人非教師,只是八十年代一介大學生而已。

責任完全在學生及家長方。這樣的情況,如果老師有責任,難道讓老師不管學生?管理教育學生,是教師的職責,不能教育管理學生,哪還叫教師?

當然,無論教師有無過錯,現實中教師都要承擔後果。為此,許多有識之士,深為祖國教育擔憂。如果教師成了高危職業,教育還有希望和前途可言?


3256rty


我也是老師,這事還真嚇人,以後我可得注意,千萬不能批評學生了,他們愛咋咋地,只要不死,幹啥都行,死了我這責任背不起呀,教個書還攤上人命官了,這工作還能幹嗎。這是什麼世道,批評來晚的就讓家長抓走拘留七小時,批評幾句就把老師殺了。這些事情讓人無法接受。換位思考,假如你是老師,你能接受不。你還敢嚴肅批評有錯的v學生嗎。


用戶4722161176435


最近好幾起學生跳樓,大部分原因跟手機電腦遊戲有關,孩子們好像把遊戲看的比命重要。學校想盡辦法卻控制不住。家長教育很重要,孩子不在家裡接觸電子類產品,不接觸遊戲就不會上癮,上了癮之後再讓學校負責戒掉網癮,不現實,學校也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去服務個別的孩子。還是那句話,想毀一個小孩,就給他一個手機。做家長的三思,這可不是手機,是一顆定時炸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