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牛河”清淤 文

“黑牛河”清淤 文/杜益茂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灞橋區灞河以北有個黃桑圃鄉(今屬灞橋街道辦管轄)。黃桑圃鄉附近有一條河流,當地村民叫它“黑牛河”。它源於灞橋街一帶,由地下滲出的水彙集到街北的鐵路附近,在街北形成一條小溪,向北蜿蜒流去,經灞橋鄉的香胡灣、務莊村西,到新築鄉的棗園、蘭家、雙寨,進入水流鄉,最後匯入渭河。

早些年,“黑牛河”上曾有過水打磨。每逢乾旱時,“黑牛河”沿途村民開渠引水,澆灌大片農田,但多年積累的淤泥,使河床不斷增高,遇到澇雨天氣,河水溢出,毀壞莊田。1958年,灞橋區政府決定修復“黑牛河”,組織沿途村民分段掏出淤泥,又動員機關幹部、學校師生參加義務修渠。這年暑假,灞橋區教育局組織所屬的市34中、19中、18中、28中、36中高年級學生在黃桑圃鄉黃鄧村段義務修渠。

這次修渠工期限定半個月,每校要完成千米挖淤泥任務,離工地遠的學生需吃住在社員家中。學生自帶鋪蓋和勞動工具,如鐵鍬、臉盆等,奔赴黃鄧村,戰鬥在“黑牛河”工地上。我所在的市34中距黃鄧村有二三公里,參加義務修渠任務的學生每天早出晚歸。天不亮,學生們從學校出發,一路步行趕到工地,立即投入勞動。這時,只見數千米的“黑牛河”兩岸,紅旗招展,人山人海。男同學脫下上衣,挽起褲腿,頭頂火辣辣的太陽,時而用鐵鍬挖泥,時而用臉盆舀水。女同學站在河岸邊或接泥或接水,再倒出渠外。這樣週而復始堅持勞動,同學們個個成為“水人”,滿身汙泥。因為時間緊,任務重,同學們每天要勞動8個小時,緊張時休息時間還加班加點。由於勞動強度大,有些同學都累垮了,但從沒人叫苦。

修渠勞動中,同學們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勞動實踐中。因在渠中作業,先排水後挖泥,工作亂、效果差。同學們創造新的操作方法,由原來一個面工作改為兩個面工作。把一部分精壯的勞力先用在排水上,迅速排完水,另一部分趕快挖泥,拋上渠岸。挖泥的在挖的同時,剛才排水的已到另外一段處排水。有的利用吊杆挖泥,吊杆栽在渠兩旁,同學們分成組,渠中的同學挖泥裝筐,岸上的同學操作吊杆提泥上岸,吊杆一上一下,好像油田工人釆油一樣,這樣既省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有的學生用科學的吊水方法,兩人一組,分別站在渠兩旁,用雙繩吊一筐籃舀滿水,一齊用力將水排出渠外,避免了腿長時間浸在水裡對身體帶來的危害。

修渠任務如期完成,在之後的幾年,由於“黑牛河”的修復,當地農作物獲得豐收。而今“黑牛河”因地下水位驟降而乾涸,現已不復存在,只留下當年幾座小橋的遺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