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汉诺威丨当中国制造新力量走出国门

直击汉诺威丨当中国制造新力量走出国门

4月1日至5日,一年一度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如期在德国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拉开了帷幕。本届展会以“融合的工业——工业智能”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全球化的工业4.0平台。据悉,有超过75个国家的6000多家展商参加了本届展会,吸引了超过30万的全球观众。而这个有着70多年历史的展会,也被公认为“世界工业贸易的晴雨表”和“全球工业技术发展的风向标。”

在本届展会中,5G技术成为了大家争相关注的焦点,不仅众多国际一流的制造商们带来了其相关的技术产品,展厅内还搭建了一个5G测试场。5G网络为工业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不言而喻,除了机器设备互通信息的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据悉速率提高了100倍),而且能够在添加更多传感器、实现更多数据交换中,采用无线布置。这种低成本以及灵活性的特质,将为未来工业带来巨大优势。

除了备受关注的5G技术,本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的中国企业,同样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亿欧新制造在参观完展会之后发现,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均已经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不仅技术层面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产品创新和落地实践方面也逐渐登上国际一线舞台。

海尔COSMOPlat:开启工业互联网的中国时代

直击汉诺威丨当中国制造新力量走出国门

已经第三次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海尔COSMOPlat,在本届展会上推出了全球首创的智能+5G大规模定制验证平台,能够对多个工业环境下的5G未来应用进行测试,集聚大量工业数据进行“智能+”的分析,输出5G环境下的智能制造升级解决方案,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推动力。

现场工作人员对亿欧新制造表示,今年海尔COSMOPlat带来的最大亮点在于实现了跨行业、跨领域的生态赋能。除了家电行业,COSMOPlat的解决方案同样还在向汽车、建陶、服装等15个行业生态衍生,并在全球20多个国家跨文化推广。

就连统一陶瓷董事长袁国梁也主动来到汉诺威现场,当起了COSMOPlat建陶赋能的“解说员”。据他介绍,建陶子平台——海享陶旨在解决建陶行业不联用户、没有服务、大规模制造库存的行业痛点。“连接用户、平台权威和增值分享的机制让我们选择COSMOPlat,上平台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就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通过COSMOPlat平台赋能后,我们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拿到了一千万的采购订单,而且比我们自己卖得贵,当月利润就增长了50%。下一步我们准备借助COSMOPlat这个平台,打造建陶行业的灯塔工厂”,袁国梁表示。

新松机器人:进军欧洲市场,我们信心十足

直击汉诺威丨当中国制造新力量走出国门

作为国内机器人行业的先驱者,也是全球机器人十大企业之一,新松在汉诺威工业展的亮相吸引了全球观众的驻足。

在此展会上,新松带来了国内首台智能柔性7轴复合机器人,并在现场展示了双车双臂进间联动技术。据介绍,该款复合机器人的有效负载为6公斤,其重复精度可达±0.02mm。除了复合机器人,新松还展出了轻载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新松MES系统。

虽说是首次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新松产品其实早已走出国门。新松机器人市场总监张进向亿欧新制造介绍,新松前年就可以在新加坡设立海外分支机构,目前的产品已经在全球32个国家产生销售,而今年下半年也将正式落户欧洲。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竞争,布局海外市场是公司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张进说,“与此同时,在新松已经拥有较高海外知名度的前提下,走出国门不管是为产品未来质量的提升,还是吸引国际化人才上都有好处。”

大族激光:高端装备优势不减,机器人奋起直追

作为亚洲第一、世界排名前三的激光加工装备制造企业,已经连续多年踏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舞台。在今年的展会上,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总经理陈焱与威腾斯坦总经理Erik Rossmeissl在德国汉诺威展会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族激光与威腾斯坦(Wittenstein)将在伺服系统、驱动、自动化、市场开拓、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提升全球竞争力。

直击汉诺威丨当中国制造新力量走出国门

除了具备传统优势的激光装备,大族自主研发的协作机器人Elfin也已经是第二此来到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据大族机器人总经理王光能介绍,这次带来的产品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做了20多处性能的升级,在安全性、易用性、灵活性上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亿欧新制造观察到,近年来协作机器人成为机器人行业的“后起之秀”,在市场上获得的关注度水涨创高,不管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工业机器人巨头,还是国内的创新型企业,都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大展身手。

对此现象王光能认为,目前市场对于协作机器人的需求量其实是不断增加的,而且还有许多能够用到协作机器人的场景还将持续不断地被开发出来,未来一定会比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增速快很多。而中国不管是在产品的研发周期和价格上都具备优势,随着未来市场的进一步增长,包括大族机器人在内的国内企业是是具备“弯道超车”的能力的。

中科创达:完善物理网端到端布局,将技术能力输出到工业

作为一家智能终端平台技术提供商,大多数人或许很难将中科创达与工业联系起来,但随着工业互联网未来趋势的来领,工业物联网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被市场所重视。而中科创达早已成熟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为其拓展工业的布局,提供了基础。

早在2017年,中科创达便发布了自己的物联网云平台TurboX Cloud,旨在为企业与开发者提供完整的物联网端到端应用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在快速实现产品商用的同时,更能执行好后期的设备管理、升级以及数据存储与分析等重要环节,除了用在智能硬件设备,工业领域也是一个很大的应用空间。

中科创达物联网事业群负责人杨新辉对亿欧新制造表示,这次来到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一方面是为了更加了解欧洲的工业市场,另一方面其实是一种布局姿态,中科创达不止在消费领域有技术能力,在工业领域同样也可以做到。据悉,目前中科创达已经生产出可应用在工业领域的物联网产品,能够为工业环境提供安全保障。

东土科技:做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提起目前大行其道的工业互联网,人们并不陌生,但想要实现工业互联网,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工业通讯,而东土科技就是一家在工业通讯领域有着20余年实践经验的一家企业。在本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东土科技发布了新一代工业服务器‘NEWPRE’。它通过软件定义技术横向融合边缘计算、过程控制、工业视觉、运动控制、协议转换等实时和非实时控制系统,纵向打通端边网云的平台,具备融合、智能、实时、灵活扩展的特点。

直击汉诺威丨当中国制造新力量走出国门

与此同时,英特尔和东土在汉诺威联合展出全球第一款软件定义控制工业服务器,英特尔芯片与东土操作系统INTEWELL 相结合,创新性地推出多业务实时并行处理工业服务器。据介绍,这款工业服务器通过软件定义和边缘计算技术在intel酷睿i7处理器的4个物理核虚拟出20个实时核,可以代替20个传统的PLC;并且同时集成自动化控制、运动控制、机器视觉等功能,并能多业务实时并行工作。为网络化智能制造提供了高效、节能、省钱、省空间、易维护的全新解决方案,为未来IT和OT的紧密融合以及工业互联网在控制现场的远程控制和动态配置等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发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