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梨花压海棠——浪子中的情圣张先(原创)

张先,字子野,号三中,又号三影,是宋神宗时期的诗词大家,说宋神宗可能有人还有点迷糊,但是我提几个人的名字,估计大家一下就知道了,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嗯,一句话总结,这是一个群星闪耀,亮瞎了人眼的时代。

张先的词确实写得挺好的,比如他早年写的《行香子》小令里面有“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一句,所以别人给他送了个“三中”的绰号,后来他作《天仙子》里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句,作《归朝欢》里有“娇慵懒起,帘幕残花影”句,作《剪牡丹》里有“柳径无人,坠絮飞无影”句,于是他又自矜为张“三影”。

不过他诗词虽工,但是与同时代的大牛相比,名气却差了好远,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的官做得不高,他一生做到最大的官就是尚书都官郎中,这在王安石变法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连进酱油党都够呛,二是他的诗主要是描写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而且他一生的际遇没有大的波折,所以他的词整体看来小资情调很足,却缺少振聋发聩的气魄,也没有那种荡气回肠的緾绵。

文章写得好,不爱做官,只喜欢和女人勾勾搭搭,其实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他就是一个文青加浪子的混合体。

其实他也确实是个浪子,野史中记载,他年轻的时候去逛尼庵,看见个美貌的小尼姑,一下就上心了,但是掌庵的老尼姑贼坏,却把这个小尼姑锁在庵后池塘中的小阁楼里面,不让张先见面,这张先也是绝了,他居然晚上划个小船儿去阁楼下面勾搭,然后小尼姑从楼上垂下自己上楼用的小木梯,于是二人终于成就了好事。

但是这件事最终还是被老尼姑知道了,便以告官来威胁他们分手,张先无奈之下,只得与小尼姑断了,在伤心之下,他写了《一丛花令》,以记其情: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词中以一个伤离女人的视角,既画出了女主昔日与心上人小梯暗渡的緾绵场景,又写出了女主被迫与心上人分离后彷徨无助的心态,尤其诗的最后一句,将女主的自怨自艾以及对世俗的愤懑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据说此词一出,一时盛传,就连文坛盟主欧阳修也喜欢得不得了,只是南北相隔,一直没有机会和张先见面,有一次张先因事到京都,顺便拜谒欧阳修,欧修阳听了门人的通传以后,鞋都没穿好就跑出去迎接,一边走还一边说“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由此可见此词影响之大。

不过他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还是另外一件事:据说他八十岁的时候还娶了一房小妾,年仅十八岁,春风得意之下,就在一次家宴上赋了一首诗: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这首诗传出去以后,他的好友坡仙就写了一首诗来调侃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坡仙的才情是不用怀疑的,一树梨花压海棠,短短的七个字,把老夫少妻的恩爱场景描写既逼真又诙谐,不过平心而论,这诗有欠厚道,因为张先娶的这个小妾不是玩物,后来还给他添了两男两女四个孩子,八十多岁还能生几个孩子……好强大的梨树!

爱女人,而且爱得有结果,这是张先不同于同时代许多其他士大夫的地方,因为在那个时代,小妾跟自家的财物一样,是可以随便买卖的,所以张先虽然是个浪子,但其实也是个情圣。

在他的一首《千秋岁》里,就表达了这种坚执的情怀: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淡淡数言,没有上邪那种惊天动地的誓言,然而坚执之情,自在方寸之间,其淡雅含蓄之美,尽得婉约之精髓。

老而弥坚,不堕生子之志,此等梨花,吾亦慕之,惜无海棠乎!哈哈^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