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这两个帖,可以增加楷书中的灵动,还能更好的过渡到行书

很多书友喜欢写楷书,楷书也的确是最普及、最常用的书体。然而不少人的楷书总是死板、不自然,缺乏书法应有的灵动气息。

还有人想从楷书转向行书学习,发现又要从0开始,因为行书讲求节奏、连带、动态,而这些都是自己在写楷书时候没有注意到的。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字帖选择的不够科学合理。

墨池人气导师、有着丰富书法教学经验的毕云扬老师就建议可以从临习智永《真书千字文》和褚遂良《倪宽赞》入手,用他们入门楷书,不仅仅可以掌握楷书灵动的书写方式,更能为之后写行书打下基础。

临这两个帖,可以增加楷书中的灵动,还能更好的过渡到行书

毕云扬老师作品

至于选择这两帖的原因,毕老师总结为两点:

首先,这两者都是纸本墨迹卷,而且是追溯时期相对较早的完整墨迹,更接近最早的古人真实的书写方法,我们能在学习中观察到细节和揣摩古人的笔法笔意之间关系。

第二,两者都是用行书笔法写楷书,区别于欧、颜、柳的纯楷书用笔(逆锋起笔与回锋收笔),这两帖用笔均是露锋直入(逆锋起笔是在空中完成),这就为我们从楷书向行书学习的过渡形成了自然的笔法转换。

学好其中任何一家的楷书用笔,再学行书,都会很自然的完成行书的笔法,而不会出现欧、颜、柳等楷书诸家用笔向行书用笔过渡的障碍,故得广阔的用笔空间

临这两个帖,可以增加楷书中的灵动,还能更好的过渡到行书

毕云扬老师临作

为什么要选择两个帖临习呢?《真书千字文》和《倪宽赞》两者虽同属二王一脉,但各有特色。

智永在《真书千字文》中忠实地传承了“二王”笔法体系,用笔精到细腻、技巧丰富但不繁琐,相较于后期许多唐楷的笔画间孤立无联,《真书千字文》的书写性无可媲及,更加活跃精致。我在讲授《真书千字文》时,会侧重于一搨直下的笔法锤炼,笔势的启承、转接、呼应关系。”毕云扬老师如是说。

禇遂良的《倪宽赞》以疏瘦劲练见称,是对智永笔法体系的一个夸张运用,却还没跑出这个技术范畴,更造险绝。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地调和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

“初唐楷法渐形规整端庄,但禇却不止于此,上溯古法,书中融入隶法行笔,尤见横末上挑、勾末燕尾等,笔画丰富研美,尽显古态。所以,我讲授《倪宽赞》

会侧重于结字中发掘险绝与平正的关系,各类笔法的融合。

智永和褚遂良之间既有传承关系,又有不同侧重,毕云扬老师将这两帖连讲,可见课程设置的确是精心安排。

临这两个帖,可以增加楷书中的灵动,还能更好的过渡到行书

毕云扬老师作品

当我们完成了这两个帖的学习,是否只是刚刚入门呢?

其实不然,在毕老师的教学中,会更多的融入类比分析,就是教会大家融会贯通。学会通过两个帖的学习,达到会临、会用,让我们不仅仅会临帖还能掌握创作的方法。

毕老师就讲到:“想要进行楷书创作,首先从学习帖本中扎实掌握楷书基础,解决用笔的基本方法、结字的规律、偏旁的嫁接等技能,在学习中领悟古人书写的特点以及对字法的处理思维方式;然后进一步通过理解性地临摹积累进行拓展训练,提升能力。

譬如《倪宽赞》通篇三百余字,但中国汉字常用的有三千多字,就需要学会从帖字里进行拓展、举一反三,从“枚”、“相”字可以拓展左“木”偏旁左右结构的“枝”、“模”、“株”、“板”等字,从“闕”字可以拓展“門”为包围结构的“開”、“闗”、“閒”等字,从而以一得十,三百字变成三千字。

即使是《真草千字文》虽有不重复的千余字,可以做到大部分集字,但也不能涵括所有文字,所以也需要总结提炼后进行拓展训练,才能灵活熟用

,比如要书写一段文字中有多个“之”字,则需要通过自己的总结拓展,融会贯通,得到字法不尽相同但风格相符的处理方法,解决书法作品的艺术关系。

所以学习楷书,可以零基础,但需要有坚持学习进行积累。在我的教学中,要求和鼓励每位学员能够安排每天2-4小时的学习。书法学习没有捷径,只有积累足够多,才能写得足够好。

临这两个帖,可以增加楷书中的灵动,还能更好的过渡到行书

毕云扬老师作品

这次课程两个帖、10节课,近三个月的时间专攻楷书,大概1个半月的时间临一个帖,这样的时间安排是短是长?学完了能有什么成果?这恐怕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了。

其实,一个半月临一个帖是很短的时间。据毕老师介绍,在线下工作室培训的教学中,零基础的智永《真书千字文》学习至少都是在4-6个月的时间,这也是压缩了时长的,因为针对每一个学习点都需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理解和消化的。这是针对书法初学者的一个进度安排,要求每位学员坚持每天都有两小时以上的练习,从中理解和掌握笔法、字法的学习要点。

对于这次课程的设置,毕老师讲到:“通过3个月的网络教学和临帖,一方面能够达到精准临摹,掌握核心笔法、字法,另一方面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初期创作可以主要靠集字,但以后的创作还是要靠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而且,墨池的课程都是有

永久回放可以反复观看,这也是网络教学的一个优势所在,同学们在课程结束后,依然需要反复不断的回看教学内容,进行更多的临习,才能最终掌握这些课程中的知识点。

临这两个帖,可以增加楷书中的灵动,还能更好的过渡到行书

毕云扬老师作品

临这两个帖,可以增加楷书中的灵动,还能更好的过渡到行书

毕云扬 号凤山村人,斋号大意堂、逸楚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南吴门书社社员,荆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弘堂书社社员。

作品获奖入展

第三届“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作品成果展(中国文联主办)

第二届行书展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入展全国十一届书法篆刻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湖北省首届行草书作品展获得优秀奖(最高奖)

湖北省第三届青年书法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湖北省第二届小品书法作品展入展(湖北省书协)

湖北省第八届书法篆刻展最高奖(湖北省书协)

入展“乾元杯” 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入展“孝行天下.埇桥杯” 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荣获由文化部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五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文化部主办)

书法入展湖北省第四届“黄鹤奖”书法篆刻展览。(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入展"烽火科技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湖北省书法家协会)

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学成果优秀作品展优秀奖。(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主办)

荣获由湖北省书协、省司法厅举办“12.4”法制宣传日首届书法展三等奖。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入展湖北省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荣获优秀奖。(湖北省青年书法联谊会主办)

入展《书法报》第四届全国书画优秀指导教师名师展。 (书法报社主办)

入展湖北省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湖北省书协主办)

入展湖北省第二届青年展 (湖北省青年书法联谊会主办)

添加微信liangchanglishao,回复“毕云扬”即可获取报名链接

添加微信liangchanglishao,回复“毕云扬”即可获取报名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