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珍惜每一個“逆反”的孩子,get和他們正確的溝通方式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裡,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家庭教育:珍惜每一個“逆反”的孩子,get和他們正確的溝通方式

昨天我們講了菲菲母女關於請假的問題, 其實生活裡的道理一通百通,只是你需要從每一次的經驗中總結一些教訓。今天我們繼續來以菲菲母女的小案例,談一談為什麼我們總是"成功的"將事情的"結局"和自己的"初心"搞得南轅北轍。

中午因為女兒讓菲菲請假的事,兩個人在電話裡不歡而散。晚上下班回到家,女兒氣鼓鼓的對菲菲說:我要吃炸雞,你去買。

菲菲有點生氣:你要吃炸雞,怎麼不早點說?我都回家了,你才說。話雖如此,但是憋著氣,下樓又買回了炸雞。

女兒吃炸雞,菲菲坐在沙發上看手機,心情還沒有從女兒的"故意找事兒"中平復。女兒看上去情緒不錯,問菲菲:你要不要吃點炸雞啊?菲菲悶悶的回答:不要,你自己吃吧。女兒又問:你要不要自己去做點飯吃啊?菲菲依然回答:待會再說吧。女兒接著說:爸爸說今天很晚回來,你不用等他了,我看你還是先去做點吃的吧。

菲菲去廚房,簡單的為自己做了一碗疙瘩湯。女兒湊過來,說:看你做的湯還挺有食慾的嘛,顏色誘人,營養豐富,很不錯呀。女兒又從後面抱住菲菲,說:媽媽,我今天都想你啦。

菲菲說:媽媽也想你啊。但是你以後想要什麼能不能好好說話,別老是發脾氣,使性子,你這樣做大家都不開心…..(此處省略100字來自菲菲的嘮叨)

最終的結局是,菲菲又一次和女兒不歡而散。

這個場景熟悉嗎?不只是親子關係,就是夫妻之間,是不是類似的場景也經常出現?

我們經常把事情搞砸,是因為我們經常犯一個錯誤:在該談情的時候,講道理。這實在是一件大煞風景的事。

相比較外國人天天把"我愛你"掛在嘴邊,中國人是含蓄的,很多中國人對"談情"感覺陌生,有一些夫妻,即使走在馬路上,也一板一眼的保持著適當的距離。過分的親暱會讓很多人感覺難堪,甚至還會有人板起臉說"注意點影響"。因為跟"情"不熟悉,所以,我們特別擅長"講理"。而講理,尤其是特別愛講理,是非常容易引發逆反的。

家庭教育:珍惜每一個“逆反”的孩子,get和他們正確的溝通方式

對於青春期逆反的孩子,保持一段正常的親子關係是很多父母頭疼的難題。孩子的逆反,除了和這個年齡段本身的特質有關,更和家長日常對於細節的處理方式有關。所謂逆反,不過是"強勢者"給"弱勢者"起的一個並不公平的名字。我們先來簡單的談談逆反那些事兒

1.逆反不是青春期的專利,任何年齡都可能存在逆反。

很多人都以為逆反是青春期的代名詞,實際上,逆反無處不在。人在二、三歲時,就會迎來人生的第一個逆反期,隨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自主意識的增強,逆反無處不在。還有的人,貌似一輩子都沒有逆反過,人生之路就好像平整的大河,但是到了中老年,甚至更年期,又開始了一輪逆反。所以,逆反絕不是青春期孩子的專利。

2.逆反是一種人格缺陷,傷人更害己

逆反的人就如同渾身長滿了刺的人,這些刺扎別人,更會傷到自己。這就好像一個人有傷口,隨時一不小心就會被別人"碰"到,傷口會疼,自己首先難受,然後會攻擊別人,被攻擊的人再反過來攻擊ta….最後傷口更深,下一次更輕微的刺激都會被碰到,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很多人以為逆反的人渾身炸著刺,看上去很厲害的樣子,其實他們的內心最脆弱,經不起一點刺激。外厲內荏是他們的代名詞。外表越強悍,也許內心的"傷",越多。

這種"傷"不及時處理便會進入潛意識,長大後還會出現大面積的泛化,因為經常被觸碰,而傷害身邊的人,更傷害自己。

3.逆反不是隻有一種表現形式。

很多人提到逆反,第一反應就是犟著脖子面紅耳赤的形象,事實上,這只是逆反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即顯性逆反。而逆反除了這一種,還有隱性逆反,迴避型逆反等多種形式。

有些形式看上去並不明顯,但不意味著危害小,尤其是一些帶有自我壓抑成分的逆反,往往伴隨著對自己情緒的壓抑,容易形成對內攻擊,造成無意識的心理消耗,這樣的逆反對自己的傷害是更大的。

4. 逆反是強勢者為弱勢者起的不公平的名字,逆反本身蘊含著力量

逆反這個詞很容易理解,確切的說,逆反是一種心理現象,指對事情所做的反應跟當事人的意願或多數人的反應完全相反。例如,有的人的逆反心理表現為別人都反對的事,他偏要贊成,越是不希望他做的事,他越要做。

逆反心理簡單的說,就是"對著幹",所以對於父母來說,這也是最讓他們頭疼和困擾的所在。

人在生命的最初是不會逆反的,因為在那個階段,人是弱小的,是離開父母的照顧自己不能獨立成活的,所以嬰兒時期,表現出來的是依戀,而不是逆反。隨著自身力量的增強,個人自主意志的萌發,逆反也就隨之而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逆反也是力量的表現,問題的關鍵在於,這個"力量"該如何引導。

同時,逆反產生的原因,根本上是為了"擺脫控制",換句話說,沒有控制,就沒有逆反。所以,孩子的逆反實際上是對父母的教育方式敲響了警鐘,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矯正父母的養育模式。這對於父母自身的個人成長來說,也是有利的。

家庭教育:珍惜每一個“逆反”的孩子,get和他們正確的溝通方式

簡單的瞭解完令家長頭疼的"逆反"話題,再回到菲菲和女兒的這個故事裡,作為媽媽,菲菲犯了哪些"錯誤"呢?

1.經常以抱怨替、指責代自己的真實意思

女兒想吃炸雞,但是沒有在菲菲回家前說。這個現象的發生有多種可能。

可能女兒還在為中午的事耿耿於懷,故意"報復"菲菲;可能在菲菲回家前女兒沒有想到吃炸雞,臨時起意,剛想起來;也可能中午那股氣還沒釋放,潛意識裡想"作"一下,看看媽媽的反應….從菲菲女兒後來的反應來看,最有可能是第三種。但是不管是哪一種,菲菲都可以採用更為恰當的方式回應。

菲菲說"想吃炸雞又不早點說,回到家了才說"——她又想表達什麼呢?她實際想表達的意思是:我到家了你才提出買炸雞的要求,這樣我就必須得再下樓一趟,我覺得挺麻煩的,如果你以後能提前說就好了。

但是菲菲湧起的是抱怨,雖然最後還是不得不下樓去買了炸雞,但是自己的情緒實際上是沒有得到宣洩的。如果菲菲可以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訴求,想必女兒接受起來會更容易,自己的壓抑也會少很多。生活總是擰巴,往往是和這些細節緊密相連的。

當你對別人施以抱怨、指責的口吻時,往往收穫的也多是逆反和對著幹換一種形式,既不壓抑自己,也不讓別人難受,可能我們擰巴的生活狀態就會發生改變。

家庭教育:珍惜每一個“逆反”的孩子,get和他們正確的溝通方式

2.不能讀懂孩子背後的語言

不管是孩子最初要買炸雞時的"氣鼓鼓",還是後來拐彎抹角的"阿諛奉承",實際上在整個過程中,菲菲都是比較"麻木"的,換句話說,她沒有讀懂孩子真實的"語言"。

語言是最具欺騙性的工具,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自覺或不自覺的言不由衷。這種言不由衷在人有情緒的時候表現的尤為明顯。例如A和B吵架,這時A心裡想的是"快來哄我",但是當B和她說話時,她可能反倒口出惡言,讓B"滾遠點",如果B真的聽了A的話"滾"了,可能A反倒會更生氣。

所以,讀懂語言背後的情緒,才是解決溝通難題的"王道"。

女兒買炸雞,除了真的想吃炸雞,更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為什麼女兒在買炸雞前後態度不同,根本原因在於女兒的心理需要被滿足了。

不管她是出於試探媽媽態度的"作",還是出於渴望被看到的希望,當需求被滿足,情緒也就得到了宣洩,這個時候才是實現有效溝通的前提和基礎。

朋友Q曾經說過她自己小時候的事,她說自己小時候一度非常能"作",經常故意提一些無理要求,並且希望媽媽滿足。她說,自己經常發完脾氣躲進小屋,心中暗自倒計數數,心想,如果我數到幾,媽媽過來安慰我,我就原諒媽媽。她在回憶這段往事的時候,眼泛淚花,她說,媽媽從來沒有讓她失望過,每一次都能在自己心裡"規定的時間"出現,滿足她。

Q是個很缺少安全感的小孩,她在家裡排名最小,上面有很多個兄弟姐妹,而且年齡都比她大很多。從小,因為家裡孩子多,她是被忽視的,而且因為年齡小,經常受到哥哥姐姐有意無意的"捉弄"。比如他們經常會說,"你是撿來的",或者"這不是你家,你走吧"…也許這是作為"大孩子"的哥哥姐姐的無意,他們只是把捉弄Q當成一個遊戲,並沒有意識到這樣做帶來的後果,但是對於Q來說,卻造成了深刻的心理陰影。所以她年齡稍大一些的時候,有一度非常"作",就像她自己描述的那樣。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作"這個現象背後都是未被滿足的需求。只有內心匱乏的人,才會作,ta內心的心理機制是:我用你能包容(容忍)我多少不好來驗證你是否真的在乎(愛)我。很多時候,"作"是一種無意識行為,自己並不是"故意"的,也說不清楚為什麼要那樣做,這個行為背後是潛意識裡的傷害。

當對方能夠滿足,接的住ta的"作"時,ta內心的創傷就會得到部分療愈,但是如果對方不能掌握好接納的分寸,又容易讓"作"的人變本加厲——這個變本加厲是一個現象,其實質依然是對愛的渴望。 ta會陷入一個怪圈:越"作"厲害,越"作"越上癮,對愛的索取近乎瘋狂。實際上,這依然是一種無意識行為。

所以,對待"作",最適合的態度是"看到並接納"ta的情緒,理解ta背後的需求,以合適的方式給到ta滿足,這個"合適",既不是無原則的溺愛,也不是按照自己的意願想給多少給多少。

說了這麼多,是想讓大家看到菲菲女兒的"作"是怎麼回事。正是因為不恰當的撫養方式,使菲菲的女兒在內心深處有了很強烈的未滿足感,所以會時不時的用"作"的方式試探一下媽媽的愛。結果就像這個場景一樣:當媽媽給到了滿足,女兒會特別開心。

只有這時候,母女之間的那種天性的鏈接才又一次被激活了,孩子並不傻,也不是故意,她只是希望得到滿足,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當她如願以償的吃到炸雞之後,接下來她的關注點馬上轉移到了媽媽這裡,她會反覆的關心媽媽晚上吃什麼?幾點吃?吃的有沒有營養?

孩子是父母天然的追隨者,這種忠誠在他們一出生那一刻就決定了。所以,後天孩子表現出來的逆反,實際上更多的是對父母控制的"忍無可忍"。他們一旦被理解和接納,對於父母的愛是怎麼藏都藏不住的。

所以,其實所有的孩子都像菲菲的女兒一樣,他們不是不懂道理,不辨是非,只是因為他們內心的需要還沒有得到滿足。這個需要,就是被愛,被理解,被接納。

如果菲菲能看懂女兒的"作",她就不會對自己到家了女兒才通知自己買炸雞那麼憤怒,她會知道這是女兒的情緒沒有得到很好的疏導,又不會別的辦法(其實是父母沒教過),所以笨拙的用這樣的方式在發洩情緒而已。

如果菲菲能看懂女兒沒話找話的"討好"背後是渴望和母親建立親密的鏈接,甚至女兒已經明確的說出了"媽媽我想你"這樣的話,是在向媽媽撒嬌,渴望親密的需求,那菲菲就不會選擇性的忽視女兒的這種渴望,伺機宣講道理了。

家庭教育:珍惜每一個“逆反”的孩子,get和他們正確的溝通方式

3.在孩子釋放想要發生鏈接的信號時,伺機宣講道理

不止菲菲,這是很多家長常犯的典型錯誤。如果家長太愛講道理了,孩子有時候就會顯得"不講理",這不是因為孩子真的不懂是非,而是因為ta對"道理"產生了嚴重的逆反情緒,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道理講的太多了。

有句話叫做"家是講請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也都認可,但是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依然知行不合一,做法與想法背道而馳。

父母總是會講各種各樣的道理,而且不分場合,不分時間。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一個現象,首先是因為父母除了講道理以外,自己並沒有更多的教育孩子的辦法,教育方法的匱乏導致父母只會用這一種簡單的方式和孩子溝通。其次,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擔憂。在父母心中,孩子不犯錯就是對孩子最大的保護,而杜絕孩子犯錯的最簡單方式,就是灌輸這些道理,父母認為講了道理,孩子就自然能夠明辨是非,保護自己。第三,父母自己本身就活在"道理"之中,父母自己的世界都永遠被各種對錯、標準所綁架,自己沒有脫離這個圈子,自然也就一張口就是道理。第四,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父母懶惰。相比較循循善誘的引領,灌輸道理是一件容易的多的事,不用考慮孩子吸收多少,只一味的講自己的"理" ,這多簡單。所以,家長如果在教育孩子上偷懶,放棄自我成長,那麼很遺憾,也只能收穫一個令自己不那麼滿意的孩子。

人如果太講道理,就會遠離感受。而做到"說出孩子願意聽的話"的一個根本,就在於洞悉孩子的感受。

孩子撒嬌的說"媽媽,一天沒見,我都想你了",這時候孩子的感受是什麼?孩子因為媽媽沒有計較自己的"作",而是買回了炸雞,在媽媽那得到了愛和溫暖的感覺,感受到了媽媽對自己小"作"的接納和包容,這個時候,是多好的和孩子鏈接親密的時刻啊,但是菲菲卻完全忽視了孩子的這種渴望,反倒是"瞅準時機",馬上伺機宣講道理。

孩子的感覺,就像急速升溫的炭火被澆上了一盆冷水,熱情和溫存瞬間被澆滅。

父母實在是太焦慮了,太希望孩子改正所有的錯誤了。如果家長放不下自己的這種焦慮,就不可能跟孩子產生高質量的有效溝通。父母的潛臺詞是:我太希望你好了,所以現在好容易你心情不錯,我趕緊抓住機會教育教育你吧。

結果呢?一定是大失所望。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越來越不願意靠近父母,因為在ta心裡,一個條件反射已經牢固建立:靠近父母=被挑剔/被教育。

所有的嘮叨、教育背後都是深刻的不信任。你只有覺得孩子不好,才會想教育ta"改邪歸正"。沒有任何人喜歡不被信任的感覺,你不喜歡,孩子也不會喜歡。

家長總是把力氣用錯了地方,想要讓孩子變得更好,但實際上總把孩子往反方向推,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家長沒有搞懂教育的本質——首先是接納和信任孩子。

你只有先播下這個種子,孩子才可能如你所願,否則你做的越多,起的反作用力越大。還不如不做。

珍惜每一個逆反的孩子吧,ta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想要實現自我掌控;ta也有一顆水晶般的心,只要你稍微給ta一些信任和看到,ta就會加倍的想要親近你。最重要的是,做一個智慧的父母是需要學習和成長的,否則自己一身逆鱗,根本就無法做到對孩子的引領和高質量的陪伴。

和天下所有的父母共勉。

家庭教育:珍惜每一個“逆反”的孩子,get和他們正確的溝通方式

如果喜歡,請點贊並關注我:“有夢想的唐糖”。持續輸出原創好文,從心理學角度幫你拆分生活裡“雞毛蒜皮”背後的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