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常見到會寫詩的人?

博古通今傳奇


喜歡詩的人很多,愛寫詩的人也不少,只不過會寫詩的人並不多。

寫古體詩,是講究平仄,對仗,格律的,創作難度很大,即使掌握了這些,也是遠遠不夠的,好詩要有美感,有意境,切忌空洞堆砌,無病呻吟。

比如那些老幹部體,套話連篇,毫無生氣,陳詞濫調,千篇一律。這些詩雖然也叫詩,但實在是平庸之做,算不上好詩。

好的古體詩,要有生活氣息,要意境高遠,或清新,或唯美。比如王維的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才是上乘。

好詩要有內容,有情趣,有氣勢,有感染力。讓人讀後能引起共鳴,或愉悅,或感動,或激情澎湃,或警醒開悟。如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白居易的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李清照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朱熹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等等。

寫詩還要有靈感,並非有學問就能寫好詩。好詩往往在一瞬間觸景生情,寫出飛來之筆。所以又有言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比如史湘雲和黛玉聯詩:寒塘渡鶴影,冷月葬梅花。

寫好詩還要有細膩的情感,敏銳的觀察力,和縝密的思維能力。

現在的新體詩要求少得多,有更多的人去寫,可新體詩也是要有內涵的。連個主題都沒有,雲山霧罩的胡謅一通,誰都看不懂是什麼意思,那可不叫詩。

好的新體詩也是有意境,有美感,有內容的。比如舒婷的致橡樹,戴望舒的雨巷等等。

最後一首自己寫的詩,請大家指點:

最美田園居

茅廬草舍又何妨,

醉舞東籬也疏狂。

庭前做圃陳瓜菜,

房後分畦種果糧。

風吹禾麥千層綠,

雨染菜花萬點黃。

僻野鄉村自有趣,

不為名利兩奔忙。

有喜歡詩詞的,請關注我~下里巴人文字,謝謝!






下里巴人文字


詩詞是文壇中最高的一個層次,能把千萬個字縮小到幾十個字來包括形容。

詩詞作者必須有人類最高的俠義精神情調與濃縮高尚的情操。

只有遠大的目標理想,寬闊的愛民胸懷,俠肝義膽的自然中人,有著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的,人情似紙,世態炎涼的,世俗偏見的親身經歷過的包經風霜閱歷……才能有了對人生社會新的見解和認識。作品就象蜜蜂辛勤勞動的採花採多了自然就釀出蜜了。











正義女神柳豔欲留芳名


詩是文學的一種表現形式。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那麼,為什麼現在會寫詩的並不多見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語言不好駕御。因為詩的語言和一般的口語不同,要求用更精煉的語言,濃縮的反映生活。尤其是古典詩詞講就平仄、對仗、格律,創作難度很大,即便是現代詩歌,同樣需要語言的提煉,也要寫出節奏感和意境才行,語言功底成為寫詩的一大障礙。

2、無論什麼文學形式,最終都要反映生活。沒有對生活的細心觀察,善於把握生活的一個側面。寫出詩一定會缺乏畫面感和動感,會顯得很空洞。大家可能會有這樣的印象,有時讀了某人寫的詩,覺得語言很美,但過後沒留下什麼印象,就是因為缺乏生活,只是用華麗的詞藻堆砌而已。要用很少的語言、短小的篇幅反映豐富多彩的生活確實有一定難度。

3、與愛好、追求和價值觀有直接關係。我國在上世記八十年湧現了一批以舒婷為代表青年詩人,詩歌創作欣欣向榮,各種詩刋類的文學雜誌豐富多彩。後來,在經濟的大潮中,很多人放棄了詩歌創作,下海到了另一個大潮中,詩歌創作基本上進展不大,一些文學雜誌也因此停刋。寫詩的人自然就減少了,因為那時侯還沒有網絡,只有紙媒而己。

綜上,寫詩確有一定難度,但是,我們只要敢嘗試,肯學習,就應該受到鼓勵和讚揚。重在參與,讓我們一起來嘗試寫寫詩,這也是陶治情操的一種好方式。




固本守源


這個問題有陷阱吶!

“為什麼不常見到會寫詩的人?”這一句問話裡最苛刻的還是那個“會”字!會寫詩的人和寫詩的人之間的區別,遠於雲泥!

寫詩的人你天天都能看到。

但會寫詩的人你真的不常見到。

因為會寫詩的人有一種骨子裡的驕傲,他們的詩不是什麼人都可以讀的,也就是說想看他們的詩,需要資格,需要底氣,需要才學,需要作者對你的認同。

你,可以看我的詩!這是一種讚譽。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真正會寫詩的人,寫詩不是為了名利,更不是為了虛榮,僅僅是喜歡,僅僅是琢磨,既不想發表,又不想出書,只是一絲歲月的印跡。若是其中有情,自然更不會給人閱讀。

好詩,始終都在。

但是我們看不到,我也是有幸在許多年前見過真正的詩詞高手!見到他們之前,我是很牛B哄哄的,七個不服,八個不忿,頗有些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無邊殺氣。

然後我就謙虛了。

你要知道,如果一個人寫得只是給你好一點,你可以給自己找出許多理由來,比如時間太短,比如我還沒有潤色,比如他讀得書比我多一些等等。但如果一個人寫得明顯比你高出九重天的境界,任何自我安慰都是自欺欺人。

一個乞丐可以向一個工人炫富,但絕對不會和一個國王攀比。

當年那些水平的詞,我幾乎都看不到了。而現在看到的比我強的都不多,我也想再看看那些會寫詩的人寫的詩。

當一條山路種滿雜草的時候,那些梅花已經遷居到別處了。


亦有所思


霧霾太重,宅在家裡

七絕 霧霾十二首

不堪汙穢復霾塵,獸病喘哮禽病呻。

巫咸下問誰之罪,雁向天空大寫人。

城中重霧失樓臺,天上濃霾撥不開。

人類空多科技力,澄清須待好風來。

光景初冬便不同,樓臺縹緲霧連空。

龍門洛水風煙外,閬苑瑤池想象中。

世界如聞喘咳聲,無邊垃圾正圍城。

岸堤幾處閒篝火,瀰漫黃昏二噁英。

如紗似網困飛鴻,望裡嵩高不見嵩。

近日喜聞今上語,青山綠水是治功。

水畔垂綸霾不宜,山中樵採霧難為。

宅家終日無聊賴,不是吟詩即寫詩。

數篇和得登高作,終日揣摩月出詩。

望夜登高無月出,姮娥深宅病相思。

午晦霓虹疑幻蜃,野昏車輛似爬龜。

何方得出沉霾外,猶恐陽烏晝不飛。

匹似鴻蒙浩莫分,籠城終日霧連雲。

闢開渾沌別清濁,世上安尋盤古斤。

霧接重云云壓城,遠山近水不分明。

偶然欄外一長望,好大一鍋牛肉羹。

餐館炊煙斷萬家,施工工地網遮沙。

一從環境入評考,街上逡巡灑水車。

長飢擬練辟穀法,重霧欲尋胎息經。

口罩面紗識無用,只宜閉目習黃庭。


河洛書劍詩詞


寫詩同寫文章一樣,可以寫虛,也可以寫實。通常寫實的比較難寫,寫虛的只要誇張手法用的恰到好處,就可以寫成一首比較好的詩了。(如果是格律詩,注意按格式填就好了)。

話不多說,先來一首虛的七律看看,

《七律.愛的春天》

春風萬里桃花豔

公子多情妹有心

笑語歡歌傳愛意

相依共偎醉輕陰

一隻舊燕鳴青葉

兩樹新鴦鬧綠林

羨煞城中惆悵客

高山響水有知音

寫實七律一首(半實半虛)

清明祭祖松坡上

不問蒼天問鬼神

鋤草插香燃炮仗

添花借酒敬先人

年年老樹懷春意

歲歲新枝謝舊恩

三尺神明萌後世

五洲共奉認同根








草齋聊賦


為什麼不常見到會寫詩的人?

這個問題問的感到好笑,滿大街的人來來往往你怎麼知道對方會不會寫詩是不是詩人呢!

分享一個實例:

兵馬俑門口有一個經常拾破爛撿礦泉水瓶子的老漢,撿著撿著便仰天長嘆:

烈日炎炎多辛汗,

先人墳旁撿破爛。

腹有詩書五千冊,

不及路人扔礦泉!

老漢一張口引來遊客驚歎,兵馬俑博物院太神奇了一個撿破爛的老漢都是詩人,了不起!

當然老漢因為這麼幾句也得到了好多礦泉水瓶瓶!

所以詩人多的是隻不過君眼拙不認得罷了!


靈官廟人孫玉龍


其實寫詩的人不少,讀詩的人也很多,不管古詩,現代詩,還是白話詩,與詩的人大有人在。我是一個文化大革命時代的初中生,只上七年學,初中二年,只是喜愛詩詞,本人學寫詩六七年了,個人認為詩要大眾化,才有生存空間。

王寬喜 2018-09-02 閱讀29

詩詞

(秦樓月中華新韻)嬬婦

嬌陽日,夕霞晚暮滋山媼。

滋山媼,鳥鳴叢樹,夜天暮堡。

坡尖隱現耕牛走,婦嬬依府向夫眺。

向夫眺,某嬰偎母,土屋煙罩。

新韻〈蝶戀花〉春

千絮萬條揚柳彼。挑李芬香,春到梅先笑。

雨潤大千風嘯浠,南燕北往泥巢喜。

生討世間同相食。君子失機,拱手他人氣。

碧草芽生經雪戲,高風竹亮節潔直。

新韻(江城子)清明祭父

二載父子隔陰陽。再家鄉,且悲傷。

先爹鳳棲,岸畢話悽觴。要使想逢應夢裡。卑已往,痛肝腸。

夜來忽想小時光。小村莊,閱書郎。

燈火更深,伏雪伴書香。

應使麥青風呼嘯,齊雨簷,芥花芳。

2015年4月4日王寬喜

注:鳳棲,是鳳棲山公墓

三言詩《思鄉》

夜已深 難入眠 臥榻床 神已遊

一幕幕 望心頭 歷幾春 未返鄉

今住舟 奔江頭 雪如垠 寒來襲

念伊人 梅枝梢 雷苞花 老親鄰

可安好

改:網友國家闖天崖〈蝶戀花〉思鄉為三言詩

2014年12月15日王寬喜

(新韻眼兒媚)倆守廂全

伊人晗羞傘遮胭,恐露小癍尖,

柔柔婀娜,拂簾相見,髻翠頭卷,

郎才猶佇闌珊度,痴女俊郎緣。

竊蜂蜜吮,蝶花情緣,倆守廂全。

2016年6月2日王寬喜

〈喝火令〉夏

烈日天生火,嬌陽孕地煙。

引喝寒錯鎖喉肝。

任允潤甛身怨,任允潤休歡。

野界風搖鋪,叢坪側臥安。

且風雲翹月騰翻。

再外微涼,喜雨起樂歡。

咧咧展腰抬臂,依就佇心尖。

2016年6月23日王寬喜

〈喝火令〉新韻夏收

夏時天生火,嬌陽孕地煙。

開鐮收麥老少歡。

登豐喜悅田間,地壟汗漫衫。

婦髻淨糧倉,白翁修補編。

且鐵扠挑垛騰翻。

揚場除糠,臂背揮詩篇。

赤赤夏忙人瘦,雖苦哺辛甜。

〈一剪梅〉雪

片片青沙壓萬枝。

白了江河,銀了山川。

冰雕玉潔作畫詩,飛灑飄揚,疑是花開。

莫道冬寒階無情。

潤了天際,滋養遼千。

梅帶寒雪吐芳霏,不是春輝,勝是春輝。

2O16年12月24日王寬喜

(沁園春)雪

西風寒肅,瀚空娥毛,玉絮砌雕。

閱北國大地,河封凌掛,從林溝峪,披銀松嬌。

天海遼闊,冬雷聲濤,蒼漭無際起龍蛟。

西玩強,對華更囂張,牛氣沖霄,

鐵馬提搶駛礁,美軍腱闖吾海島。

韓美薩德鋪,倭佔非囂,越過海界,魚龜成妖。

國已強盛,軍威振敵,堅守南海築健橋。

雄心壯,看尖刀利刃,亮劍今朝。

20l6年12月22日王寬喜

〈長相思〉年

一重山,兩重天。

夕下光輝彩雲間,雞嗚迎大年。

車兒歡,道兒寬。

訪友會親互拜年,聚言把酒喧。

2017年元月27日農歷三十王寬喜

〈叉頭鳳〉清明祭母

今生別,音容絕,飄魂歸處朝天闕。

情深切,夢中月,思母如雪,死生難閱。

雪,雪,雪。

淚滴血,時間躍,兒思孃親心內結。

無期淚,心疼碎,緬懷恩母,憶昔追月。

頁,頁,頁。

2017年4月8日王寬喜作

〈卜算子〉榴花

五月莽塬榴,花朵千般火。

招勾蜂蝶鑽蕊心,六瓣鬧天碩。

孕籽赤晶紅,碧翠朱霞鎖。

芳妝萬般染弄新,維美甘甜果。

2017年5月28日王寬喜作

〈叉頭鳳〉新韻暑夏

毒陽火,熱氣鎖,地焦燒烤無處躲。

天作惡,人心惑,四十高溫,晚加勞作。

熱、熱、熱

嬌陽闊,綠籬握,修剪作業辛勤樂。

時光迫,工作火,蒸熱熔烤,赤光之射。

澀、澀、澀

2017年7月12日王寬喜作

注:綠籬,修剪綠化造型的機械

〈太常引〉新韻湖波

千頃湖水散金波,紫染雲煙遮。

碧水伴曲樂,射虹麼,驚天歌。

樓臺亭角,輕娑笑媟,雙影舞羅婆。

鸕鷀戲綠荷,鯉魚躍,賞花窩。

2017年7月28日王寬喜

〈長相思〉新韻七夕

牛女別,七夕節。

乞巧銀河鵲喜接,灘頭風浪闕。 情真切,悲也切。

訴盡離別思迫結,期盼永相攜。

2017年8月25日王寬喜作

〈江城子〉新韻秋收

秋高氣爽海雲天。

觀山間,盡紅粘。

碩果累累,梨棗放香甜。

百里金裝收眼底,黃穀米,長長尖。

秋收季裡沒得閒。

裹衣妝,握刀鐮。

苦愈心甜,滿載笑盈旋。

迄寄來年風雨駐,一碗酒,帶豐年。

2017年9月15日王寬喜

〈調笑令〉中秋思親

中月,中月,淚灑思親泣血。

空虛定望滴滴,人生最苦分離。

心滅,心滅,時止佳節難悅。

注:滴滴,雨聲。

2017年10月3日中秋節前王寬喜作

喜迎十九大帖〈永遇樂〉新韻

國夢如織,構思新啟,一帶一路。

世界同贏,人們目注,貿易長無數。

拓寬經濟,懲貪治腐,科技興國民睦。

訂宏圖,今朝繪就,振興神洲科布。

南疆海廓,巡疆航母,守固領空健駐。

不忘初心,決勝全面,迎入新時曙。

兩期雙百,相交德立,在繼國強民富。

中國夢,國人稱頌,旭輝在慕。

2O17年10月20號王寬喜作

新韻〈蘇幕遮〉念君

髻鬆鬆,鉛華淡。

瘦骨迎風,寒灌沙撲面。

白雪飄然花玉伴。

亭曲樓邊,一點寒梅探。

典紅顏,花戴冠。

輕擺雙肢,慢步麗姿轉。

窕窈思君幾度倦。

為見情郎,凝駐春心念。

2018年1月14日王寬喜作

如夢令·榆葉梅

(新韻 八寒)

不似梅英疏淡,

亦非海棠濃豔。

奪目小桃紅,①

錦簇花團爛漫。

爭贊爭贊,

別是春光無限!②

① 榆葉梅,又叫小桃紅,因其葉片像榆樹葉,花朵像梅花而得名。

②榆葉梅花語:春光明媚、花團錦簇和欣欣向榮。

好詞欣賞,學習學習,吾也合一首

不是梅科悠淡,

近親桃枝結伴。

榆葉簇花漫,

更沒海棠紅豔。

爭戀爭念,

覥腆挽梅同贊。

2018年4月18日,於詩友合詩王寬喜

長相思

長相思,苦相思。

伏卷春秋寫華詩,淺情難會知。

累相思,倦相思。

一紙濃香訴別痴,言痴到幾時?

七夕

三標十三區項目部

8月18日 22:02

鵲橋仙新韻七夕

千年傳幻,銀河星漢,王母銀簪劃岸。

有情牛女止時分,阻思戀,鴛鴦淚面。

纖雲弄巧,鵲橋作美,七彩虹橋相伴。

何時鳳願變成真,永不分,妻兒聚見。

六首新韻詠荷

三標十三區項目部

8月12日 18:03

十六字令

陶醉清香沁肺舌

而今古,詩墨畫雄勃。

〈卜算子〉詠荷

紅紫扮梳妝,翠玉清裝上。

綠蓋羅裙一剪裁,芳錦花擁蕩。

濁垢淨潔身,出水嬌容放。

引領風騷滿畫塘,墨客文人唱。

十六字令

根入泥汙碧水妝

蓬連葉,菱朵醉何芳


王哥


為什麼不常見到會寫詩的人。

寫詩,你首先要愛上她,就象愛你的戀人一樣。心裡時時刻刻想著她。你要有深厚的文化積澱,有厚重的歷史記憶。有著國人穿越歷史時空踏著先賢的足跡,駐足紛繁的歷史空間,或喜或憂,不為詩,不足以泣血而歌的杜鵑的情愫。不為詩,不足以達‘’黃河之水天上來‘’的雄渾壯闊之心境。當你夜不能寐,心潮起伏,你會作詩,抒心情之激動。當你衝冠一怒,你會作詩;洩滿腔之義憤。苦會出詩,樂會出詩;憂會出詩,喜會出詩。你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當然啦!你想見到的詩人,一定是名人,身上有光環的人。這個有點不容易,因為他忙呀!你想見他,他未畢想見你。我說的可能有些偏見,卻是實話。那些著書立說,詩刊有名的詩人。不在少數,但是,流傳後世,稱為精典的又有幾人,我國是詩的國度,幾千年來,詩歌以種獨特的形式,傳播著人間大道,家國情懷,人文風骨,詩句中彰顯著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後繼,憂國憂民,捨身取義的肝膽雄篇。讓吾輩涕淚,永志難忘。吟誦一生的名篇佳句。可是,如今,文化的多樣性,不如說是西方性,帶來了那麼多的困擾。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佔居了部分人的頭腦意識。自我標:榜的一代宗師們,缺乏文化自信的面目暴露無遺,發表在詩刊上的所謂上乘之作,成了自娛自樂的消譴品,在大多數人無法理解所充斥作品的文化現象,真可謂誤人子弟。那麼,為大眾所接受的文學作品,讓人倍加期盼。以至於所謂的詩人,會寫詩的詩人才會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劉學功620


為什麼不常見到會寫詩的人?

【一】會寫詩的人數佔總人口數的比例少。

我國約有15億人囗,喜歡詩詞的人,大概不到1億人。而且,喜歡詩詞的人必定大於會寫詩的人。



【二】寫詩,需要文學沉澱積累,需要生活經驗,需要靈感。

每個人都可以寫詩,但寫出的不一定是好詩。什麼梨花體,什麼羊羔體等等,終究是泡沫一般。要寫出一首流芳千古的詩,確實是很難的。



【三】詩人在社會上,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有人把詩人叫做“溼人”,充滿著嘲諷和譏笑。因此,各行各業中會寫詩的人,也會把自己隱藏。正如我自己,會寫幾句,我的親戚朋友都不知道我在頭條上寫詩。

綜上所述,不常見到寫詩的人也是理所應當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