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老家在农村,公婆已去世,但他坚持过年要回老家,年前不回,年后也要回,怎么办?

从语文课本看人生百态


说说我的看法吧。

我和你老公一样,父母也已去世,除了家中的老房子,再无值得留恋的地方,但我每年逢年过节仍然会回家。因为那里有我父母的坟茔,有我值得怀念的老屋,还有心头难以割舍的亲情,而且这种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加浓厚。老家的概念,并不是讲父母不在了就可以抛弃就可以永远的遗忘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忘本,而这个本,就是故乡的根。

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鬼节、寒食节、大年三十,这些固定的祭奠节日,我再忙都会抽时间回去,特别是大年三十,都一定会回的,看看叔伯,祭扫一下父母,我可能不知道未来处何处去,但我永远会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虽然我只在老家生活了18年。

我不仅自己回家,而且只要有条件还会带上儿子一起,因为我感觉这应当是一种家风的传承,一种宗族观念的传承。故乡不是说你父母不在了,就永远从你的脑活中剔除了。

所以说,我认为你应当尊重老公的这种做法,没有了父母,家乡永远都是一种情怀,只有站在那片土地上时,心里才会安静,这是化在骨子里的故乡之情。


元芳有看法


作为一个北方农村人,我非常理解您丈夫的行为。您也不需要怎么办,不用办,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有一种观念是深在骨髓里的,那就是老家,是自己出生的地方,虽然父母去世了,但父母依然葬在那里,回家,就算只为父母添一把土,那也是履行最基本的孝道了。

如果您丈夫不再回老家会是怎样,我以我身边的经历告诉你。

我有一个哥,我和他的关系是同一个老爷爷的。他比我大十多岁,在老家,他家就在我家前面。在我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出车祸去世了,我对这个大伯一丁点印象都没有。他还有一个姐姐,两个人都在上学,那时候生活很辛苦,我们家族里面人口不算少,我爷爷和他爷爷这两大家总共得有30人,他家出了变故在生活上大家对他们都多少有些帮助,后来那个姐姐不上学了,他还一直上学,也不清楚是考上大学了还是在外地工作了,基本上很少回来。他结婚的时候我还给他当抱鸡的(不知道你们那有没有这风俗),结婚那天整个大家都在给他忙活。结婚后没几天就带着老婆走了,再过了没几个月,就把他妈也接走了。

从那以后,到现在估计有近20年,我只见过他一次,那个姐姐我好像再也没见过。见他的那一次还是2011年家里拆迁,根据老房子要给赔偿的事(我们那拆迁被坑了,以后再说),估计他们那一处老院子得有近10万吧。就见了他一回,领完钱就走了。

每次回老家过年,因为要给去世的亲人上坟,烧纸,我那二大爷(他爸的亲兄弟,我叫二大爷)给他死去的哥烧纸钱的时候都泣不成声,说去世这么多年,一儿一女从没来给你扫过坟,烧过纸,要这儿子有啥用,连亲爹都不要了,他要敢来,我非非打断他的腿,永远别进这家的门!

事实就是这样,老家还有这么多人,这么多年这么多跟他有血缘的人他都不回来看看,他爷爷去世的时候他都没来,他那个姐姐,还有他那个妈,都没来!真搞不懂人心要冷的什么程度会把自己的本都忘掉,或者说你在外面混的有多风光,依然跟我们来往会丢了你的脸?

记得有一次在说家谱的时候,二大爷极力要求把他踢出去,我们家没有这样的人,如果一个人被自己的家人赶出家谱里面,那是有多么的可恨。

在我们同辈的兄弟姐妹中,或许早就忘记了他的存在,比我小10岁的堂妹都不知道在这个家里面还有这么一个‘哥’。也许对于他自己而言,只是不回家而已,父亲去世了,回去也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对家人来说,还是有很多人牵挂你,这里有你的亲人,这个家里并不只有你的爹妈,还有很多跟你流着同样血液的人。

这就是所谓的不孝吧!

——————————

我不清楚您家里具体的情况,可能根本不像我说的一样,但是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回家,是回到那个生你养你的那个大家中去。在我国这种深远传统文化中‘家’的含义也许我们还需要再深入体会一下。

不管怎样,都一样您能和家人是美满的,幸福的。

——————————

我是‘络腮胡伟叔’,请不要吝啬给一个关注,谢谢。








络腮胡小伟哥


我今年50岁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也有了一女一儿。我的父母也一幺世将近二十年了,而且没有叔伯,老家长辈只有一个80多岁的姑姑了,她老人家这几年也旅居海南,只有夏天回老家避暑两三个月,有一个大哥退休后在老家生活。但我每一年的清明、七月鬼节及正月初一必须回家祭祀,正月初一必须全家老少齐出动,备用三牲在自家房屋拜祖拜天地,上父母坟前烧纸鸣炮,风雪无阻,年年如此。然后兄弟姊妹在大哥家欢聚,再看望一下周边的孤寡老人以及之前的发少和亲友,不亦乐乎!不用问为什么,我的及我家族的根在这里,必须无条件传承下去!在外面混得好不好是因各人的本事及机遇,忘不忘本是各人的心智!


赠玫留香529


老岳父今年83了,春节前这几天突然莫名的躁动不安,无论如何都要回襄阳老家过年,家里人顾虑他的身体想劝他打消念头,无效的情况下答应他由我开车带他回去转转,老人高兴的像个孩童一样兴奋异常。

我其实很理解他的感受,虽然他的老家那里只有一些非直系的第三代亲属,但那个地方是他辛酸苦楚的生长之地、是他加入军队参加革命的起点。中国人的文化特性从来就是群居性的族群,无论你空间上离家有多远,随着年岁的增大,离家时间越久对故土的情怀越强烈,这就是为什么越是老人越希望回老家看看,那里可以让他心里得到慰籍和平静,可以提醒已上年岁的自己曾经那样地年轻过、曾经那样得活着,回到老窝,无关“衣锦还乡”。


杜海峰549


我是离家三十多年的人了。有两个节日,即便身在天边,也必赶回老家。一是清明,二是春节。几十年来,从未缺席。特别是春节,老家有个习俗,大年三十上午全村人带香火纸烛,三牲祭品集中在村庙祭神,我必准备,带儿子赴会,从未落过。并非求神誉顾,只求心安!而且年年与儿子说,倘若我不在了,他必年年人如此,且向下代叮嘱,无论身在何处,老家年三十祭神,万不可误!这是传承,也是美德!


天下南岳1


我也是非常理解您先生做法,老家,永远是离家“孩子”精神的寄托。过年不回老家,那么在以后一年中都会有种愧疚感,失落感。

大学时候我们宿舍大哥全家早已经定居石家庄,爷爷奶奶也早已经去世,但他说,他的爸爸虽然平时特别忙,但是要过年的时候总会回廊坊(印象是廊坊)老家,小住几天,尽管冬天老家那里暖气都没有,他晚上睡觉都不脱毛衫。那也每年必须回去,和那里叔叔伯伯们一起吃吃饭,喝喝酒,有一次看见他发的小视频,几个叔叔伯伯一起用筷子打碗,乱吼“大河向东流 天上的星星 参北斗啊”,那气氛,简直了。👍🏻

您的公婆去世了,那对于您先生来讲,从此就没有真正他依靠的天了,那个不管多大都拿他当做孩子的人,那种失落,可想而知。

在长大的老家,满满都是回忆,回到老家,一种安全感油然而生。作为爱人,我相信你希望他过的安心,顺畅,那么请默默的陪着他。

在大学的时候,挺喜欢一句话。“从此故乡再无春秋,只有冬夏”。现在工作在相邻县城,有空就想回老家,那种急迫的心理,像是有一种声音,在召唤,回家多看看,也多陪陪爸妈。有种莫大的幸福,就是每天有“妈”叫,有“爸”叫。



小凌子悟职场


家是根!家是魂!家里有充电桩,家里有加油站!人怎么能老在外飘浮着?常回家续续根,还还魂!年前不回,年后也要回,回到家,用家的磁场给自己充满电,才能在外大干一年!我年年回,每次回去都要围绕着村子转上几转,陪村里的老人说说话唠唠嗑,怕是久了,生疏了找不到回家的路,找不到家里的门。然后到镇里的各个村的亲戚家转转看看老舅老姨老姑们,过了春节镇里又有六个村街要整体搬迁了,下次再回家儿时常去玩耍的村子没了,常走的那几条路随着村子的拆迁也毁掉了,上学的学校也早在几年前搬迁,拆旧换新了。每年春节前后总有一些老人离去,今年又走了五六个。这些村、这些路、这些人……儿时的场景和亲人一个个离去,再也见不到,只存在记忆里,甚是伤感!有时间我还会开着车围绕着县城及县域的东南西北转上一圈。女人不解,她哪里懂得我的心!看看家乡有哪些变化?发展了进步了多少?充满了乡情乡音乡味,心就会踏实许多,安定很多。不转转看看,心总不踏实,在外二十多年了,家乡人也换了一代,老人们一个个的离去,三十岁以下的即使是堂兄弟的儿孙们认识我的和我认识的没有几个人,很多都会把我当做外乡人,但还是想家,年龄大了越发恋家,年轻的时候不解,为啥老人喜欢经常到老祖林去转转看看烧上两刀纸,陪陪故去的老人说说话。哪有不爱国不恋家的?就连蒋介石还一直想着叶落归根呢!你还小或许还不懂,到了一定的岁数你也是一样恋家爱家,那个生你养你的地方也将是你的最终归处!











勤学早—谦


我理解你的先生。

因为我大姑姐夫就是这样的。他父母均已过世,老家只剩兄姐。

每年,他都会提前跟我的公婆他的岳父母团年,然后赶回老家,去看望他的父母(父母在的时候)或是上坟(父母过世以后)。

今天腊月二十八,也是这样。他们在我们家,陪我婆婆他的岳母一起团年了。明天一早,他就会开车,和大姐一起,赶回他的农村老家,赶在上午,去给他父母上坟。(他说他们那里的规矩是,除夕前给父系亡人上坟,除夕后给母系亡人上坟)

我自己不是一个故土难离的人,对故乡的人和事没有眷恋。(童年少年青年过得太暗黑和纠结,所以只想逃离和遗忘故土)

但是,如果你的先生是我大姐夫那样的人,对故土有着深刻的眷恋,建议你不要吐槽,安心陪他回去吧。就像我的大姑姐,一年不知道要陪大姐夫回去多少次!因为他就爱回去!我们都知道,他们是秤不离坨,公不离婆,到哪里都是“同去同去”的一对。

毕竟,他回去了才能心安。而你,作为他的妻子,难道不愿意他心安、身安?

每个人都像参孙一样,总需要找个地方补充能量,也许,你先生补充能量的方式,就是回乡省亲?

比如,闻一闻故乡那或清新或混浊的空气也是好的。吃一吃故乡那熟悉的好吃或不好吃的饭菜味道也是好的,听一听乡人的乡音也是好的。最要紧的,也许是在故土之上,向故土之下的父母,倾诉这一年漂泊在外的甜酸苦辣,或者是摔过的无数跟斗、多赚的一个亿。

也许,在你面前,在你孩子面前,你先生必须是顶天立地的男人;在客户面前,在领导、老板面前,你先生只能是卑躬屈膝的打工仔。

只有回到故乡,他才是那个肆意笑闹的小小少年,才是那个放纵炫耀的成功人士。他的伤痛和隐忍、他的赫赫战功,只有故乡才能全盘接受。

何况,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哦!如果不能在乡亲们面前显摆显摆,人生的奋斗,意义少了多少啦?

因为,他要回去,让曾经那些鄙视过践踏过他的人看到,老子过得很好!他要回去,让曾经照顾过他温暖过他的人知道,我过得很好。

所以,心甘情愿去支持他,陪他回去耀武扬威、光宗耀祖吧!(或者假打)



云是鹤家乡680


落叶归根,再有钱有势,也不能忘了本,也要回去看看父老乡亲,联络联络感情,祭拜祖宗!我嫁异地,公公有两儿一女,女儿嫁的近,他弟弟,我老公亲叔,在我这城市任职,所以婶婶是我们这城市的,后来陆续把我老公和他哥哥也带过来上班,就像父亲帮助自己孩子一样,所以我和嫂子也都是这本地的,因为工作,我们都在这边定居,每年公公都会过来玩几次,我们每年都会回老家探亲,虽然我对那里不熟,对亲戚也不太熟悉,但那里有他的亲人,有着他从小到大的回忆,有着不一样的环境,我很喜欢去他老家,就跟旅游一样,不是很好吗?我老公说,以后老了,要回老家养老,落叶归根,在城里百年后,一把骨灰,两代人后,谁还记得你?谁还去给你扫墓?还是农村好!


突然不知道叫什么网名


这个话题是个很沉重的话题,我的情况和你老公的情况差不多,所以我能理解你老公的心情。我说下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对故乡的理解。也许能对你们夫妻关系缓和有所帮助。

我也是一个农村孩子,父母省吃俭用供着我上了大学,甚至还和亲戚朋友借了钱供我上大学。也就是说父母倾其所有供我上学,就是希望我有出人头地的时候,甚至能光宗耀祖!但是当我大学毕业后父母的身体却垮了下来。

记得那时是1998年,我刚毕业我为了回报父母拼命地工作,想尽办法找最好的医院给他们看病,但是还是没有挽留住母亲,她看到我事业有成,很欣慰的走了,我却觉得很愧对她,第一次体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几年后我的父亲也离开了我们。我顿时觉得天都塌下来了!,那是一种痛彻心底的“痛”用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痛和无奈!

每当看到苏东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词就泪流满面。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我觉得自己以前是一个坚强的人,没想到人到中年却如此之脆弱。看到抖音父子团聚也流泪,看到电视剧最中老人没人管也流泪,总觉得自己感情无处寄托,自己像个无根的飘零。这么多年过去了对父母的思念有增无减。我想你丈夫和我的心情差不多。

我这几年还经常梦到小时候和哥哥姐姐一起玩耍的小院子,梦到父母对我不同年龄段的关爱。最后梦到父母去世时的场景已经泪满襟了,半夜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总想回老家看看儿时的小院子,儿时和父母生活过得地方。

还记得父母临走时和我说过的话,我走后最亲的人就是你的姐姐和哥哥,能帮就帮他们一下,她们孩子多负担重,赚钱不容易,你比他们强些,如果自己不为难的话乡里乡情找你帮忙的也尽量帮一下。我答应了父母,也是这么做的。姐姐的两个孩子都是我带出来的,乡里乡情的孩子在北京找工作我也帮了不少!也许这样是变相的回报自己的父母吧!

父母走了,老家还有兄弟弟姐妹,还有很多叔叔。还有很多割舍不掉的感情和思念,不管是活着的,死去的都是无尽的思念。尤其是一些祭祀性的节日,如果在北京找个十字路口给父母烧点纸总觉得很愧对我的父母。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都是回老家给父母上坟的。尤其春节时候的大年二十九,我必须要接故去的父母回家过年。大年初三送她们回去。

最后,我个人认为,你的丈夫对父母兄弟姐妹重感情,同样也会对你重感情的。这样的男人值得爱,如果他对父母都没感情的人,我觉得这个人肯定是个感情淡漠的人。不值得去爱。最后祝你们幸福,有话好好说,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