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廣東沒錯了,這個城市吃的比廣州和深圳還多……

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沿海,是“最喜愛的休閒城市”,旅遊資源開發前景廣闊,既有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又有風光旖旎的自然旅遊資源,蘊藏著豐富的文化遺產,構成汕尾獨具特色的“五色資源”,即“紅、藍、綠、古、特”五色。

汕尾擂茶

吃在廣東沒錯了,這個城市吃的比廣州和深圳還多……

每當入夏,汕尾市的鄉村圩鎮,時興吃擂茶。每當親戚朋友來訪,熱情好客的海陸豐農民,便立即動手製作擂茶招待,倍感親切。擂茶,也叫鹹茶。全國農村吃擂茶的地方並不多,廣東的山尾市和揭西縣以及桂、贛、湘西的部分地區,才有此習俗。吃擂茶時,先將綠茶葉、熟花生米、芝麻一起放進擂缽(一種特製的內壁有牙紋的陶缽),用石榴木做的擂槌,來回攪拌搗碎成稀粉糊,放入少許的羌鹽,然後將煮沸的開水衝入,即成擂茶。海豐縣城以及沿海一帶的鄉鎮,吃擂茶時,還加進加工好的芹菜、蔥、蒜、蝦米、魷絲,味道極佳,刺激食慾。陸河、揭西一帶的農村,卻喜歡拌人炒米花,外佐以一碟酸浸蒜頭或蕎頭,清脆爽口,別有風味。著名民間文學家鍾敬文的故鄉海豐縣公平鎮一帶,習慣將剛煮熟的大米飯泡在鹹茶裡,加進各樣香菜配料,他們叫做“飯茶”,權作點心,解渴充飢。吃擂茶的習俗,古已有之。清代茹敦和在其所著《越言釋》中記載:“江廣間有擂茶,是羌鹽煎茶遣制,有存古意。”清代知名舉人海豐的“阿凡提”黃漢宗曾寫一詩:“海豐時俗尚鹹茶,牙缽擎來共一家,厚薄人情何處見?看她多少下芝麻。”盛夏吃擂茶,能消暑止渴,生津潤肺,又提神醒腦,消除疲勞。寒冬吃擂茶,可促進新陳代謝,禦寒保暖。

菜包粿

吃在廣東沒錯了,這個城市吃的比廣州和深圳還多……

菜包粿又叫菜粿,是廣東汕尾市地區最有名的風味小食,極具地方特色,遠近聞名汕尾市梅隴一帶的時節粿品。菜包粿是以幹油粘米粉倒入滾水中揉搓捻成圓餅形的粿坯,蹂壓成薄薄的凹狀體,再由負責放菜餡的人在凹狀體中包上富有地方風味的菜(蘿蔔絲、椰菜、綠豆芽、沙葛、芹菜、蒜、肉丁、魷脯、蝦乾、花生仁、大地魚粉等),使其呈梭形,並於頭尾處捏緊,照次序排列在葦篾或竹做的朗埗上面。

菜包粿用猛火蒸熟就可以吃,也可以蘸配料吃。或用油煎,又酥又韌,味美肉香,極其可口;或者直接由米漿和蝦仁、肉丁、蔬菜等拌在一起,蒸一層,放一層,重疊而蒸,叫做重(疊)糕粿。吃時直切成一塊塊,佐以生油配料,又熱又燙,鮮嫩甜滑,非常可口。

龜仔粿

吃在廣東沒錯了,這個城市吃的比廣州和深圳還多……

龜仔粿是汕尾市陸豐小吃之一。因為這種“龜仔粿”印上龜甲印,形象像只龜,龜是人們心目中延年益壽的神獸,因此,人們借喻全家老少像“龜”,一樣益壽延齡,吉祥如意,故稱“龜仔粿”。

製作方法

龜仔粿是以糯米粉和糖為原料,再以豬肉、橄欖仁、花生米、芝麻、香櫞、冬瓜片等為餡料。龜仔粿的做法是先用煮開的紅糖漿趁熱與少量糯米粉揉合至熟,稱“粿母”再融入生糯米粉慢慢搓勻,使之柔柔軟軟,像做包子一樣加入餡料,然後一個一個包好,印上龜甲印後,底部再貼上一種像梧桐葉或芭蕉葉等放在鍋裡蒸熟。也有的人家從地裡採摘些芷克草,用水搓洗取棉狀芷殼,加入“粿母”中揉合,做成的龜仔粿更富有彈性柔軟,口感更加清香爽口,吃後回味無窮,可與天津聞名的“狗不理”包子媲美,這便是大家所謂的“龜仔粿”。是陸豐一大地方特色。

冬節鴿

吃在廣東沒錯了,這個城市吃的比廣州和深圳還多……

冬節鴿又稱冬節蛤、冬節粿,是流行於廣東汕尾一帶的漢族小吃,因其一般到冬至節時家家戶戶都會做,因其形狀與蛤蜊的肉相似,故取名為”冬節蛤“,又由於方言的”蛤“和”鴿“同音,而後部分不清楚的以為是”鴿“,所以又叫冬節鴿;是廣東海陸豐特色小吃代表,至今已經成為汕尾日常食品。

蝦蛄

吃在廣東沒錯了,這個城市吃的比廣州和深圳還多……

到過汕尾市旅遊參觀的人,都會吃到肉鮮味美的蝦蛄。或油炸、或清蒸,或生煮,多種吃法,各具風味。唯有一種吃法,內陸人望而生畏,不敢問津,汕尾人卻無論男女老少,都吃得津津有味。那就是把剛從海中捕到的活生生的蝦蛄,用鹽醃一兩天,取來便吃。汕尾人喜歡用這種鹹蝦蛄來送番薯粥,其味無窮,恰到好處。

米花糕

吃在廣東沒錯了,這個城市吃的比廣州和深圳還多……

米花糕是廣東汕尾市陸河民間節日必不可少的傳統小食,屬於粵菜系。味道香酥可口、又甜又糯。米米呈(米花糕)一般可以分為三種:一是“米幹米呈”。它是用精白糯米蒸熟,倒入竹製“大模”用溼布覆嚴實,三朝(即三日)打開,手抹花生油一小把一小把地將成團的糯米飯擦散成粒(忌成團),然後曬乾。這些準備工作一般都在收冬後進行。農曆十二月初開始加工米米呈,其工序一般分為四個步驟:將米幹再曬一個響午;進入第二工序即入鍋炒胖(用海沙入鍋加火燒熱);米幹起鍋反覆用手摩擦,並用糠篩把沙篩出成乾淨米幹,此為第三工序;第四道工序則是煮白糖,同時把米幹跟花生米、黑芝麻等混合均勻,待白糖煮至適當火候(煮糖時加入一點檸檬酸、麥芽、蜂蜜),迅速滅火,將米幹倒入另備好的鍋內快速拌勻出鍋,入木製格內搬平,用木製碾筒壓平碾實,用刀切成方塊或小長條,即成米幹米呈。食來香脆爽口、清甜無比。

豬油糖

吃在廣東沒錯了,這個城市吃的比廣州和深圳還多……

豬油糖,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土特產,流行在粵東潮汕地區的一種零食,堪稱粵東一絕。

豬油糖潤滑爽口,柔軟生香,難免讓人領略到豬油的芬香與獨特美味。海豐人把豬油與麵粉、食糖製成糖果,是對營養學的一大貢獻,豬油糖甜而不厭,油而不膩,含有適量的豬油,既能給身體補充能量,又能飽嘗口福,是其他糖果不能比擬的。豬油中雖含有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可它們是保證人類身體健康的必需之物,只要用量得當,是沒有問題的,何況豬油中也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也含有對健康十分有益的花生四烯酸等高級多烯酸,故吃豬油糖物有所值。豬油糖有袋裝也有瓶裝和散裝。

菜茶

吃在廣東沒錯了,這個城市吃的比廣州和深圳還多……

菜茶又稱壯丁茶、男丁茶、丁茶,是廣東省汕尾市地區傳統小吃,屬於節日食品,一般每年的農曆正月初十到二十,這幾天是該地區的傳統節日“男丁節”。“男丁節”並非事實上的節日,以前該地區的人只要添了男丁的,來年的這段時間內(具體時間各村、各鄉不盡相同),就會泡製菜茶來宴請同鄉,以示慶賀。現在由於人們的生活富裕了,大部分地方就把它當作“年度”節日了。

菜茶的泡製方法是要經過多個工序的,首先要將各種菜剁碎、將海味、臘腸、肉等切細之後,先將鍋燒熱,再倒下生油,油熱了之後,將海味、臘腸、肉等倒進鍋裡炒熟,然後先撈起盛好,再把各種剁碎的菜炒熟分開盛起。到開始食用時先把菜、肉等放在碗裡,約六成碗左右,再將熱開的湯茶沖泡在碗裡,蓋上爆谷、花生米就可以食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