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民師考上師範的,還讀了兩年書卻沒有直轉成公辦教師的工資多?

用戶孫山松子


這種情況確實存在。我首先介紹下什麼叫做民辦教師和民辦教師轉公辦教師的途徑。

傳統意義的民辦教師指的是1985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也有地方規定是1986年。

民辦教師轉正有兩種途徑,一部分是通過考普通師範院校,並在院校培訓學習,這部分人一般都是比較年輕且文化程度比較高的,他們才能順利通過考試錄取,畢業後轉正。

另一種就是年齡比較大,教齡比較長,文化程度比較低的,不能通過師範考試轉正的,最後到2000年之前,國家要求徹底解決民辦教師問題,這些老教師基本通過走形式般的所為考試,分別都轉正了。

而教師工資的發放,與職稱級別有關,而職稱的評定當時基本又與教齡有關。同樣都是公辦教師,英雄不問出處,不管念師範的,還是普惠轉正的老教師,都是公辦教師,而同是公辦,就論資排輩了,老教師教齡長的,聘“小教高的”,“副高”的很多,而考師範的都是教齡短的年輕人,所以只好“靠邊站了”,知識不如資歷。

這就是民辦教師讀師範的有可能工資還不如不讀師範的原因。

(朋友們可以添加關注我,讓我們共同關注民師、民代問題)


濤聲依舊123867


我是1977年當的民師,為了轉為公辦教師,於1985年考入普通師範學校進修。當時進修的分三種:一是如我,成績好的,進修兩年後直接轉為公辦教師,二是成績不好的,進修兩年後獲得師範文憑,再去當民師(現在知道那純屬為了班容量不足湊數),三是原為公辦教師進修兩年,獲得文憑,這類人是帶工資進修的。而民師進修不但不算工齡,也沒有工資。當時我也是高中畢業,再上師範,也屬重複學歷。臨到退休,還算不錯,正好工齡30年,退休金達到了在職時的百分之八十五。和那些早被淘汰的民師比,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知足吧!


芳草一駿


本人認為民師脫產讀師範被扣掉教齡很不合理。理由是可以說這是一種在職進修。

本人1989年9月入職代課(當時代課老師分三種,一是縣代,二是鎮代,三是村代。縣代縣上有工資表)1991年考上縣教師進修學校中師脫產班(報考條件是要有2年教齡,另一類是中師函授班),1993年民師中師班考不上(考上也不用去讀書),1994年民師中師班改在初中應屆畢業生中招錄,同年10月參加轉正考試,1995年5月轉正。結果讀書的2年不計教齡,工資表登記的時間是1991年起計教齡。同年不能參評小學一級教師(要中師畢業滿三年)。

這個經歷,填表很麻煩。之前填表,出現幾種名目:參加工作時間、入伍時間。究竟是填1989.9,還是1991.9,還是1995.5?


修枝剪葉1


我是79年參加工作的民師一份子,92年95年參加民師考試轉正,但是國家對第一屆老民師發文給予特殊的照顧。特別是對於擔任學校校長主任會計的領導們,首次開闢了綠色直通快車道。即一般的中青年民師在考場上的一百分的百分之七十五再乘以三十,也就是說,其他一般民師的一百分被無情貶值後還剩二十四點五分。當時我政治、語文、數學三門總分是七十一點四六。直錄分數平均是七十二分,有人戲言我的考分太臭了,就差了那麼一叼毛零一線屁。但是國家制定政策對我們民師中具有真才實學者採取了帶薪進修的新方法,在師範學校的“民師班”領了幾天飯票,渡了兩年金,最後終於成了一名在編的正式人民教師。


風影樹1


這種情況確實存在。我也屬於82--86開始任教的民辦教師,1998年我們縣夠條件參加民師專正考試的有240多名,我以239分全縣第一的總成績(高中內容數學84、心理學教育學86、語文69),考上了忻州師院民師班,入學報了下到,交了700多元的學費,期間考了幾次試,此外一直在村小教書,於2000年7月畢業。沒有考上的2000年9月都掙上了國家正式教師的工資,而考上民師班的到了2001年12月才正式分配,遲掙了15個月工資。


旁枝逸出1


這是一個歷史性錯誤!

1.考上民師班的基本都是出類拔萃的,他們懷著對教育的熱愛先坐上了民轉公的班車,盡心的學習深造,以便將來服務於教育;而成績平平者考不上卻趕上了國家民轉公政策直接轉公了。後來定級說學後轉的減掉二年教齡,直轉的不減教齡,就是這個原因造成了先轉者薪級卻比後轉者低,真是天大的笑話,這也許是人們常涗的鞭打快馬吧!

2.另外讀專、讀本的在校學習時間算教齡,而民師班的為何不算?

3.讀專、讀本有雙學歷之說,那就是兩個專抵一個本,兩個本可抵研究生學歷,那麼民師班的人員一般都三學歷:高中、中師進修學歷、正式中師普師學歷,三個同等學歷抵個-重複教育!!

肉食者可否給個回答???????????


用戶5893764710274


我們是四川蓬溪縣。凡是讀過師範的民轉公教師,教齡、工齡都被扣減2年。這對民辦教師不太公平吧!

同是“教師”,同是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做貢獻, 公辦教師由學校推薦離職培訓進修2年,不減工齡、教齡,還帶薪學習;而民辦教師由學校、區教辦推薦考上中師,培訓學習兩年(實際學習一年,回原校上課一年),卻被扣減2年工齡、教齡。不知這是什麼道理?

民辦教師基本都是在村裡上課,一人一班,全科教師,一天教到晚,晚上回家備課、改作業,星期天幫老婆幹農活……,每月掙幾元錢,靠老婆種地養活自己和孩子,風裡來雨裡去,其中的苦難有誰知道啊!……

有關方面可不可以同情一下,糾正一下以前減2年工齡這一條,行嗎?


追夢路上206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家為了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決定對農村民辦教師隊伍進行整頓,當時部分民辦教師通過國家提供的途徑成功轉為公辦教師,部分民辦教師沒能成功轉正,最後失去了教師崗位,成為一名普通的農民。

國家在解決民辦教師歷史遺留問題與農村教師隊伍整頓過程中,主要採用了兩種方式,一是對年輕的民辦教師採用師範類院校培養;二是根據當地政策,對民辦教師採用一刀切的做法,筆者所在地採用的是45週歲以下的民辦教師直接轉正,45週歲以上的民辦教師全部辭退。雖然這兩種辦法各有不妥之處,但是各地還是普遍運用了這兩種做法,將民辦教師隊伍進行了重新整頓。

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獲得了民辦教師轉成公辦教師,這對於他們來講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他們在後來的職業發展中卻沒能獲得同等待遇,在部分地區出現了考上師範院校的民辦教師畢業後卻沒有直接轉成公辦教師的工資多。這種現象在不少地區都存在,而且屬於普遍現象。

教師的工資待遇主要靠職稱與教齡,職稱等級越高、教齡越長,那麼教師的工資待遇就會越高。而在職稱競聘中,我們都比較清楚地認識到無論早就是公辦教師、直接轉成民辦教師或者考上師範畢業後的公辦教師,他們都要按照職務、資歷等論資排輩,也就是說教齡越長或者職務越高的教師,在職稱競聘中就會更容易得到成功,因此他們的工資待遇也就會越高。因此,直接轉成公辦教師的民辦教師教齡或者職務,都要高於上師範培養的民辦教師,他們也就更容易在職稱競聘佔據優勢,工資待遇也就會相對提高。


東愛雨小公


這個道理不是很明顯的嗎,作為教師難道都不懂?教齡與工齡是兩碼事,而教師的工資是教齡和工齡相加的總和數。如果哪一方面少了年限,其工資的總資金就自然少些,這並不奇怪。

在過去的民辦教師中,有的是學校剛畢業的學生,有的是轉業和退伍軍人,有的是有一定的知識的農民,各自的起點不同,雖然後來都由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了,其工資上卻有很大的區分。由於象轉業或退伍軍人,如果他們當一輩子的農民話,就不會有什麼和農民不同的區別。但是他們已從民辦教師轉化成公辦教師了,其工資在同當民辦教師,在同轉公辦教師後工資就顯然不同,因為他們有當兵的工齡時差計算,既使是同進同時,其兵齡就是多出來的,所以工資要比不當兵的多些。

由於以前的民辦教師來自各個崗位,儘管同時當的民辦教師,只要其原來的崗位不同,就有一定的區別的。說到民辦教師考學校的事,這更是清楚的事了。無論你在師範讀幾年,只要你是脫了產那幾年就沒有了教齡,因為你那幾年沒有教課,無法享受教師的待遇,但工齡不會少,依然按你原來參加教育的時間算起。

因為國家的事誰也預測不了,誰想到所有的民辦教師(極小數沒有考試過關的教師已被清退)都轉正了,若能測得到的話,相信沒有哪個去考師範學校了。之所以去考師範學校,是因為想保住自己的飯碗罷了。既然想得到好處,就一定會失去一點利益。正如俗話說的:不可能好處都想得到。


碧野28


這種問題確實存在,這是政策制度的一個錯誤,當年民辦教師轉正兩條道路,一是靠師範轉正,而是靠政策落實僥倖一刀切轉正,有些民師早早考上師範學校的,剛一畢業,就遇上了平定職稱,名額有限,論資排輩,有些地方,聯校單位,名額更少,一年一個,聯校領導,只得一年中學,一年小學,輪番交替,而有些不在一線的後勤領導,聯校會計,還要參加評定,上級通不過後,把名額毀掉,再無指標了,而有能力達標的教師,只能一年又一年,等待機會。當時靠政策轉正遲的教師,有些是在民辦教師時即轉正前鑽孔把職稱解決了,條件相對寬鬆很多,無名額限制,無人競爭,輕輕鬆鬆,轉正後派上用場,佔了大光。 這樣考上師範轉正早的要比直接轉正的遲評了幾年,薪級差了好多,再還要扣去兩年的教齡工齡。真是知識越多越吃虧,難道考上師範的進修學習有罪了。現在要看退休金如何發放了。總不能一輩子都吃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