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多次上过太空,却迟迟没有实现载人登月?

为何中国多次上过太空,却迟迟没有实现载人登月?

中国每年都会发射运载火箭,但是为何迟迟没有实现载人登月?

虽然没有具体的登月时间,但早些时间官方已经透露计划最早在2030年完成载人登月。

从如今的经济意义上来看,月球虽然蕴含着可观的稀有矿产资源,但相对于现在载人登月一次的成本来讲是完全入不敷出的。所以为了符合经济的发展规律,中国在登月上是一直比较慎重的,期待消耗最少的钱来办最大的事!

为何中国多次上过太空,却迟迟没有实现载人登月?

况且这种事并不是有钱就可以实现的,还得依靠真材实料的科技水平,要想登月前还得反复尝试后才能进行实验发射。即便是我国这样的经济国家也不一定能保证一定成功。

而且登月前准备进入月球的并不是飞船,而是登月舱,登月舱完成了任务以后则是要带着宇航员从月球上起飞脱离月球束缚的。

为何中国多次上过太空,却迟迟没有实现载人登月?

虽说月球上的引力仅为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但是想要成功并不是把第一宇宙速度除以6这么简单,至少要达到1.8km/s。

要知道这是登月舱自行返回,并没有火箭来进行助推,所以说想要达到这个速度是不太容易的。

为何中国多次上过太空,却迟迟没有实现载人登月?

其实从如今的技术水平上来看,中国目前并不缺少登月舱从月球表面返回的关键技术,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具备从月球重新起飞和返回地球的能力。

按照我国航天日程,正在研制的嫦娥五号就能完成这样使命。而且如果嫦娥五号任务顺利的话,它的备用星还很可能被赋予嫦娥六号的编号进行下一项任务。

为何中国多次上过太空,却迟迟没有实现载人登月?

总体来讲,以我国目前的航天技术实现载人登月并不是特别艰巨的任务,而进行航天计划的同时主要还是考虑在这一项计划中能得到些什么,无利可图之事很难让我们投入巨大的资金。

像阿波罗计划鼎盛时期,一年投入的经费就达到了GDP的0.57%,以去年中国的GDP来算,也就是说要投入4700多亿人民币。而自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以来,总计的花费也没有超过500亿人民币。

为何中国多次上过太空,却迟迟没有实现载人登月?

虽说以如今的投入来看,美国同期给予航天的预算几乎是中国用于航天的10倍。但与美俄欧相比,中国载人航天的起步晚了许多,规模也相对较小,存在一定差距是必然的。毕竟我们身边还有更多迫在眉睫的事情,亟待着资金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