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友認為口語詩越來越受歡迎是自然而然的事,你怎麼看?

O蘇拉木塔格


唐詩宋詞,詞這麼高雅也曾經被認為比詩低俗。

從舊體詩到新詩,越來越口語化。

詩歌是從生活來的,沒辦法。

就像紙書代替了簡書,今天紙質書刊又讓位給電子書。

那些有才的自媒體,那些噴子和槓精怎麼表演?

那些海量的信息,怎麼及時顯示。

紙質書刊是不是不太有趣又慢吞吞的?

不好玩啊!

同理詩歌越來越口語化確實是自然而然的事啊!

我們既然活得不甚高雅,反映我們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詩歌又何從高雅!

詩歌最最不能說謊啊!



大悔憶智冰


口語詩之所以能夠廣為接受,就在於它的入門門檻低,不需要懂平仄,不需要懂格律,押韻,對仗等等,就可以寫詩。對寫詩的人來講,不要求多高的文化程度,就可以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不能否認的是,現在也有很多的口語詩,是讓人不敢恭維的。流水賬,缺乏文采,頂多是一種分段的散文,更談不上哲理以及給人的啟迪了。所以絕大多數口語詩很難流傳久遠。

當然,也不能全盤否定口語詩,有些口語詩還是比較精煉,文采也不錯,不是簡單的詞彙堆砌,而是大道至簡,很凝練很深刻,也能帶給人一定程度的啟發。

總之,我們倡導國學是始終要堅持的,在詩歌創作方面,還是要以古體詩詞為主,但用韻可以用新韻(基本就是普通話);否則,全都寫口語詩去了,國學精華就會被丟棄,一個沒有傳統文化的民族,很難在世界文化領域站穩腳跟。所以有人說,創作古體格律詩詞,好比戴著鐐銬跳舞,雖然很有難度,但畢竟是在傳承國粹,是難能可貴的,應該大力提倡推廣。





詩心點點96


煩那些晦澀難懂的詩,好像跟從死人嘴裡扣出來,你看出對聯接對聯的好多都是霸王硬上弓。你說的口語詩屬於啥?詩也分高雅低俗,是順嘴胡拉拉的那種,比如,小扁嘴呱呱,跑到河裡吃泥巴。這叫順口溜。還有離地三尺一條河,河水沒有閘草多,一個和尚來喝水,喝的沒有吐的多。這又算啥?像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到高山上。舉頭紅日白雲底,萬里江天都在望。書上說是唐伯虎戲秀才順嘴說出來的,前兩句遭到秀才的恥笑,後兩句卻讓秀才目瞪口呆。他這似像似不像的又算啥詩。還有他那個祝壽詩,對門老婦不是人,好比南海觀世音。兩個兒子都是賊,偷來仙桃獻母親。算不算口語詩,他是怪才,卻沒能像李白杜鋪那樣登上高雅之堂但能流傳後世。還有叫花子數嘴子的那些順口溜,特別能逗人。所以個人覺得你說的口語詩跟順口溜大同小異吧。


哥的傳說110












清泉韻宇


其實詩歌好壞只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可能!根據人的文學水平而論!才為合適!隨著網絡條件的改變!口語化適合大眾三千!這也是正常的現象!不管那種體載!寫好都有難度!我就是個最喜歡隨口而言!不願講格律規則的人!其實平仄,詞性我都知道怎麼用!就是不願去照貓畫慮!因為好多背景不適合照貓畫虎!畫得不好!反來失去了真實意義!只有隨意而言!用同音,近音,似音,押韻!也不管它什麼韻腳韻尾也!平仄儘量念去不繞口就行了!這樣即方便又損時間!無樂而不為也!


藍天白雲126978817


關於詩的格式,沒有那麼絕對,只能說各有特色。

由於學歷高低,以及對文學的認識充分和不充分問題。

古云: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誰又能干涉的著。

寫好詩那是個意境問題,應由景生情,景情交融,適當加入文學典故,在由《中華新韻》或《華夏古典韻》平仄韻律呈現出來的詩詞,那才是才子佳人的精品。

我走訪過網間的很多文學社和私人,有很多的朋友們,在各自的範圍圈裡做學問,他(她)們不驕不躁,誨人不倦的沒有絲毫浮躁。

當代青春由於網絡教育的侵襲,對文學認識不足,片面的放低了對文學的篤學深思,造成了詩歌與詩詞的混淆概念,形成了聽風就是雨假象。

談一個笑話,2014年春天,我在曲阜詩學社學習古典詩詞時,曲阜國學師院韓秀田教授,對古典詩詞講的有聲有色,唐詩、宋詞、元曲無所不能,可憐的是世界漢語古典詩詞比賽的錦旗插在了韓國🇰🇷的國土上,可讓中國人大開眼界了,還好第二年比賽又被我們的國家曲阜詩學社贏得回來,但那個恥辱啊是抹不去的,我們的國家是漢語祖先,怎麼能說不行就不行呢?

中國青少年要勵志呀,人家留下的是國人的心,讓你長志氣。

如果你覺得沒什麼,不過是一面比賽的錦旗,錯誤!那我們的國家的靈魂。



半壁詩歌


沒聽說‘口語詩’這個概念。常聽說‘白話詩’。

白話詩,也不只一個內涵。一般來說,是指三十年代郭沬若等人用白活寫的詩。當時人們的口語是之乎者也的文言,所以覺得白話詩很新奇。現在,人行的口語就是白話,所以,白話詩很難寫好。倒是格律詩容易寫一些。因為格律詩有個“範兒″,只要照葫蘆畫瓢,畫出來的東西不管好看不好看卻都是瓢。而白話就不同,很難寫出意境奇美的新詩。

白話詩還有另一內涵。就是你寫詩時多用口語,多用白話。這就是貴編所說的口語詩了,寫詩的目的是為了交流,用白話,用口語寫,人們一看就懂,當然會受歡迎了。不僅今天的詩人愛用白話,古代的大詩人,如杜甫,李白,也都愛用白話。說到此,我倒有感於一些現代人寫的古詩,比古代人寫的古詩還難懂,我看,還是改用白話,改用口語來寫吧!


夭外星笑平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吧!

口語詩現在越來越多,而且觀眾很多,可見還是有它的魅力存在!換句話說,口語詩寫著簡單,也來得快,自媒體時代,很是成就了口語詩!

偶爾,自己也會隨筆寫幾首口語詩,滿足內心暫時的激情!寫詩,似乎很多人熱衷,真正能堅持下去的卻並不多!

像我自己,從前也很喜歡寫。但是隨著心境的變化,不想寫了,感覺再好的口語詩,依舊是口語詩!

不如靜下心,好好的寫一篇文,既能直觀的抒發情懷,也能留下點正兒八經的東西!

這年頭,寫詩的太多了,想寫出好詩,太難了!



丹江諾兒


詩 往往活在動亂年代 八十年代來了 國家粉碎了四人幫 趴在地上光顧喘氣了 國庫也鬧騰空了 人都迷茫 像迷路在山崗 天黑找不到回家的小羊 急的吮吮亂叫 都鬱悶 都吶喊 差不多也都成了詩人 亂叫 當然不在乎形了 那時的詩就是不局一格 整個就是騷動不安的氛圍 靈魂和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 我一樣也是喊 問蒼天撼大地怨千古 天地間 我 獨熗然 奠 屈原 一個民族浪漫不死的魂魄,,,,,。 雨 淚的江 心靈的火焰 灣蜒灣蜓惋蜒 ,,,,,都忘了 多快呀 四十年流星一閃 我已經歲月盡染白髮飄雪了 俱往矣 呵呵,,,,,


秋歌988


囗語詩發展下去會不會成為受大眾歡迎的現代詩,誰說都不算數。要看受眾喜愛的程度,詩歌裡有個"歌"即為可以唱出來的東西,如"春天的故事""十五的月亮"“牡丹之歌"等等。人們傳唱己久成為經典,歌詞易懂,凝鍊,深刻,大道至簡。它就是口語詩譜成曲調後廣泛流傳開來了。

好的詩無論是古體詩,還是現代詩有多少人可以脫囗而出,背得滾瓜爛熟?社會上流行了幾首古詩在呤唱?詩只在朗誦會上有人代頌,有的詩人自已反而不會朗頌了。可見古詩也應俱時而進,要走出一條新路子。不要在象牙塔裡幾個詩評家自說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