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张璁是一个奸邪小人吗?此人的三大特征能让我们重新认识他

小说:张璁是一个奸邪小人吗?此人的三大特征能让我们重新认识他

现在我们可以给张璁盖棺定论了。

成就张璁的,和张璁所在的时代是有很大关系的。

张璁步入官场的时候,刚好是朱厚照死翘翘的时候,而明嘉靖成为了皇帝,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最终成就了张璁。

因为让嘉靖认爹,张璁开始被嘉靖赏识,在短短六年时间内,张璁就两次担任首辅。

我们可以说,张璁的上位和时代有关系,但是他两次出任首辅,这和他的能力以及品格是分不开的。

这从张璁死后,嘉靖悲伤不已,厚葬张璁的事情能够看出来。

而且后世史学家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张璁的功绩在后世人的眼中,是可以和张居正相媲美的。

因为张璁获得了和张居正同样的谥号。

张居正是文忠的谥号,人家张璁也是文忠的谥号。可见,这两个人在当时执政者的心中,地位是相当的。

那么最终成就张璁的,除了风云际会的时代因素外,还有什么呢?

首先这体现在张璁不甘人后的精神。

张璁倡导了诸多方面的改革,改革是需要魄力的,是需要和旧势力做斗争的。

张璁在当时混乱的时代中,敢为人先,这一点他做到了。

这种勇气,这种胆识,是张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时杨廷和极力不让嘉靖认爹的时候,张璁果断抓住了时机,他人微言轻,但是从容的站出来支持嘉靖皇帝。

这一点体现出了张璁的进步精神,敢于开创新时代的精神。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嘉靖为了皇位,不承认自己爹娘的身份。嘉靖当皇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嘉靖很有可能被人看成是见利忘义的角色,一个为了权力,而失去孝敬的角色。

孝道是儒家的重要成分,嘉靖失去这一点,可以想象后果多严重。

正是张璁的据理力争,才让嘉靖的处境更加顺利,这一点来说,虽然当时的张璁是一个小角色,但是他审时度势,最后帮助了皇帝,也成就了自己。

成就张璁的,除了此人的胆识和勇气之外,再就是张璁坚韧不拔的精神。

张璁只是一个考了八次才考上进士的官员。

而他对抗的是谁呢?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杨廷和。

这样一个小官,在对抗杨廷和的过程中,挫折和失败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张璁一直坚持了下来,所以,成就张璁的,绝非仅仅是嘉靖的赏识,绝非张璁溜须拍马,这和他坚强的意志是密不可分的。

根据《张璁集》的描述:“以孤踪抗群呶,发明伦之伟辩,扩不匮之大孝,其功卓矣。”

可见,在战斗杨廷和的过程中,张璁是多么的孤独,“以孤踪抗群呶”。

也是因为张璁的胆识、勇气和坚持,让这个从湖北来的十五岁的少年皇帝看到了希望。

十五岁的嘉靖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人在支持他。

所以,自始至终,嘉靖皇帝一直对张璁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

即便张璁离开了朝廷,即便张璁去世了,嘉靖在听到张璁去世的消息后,还是表现出悲伤不已的态度。

张璁能够上位,除了敢为人先,除了其胆识、勇气之外,还和张璁的自律是密不可分的。

张璁作为一个典型的士大夫,他心中也有着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情怀。

而张璁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改革哪一个方面,无论改革到什么程度,张璁自始至终都没有为自己谋取私利。

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

更难得的是,张璁在力挺嘉靖认爹这件事情上,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但是,无论是对抗杨廷和,还是后来革权贵命的时候,张璁都将正义和忠诚视为自己的处事准则。

明史中也记载,他不和权贵勾结,不包庇自己的子孙。

这种洁身自好,廉洁奉公的情怀,即便是现在这个社会,也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况且,张璁当时挑战杨廷和,其实,他挑战的不仅仅是杨廷和。

张璁挑战的是明朝已经延续一个半世纪的陈规陋习,而保证他顺利改革的,其洁身自好,极具自律的伟大情怀必不可少。

书写《明世宗实录》的史官都说:“终嘉靖朝之世,语相者,迄无若孚敬云。”可见张璁在后世史学家心中的地位。

当然,说到成就张璁的因素,除了上面这两个因素之外,张璁的成功,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

这个因素就是忍辱负重的精神。

张璁通过嘉靖的中旨上位,这一点被杨廷和一派的官员颇为鄙视。

然而,张璁放下了自己的小面子。

在众人的鄙视之中,在众人的唾骂之中,张璁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改革梦想,他也赚回了自己的大面子。

在众人将张璁视为奸邪,视为小人的过程中,张璁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从嘉靖八年一直到嘉靖十四年,张璁被朝廷罢免了三回。

这一点不得不说张璁受到了很大的委屈。

可是,张璁并没有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张璁三起三落,一心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改革之上。

可以说,这是一个被人影响的人,但是他能够翻过身来,重新影响那个时代。

我们也可以把张璁和后来的张居正做一些对比。

张居正确实是治世之能臣,而且也是公认的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

但是,张居正病故后,万历皇帝便开始对他进行清算了。

一个对国家有如此贡献的人,最后差一点被鞭尸,作为政治家他成功了,但是作为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他是不成功的。

而张璁呢?他不但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就连去世后,都得到了明世宗的认可和悼念。

仅仅从两人身后的事情来看,张璁是要好于张居正的。

况且,有史学家考证,嘉靖、隆庆和万历年间的改革,其实都是建立在张璁改革之上的。

所以,这样一个人,我们应该对他有一个很客观的评价。

不过,我们也不否认张璁权倾朝野之时的一些倾轧大臣的做法。

但是,在本人看来,张璁和杨慎、张璁和杨一清、张璁和后来夏言的倾轧与竞争,只不过是政治斗争中的常态。

不能因为杨一清的离去,就完全将张璁说成是一个奸邪小人。

这对张璁是不公平的。

况且,在专制王朝中,真正的决策者并非张璁,张璁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执行者。

张璁背后的大老板,才是幕后正真的推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