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創業時犯了四大錯誤,給蜀漢的滅亡埋下了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被塑造成了一個完美君主的形象,他性格仁厚、愛民如子、百折不撓,最終以平民的身份在亂世中重建了漢室。實際上,歷史上的劉備是一個十分複雜的人,赤壁之戰後,劉備與孫權聯合對抗曹操,開始了人生的逆襲,但在這個過程中,劉備卻接連犯下了四大錯誤,為自己的失敗和蜀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劉備創業時犯了四大錯誤,給蜀漢的滅亡埋下了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一,攻擊同宗,奪取益州。掌管益州的劉璋因為受到張魯的威脅就請劉備來幫忙,而劉備認為這是一個佔據益州的大好機會,他不但不打張魯,還和劉璋的下屬勾結,圍攻成都,自己取而代之。劉備一向以漢朝宗室自居,他攻擊同宗劉璋就被人們認為是與漢室為敵,把自己置於了一個特別不利的位置。

此外,劉璋奪益州也成了孫、劉反目的起點,因為孫權曾提議和劉備一起討伐張魯,然後趁勢襲取劉璋,共同佔有荊州、益州之後,再一同對付曹操。而劉備告訴孫權,劉璋是自己的同宗,不能打,應該團結在一起討伐曹操。劉備剛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孫權,掉過頭來就自己取了益州,讓孫權對劉備產生了懷疑,從此對劉備失去了信任。這就直接改變了孫劉兩家的同盟關係,埋下了雙方日後在荊州火併的伏筆。

劉備創業時犯了四大錯誤,給蜀漢的滅亡埋下了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二,奪取益州後沒有處理好善後問題。劉備奪取益州後一度縱兵搶掠,和土匪沒什麼區別,還是經過趙雲的勸說才罷手,可是已經大失民心。此外,劉備還把劉璋送到荊州軟禁了起來,一點宗室的感情也沒有。劉備的做法讓劉璋原先的手下相當不滿,這就為劉備未來的統治埋下了人心不穩的隱患。

第三,主動對曹操發動進攻,令關羽率軍進攻襄陽。劉備佔領益州後,孫權已經把他看作最大的威脅了,而且劉備由於遠走益州可以避開曹操的鋒芒,把軍事壓力都推到了距離曹操更近的孫權身上,孫權由此開始重新審視三個政權之間的關係,並做出了與曹操進行緩和,重點攻擊劉備的決定。當關羽全力攻擊襄陽時,荊州守備空虛,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得手,使關羽落入兵敗被殺的境地,讓劉備徹底失去了荊州。

劉備創業時犯了四大錯誤,給蜀漢的滅亡埋下了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四,漢獻帝禪位給曹丕後,劉備登基稱帝,定國號為漢。劉備對人們宣稱漢獻帝已經遇害,天下無主,所以自己不得不當皇帝,其實漢獻帝只是被曹丕供養了起來,所以劉備此舉就給人以口實:天子還沒死,就著急當皇帝,比為漢室報仇還著急。這個舉動割斷了劉備與漢獻帝之間的聯繫,直到劉備死前,他都未再有進攻曹魏的實質舉動,那麼他在稱帝時喊出的“要代天討伐曹家”就成了空喊,蜀漢政權的正統性也成了問題。

綜上所述,劉備犯下的四個錯誤失去了民心基礎,讓自己實力大損,使自己在政權合法性方面遭到極大質疑,不僅再沒有底氣爭霸天下,更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