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是如何夺得天下的?

素心瑜伽


司马懿是如何夺得天下的?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他是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家,后期把持了魏国的朝政,奠定了西晋王朝的基础。虽然司马懿生前大权独揽,但并没称帝,他的孙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因此司马懿的传记记载在《晋书·宣帝纪》中。

我们看看司马懿的夺权之路。

一、出身豪门家族,年少成名。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谋略,博学多才。他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年纪轻轻的司马懿就有了不晓得名气。

二、被曹操强行“征用”。

曹操一早就注意到了司马懿。201年(建安六年),曹操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征他到自己身边任职。司马懿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症,拒绝了。据说曹操还派人上门查看,司马懿像个影帝一样装病,竟然骗过了曹操的耳目。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再次征召司马懿。这次曹操不再客气了,称如果司马懿再不“出山”,他就不客气了!于是,司马懿进入了曹氏家族的视线,开始慢慢步入权力中枢。

三、辅佐曹氏一家三代,出言献策、屡立奇功

司马懿一开始并没有想过篡夺曹家的江山。从出山辅佐曹操、曹丕、曹叡,直到魏明帝曹叡死前来看,司马懿都算是对魏国有大功劳的。

一开始,曹操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于是曹操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希望曹丕提防司马懿。曹丕欣赏司马懿的谋略,很维护司马懿,再加上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终于使曹操没了戒心,不然司马懿难逃心狠手辣的曹操之手。

司马懿尽心辅佐曹操、曹丕父子,换了丰厚的回报。220年(魏文帝黄初元年),曹丕登基后,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司马懿开始步入中央的大臣行列,为日后夺取曹家的江山打下基础。

司马懿的谋略和行军打仗,非同一般。且看:

1、向曹操提出屯田的建议。

2、关羽北伐襄樊初期大胜,威震中原时,司马懿力主“不可迁都”(曹操准备把许昌的汉献帝迁走),并献策联合孙权偷袭关羽。

3、反对曹操迁移荆州遗民及在颍川屯田的军民。曹操采纳其建议,没有移民。之前藏窜逃亡者后来归顺曹操。

4、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当时孙权正蠢蠢欲动,朝臣们认为樊城、襄阳缺乏粮,不能抵御吴军,请召守将曹仁回驻宛城。司马懿则表示:“孙权刚刚打败关羽,正是他想和魏国结好的时候,一定不敢为患。襄阳是水陆交通要地,不能放弃。”曹丕没听其建议,命曹仁放火烧毁二城。后来孙权真的没打过来,曹丕十分后悔。

司马懿确实有谋略,出了不少奇谋妙计。曹丕命短,早早归天了(死于226年)。司马懿接着辅佐曹丕的儿子曹叡(魏明帝),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其他三人为曹真、陈群、曹休),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元老大臣之一了!

辅佐曹叡的司马懿,同样立下大功。且看:

1、平定孟达叛乱,保住魏国的新城郡。

2、对抗诸葛亮的北伐,力保曹魏江山。顺便说一下,司马懿的战功使魏国江山牢固,司马懿也在一次次征战中后树立了威望。

3、平定辽东,彻底消灭辽东的公孙家族割据势力。

综上所述,在曹叡死前,司马懿已经是战功赫赫的功臣、元老级别的人物了。在中国古代,位高权重的元老级别的人物,都是皇权的严重威胁者或潜在威胁者,司马懿也不例外。但此时的司马懿还没等到时机,如果不是他的寿命太长,可能他也等不到这样的机会!

四、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没有之一

魏明帝曹叡的去世和其他元老大臣(如曹真)的故去,司马懿没了可以匹敌的对手。

239年(景初三年)正月。齐王曹芳继位,年仅八岁。司马懿和曹爽担任辅政大臣。从208年到239年,司马懿在政坛上风风雨雨走过了30余年,早已是个政治手腕高超的政治家,他的对手曹爽政治权谋可就差远了。

从239年到249年,司马懿仍然立下了不少功劳,如抵御东吴的进攻,兴修水利和屯田等。有功劳却不骄纵,有人认为司马懿是在韬光养晦,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在司马懿“谦卑”的时候,曹爽却是大权独揽,排斥异己,树敌众多。曹爽渐渐引起了朝廷大臣们的不满,此时司马懿表面装病,实际上也在暗中布置,准备消灭曹爽势力。曹爽曾经派人查探司马懿的老底,结果司马懿又是以装病过关。和当年对付曹操的手段如出一辙。曹爽被蒙混过关后,慢慢丧失了警惕。

249年(嘉平元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及其亲信均从行。司马懿乘机发动致命的一击——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

曹爽的政治智谋和祖辈相比,相差甚远。虽然司马懿发兵攻占了首都,但是曹爽手上有小皇帝在,完全有能力号召地方军队勤王消灭司马懿。但是曹爽被司马懿的“优厚”的投降条件迷惑了。最终结果是曹爽放下了武器投降,最后被诛灭九族。

到此,司马懿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元老大臣了!再也无人可与之匹敌。接着就是司马懿和他的子孙架空曹魏的小皇帝了。因为没有哪个大臣还可以从资历、从战功方面匹敌司马懿了,满朝的大臣大多开始成为司马家族的“忠臣”。在此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分别平定了各地的叛乱后,曹魏的小皇帝的皇位也就坐不稳了。

综上所述,司马懿夺取天下,一方面是他是元老大臣、且战功赫赫;另外一方面是他的寿命真的很长,熬死了曹魏三代人,到了第四代人,已经无人可匹敌司马懿了。唯一可以和司马懿较较劲的曹爽又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纨绔子弟。最后,曹魏继位的小皇帝完全没有能力去动司马家族了——因为满朝文武清一色都是司马家的大臣了,和曹操当年的“逼宫戏”如出一辙。


小林品历史


司马懿夺取天下的过程准备时间漫长,用电视剧里的话说就是:为这一天准备了一辈子。

首先要做的就是忍,曹操听说司马懿足智多谋,很有才能,便将他逼出山来辅佐自己,但是大家都是到,曹操乃乱世枭雄,宁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从来不肯轻信外人,尤其是聪明的人。尤其是曹操得知司马懿有鹰眼狼顾之相,不是屈居人下之人,处处防备司马懿,但是司马懿隐忍不发,处处低调,司马家族又是大家族,曹操也不好强行动手,终曹操一生,都没有找到杀死司马懿的机会,只好嘱咐曹丕司马懿不可重信。

再就是司马懿阴,他做事,不注重道义,也不重承诺,为达目的可以说不择手段,比如对孟达,当孟达表现出反叛之心的时候,在司马懿心中他就是必杀之人,事先可以好言安慰,之后一击必杀,对王淩也是一样的做法,对曹爽也是,为了让曹爽放下戒备,装病三年之久,平常人想想就够了,高平陵之变忽悠曹爽只是罢官,群臣都信了,但是司马懿打心眼里也没想让他活命,曹爽到死都委屈的不得了。

还有就是够狠,司马懿杀人从不手软,对于异己几乎全部杀掉,王淩想拥立新皇帝,司马懿直接发兵杀掉,曹爽是司马懿夺权的最后障碍,杀掉,夺权之后曹魏旧将闹事,杀掉,杀到最后,曹魏官员都打心眼里反感司马家族。

再就是有两个好儿子和一些忠诚手下,司马师司马炎和他老子一样有计谋,有野心,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当然也可以说是虎父无犬子。手下的人也很猛,直接就敢动手杀皇帝。

正是这些,让司马懿为后代取代曹魏几乎做了所有准备,儿子顺利称帝。


大菠萝酸酸甜甜


其实司马懿成功最重要就是稳住,积攒实力,厚积薄发。

这个就像在公司里,我们从一个小小的职员开始做起,对于当下的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继续走下去,跟着老板混,不需要想其他的,随着自子干的很好,实力和地位,不断的提升,慢慢的变成公司最有实力的四个人之一,接着三个人之一,两个人之一。

这个时候发现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可以比的上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而且公司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跟自己混过的兄弟,此时自己再有其它的想法也不迟。

当然这时要稳住不能暴露自己,免得被老板发现,提前出局,要等,等到自己把敌对公司打败,自己声望和地位无以复加达到最高,那么股东老板的威胁也就不足为虑,可以进行下一步管理层收购了公司。

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这种事情上演了无数回,什么权倾朝野、主少国疑等等都是诱发的原因,再加上自身实力就在那里,要么等主子把自己给灭了,要么就是自己篡位,别说诸葛亮是好人,怎么怎么忠心耿耿,我想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那么他也会有谋逆之心,这都是人之常情,毕竟人的欲望跟动物不同,动物的欲望是恒定的,除了吃或者交配,而人的欲望是随意实力地位增强不断增长的。

所以上演管理层收购公司,自然就顺理成章,而且自己有实力又人脉,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是自己有两个人中龙凤的儿子,后继有人,这就不用担心自己挂掉之后,被刨坟鞭尸的下场。

所以司马懿给后来无数篡位的人留下了一个成功的模板。

第一自己弱小的时候踏踏实实跟着老板干。

第二要隐藏,不能和那些大佬过不去,自己牌太小,不能嘚瑟。

第三当自己有实力,又有人脉的时候,要稳住,不能慌,要养寇自重,确保自身的地位和安全。

第四,最后的威胁已经挂掉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自己那四个三拿出来了,出炸弹,接着顺理成章,就上位了!





专业杭州落户咨询


在我所看到的史料中司马懿并没有夺得天下,或许是我看错了也未曾可知!但是虽然他没有夺得天下,但是他却为他的儿子们夺取天下打下了很好的政治基础和军事基础,我没读过《三国志》,但是《三国演义》我看了不下二十遍,原著和电视剧。并且仔细研究过这个人,他不是一个普通人,懂军事会玩政治也很有忍耐力!当年曹操还在的时候司马懿就很会装,曹操曾动过杀掉此人以绝后患的念头,最后被司马懿巧妙的计策躲过了这一节,但是曹操临死之前再三叮嘱曹丕此人阴险狡诈不可重用,但是曹丕把他老子的话当放了一个屁,一心只怕兄弟夺位篡权,杀兄害弟,弄的亲兄弟死的差不多了,他完全未想到朝中已养了一只虎,当然司马懿当初可能跟曹操一样没有串位夺权的想法,这也许是后来权利的膨胀导致的结果!前期的司马懿还是蛮忠心魏国的,瞻前马后出谋划策调兵遣将总是现在第一线,从未退缩过,导致诸葛亮五出祁山都是司马懿退的兵!那个时候还是真的为魏国在作战,但是自从装病三年杀了曹爽权利达到巅峰开始就有点变味了,这个时候就是假皇帝之命为自己而战!为自己打天下了,虽然他没有直接称帝但是称帝的野心和形式已经开始蔓延,就像曹操一样虽然没有称帝但是权利连皇帝都怕的听你的时候跟称帝还有什么区别吗?自己唠了一个好名声,其他的就交给儿子门了!所以后面才有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故事!


扯闲淡


249年司马懿经过充足的密谋准备,趁曹爽跟曹芳去祭祀先祖,联络司马懿原来的部下和亲信,突然发动高平陵政变,软禁了郭太后,并假传懿旨逼曹爽让出军权,最后在予以杀害,并控制整个皇宫,对反对司马懿的朝臣以各种罪名进行一次大清洗,彻底换成自己人,皇帝曹芳沦为傀儡,这样司马氏家族就彻底控制了魏国的朝政,为以后的司马家族取代曹魏奠定了基础。


我觉得我认为


司马懿夺得天下是经过充分长期准备的。他本人长期在曹操及其子曹丕手下工作,通过交好曹丕躲过了曹操的迫害,成为所谓顾命大臣之一。再利用与诸葛亮的军事对峙长期把握魏国兵权,扶植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来壮大司马家族在军队里的地位,并且通过长子司马师培养了一批死士,也就是敢死队。在受到曹爽迫害时,装着生命垂危骗过了曹爽,在曹爽携天子出城围猎之机一举夺得军政大权,通过两代经营,其孙司马炎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兴海亭


扮猪吃老虎,诈病


恒大9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杜顺东


司马懿装病夺得天下


长城141742432


隐忍,冒险,高平陵事变是司马家全面篡权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