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波兰华沙起义,苏联红军已经近在咫尺之下,为什么会失败?

大东北的小豆包


1944年8月1日,常年坚持抵抗的波兰地下军在华沙发动起义,大约有50000名波兰地下军采用游击战对抗25000名德军。整场起义持续了63日,直到1944年10月2日,波兰军民才向德军投降,说实话比1939年的闪击波兰抵抗的还要久,这说明波兰军民的抵抗意识远超5年前,但为什么还会失败呢?



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发动华沙起义?

华沙起义的组织者是波兰地下武装抵抗“救国军”,它从属于1939年9月18日晚撤往英国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波兰起义军之所以选择在那时发起武装暴动,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想依靠本国力量解放波兰政治中心华沙,不想被苏联红军染指,避免波兰被苏联赤化。 起义组织者们的初衷是,波兰流亡政府在苏军抵达前返回并控制华沙,否则苏联支持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就会抢先一步(该委员会是1944年7月底由斯大林倡议成立的),如此一来在波兰就会出现一个亲苏政权,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就会成为摆设。


在苏联联手德国瓜分波兰后,加上苏波多年恩怨,波兰人民已难再相信斯大林了,而且亲苏的波兰是美英等盟国都不能接受的。当时,苏联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已逼近维斯瓦河,德军被迫向西溃败,到1944年夏季来临前,华沙城已是苏联的囊中之物。波兰救国军希望获取速胜,以“华沙自我解放”来避免苏联的染指,以便战后由流亡政府回国主政波兰。

以德军不久将撤离华沙为前提,救国军指挥部拟定了起义计划:集中兵力攻占几座关键的政府大楼,至少在苏军到达华沙的12小时前,宣布波兰流亡政府恢复行使国家政府权力,这也是美英盟军一致期望的,这个计划明显太过乐观了,它一开始就寄希望于苏军主动配合。

华沙起义是背着苏联秘密筹备的,苏联政府和前线最高指挥部,都没有接到有关起义的正式信息。而起义军也没有提出任何支援要求,更没有与渐渐逼近的苏联红军进行协调沟通。

1944年7月21日,暗杀希特勒(著名的女武神计划)的消息传来后,救国军司令科莫罗夫斯基认为德军已经崩溃,便下令波兰救国军于25日发动起义。但由于波兰地下组织的武装实力有限,直到8月1日起义才正式打响。

但现实是残酷的,在起义打响之初的弹药储备仅仅能支持一周的战斗。起义发动后他们面临着德军5个师的反击,德国反攻部队占有绝对数量和武器优势,此外还有3个师正在快速赶来,很快华沙起义军就被德军分割包围。

近在咫尺的苏军去哪了?

一般认为:波兰起义军没有得到苏军的任何援助,起义爆发后苏军没有迅速赶来支援,尽管苏军就在河对岸。

但事实证明,整个华沙起义期间苏军不是向其他人所说的隔岸观火。苏军是7月29日推进至维斯瓦河的东岸。从7月20日到8月10日,前线苏军共计牺牲7659人,负伤24702人,损失各类坦克、行火炮358辆。


先前的攻击已经使得军队疲惫不堪,继续的进攻造成了更多的伤亡,再加上苏军几周内的推进速度过快战线无限拉长,后勤补给出现了困难。尽管如此,苏军经过短暂修整,于8月中旬再度发起多次进攻,但由于德军反击力量强大,苏军的总体进展不是很大。对此苏联统帅部不得不调整了作战计划,原订8月5日至8日攻占华沙布拉格地区并在华沙以南维斯瓦河西岸建立登陆场的计划被推迟到了25日。

8月21日苏军提前强渡维斯瓦河,战斗有多么惨烈看一下数据就知道了:

第48集团军仅在24日一天内就损失了941人;

第49集团军129步兵军被打到每个师不足3500人,77步兵军每师不足4000人;

第8近卫集团军从8月1日华沙起义打响至26日损失了35694人,这说明踞守维斯瓦河的德军并非不堪一击。

据统计,负责华沙方面战斗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在8月这一个月共计损失114400人。

苏联红军采用空投的方式为波兰起义军援助了大量物资。

至9月29日的物资援助量,

不光是武器装备,还有大量通讯器材和食品药品。足够说明起义的失败并不完全是苏军的责任。


苏军也没有必要在最后关头利用德军的刀杀人,就算是波兰救国军解放了华沙,也不能改变控制了波兰大部分地区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组建亲苏政府的现实。

华沙起义军咎由自取,失败的原因更多的还在起义军自己,是它自己看不清现实拒绝和苏军配合,而远在天边的西线盟军又鞭长莫及,注定了起义的失败。

得知起义后苏联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有一半波兰血统)要求华沙起义军立刻同红军进行联系,两次都被起义军方面拒绝。起义军天真的以为凭借自己就可以解放华沙,虽然盟军方面在起以前承诺过提供援助,可现实是:在华沙起义的63天里,起义军方面接收到的物资援助基本来自苏联,英国人只是口号喊的响亮,盟军方面在高空所投放的少量物资很多都落到了德占区。事实证明拒绝和苏军合作是不可能抵挡德军的反扑的。


毕竟华沙起义英美是支持的,在使用意大利的机场投放物资效果太差后,盟军打起了苏联机场的主意。英美致信苏联总参谋部和莫洛托夫(斯大林领导班子的二号人物),要求使用苏军机场,在要求的同时还不忘指责苏联。理由是:“苏军在华沙地区的推进行动和德军从华沙的撤离”对波兰总司令作出起义的决定产生了误导,暗示苏联须对波兰的局面负责。

苏联方面对此极为不满,拒绝了盟军使用机场的请求,并且回应了措辞强硬的外交信:“苏联政府希望成立一个公正的委员会来查明,是以谁的名义下令在华沙发动武装起义?苏军指挥部也强调起义没有事先告知自己,起义军自己的不明智之为不该苏联来负责······” 。



(围剿华沙起义军的德军各路将领)

对于华沙起义,苏联方面可谓尽了极大的努力。苏军在起义前几周内推进了近500英里且刚刚经过了巴格拉季昂行动,重创德中央集团军的同时自己也是千疮百孔。装甲部队到7月29日推进至维瓦斯河时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损失了大量的重武器和坦克。

而驻防华沙的3个师是德军中的王牌军队(党卫军“骷髅”师、“维京”师、“赫尔曼·戈林”师),还有大量增援部队正在赶往苏军进攻的方向。苏军一时间无法突破德军的防线在情理之中,而起义军又拒绝同苏军联系,双方无法展开配合使得作战效率大打折扣。

另外起义军隶属于波兰流亡政府,典型的亲西方政府,反苏立场坚定,这一点可以从波兰电影《华沙起义》中看出端倪。苏军连续进攻受挫后没必要再承受巨大伤亡继续下去,这种情况下苏军能主动向德军发动进攻就已经很不错了。既然在未通知苏方的情况下发动起义,斯大林也很乐意借德国人的手帮他铲除掉波兰的反苏势力,尽管一个华沙不可能影响苏联在战后对波兰的控制。



综上,虽然起义爆发后苏联红军近在咫尺,但起义军的不合作、波苏双方意识形态不同、德军的顽强抵抗,更重要的是挑头的西线盟军无法提供预想的支援,仅凭苏军的施舍和大度贸然发动起义很不明智,也使得这场轰轰烈烈的反纳粹德国的起义必败无疑。


兵器世界


应该说,地处德国和苏联(俄罗斯)中间的波兰是个巨大的悲哀,这是地缘政治决定的,波兰两次亡国就源于此,而一战以后,波兰的复国是由于英法为了阻挡苏联和德国的崛起而让波兰重新复国的。二战的开端就是以德国入侵波兰标志,可以说,波兰就是一块垫脚石,筹码。在大国中间,波兰就是棋子。

在波兰亡国以后,波兰抵抗德国反抗武叫“救国军”,它隶属于波兰流亡政府。波兰救国军之所以在44年发动华沙起义,目的是自己解放华沙和波兰,便于在战后有一定话语权。更为确切地说,不想让苏联染指,(波兰政府恨苏联甚于德国)波兰流亡政府怕苏联在波兰成立亲苏政府。所以策划了在1944年8月1日的起义,华沙起义爆发历时63天,近万名波兰战士为国捐躯。是二战后期最惨烈的战役。但自二战以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波兰以及部分国际社会都指责当时近在咫尺的苏联红军见死不救 。

但事实却是很复杂的,在当时,苏联红军与德军在华沙城外展开殊死搏斗,德军多次击溃苏联红军,在三个方向对苏联进行反攻,苏联被迫后撤,苏联第8集团军希望在城外建立了一个桥头堡;作为解放华沙的据点。在得到华沙起义的消息,苏联开始全线反击德军。但苏联军队进攻并不顺畅,多次被德军击败,第8集团军在华沙附近伤亡3万余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华沙损失十万多人,直到1945年2月,在朱可夫的指挥下,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攻入华沙,解放了华沙。

华沙起义的失败,完全归咎于波兰流亡政府,这完全是流亡政府出于一己之私做的决定,但正式由于这个错误的决定,导致了流亡政府日后失去了主导地位,并且丧失了合法性。而且华沙起义没有和苏联军队沟通,更谈不上配合行动了。就连美英军队也不知道没充分沟通。这完全是一个几乎没有胜利的起义。是政治原因的起义,而非军事原因的起义。换句话说,即便华沙起义军通知苏联红军,苏军也根本无力支援,当时苏联红军极其疲惫,军需不足。即便如此,苏军在得知华沙起义还是积极配合了。白俄罗斯方面军中试图救援,但被德军歼灭六个营。如果说苏联是“故意”的。英美联军也没有配合。华沙起义1号爆发,2号斯大林才知道,3号波兰流亡政府和苏联政府要武器支援以外,他没有要求苏联给予军事上的配合。也就华沙起义者他们就想赶在苏军之前控制华沙,可惜华沙起义他们失败了。但赌输了就赖苏联,真是太混蛋了,堪称无耻之尤。

说白了就是波兰流亡政府那帮人自己拿本国最忠诚人民的命不当命。为了自己的利益让人民去送死。可以说,波兰政府在整个二战的表现,充分说明了波兰人政治智商无知。无能和丑陋体现的淋漓尽致。要不然波兰也不会在战后被苏联控制近50年,乃至于波兰的国防部长都是苏联人。也就是说,在华沙起义的问题上,无论如何也怨不到苏联头上。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华沙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波兰人过于天真,本身就没有足够的准备。而且事先根本没有和距离最近最能提供帮助的苏联方面接触,从一开始就指望远在天边的英美给予支援,而且波兰人认为华沙起义后德军为了腾出兵力对付苏军一定会放弃华沙,贸然开始行动,最终导致了这出惨剧。

波兰人认为德军面对苏军的强大压力,会在起义后立刻放弃华沙,所以根本就没有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但是在华沙周边,其实就有大量德军精锐部队,随时可以前来镇压这些波兰人。

而从一开始,波兰人根本就没有和距离较近的苏军接触,而是完全指望英美军的支援和德军的放弃,这显然有悖军事常识。如果事先和苏军沟通好,势必会大法减轻伤亡并扩大战果,但是波兰人没有这么做。当时苏军推进到维斯瓦河附近,德军炸毁大桥并组织防御,而且此时苏军后勤补给线已经高达400公里,根本就无力支援波兰人的华沙起义,冒然进攻只会付出巨大的伤亡并失败。

苏军也不是一点都没有帮助波兰人,其空降了一部分联络员用于沟通彼此,结果无人接应而被德军抓获。派遣的一个波兰师(由波兰人组成,但隶属于苏军)渡过了维斯瓦河,可是波兰起义部队不配合作战,最后这支波兰人组成的苏军在战局恶化后只能撤回对岸。

最终,华沙起义彻底失败,波兰人也白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战争之王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关于1944年8月至10月的华沙起义历来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尤其有一种观点是苏联红军见死不救,隔岸观火,借德国人之手消灭在政治上反苏的华沙起义军,为战后重建波兰政治秩序扫清障碍。如果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全对,华沙起义失败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华沙起义军凭借街垒与德军激战,他们的奋战固然令人钦佩,但其悲剧结局却是注定的。


起义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起义领导层——波兰国家军高层及伦敦流亡政府对于战局的错误判断,进而错误地选择了起义时机。1944年6月下旬,苏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巴格拉季昂”行动,解放了白俄罗斯并重创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推进至波兰境内,到1944年7月下旬,苏军已经逼近华沙。在起义领导者看来,苏军在几天之内就能攻入华沙,此时发动起义德军腹背受敌,必然弃城而逃。可是,就在起义发动前夕,战场局势却发生了出乎起义者意料的逆转。

在废墟中作战的国家军,他们仅有轻武器而已,却要对抗拥有大量重型武器的德军。


一方面,苏军在两个多月的进攻后,损耗很大,补给线大大延长,供给不足,战损得不到补充,导致一线部队的进攻能力大为减弱,当推进到华沙城下时已经是强弩之末。另一方面,德军无意放弃华沙城,而是准备将其作为维斯瓦河前沿的支撑点加以防守,为此从其他战线抽调援兵,汇集到华沙周边地区,其中包括“戈林”装甲师、党卫军“维京”师这样的王牌精锐,在防守大师莫德尔的指挥下于起义爆发当天的8月1日向苏军发起反击,并迫使苏军转入防御并进而退却。换而言之,在起义发动之际,正是苏军兵败华沙之时,苏军不是在靠近华沙,而是在远离华沙。鉴于华沙正面德军实力强大,正面攻击难以奏效,苏军改为从两翼进攻,但同样进展不大,实际上在整个8月间苏德两军的战线基本稳定在华沙以东地区。这样就给德军以充足的时间调动部队镇压华沙起义。从战场局势变化分析,华沙起义的时机选择可以说是非常糟糕的。

1944年8月初在华沙前线作战的德军第19装甲师的“黑豹”坦克,该师参加了对华沙反击。


起义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起义者在政治上的妄想和幼稚。华沙起义的主要力量是伦敦流亡政府的国家军,在政治立场上亲英美而反苏联,其实国家军发动起义的目的与其说是解放首都,不如说是抢在苏联之前控制华沙,为战后波兰政治重组捞取资本。从波兰与苏联的历史宿怨来看,国家军的动机是有缘由的,从1920年的苏波大战到1939年苏德瓜分波兰,再到1940年卡廷惨案,国家军有充分的理由对苏联保持敌视。不过,无论伦敦流亡政府,还是国家军都没有抗衡苏联的实力,都把希望寄托于英美的支持,甚至要求英美军队与苏军同时解放波兰,可是1944年8月,英美盟军还远在诺曼底,这种想法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在击败德国的关键时期,英美也不会为了波兰的利益而破坏与苏联的盟友关系。其实,在1943年12月的德黑兰会议上,英美与苏联就已经背着伦敦流亡政府,就战后波兰的领土安排达成了初步协议。

1941年2月,英国首相丘吉尔(中)与波兰流亡政府总理西科尔斯基(左二)和自由法国领导人戴高乐(右二)合影。


国家军和流亡政府对大国之间的政治交易却没有清醒的认识,坚持强硬的反苏立场,甚至将正在逼近的苏军视为比德军更为凶恶的敌人,以至于在起义失败时宁肯投降德国人,也不求助于苏军。流亡政府和起义者的反苏态度使得他们在政治上陷入孤立,英美对于起义态度冷淡,苏联本来对流亡政府就没有好感,也自然不会支持这场先前根本不知情的起义,更加谈不上会积极地帮助起义者。从现实政治考虑,苏联人怎么会帮助反对自己的起义者赶跑德国人,而在战后给自己找麻烦呢?所以借刀杀人这个锅,苏联人不想背也得背,反正战后能够顺利控制波兰,为苏联争取最大的地缘利益,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1943年12月的德黑兰会议上,苏美英三巨头的合影,在这次会议上三国首脑已经就战后波兰的领土安排达成初步妥协。


最后,还要谈谈英美和苏联对华沙起义的援助。从当时的形势看,英美除了口头上的支持外,唯一的支援手段就是空投物资,多采取高空投放。由于起义者控制的区域狭小,大多数物资都落入德军之手。相比之下,苏联更容易给华沙提供支援,但是在起义的第一个月,苏军在德军反击下被迫远离华沙,无法从地面支援起义者,同时鉴于起义者的反苏立场,苏联也不情愿伸出援手,提供空投支援,甚至拒绝为英美飞机空投提供备降机场,这也是后来被西方口诛笔伐之所在。

1944年8月初,华沙城区被起义者控制的地区,都位于维斯瓦河西岸的主城区,而河流东岸的城区仍在德军的控制下。


在1944年9月初,由于德军主力从华沙正面调离,苏军重启攻势,并成功占领了维斯瓦河东岸的华沙东区,与起义者所在的华沙西区隔河相望。此时,由于英美方面的舆论压力和客观形势使然——已经打到华沙门口了,再不帮帮起义者那苏联在舆论和道义上就太被动了——苏联改变了拒不援助的态度,开始向起义者空投物资,并以炮火从东岸支援起义者作战,同时还派出苏军中的波兰部队强渡维斯瓦河,直接参战,可是,起义军此时已经完全处于下风,苏联的支援已经难以改变战局。令人无语的是,直到起义的最后阶段,国家军一面接受苏联援助的物资,一面又加强反苏宣传,甚至从背后打苏军波兰援军的黑枪,这种举动只能说自作孽了。无论怎么说,苏联至少切实提供了援助,虽然很大程度是出于舆论战的需要而做出的外交姿态,表面工夫是做到了。所以,苏联才是华沙起义最大的受益者。

苏联军队中的波兰官兵。在华沙起义后期,波兰第3步兵师一部曾渡河支援起义者。


总而言之,1944年华沙起义的失败就是小国在大国的政治博弈中被牺牲的悲惨例证。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崎峻战史


二战之前,苏联和波兰之间的关系并不咋地

闪击波兰之前,波兰还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很多人都认为波兰在二战时期是一个地缘政治劣势的国家,身边一个德国一个苏联,想要不挨打都难,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沙俄经历十月革命,苏俄政权刚刚建立,为了巩固国内的局势,对新邻居波兰做了诸多的让步;而德国是一战最大的战败国,波兰本身就投靠英法,波兰借此还割占了德国一部分土地。

这就是二战前的波兰,不是柔弱中带伤,而是刚强的不要不要的,是当时英法重要的盟友,尽管我们通常将二战的开端看作是德国闪击波兰,波兰不堪一击,其实当时波兰的军事实力很强,共有30个常备师,10个预备师,还有12个骑兵旅,再算上民兵什么的,号称百万波兰军队也不会让人惊奇。

丘吉尔就说过,如果从纸面上的兵力来看,他们并不会输给德国,英法认为波兰虽然打不过德国,但至少可以牵制波兰,可见对波兰实力的认可。

事实上,闪击波兰只是一个开端,真正让波兰快速战败的还有苏联的帮忙,当时苏德因为共同的利益一块瓜分了波兰,战事才快速结束。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苏波关系不好的开始,对1944年的华沙起义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苏德在二战开始时瓜分的波兰,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中立条约,开始入侵苏联,波兰全境都陷落在纳粹德国手上,由于一战后波兰对德国的欺压,德国对波兰展开报复行动,实行残酷的管理制度。

波兰流亡政府在伦敦站稳脚跟,开始领导波兰国内的抵抗运动,最终建立了波兰国家军,国家军建立后的目标就是在时机成熟之后,进行武装独立运动,让波兰重新独立。

到1944年波兰国家均已经发展到40多人,是一直有一定战斗力,并且受到盟军支持的军队,在苏德战争进行到1943年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后,德国开始出现兵力匮乏,将其他战场的兵力调入苏德战场,从而放松了对波兰的管制。

对于波兰国家军来说,这就是一次机会,因此,国家军于1944年8月1日开始风暴行动,也就是华沙起义,先后持续63天,最终以失败告终,国家军伤亡将近四万人,其中20多万平民死于战火,40万人受伤。

然而当时的苏联红军近在咫尺,却没有进行任何支援,这也是华沙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正是因为波兰国家军是波兰在伦敦流亡政府领导下的,也就是当年苏德瓜分的政府跑到伦敦去的,双方没有任何信任可言。

苏联红军近在咫尺,为什么没有去支援波兰国家军?

我们应该能够看到,波兰流亡政府能够组织起国家军,背后主要还是英国方面在支持,英国对于华沙起义的态度是比较支持的,因为英国希望二战结束后,尽量回到二战开始前的政治格局,在战争结束后让流亡政府回到波兰执政,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

英国当时已经完全没有能力扶持波兰打败德国,而对华沙起义起决定性影响的还是苏联,因此,英国也不敢托大,主要还是看苏联。丘吉尔曾经就对波兰流亡政府的人表示过“如果不是苏联红军,你们早就已经被消灭了”。

实际上,对于解放波兰,苏联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时间表和计划,在华沙起义前苏联就扶持了亲苏的波兰组织“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

这一举动更加刺激了波兰流亡政府领导下的国家军,他们认为必须要在苏联人开进华沙之前解放华沙,占领政治高地,然后使得在未来组建的波兰政府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苏联事先已经得到华沙起义的消息,当然,对这次起义的性质和目的也有所了解,波兰流亡政府当时依然坚持两个敌人的原则,即“军事上反对希特勒,政治上反对苏联”。此举,引发苏联的极大不满,不甘愿为波兰做嫁衣。

当然,不止是英美苏三国之间对华沙起义有着分歧,就连波兰内部也有诸多分歧,国家军发动起义的时候,并没有事先和苏联商议,只是在决定发动起义后,请求苏联红军轰炸德军的机场,斯大林并没有给予答复,斯大林认为波兰国内此时起义,分明是牵着盟军的鼻子走。

斯大林随即告知丘吉尔,华沙起义时机并不成熟,波兰的军队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攻下华沙,而在华沙,德国布置了四个坦克师。

随后,华沙起义爆发后,针对波兰国家军的多次请求都不给予任何理会,实际上,援助华沙起义对于苏联来说并非难事,问题的关键是战后的苏波关系的走向问题,斯大林出兵的要求就是波兰的流亡政府能够与苏联扶持下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达成妥协,只有这样,也就是战后波兰政府主导权的问题,最终没有谈妥,苏联果然没有进行任何支援,在谈崩后,斯大林还落井下石,强烈谴责波兰政府的行为动机,并且还接触了波兰东部一些国家军的武装。


史论纵横


波兰的华沙起义失败,与苏联的关系,就像一个离婚的婊子和前夫一样。

她移情别恋,勾搭上了情夫,非常仇视前夫,然后自己却在前夫身边和别人干架。情夫只是空口许诺,却没有实际的帮帮她打架。前夫看他被打的很惨,帮了她一下,她不但不领情,反而想要暗害前夫。最后前夫 袖手旁观,她就被别人搞趴下了,她又说我前夫故意隔岸观火,不救她!

这就是所谓的苏联的原罪!


农政智


说实在的,这个其实有很多的原因,跟苏联和盟军都有关系,下面我来说说我的观点吧!

起义军对形式的认识不足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跟华沙起义起义军的领导人有关。当时德军在各个方向都面临着失败,苏联人也到了华沙城下。此时的地下起义军的领导人就认为德军的兵力已经不在强大,可以成功起义。再加上苏联红军已经到达华沙城下,如果让苏联人解放华沙。毫无疑问,华沙起义军领导人认为波兰的命运将会掌握在苏联人的手中。所以,华沙起义军是抗拒在城外的苏联人的(但是华沙起义军还是相信城外的苏联人会支援他们),从而请求远在西线的盟军给他们提供空中支援和空投补给。综合这些因素,华沙起义军匆忙的发动了起义。

(手持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的华沙起义军)

盟军的空头支票

在华沙起义之前,英国人和美国人由于有和起义军领导人一样的忧虑,所以答应在起义军发动起义的时候给起义军提供空中支援和空投武器装备。但是,当起义发生的时候,盟军希望借用苏占区的机场给起义军提供支援。显然,苏联人拒绝了。所以,盟军不可能穿越整个德国,然后飞到华沙上空给起义军提供支援。也因此,华沙起义军也没有得到所谓的空中支援。


(华沙起义中镇压起义军的德国军队)

苏联军队的小算盘

到1944年7月30日,苏联白俄罗斯第一二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已经到达维斯瓦河东岸。而此时,苏军在实施了六次突击过后,部队十分疲惫,伤亡也十分巨大。所以,此时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就停在了华沙城外。华沙起义之前,华沙起义军也来找过城外的苏联军队,苏联军队口头上答应会给起义军提供支援。但是,斯大林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苏联军队一边在鼓励华沙起义军起义,一边修着墙防止城里的人跑过来。起义开始后,斯大林口头宣传那是波兰资产阶级流亡政府耍的手段,并且斯大林的目标是控制整个东欧,怎么可能让波兰流亡政府自己创立一个独立的政权呢。所以,鼓励华沙城里的居民起义,然后让德军来为自己解决心头之患。华沙起义至始至终,只有一支由波兰人组成的苏军部队冲向了华沙城,最后也全部壮烈牺牲。苏军只在外围对德国第九集团军发起过钳型进攻,意图在以后的进攻中一举吃掉德国第九集团军。


(华沙起义中德军的追猎者坦克)

综上所述,华沙起义军的认识不足和盟军的无能为力以及苏联人的阴谋葬送了整个华沙城。整个起义持续了63天,1.8万名起义军和25万平民死亡,20多万的波兰人被关进了集中营,华沙城百分之八十的地方被德军夷为平地。盟军和苏军的空头支票让那些在盟军中的波兰军人怎么想?让那些在战斗到最后一刻都坚信城外的苏军和空中的盟军会来支援的起义军人怎么想?华沙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这并不影响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苏军还是在朱可夫元帅的指挥下于1945年1月17日攻占了华沙。


(手持ppsh43的苏联军队进入华沙)


卡扎拉


很多人把华沙起义失败的原因归咎给苏军隔岸观火、见死不救,这着实挺冤枉苏军的,杀德国鬼子的事情,没有哪个苏军不愿意干的,只能说,华沙起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几十万华沙市民真是白白牺牲了。

当时流亡在外的波兰政府一门心思想着回国重新掌权,眼瞅着苏军从东向西打的差不多了,此时这群没头脑的领导人想的最多的是要赶在苏军进入华沙之前,自己把华沙给解放了,这样才能增强在战后的话语权,此时,在流亡政府眼中,苏军已经是耽误他们回国执政的最大障碍甚至是敌人。鉴于此,临时政府在没有和苏军甚至盟军好好沟通的前提下,贸然就发动华沙市民进行起义。

此时的波兰领导人对局势的发展判断很有问题,他们感觉第三帝国快断气了,为了抢占先机,他们特地趁苏军刚刚解放白俄罗斯正精疲力竭之时,赶紧发动起义,这样一个冒险而又不顾全大局的鲁莽行动,最终铸成大错。毕竟虽然德军在东西两线被打的节节败退,但是对付华沙的市民还是没问题的。

华沙起义没有任何征兆的发声,其实苏军和德军都蒙了,一开始起义军打的挺顺利,但等德军反应过来开始镇压,起义军就迅速开始崩解。苏军也陆续派人去和起义军联络,了解一下情况,看需不需要帮忙,可作死的起义军竟然把苏军也当敌人,或杀或拒或索性出卖给德国人,这起义军真得很让人无语。

苏军在华沙起义中也尽量帮忙了,但毕竟刚打下白俄罗斯,苏军弹药补给还未到位,人困马乏,而德军集中了数万军队展开了大规模镇压。眼瞅着这些起义军要完蛋了,苏军中的波兰集团军强度斯瓦尔河试图救援,结果打光了六个营,伤亡惨重,再加上根本搞不清起义情况,苏军不得不后撤。波兰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也伤亡惨重,盟军也空投了大量物资试图帮助起义军,只是搞不清起义军情况,很多物资补给都投给了德军。

最终,整场起义,华沙市民都尽力了,死了20多万,盟军和苏军也尽力了,但由于前期组织者的“令人无语的”计划,使得整场轰轰烈烈的起义陷入了失败。


云中史记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二战后期华沙起义,其实是波兰人为了争取自由所做的最后的努力。

历史上波兰亡了两次国,每一次都和俄国有关系,第一次普奥俄三次将波兰彻底亡国,一战后好不容易复国了,没开心两天就又被苏德瓜分。

可以说,波兰人和苏联那时候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

1944年,德军节节败退,波兰人为了避免波兰在战后受到苏联的控制,打算发动起义,夺回华沙。

起义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在德国人的控制下他们物资奇缺,枪支弹药也严重不足。希特勒听到华沙起义的消息后,调集军队对华沙进行残酷镇压。不久华沙起义宣告失败,气急败坏的德军调来大炮,将华沙夷为平地。

当时,苏联申明,波兰流亡政府是无效的,苏联解放波兰后,政府要由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构成。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是啥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吧。波兰人说“德国人来了,我们有失去肉体的危险,苏联人来了,我们有失去灵魂的危险”


但是当时波兰在地下活动的救国军以流亡政府马首是瞻。为了波兰能在战胜后不被苏联控制,为了保住流亡政府的地位,只能发动起义,试图自己解放首都。华沙起义后,苏联军队明明驻扎很近,但是拒不救援,在西线作战的盟军请求苏联施以援手,但是斯大林说华沙起义是一帮投机分子的动乱,苏联不会帮助投机分子,盟军无奈只能通过空中支援来对华沙起义表示关心。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华沙起义最终失败。

德国投降后,波兰领导人从苏联飞机上走下来,晃了晃帽子,就解放了波兰。


守仁读仁


这次起义是个政治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


在波兰问题上,苏联和英国是有矛盾的。英国想恢复战前的波兰政府。因为二战就是为了保卫波兰而爆发的。但是苏联是瓜分波兰的人,当然不能承认战前的波兰政府。起码会要求重新选举新政府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那些天真的、英国支持的波兰抵抗者以为盟国真的是为了反法西斯而战。就发动了起义,希望和苏联里应外合。但是斯大林的丑恶嘴脸就暴露无遗了。既然能屠杀2万波兰军官,这些抵抗者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苏军按兵不动,眼睁睁的看着抵抗者被德军消灭。借刀杀人之后,苏军才进军华沙。

二战结束后,波兰问题是英苏分裂对抗的导火索。苏联认为苏军占领了波兰,波兰的事情当然应该由苏联决定。斯大林的思维还是十九世纪的模式。英国当然要恢复战前的波兰政府啊,否则这二战是为什么打的?还不是因为德国入侵波兰?

但是美国不想插手波兰的事情。英国孤掌难鸣,心有余而力不足。

让美国决定遏制苏联的是希腊。斯大林得寸进尺,妄想把希腊也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这就涉及到地中海的政治格局了,直接威胁中东。而希腊是英国的女婿家,英国的底线、核心利益。美国绝不能袖手旁观。所以才有美国战舰访问希腊,土耳其成为美国的盟友。然后苏联建立铁幕,冷战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