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那麼多酷刑,哪一種最殘忍?

用戶3678423120113


中國古代,人的智慧無窮無盡,各種發明層出不窮,不但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但也有許多糟粕之處,就比如對付犯人,行刑者也是腦洞大開,各種各樣的酷刑不絕於史,讓人聽到都不寒而慄。

題主問哪一種酷刑最殘忍,我只能說沒有最殘忍,只有更殘忍,下面為大家介紹三種我認為比較殘忍的酷刑,供各位看官選擇。


凌遲

不得不說,一說到酷刑,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凌遲。凌遲又叫千刀萬剮,一般處決的是謀反的政治犯或者殺父殺母的不孝之徒。

凌遲也有它獨有的流程,一般第一刀會切下罪犯的胸前肉,此稱為“祭天肉”,以敬神靈,第二刀行刑者會割下罪犯的額頭上的肉,蓋住眼睛,此稱為“遮眼肉”,防止罪犯痛苦的表情影響劊子手行刑。

值得一提的是,在沒有割完規定的刀數時,如果罪犯斷氣,劊子手還要接受處罰。明朝著名的權閹劉瑾就整整被割了3300刀,分三天執行,前一天行刑完,劉瑾還能在獄中進食,也不得不佩服劊子手的“刀功”。


人彘

看過《鹿鼎記》的朋友都知道,韋小寶的好友楊溢之就被吳三桂做成了人彘,還有就是呂后把情敵戚夫人也做成了人彘,可謂殘忍至極。

人彘是先把人的四肢砍掉,戳瞎眼睛,刺聾耳朵,割掉舌頭,挖出眼睛,再把頭髮眉毛剃掉,把最後的“成品”放入瓦缸中,任其流血而亡。而人彘並不會立刻死掉,其中的痛苦估計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剝皮

此發明還要歸屬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從小痛恨貪官,登基之後,深知貪官給國家和百姓帶來沉重災難,於是大力整治腐敗,對腐敗分子絕不姑息,規定凡是貪墨銀兩60兩以上者通通剝皮實草。

這一做法在後期還被朱元璋用到了政治犯的身上,名將藍玉就是被朱元璋以剝皮實草的方式處決,更殘忍的是還把這張皮送給了藍玉的女兒(蜀王朱椿的王妃),不知蜀王夫妻看到藍玉的皮會作何感想。

其實歷代酷刑還有很多,在這裡無法一一介紹,不過也很難再找出更殘忍的酷刑,不知各位看官有何想法?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那一定就是剝皮揎草了。

如果說發明酷刑是一種貢獻的話,朱元璋絕對是偉大的貢獻者了。殘忍評價有點不夠,那簡直就是慘不忍睹。尤其是剝皮揎草是最為殘忍的。



何為剝皮揎草呢?就是把人活生生的把人皮剝下來,在人皮中塞上草,製作成草人,然後再遊街示眾。這個酷刑呢其實是朱元璋用來對付那些貪官汙吏和圖謀不軌的官員所使用的。想想就覺得疼,真的是不寒而慄。


剝皮揎草中最典型的一個案例就是著名的藍玉案。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在明朝建國初期,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做到一家獨大(老朱家),可謂說是煞費苦心啊,殺人殺紅了眼。

藍玉案也是洪武四大案之一。藍玉是明朝開火國功臣之一,位列公爵,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將,有一天呢,朱元璋得到了藍玉要謀反的消息,就下令把藍玉捉拿歸案,處以剝皮揎草。接連牽扯的人不管身份,只要是跟這個案件相關的人就殺。足足殺了將近兩萬人。整個殺人過程持續了近半年時間。


雖然剝皮揎草是朱元璋發明的,但是這個刑法只有藍玉一人被這樣處死,可見朱元璋對藍玉之恨。就連凌遲處死都不用,直接用了剝皮揎草。


毛豆講電影


說起來酷刑,大家都會想起來什麼滿清十大酷刑。我感覺最殘忍的就是夷十族,滅絕人性古今罕見。

被實行這個刑法的,只有明朝的方孝孺。

朱棣率兵攻入北京城,建文帝玩火自焚。朱棣進京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玩不成了,於是想讓方孝孺替他草擬詔書,好名正言順。(方孝孺是讀書人的領袖)方孝孺不肯,朱棣惱羞成怒,將其凌遲,並且誅殺其十族。

時近千人被殺


歷史答疑官


個人認為是“點天燈。”什麼是點天燈呢?

這是種很殘酷的刑罰,具體作法是:把犯人綁住手腳,連衣服帶人,放入裝滿油的大缸裡。只留頭部在油外,

不吃不喝,浸泡三天三夜,等到第四天的晚上,把人綁在杆子上,從腳點火往上燒,人在清醒的狀態下,要忍受火燒,一直往頭上燒,過程中人一直會疼的慘叫,直到燒死為止。這就是所謂的“點天燈”。整個過程人都是清醒的,慘叫著讓火燒成人棍。極其慘忍!






豫南陳刺園主


女凳馬,男四馬分屍


牛一億


司馬遷《報任安書》說過:“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放古代封建宗法社會來看,誅族應該更痛苦一些。而且誅族也將兩條全佔。以秦代誅三族為例,也要將犯人施以各種肉刑,割鼻剁四肢之類,最後剁成肉醬,慘死。


拔劍東門行


凌遲是最殘忍的一種死刑。共需要用3357刀,並且要在最後一刀,也就是第3357刀,要將罪犯刺死,才能凌遲成功。


南京圖瑞甘亞平


正刑中最殘酷的就是“凌遲”。

至於其他:炮烙、蠆盆、剝皮等死刑和臏、劓、剜、宮等非死刑也很殘忍。


真誠地看著你


冤死最慘!什麼刑法如果對罪有應得的人那都是恰到好處!如果冤死那才是最慘!


流浪De小老鼠


有很多種,下油鍋,凌遲,請君入翁都是酷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