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茜茜公主會因為家世不好而被奧地利王室輕視?

綠葉衣行


三部《茜茜公主》是小盤最愛的外國電影之一,明媚燦爛的風景,華麗炫目的宮廷,更重要的是茜茜公主家人的和睦有愛,和奧地利國王弗蘭茲的甜美愛情。

茜茜從無憂無慮的公主成為奧地利最受歡迎的皇后,整個過程被稱為“奧地利版還珠格格”。

茜茜從嫁入奧地利王室後,唯一的阻礙和矛盾就出在婆婆索菲身上,但索菲和茜茜關係匪淺。她是茜茜的親姨媽,曾經也是巴伐利亞的公主,成為奧地利皇后後,是個集傳統和宮廷禮儀為一身的嚴厲皇后。

她最開始為兒子弗蘭茲看中的皇后人選,其實是茜茜的姐姐海倫,但由於兒子愛上了茜茜,無奈只得讓茜茜嫁入奧地利,但這位姨媽,早對寄情于山水,灑脫天真的茜茜有所偏見,認為她的行為,根本登不上高雅之堂,故此許多舞會,都不允許茜茜參加。

所以茜茜並非是因為家室而被奧地利王室輕視,她的父親是巴伐利亞的公爵,母親是巴伐利亞的公主,只是父親和她脾性相近,不喜宮廷那套繁瑣的禮儀,搬到了遠離宮廷的波森霍芬城堡中居住,讓茜茜等一眾子女無拘無束長大。

如果說奧地利王室輕視茜茜的家室,那也萬萬看不上她的姐姐。

只能說茜茜當上皇后後與太后索菲存在三觀和處事上的不同,但她和丈夫是絕對的相愛相敬。


盤娛樂


茜茜公主的父親馬克斯是巴伐利亞王國的公爵,母親是巴伐利亞王國的公主盧德維卡公主。說起來,茜茜公主的出身,在歐洲絕對算得上是一流的。

茜茜公主不僅出身高貴,她還長得漂亮,被稱為歐洲最美王后。

(茜茜公主畫像)

然而,有著這樣高貴出身,又長得很漂亮的茜茜公主,卻被奧地利王室輕視。這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要從茜茜公主的家庭開始說起。

茜茜公主的父親馬克斯是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他厭惡上流社會的繁文縟節,也討厭貴族們津津樂道的政治。所以,他帶著家人遠離繁華的城市,遠遠地躲在鄉下的莊園裡,過著無憂無慮的貴族生活。

受父親的影響,茜茜在鄉下的日子過得自由自在,根本不需要去接受刻板的名媛淑女教育。這種快樂無拘束的生活,讓茜茜從小就像個野小子一樣。

不過,在她父親看來,只要茜茜快樂,為什麼一定非要去做什麼名媛淑女呢?

1848年,茜茜的表哥弗蘭茨·約瑟夫繼位,成為奧地利帝國的國王。

榮升王太后的蘇菲,由於和茜茜的母親盧德維卡是親姐妹,所以她決定讓弗蘭茨·約瑟夫迎娶盧德維卡的大女兒海倫公主,也就是茜茜的姐姐。

親上加親當然是好事。盧德維卡在蘇菲的邀請下,帶著海倫和茜茜前往維也納王宮。

沒想到,弗蘭茨·約瑟夫卻對天真爛漫、漂亮可愛的茜茜情有獨鍾。而情竇初開的茜茜,也被弗蘭茨·約瑟夫英俊迷人的外表所迷惑,很快兩個人就陷入了愛河。

儘管蘇菲對茜茜不太滿意,覺得她雖然漂亮,但不適合做王后。不過最終還是尊重了弗蘭茨·約瑟夫的選擇。

(弗蘭茨·約瑟夫和茜茜的盛大婚禮)

1854年,弗蘭茨·約瑟夫和茜茜在維也納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按童話故事的套路,接下來,國王和王后就應該在子民的祝福中,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然而不要忘記了,婚姻永遠不是兩個人的事,哪怕是做了王后。

首先,茜茜要面對的是全歐洲最嚴肅刻板的王室生活,還有宮廷裡的繁文縟節。茜茜活潑的行為,在莊嚴的王室裡,不斷受到婆婆蘇菲的指責和挑剔。

不光如此,那些王室貴婦們,也很瞧不起茜茜。

一方面是因為她的父親馬克斯雖說是公爵之後,但由於是侍女所生,在貴族們看來,這樣的血統無疑不高貴,所以茜茜雖貴為王后,那些王室貴婦們卻常拿此貶低她,嘲笑她。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茜茜活潑的天性,和那些古板保守的王室貴婦們格格不入,讓她們覺得茜茜粗魯無禮、沒有教養……

另外,由於被奧地利統治的匈牙利不斷反抗。茜茜為奧地利王室和匈牙利多次作為調停人,最終在1867年促成和解,建立了奧匈帝國,匈牙利因此得到了爭取的權力,而奧地利則在權力上受到了削減。

利益受損的奧地利王室對茜茜所促成的結果,非常不滿意,甚至公開呼籲民眾集體反對王后茜茜。

(被百般挑剔的茜茜)

最讓茜茜絕望的是,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她的丈夫、奧地利國王弗蘭茨·約瑟夫,卻因為懦弱並沒有站在她一邊,這無疑把她陷於孤獨的境地。

不光如此,茜茜還被剝奪了對孩子的撫養權。

從她生下大女兒起,婆婆蘇菲就以她是“愚蠢的年輕媽媽”為由,把孩子從她身邊奪走。

生下二女兒後,蘇菲依然抱走了這個才出生不久的孩子。

由於連生下兩個公主,奧地利王室和平民都議論紛紛,認為茜茜沒有盡到做王后的責任。幸好不久後,茜茜終於為王室誕下了子嗣魯道夫,這才讓針對她的議論平息下來。

1889年,30歲的魯道夫由於愛上了一個貴族姑娘,受到弗蘭茨·約瑟夫的阻撓,於是殉情自殺。

承受著喪子之痛的茜茜,對丈夫弗蘭茨·約瑟夫心灰意冷,從那以後,她帶著幾個隨從開始到處旅遊。

1898年,孤單的茜茜在日內瓦旅遊時,被一個無政府主義青年殺害。

(參考史料:《茜茜公主》)


張生全精彩歷史


題主大錯而特錯。茜茜出生皇室,她的外祖父是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那個建著名的天鵝堡的路德維希二世,還是她的侄子。她的父親,是一位爵。這樣的家世,能說不好?奧地利的弗朗茨皇帝本來要娶的是茜茜的姐姐海琳,但一見茜茜便非她不娶。

結婚幾年後,茜茜變得越來越怪異。她幾乎不和家人一起用餐,如果非這樣做不可,她面前總會擺一個插滿了鮮花的大大的花瓶,只為了不讓別人看見她的臉。茜茜對履行皇室責任毫無興趣,她熱愛的是騎馬打獵出遊,然後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保持美貌與苗條身材上。

生養了3個孩子,身高1.72米的茜茜,體重卻只有95斤。為了保持身材,她每天清晨5點鐘起床,游泳、練劍、騎馬,一天要稱3次體重。為了不讓皮膚松馳,為了不再懷孕,她甚至拒絕與丈夫同床共枕,和丈夫見面也沒有好臉色。

在風雨飄搖中苦撐帝國的皇帝,只得向妻子以外的女人尋找慰藉。而茜茜,不但積極支持丈夫的外遇,在丈夫和情人吵架時,還從中調停提供各種便利。她的這些性格和行為,導致她的婆婆認為她不能很好地履行母親的責任,不讓她養育自己的兒女。

雖然費盡心機,茜茜依然沒有逃過衰老的命運。50歲時,茜茜就因為太瘦,臉上的縐紋,比同齡婦女多。以致她的女兒在日記中寫道:“媽媽的臉,像一個鬼魂的臉”。美貌不再,家庭不睦,唯一的兒子又自殺,茜茜長期生活在焦慮與緊張之中。

茜茜公主的家族,有精神病史,成員中有多個精神病患者。她的祖父皮烏斯公爵,因精神病,最後在完全封閉的環境中,悄然離世。她的表侄、德國皇帝路德維希皇帝的弟弟奧托,同樣因精神病多後被關在城堡裡,最後也死在那裡。路德維希自己,也被稱為瘋子。

奧地利的皇家檔案表明,茜茜也有不輕的精神病。因此,當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為了博取名聲,在瑞士將一把尖利的錐子刺進她的胸口導致她死亡,後世有人評論,這使她獲得瞭解脫。


世界真的很大


事實上茜茜公主有兩重形象:一重是電影中的形象;另一重則是歷史上真實的形象。1955年當時的聯邦德國和奧地利合拍了電影《茜茜公主》,這部影片於1988年由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引進我國。影片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巴伐利亞公爵家有兩個女兒,二女兒茜茜常跟著父親一起去打獵,是一個天性活潑的“假小子”,這樣的行為是不符合當時歐洲上流貴族社會的禮儀規範的,相比之下茜茜的姐姐則是一個按嚴格的貴族階級的禮教培養出來的大家閨秀。茜茜的母親常為小女兒的終生大事擔憂,因為在當時的等級制度下茜茜註定是要嫁給貴族人家的子弟,問題是哪家公子能看上這樣一位“假小子”呢?茜茜母親的姐姐蘇菲此時已是奧地利的皇太后了,她希望自己的兒子奧地利皇帝弗朗茨和茜茜的姐姐海倫訂婚,於是邀請茜茜一家前來奧地利都皇宮做客。本來雙方家長都已內定好了弗朗茨和海倫的婚事,出乎意料的是弗朗茨卻在宴會上對性格率真的茜茜一見鍾情。故事的結尾是在弗朗茨和茜茜的共同努力下雙方家長終於認可了這樁婚事,海倫也平靜地接受了這一事實並真誠地祝福這樁婚事。電影以皆大歡喜的結局呈現在人們面前,那麼真實的歷史上那位茜茜公主也有著一樣的生平經歷嗎?等您聽我說完也許會感嘆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歷史上真實的茜茜公主原名伊麗莎白·亞莉·歐根妮,1837年12月24日出生在當時的巴伐利亞王國的慕尼黑。真實的茜茜公主和電影中還是有一點共同點的——那就是她的確有一位在當時的貴族圈子裡被視為異類的父親:她的父親是巴伐利亞的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公爵,他離開了城裡各種沒玩沒了的上流社會的酒會應酬,帶著老婆孩子跑到鄉下遠離世事,還親自給孩子們表演馬戲。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茜茜從小就沒受到當時的貴族社會那套繁文縟節的束縛,她甚至和男孩子們一起學會了騎馬。1853年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母親索菲希望自己的兒子秉承當時歐洲貴族社會的傳統迎娶一位門當戶對的貴族人家的千金小姐,茜茜的母親盧德維卡正是索菲的妹妹,本來索菲對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公爵這個她眼中的另類人物是很有成見的,但她本著親上加親的理念不願讓一個不明來歷不知底細的陌生人成為自己的兒媳,於是最終還是決定和茜茜家聯姻。儘管如此她所認定的兒媳卻是相對文靜的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公爵的長女海倫,雖然在此之前弗蘭茨·約瑟夫和海倫素未謀面,但索菲一直以來以其獨斷專行的作風而被稱為“霍夫堡宮內唯一的男人”,她已將皇帝對自己的服從視為理所當然。然而這次她失算了——弗蘭茨·約瑟夫第一次違抗了母親的要求,他並沒選擇海倫而是向茜茜求婚。如果故事到此結束真可謂是皆大歡喜,遺憾的是後續劇情並未這樣走下去。

嫁入奧地利皇宮後的茜茜才赫然發現原來奧地利皇室的生活和昔日安靜的田園生活是多麼不同,她感覺自己快要在各種繁文縟節和交際應酬中窒息了,僅僅幾個星期後她的健康就出現了問題。10個月後她和弗蘭茨·約瑟夫的大女兒出生了,然而身為婆婆的索菲認為自己眼中這個另類的兒媳連照顧自己都做不到,更不用說照顧孩子了,於是強行將孩子帶走,然後在未徵求茜茜意見的前提下用自己的名字給自己這個大孫女命名為索菲,此後茜茜再沒被允許接近並照顧自己的女兒。一年後茜茜二女兒吉塞拉出生,索菲再次將孩子從茜茜身邊帶走。由於連續兩胎都沒能為帝國誕下男性繼承人,事實上茜茜在宮中的處境變得日益尷尬起來,直到有一天她在桌上發現了一本小冊子,只見上面寫的是:王后的職責自然是誕下王位繼承人。如果王后幸運地為國王帶來了王儲,那麼她的野心就該終結——她絕不應該干預帝國政府的事務,關心這些事不是女性的任務……如果王后沒生下兒子,那麼她在這個國家內只不過是一個外國人,而且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外國人。因為她永遠不希望在這裡被親切地看待並且一定盼望回到自己的祖國,因此她總是設法通過非正常手段贏得國王。她將通過勾心鬥角和挑撥離間爭取地位和權力,危害國王、國家和帝國。

這本小冊子自然出自茜茜的婆婆索菲之手。冊子中所提到的干預政治其實並非完全是捕風捉影空穴來風:當時的奧地利通過政治聯姻的手段建立起了一個囊括現在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亞等廣大地區在內的國土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120萬的龐大帝國。在這遼闊的疆域內除了奧地利的主體民族日耳曼人之外,還生活著大量匈牙利人、意大利人和斯拉夫人。當茜茜和丈夫一起前往意大利時曾說服自己的丈夫對政治犯心懷憐憫。1857年茜茜同丈夫和她的兩個女兒首次訪問了匈牙利,在這裡她脫離了維也納宮中令人窒息的生活,她給匈牙利人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她開始學匈牙利語。這一切在茜茜自己看來似乎和政治並不關係,可在她那位強勢的婆婆看來這就是試圖在帝國內部提高匈牙利人的權益的信號。匈牙利的旅行不僅加深了茜茜和婆婆的矛盾,更糟的是在這次旅行中她的大女兒死了,此後她的精神狀態一度出現問題,以致於將怨氣發洩在倖存的二女兒身上,此後她們母女的關係一直持續緊張了下去。

1858年8月21日茜茜終於為帝國誕下了繼承人——魯道夫。隨著繼承人的誕生她在宮裡的境遇有所改善,同時她扮演起了皇室和匈牙利人之間的調解人角色。在這一過程中她對政治的興趣表現得日益濃厚,在當時奧地利國內的民族衝突中她總是站在匈牙利一邊,這就引起了以她婆婆為首的維也納宮廷中一大批人鄙視匈牙利人的權貴們的不滿。同時在兒子的養育和教育問題上身為婆婆的索菲再次發難,這次茜茜選擇了反抗,在和以婆婆為首的維也納宮廷權貴的抗爭中心力交瘁的茜茜身體狀況開始惡化。魯道夫4歲時弗蘭茨·約瑟夫表示希望能和茜茜再生一個兒子,然而此時茜茜的私人醫生菲舍爾明確指出:皇后的健康狀況不容許再次懷孕。其實弗蘭茨·約瑟夫之所以這麼迫切希望再生一個兒子並不是將茜茜當成生育工具,而是因為他不僅是茜茜的丈夫,身為奧地利皇帝的他必須為皇室家族的政治穩定考慮——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孩子夭折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只有一根獨苗實在不保險。再後來茜茜的健康狀況進一步惡化,以致於不僅生育二胎的希望落空了,她甚至已無法再和丈夫保持正常的夫妻生活。皇宮裡從來就是是非之地,不久宮中就傳出一向被視為專情好男人的皇帝和異性存在曖昧關係,無論事情是否屬實對此時的茜茜而言都是沉重的打擊。1889年她的獨子魯道夫在梅耶林狩獵小屋內自殺,原因據說是因為遭遇父皇弗蘭茨·約瑟夫的干涉而與情婦殉情,不過這等宮闈秘事的真相也許我們永遠無從得知。1898年60歲的茜茜匿名前往瑞士的日內瓦旅行,但在其下榻的酒店工作人員中卻有人洩露了奧地利皇后是該酒店的客人的消息,1898年9月10日下午1時35分茜茜在日內瓦被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路易吉·盧切尼刺殺身亡。

事實上那個年代在歐洲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儘管茜茜作為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公爵的女兒也算是配得上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的貴族千金,然而她的婆婆索菲皇太后始終針對她,原因是多方面的:儘管茜茜的家族也算是大戶人家,然而茜茜的父親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公爵是老公爵在第一任妻子亡故後續娶的侍女所生,這樣因此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公爵被當時的貴族圈子視為是卑賤血統的產物,也許正因為如此才養成了他特立獨行的行為風格,而他這種行為風格也影響到了自己的女兒茜茜,在索菲皇太后眼中這對父女是如此另類。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茜茜並不適合刻板守舊的宮廷生活,儘管和弗蘭茨·約瑟夫皇帝一見鍾情,然而她忽視了一件事——她的丈夫並不只屬於她自己,身為一個帝國的皇帝必須時時刻刻周旋於各路政治勢力之間,即使他認同她並渴望呵護她,可他的帝國無法容忍這樣一位離經叛道的皇后,所以這場婚姻從一開始就註定是悲劇。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茜茜公主被輕視,不是因為他的家庭不好。

實際上,茜茜公主的家庭非常顯赫。

她的父親是巴伐利亞的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公爵。

她的母親更厲害,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同父異母的妹妹盧德維卡公主。

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母親,巴伐利亞的索菲公主,其實就是茜茜公主的姨媽。

茜茜公主的家庭,在整個歐洲也算是第一流的。

畢竟在那個時代,還沒有德國的概念,只有普魯士。

實際上,弗蘭茨·母親本來就選中茜茜公主的大姐,海倫女公爵,想讓她作為皇后,然而,弗蘭茨卻愛上了當時年僅16歲的茜茜公主。

這也比較容易理解。

海倫女公爵(暱稱內奈Néné)雖然性格穩重,行事端莊,但相貌平平,皮膚偏黑,不善言談。

弗蘭茨認為,海倫是個乏味平庸的女人。

相反,茜茜公主性格活潑好動,皮膚潔白,相貌姣好。因為只有16歲,茜茜公主有著皇宮中沒有的生氣,一下子就迷住了弗蘭茨。

然而,弗蘭茨強硬的母親卻不滿意茜茜公主,認為她是個小孩子,一個最不適合成為奧匈帝國皇后的女孩。

事實證明,茜茜公主確實不能勝任這個角色,不過是後話了。

所以,自從茜茜公主嫁過來以後,婆婆對她就沒有什麼好臉色。

說白了,婆婆認為茜茜公主(其實是她的外甥女)是個不錯的女孩,但不是一個合適的皇后,這和家庭毫無關係。


薩沙


茜茜是小名她大名叫伊麗莎白,家世很好,被王室看輕的是她的性格和行事風格。

她外祖父是巴伐利亞國王,母親是國王小女兒,嫁給了自己遠房堂兄,由於她父親是她祖父和侍女所生,本人又沒正事,所以被貴族圈子稱為不高貴先生。

弗蘭茲的皇位來自於他伯父,就是我是皇帝,我要吃麵條那位,有點傻,他妻子是西班牙公主,無子女。退位時議會不同意他口吃、耳背,還有點傻的弟弟繼位,最後立了侄子。

弗蘭茲爹有點傻,媽厲害,蘇菲在帝國風雨飄搖時搬來救兵,鎮壓了革命。所以兒媳婦只能在出兵的德意志各王國產生。她幾個姐妹普魯士王后等和兄弟巴伐利亞國王都沒有適齡的女兒,小妹妹魯爾的大女兒內內(大名海倫娜公主)正合適。

得信的魯爾欣喜若狂,她清楚這是讓家族重回權力頂端的唯一機會,(放蕩無忌的老公是指不上了)怕消息提前洩露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才多帶了15歲的二女兒茜茜打掩護的。電影有一段她二個當王后的姐姐問她,她還極力掩飾。她姐姐們只是嘲笑她當年結婚時任性嫁給只會玩樂的馬克西米安,視權力如糞土。其實只要是她女兒姨媽們真不好說啥,換別的家族可不一定。這也是弗蘭茲只能從茜茜兩姐妹中選擇的原因。

茜茜小弟弟(電影掉水裡那個)的女兒嫁給了比利時國王。一戰英國國王說他表兄弟德國國王打他舅,從茜茜這論他舅得叫奧地利皇帝姑父,全是親屬。茜茜表弟常住她家,(電影用積木搭城堡的小傢伙)是末代巴伐利亞國王,茜茜曾給他二隻天鵝,他後來建造的新天鵝城堡特別有名。

所以說茜茜出身沒問題,主要是性格隨爹讓皇室受不了。比如說她長期躲在匈牙利不盡皇后義務,成天和安德拉西伯爵出雙入對,鬧得流言滿天飛,還強詞奪理說我們是精神之愛,沒啥事,這讓皇室如何接受?這才有她出身不高貴,像她風流成性不高貴爹的說法。










憶微雨闌珊


怎麼說呢,就是貴族裡的鄙視鏈,特別那時哈布斯堡王室還握有執政權的時候,並且那時社會矛盾其實已經在激化了,對於只是貴族出身的茜茜的一點輕看,還有海倫公主那樣的脾性溫和順從才會便於控制吧,但茜茜和弗蘭茨都選了真性情啊,畢竟被國事困擾的皇帝更願意看到可以給自己帶來新鮮空氣的茜茜,而海倫的性情相對於那時的社會形態來說略顯沉悶,但是對於太后來說就好控制一點,不過當多年後茜茜熬成婆婆後也各種嫌棄過她的兒子魯道夫太子的老婆,逼得太子找了外室,但依然為情所困自殺而亡,茜茜本人也遇刺身亡!不然也不會是斐迪南大公成了繼承人,代為出訪最後機緣巧合引發了一戰!






獅甸園


都是差不多的出身,哪有誰輕視誰呢?茜茜公主出身高貴,能夠嫁入當時在歐洲非常顯赫的哈布斯堡王室也是絕對的門當戶對的。茜茜公主在奧地利王室雖然處境尷尬,但絕非其出身有問題。


茜茜公主的出身究竟多顯赫

茜茜公主本名伊麗莎白,算得上是奧地利歷史上出身最高的皇后之一了。茜茜公主的母親是巴伐利亞王國的公主,其外祖父、舅舅是巴伐利亞的國王,而其外祖母則是巴登王國的公主,其父親馬克斯是巴伐利亞的公爵。

可以說,茜茜公主的家族相當顯赫,而其丈夫,也就是奧地利帝國皇帝弗蘭茨,其母親索菲皇太后,正是茜茜公主的大姨媽。索菲皇太后與茜茜公主的母親路德維卡公爵夫人是孿生親姐妹。巴伐利亞是當時著名的歐洲美人之鄉,德意志地區,普魯士、薩克森等國的王后均來自於巴伐利亞。


姨甥婆媳,關係卻勢成水火

茜茜公主嫁入奧地利王室以後,雖然深得丈夫弗蘭茨的疼愛,然而茜茜公主與婆婆索菲皇太后關係相當尷尬。

雖然貴為公主,不過茜茜公主從小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性情奔放熱愛自由。然而,偏偏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是當時歐洲少數幾個仍舊保留嚴苛宮廷禮儀的王室之一。茜茜公主在王室之中,顯得格格不入。

雖然夫妻恩愛,但茜茜公主最失敗的就是多年沒能為奧地利王室誕育王位繼承人。與東方不同,歐洲王室重視血統,君主只有王后沒有妃嬪,即便情婦生育孩子也不能夠繼承君位。所以多年沒有生育的茜茜公主,在奧地利帝國處境非常尷尬。


澹奕


從小就特別喜歡這個叫做茜茜的小公主。她天真、率性,從小生活在鄉村自然風光當中。有一個公爵的父親,疼愛她,寵她。多麼幸福的童年。童話世界的公主有一天竟然遇到了王子,而且一見鍾情,幸福是不是還會繼續呢?



王子喜歡的公主,不是宮廷裡的大家閨秀,不是被傳統禮教出來的刻板的姑娘,他喜歡茜茜公主那種天然去雕飾的美麗和率性,茜茜公主才是他內心最嚮往的人。弗朗西斯,約瑟夫的眼光沒有欺騙他自己,他選擇了茜茜公主。


一直在鄉村生活的茜茜公主,她能應付得了嗎奧地利宮廷裡規矩和禮節嗎?刻薄的婆婆也就是奧地利皇太后索菲極度針對她,冷酷刻板的宮廷生活,茜茜公主並沒有應付的來,她身體健康受到影響,不能親自撫養孩子,一個人帶著女僕四處遊記。她還是想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沒有融入到奧地利宮廷裡的生活中。公主的心裡一直是不快樂的。


王子和公主相愛沒有錯,但是公主不會一直是公主,她還是尊貴的皇后,承擔著重大的責任,和國王一起面對困難,擔當起撫養孩子和治理國家的責任。就算遇到壞心眼的婆婆也要勇敢地去鬥爭和爭取,忍受無辜責難,還會勇敢面對。逃避怎能對得起自己的愛人和孩子?怎能對的起皇后的稱號?茜茜公主是美麗漂亮的,她過去永遠鬥不過狠心刁難的婆婆,但是她是一個母親,一個皇后,她不應該逃避,讓自己的孩子和國家為她感到悲哀,說她是一個不幸的公主和皇后。


雨霖鈴97090


影片《茜茜公主》,我從小看到大,它滿足了我對王子公主式愛情童話的所有憧憬和想象。

奧地利皇帝弗蘭茨,年輕英俊、頗有抱負。他的母親蘇菲皇太后,則非常強勢,不僅干預朝政,還準備包辦兒子的婚姻。

蘇菲皇太后中意的兒媳婦是自己的外甥女,巴伐利亞馬克斯公爵和盧朵維卡公爵夫人的女兒海倫公主,也就是茜茜公主的親姐姐。

蘇菲皇太后很喜歡海倫公主,認為她具備成為奧地利皇后的一切優點:“年輕、漂亮、出身名門(母系是王室直系)、很有教養”,“聰明、溫順、舉止端莊”。只是“她父親是巴伐利亞的馬克斯公爵(王室旁系貴族),這一點也還能將就。”

在訂婚舞會上,當弗蘭茨發現茜茜公主竟是他意外邂逅、一見鍾情的姑娘時,欣喜若狂,他堅持要娶茜茜。而最終能得償所願,除了弗蘭茨很愛茜茜外,另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在於,“媽媽只要我和盧朵維卡姨媽的女兒訂婚”。

電影中的情節,可能經過了浪漫的美化,但事件大體與歷史吻合。因此,茜茜公主,絕不會因為家世不好而被奧地利王室所輕視。

那麼,蘇菲皇太后為什麼不喜歡茜茜公主呢?

茜茜從小生活在遠離宮廷禮儀束縛的帕森霍芬城堡,她和兄弟姐妹們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長大。她喜歡騎馬、飼養小動物,和父親一起到森林裡打獵。

“當你感到煩惱和憂愁的時候就到這來,暢開胸懷,遙望樹林,你能從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片草,每一個生靈裡,看到上帝無所不在,你就會得到安慰和力量。”父親的叮嚀,讓人感動。

茜茜公主一直嚮往自由的生活,但純真的她卻被蘇菲皇太后斥責為“野丫頭”、 “沒教養”。而奧地利宮廷遵循著嚴格的禮儀,各種苛刻的繁文縟節讓婚後的茜茜心力交瘁,這是後話。

所以說,愛情可以很簡單,就是兩情相悅:

“我最喜歡的事是騎馬。”“是嗎?我也是。”“我最喜歡的花是紅玫瑰。”“我也是。”“我最喜歡吃的是蘋果餅。”“真是太巧了,我也是。”

“要是她能像你,有你的眼睛,你的嘴唇,你的頭髮,像你這樣美該多好。”

然而婚姻,卻遠不只,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