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的唢呐曲牌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萌萌小笑笑


用竹管乐器唢呐吹奏的曲牌,在整个秦腔曲牌音乐中,这类曲牌的数量最大,运用的也最多。关中人称这种吹奏乐为“龟兹”,显然同唐代的“龟兹乐”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大约有曲牌200多种。



1.祭灵用的有[钉子钉][摆马抱][王昭君][祭沙][三青天歌][闹元宵][山坡羊][大开门][正调柳青娘][反调柳青娘][梅调柳青娘][小宫调柳青娘][千里独行]等22曲。

2.祭奠、婚丧用的有[钻天哨][刮地风][鬼推磨][正调马道仁][反调马道仁][绣荷包]等11曲。

3.练兵用的有[背番子][神童歌][驻马停][红绣鞋][佛曲][将军令]等6曲。

4.发兵作战用的有[乌马江水儿][石榴花][洞兰玉][玉芙蓉][朝阳歌][步步娇]等11曲。


5.排宴用的有[正调抱妆台][凡调抱妆台]和[商调抱妆台]3曲。

6.饮酒用的有[寿筵开][画眉序][元令好][江水儿][哭皇天][北调]等11曲。

7.坐帐专用曲有[一枝花][十三铰子][朝天子][番王令][水龙吟子]等9曲。

8.行路用的有[排歌][中军令][状元令][勒马令][锁南枝][甘州歌][添丫叙][风入松][和尚令]等16曲。

9.打扫、降香用的有[正调水龙吟][队伍歌]等2曲。

10.神仙坐洞用的有[哪吒令][菩萨台]等3曲。

11.行云用的有[赏宫花][功曹令][连云起驾]等3曲。

12.比武用的有[黄龙滚][夏小乐][叠字犯][斗脊背][耍孩儿][马背][收江南][节节高][压一拍]等11曲。

13.江中行船用的有[船歌子]2曲。

14.点将用的有[女点将][毛点将][走马点将][五句点将][八句蝶粉儿][新水令]等7曲。

15.其他杂曲则有[唢呐皮][采桑][七句半][雁儿落][小排朝][三眼腔][巧相逢][尾声]等30曲。


秦腔须生


秦腔曲牌是衬托秦腔戏剧中不同人物动作、过场和各类戏剧角色思想感情变化以及塑造剧中人物形象、渲染舞台环境、气氛,并且使各种唱腔板式自然过渡、增强舞台效果、连接戏剧过程等等各方面的一种伴奏乐曲。秦腔的传统曲牌包括弦乐曲牌和管乐曲牌。其中唢呐曲牌就是管乐曲牌的一种,有舞台常用曲牌和唢呐套曲,约160余首。

秦腔曲牌尤以唢呐曲牌和弦乐曲牌为多。唢呐曲牌是由二支唢呐和打击乐器相互配合演奏的一种独立演奏形式。

秦腔曲牌渊源悠久,下面从不同渊源概述都有哪些唢呐曲牌:

⑴ 从传统曲牌演变而来的唢呐曲牌有:

出于唐宋词调的《江儿水》、《画眉序》、《下小楼》、《小开门》等

见于大曲的《普天乐》、《新水令》等

见于宋金诸宫调的《一枝花》、《水龙吟》等

见于南北曲和明清小曲的《步步娇》、《排歌》、《滴溜子》、《粉蝶儿》等

还有借用昆曲为秦腔曲牌的等等。

⑵ 从民间音乐中吸收来的唢呐曲牌有《挖菜头》、《哭长城》、《西番赞》等等。

⑶ 和其它剧种通用的唢呐曲牌有《水龙吟》、《马队》、《三眼腔》等等。

⑷ 沿用西安古乐及少量法曲的秦腔曲牌主要是笙管类曲牌。

在传统剧目中,唢呐曲牌用途局首,大体有四种作用:

①唢呐曲牌的引子作用。如唢呐曲牌《十三铰子》,只是作为坐帐类曲牌的前奏,整个坐帐套路的完成还需要正曲来配合。

②唢呐曲牌的正曲作用。正曲是对合头或曲牌结尾而言,是曲牌的主体性曲牌,其结构完整,有较强的独立性,能完整地表达戏剧的某一进程,用途广泛,数量最多。

③唢呐曲牌的结尾作用。是专作为结束时使用的,如唢呐套曲《万道金光》的结束段。

④唢呐曲牌的一曲多用。常见于传统剧目如《空场》等。

总之,秦腔唢呐曲牌表现性能广泛,用场多样,功能强大,如排宴饮酒、行船水战、神仙坐洞、帝王上场、练兵比武、修书写信、官员升堂、悲切啼哭等等均离不开曲牌的伴奏,简短的唢呐曲牌就可以把复杂的剧情以简约的手法予以表达,可以高度概括描述剧情。由此可见,秦腔唢呐曲牌音乐不仅曲调优美、旋律动听,而且曲目繁多、内容丰富用途广泛,能够充分体现出秦腔音乐的艺术风格,为秦腔艺术的出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