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生意?

许锰


靠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生意,保险绝对算是最得到大家认可的一种,因为很多人买卖保险都是靠的一大堆编好的半真半假的话术,买保险的客户则大多不愿意去细究这个保险的具体内容,甚至保单来了因为字多都不愿意看一眼,问好了返佣多少拿算盘一算感觉划算了就下手购买,买了之后也不知道买了啥。

别的销售行业可能有骗子,大部分是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是就在法律边缘试探,保险销售则不然,很多代理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迷迷糊糊被“收入高、空闲多、开早会就给钱”来勾引到保险公司入职,被公司早会的几句的“大爱”、“停售”、“方案”一顿神操作,再加几句口号和感人视频,就开始拿刀子开始割韭菜,先割自己,再割亲戚,割的差不多了,没地方下刀子了,就离开这个行业了。

遇见过一个阿姨,买了四五份保险,都是在同一个人手里买的,什么公司就不说了,反正是公司实力大,又背景又强势各种厉害,年交保费十来万,买的时候说有意外或者生病住院什么的全都保,交了七八年,结果因为意外去住院,做检查发现有癌症,断断续续治疗了四五年,保险公司一毛钱也没赔,家人大骂保险公司是骗子,大闹一顿然后退保,拿回来的不到交的保费的一半,阿姨过了不多久去世了,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保险公司就是骗子集团?还真不是,业务员卖给阿姨的基本都是理财险,然后以个人名义送了一张一年期的卡单,卡单上有意外医疗和疾病的住院医疗,但是只管一年,阿姨自己不懂家人也不过问,那卡单早已经过期好几年,业务员早已离职还管那些?

处在这个行业,随手一翻,全是这种要么夸大收益要么忽悠同行的骗局,最可怕的是转发这些消息的人,很多人并没有认真的去研究过自己发的东西到底真实性有多少,这才是最可怕的。

是非颠倒,胡编乱造,避重就轻,忽悠造谣,保险行业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其实要学简单条款并不难,建议所以买保险的客官,不厌其烦的多百度一下学学,毕竟买了这个保单很可能以后是你全家的保护伞,而你面前的这个业务人员,也许只是一个刚入行啥也不懂就来割你肉的蠢蛋,保险销售的洗脑是非常厉害的,但知识储备不足就容易露出马脚,有问题多问,对方解答之后还可以打客服电话再问一次,看能不能对上,千万别嫌烦,你懂的越多,上当的机会就越少。











明安华Noah


程序员一枚,没事喜欢混迹在各大网站平台,豆瓣,知乎,头条等。

1,有一天在刷豆瓣,收到一封豆油,大概意思就是我的账号比较优质(注册时间比较久远),问能不能帮他给某部电影打个4星,有红包相送。 纳尼,我这是遇到了传说中的水军了吗?一个评论截图大概5元的样子,然后我就组建了一个20人的小团队,有任务的时候2块钱放给他们,前后大概赚过几百块吧。

2,之前一个兄弟让我把他微信解封,一个解封给我30元,我还屁颠屁颠帮人家干活,后来才知道,行情价是我这个的好几倍。本想组织一个小团队,无奈操作麻烦,只好作罢。

3,前段时间有人发朋友圈,说有门路开抖音60s权限,我问了下报价,对方要价120一个。 我这么节俭人怎么可能花冤枉钱,然后我花了350买了一个平台,发现平台上成本价才20元一个。 昨天把按成本价给一个妹子开了一个60s权限。

4,抖音上有一个橱窗功能,粉丝够一定量的时候才能开,我问了一个哥们,他报价200元,我随手联系了一个客户,360给他搞定了。

5,朋友想开流量主,发现几个平台报价450-500不等,最后找个一个圈内的哥们,350搞定。

6,前几天报了一个知乎的学习课程,才知道大v点赞也是收费的,好像只要粉丝过万就会有人找上门,于是乎我找到一个知乎粉丝3w的大v,问了问价格,小姑娘报价200,我想这个信息不对称也可以获利。




刚哥笔记


帮人申请QQ号算不算.........

初中时候因为老师抓的严,大部分同学是不敢去网吧的,但是QQ可是当时的潮流,于是2块一个卖给同学生意好到不行,简直是无本买卖。

再后来。。同学们都有了QQ于是这门生意宣布结束,不过又找到一个赚钱的方法就是给人装扮QQ空间 这次收费5元一个

懂的都懂这有多简单 实在是太爽了


小刀掌柜


很早以前做闲鱼生意,分析了下哪个东西跑量大受众人群高,然后选择了辣条、芒果干、新疆大红枣、手串、黑莓手机等去卖,然后跑淘宝、其他的销售平台对接出货,偶尔转卖二手手机、三星手表,有时候好的话一天赚300多,特别是辣条生意不要太好,找了一家销售不错的店评价不错价格实惠,加了10块钱上去,两头对接不用自己麻烦坐收差价

再讲一个有意思的交易,看平台三星手表卖的人少,感觉市场应该不错,去了这类大鱼塘,在其他平台找三星手表加看卖家信誉不错,然后对接,之后发布这款手表没想到一个学生要买,那表我加了一百利润上去,卖东西前自己都会了解各个环节也有说话的技巧,不会回答的就用其他话语说辞混过去了,反正和我买的买家都很满意,记得他去学校家里不让带手机,然后电话只能写我自己的电话货到了联系他QQ,他登同学的手机接货,然后给了我学校门口一个小卖部地址就是放那里,后来货快到了快递小哥打我电话,我就说放那里自己去拿,很有意思,我看快递来了联系他QQ,还好他在线,也顺利成交了,这个很有意思的一次买卖

那有的人会问万一退货你怎么处理,其实很简单,你再把自己转换买家身份跟卖家贪,把你的买家遇到的质量问题抛给我的卖家就好,反正只要定位好中介商身份就好,退货我不赚也不亏就是了,说白我赚点合理利差,品质把关下就OK了


蛋蛋放香肠


我是做品牌特卖的,有些仓主往年的服装其实都是吊牌价的1-2折出售,甚至有些更便宜,几十块钱就可以买到一件羊毛衫。像海澜之家也是,其实海澜之家的代工厂有很多,每年工厂都有很多囤货,处理库存之一的方式就是通过我们这些特卖代购去销库存。你在专柜买一件海澜的两件套要100-200,我这里几十块钱随便你挑

还有一种是专柜撤柜的,下架的,或者微瑕疵的,我们都可以接触到,像zara,红谷,波司登,四大,还有各种运动品牌,等等都是超便宜的特卖价

所以这些都是信息不对称,你在专柜或者某宝的价格,但是在用特卖代购这里,你可以买到几件同样的货物了

不过其实还是很多人不知道有这样一群代购存在,一说到代购,印象中都是海外代🤑🤑🤑🤑



哈啾566


作为五线县城出生的妹子,即使现在回家,每次回去也能发现信息不对称。

1.食品,超市都是地方型的,有很多山寨品牌,关键价格还不低,很多日用品选择少,比如保鲜膜保鲜袋。

2.服装,年前去太原东方红逛街,很多衣服在一线城市都是没听过的品牌,价格却比一线品牌还低,一件双面昵大衣,至少1500以上,深圳打折之后1000,还是一线品牌。

3.交通,县城到太原有很多车找人,拼车去太原,很多都是在微信或通过电话联系,确定需求后,司机在司机群吆喝,如果去了太原,回县城人凑不齐,司机还要等1个多小时。

中国农村区域比较多,很多地方互联网普及程度远没有想象中高,四五线区域的互联网,个人觉得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菁妹说新零售


现在的社会是大数据的流量时代,数据至上流量至上。为什么这么说呢,流量就是最大的资源。其实从古至今依靠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生意就比比皆是,如今更是出现了很多新的形态。我想说的是几种小众的:

1:闲鱼卖家

这是典型的依靠数据不对称而存在的生意,可能有人要问了,闲鱼是广大消费者买卖二手的地方,应该是促进信息对称的,我要说的是很多在闲鱼上开店的小厮们,有很多人在阿里巴巴1688网、淘宝、拼多多上挑选合适的产品在闲鱼上售卖,通过收取买家的钱再扣除差价再在其他平台购买直接发货,本人也在这一行尝试过,月入几百块,属于还未入门的小白,我有同事一个月纯利2500+。



2:网店肩客

同我上面所说的类似,但是,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在于,他们的货源来自同一个平台,举个列子,淘宝,你可能会搜到很多类似产品,但是大部分人会点击销量优先,直接挑选,实际上,你挑选的目录里有可能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产品,只不过换了详情页和图片,盈利模式和方法我尚未参透。



3:短途出租

我所说的不是出租车,而是存在于QQ群里和微信群里的私人短途车队,他们往往是依靠发达的一线城市,通过滴滴顺风车有的是通过熟人转介慢慢积累人脉,坐着跨城顺风车的工作,举个列子,宣城到上海,每一天他们会根据群里客户的出行需要,收一人一百块,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一般私家车一个来回带8个人,刨掉过路费油费车辆保养损耗日入500左右,当然是在满客的情况下。



4:中介

这个就比较常见了,招聘中介、房产中介、婚姻中介、家政中介等等。这是典型的利用双方信息不对称赚取中间利润的存在,即使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生意任然会长盛不衰。


箩卜圈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来回答!除去市面上都知道的中介机构以外,例如房产中介、留学中介、劳务中介、翻译公司这样的以外,我来说一下各大电商平台。

要点:最大的信息不对称,类似于中介服务的要数淘宝、京东、美团网、饿了么和美团外卖、滴滴出行等各大电商平台。本人研究过也自己一个人做过这样的英文平台。

大家要知道这些电商平台的核心功能:供商户在平台注册并线上销售。盈利手段主要是以下3种途径(不包含横向延伸的其他功能):

1、会员制 - 注册会员制。例如淘宝,要成为淘宝的线上卖家,注册时根据你所卖产品或服务的定位不一样,收取大小不等的“保证金”,或者叫押金。

2、单品抽成。每卖出一项产品或服务,平台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抽成。第一是固定收费,如滴滴的固定服务费;其二是单品抽成,如滴滴司机作为服务的提供商,每跑一单,要给平台让利20%-30%;其三是支付网关收费,假如你是淘宝的商家,你想利用Paypal(贝宝)收取外汇,那么你需要向平台上交Paypal网关的服务费。(但好像淘宝没有这项收费)

3、竞价排名。淘宝里有很多商家,要让你自己店铺的流量、排名、销售量等上去,你需要缴纳一定的资金,这样淘宝酒店管理员可以把你的店铺设置成feature。其实,搜索引擎也有这样的功能。

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app应用商城,国外的Uber等类似平台。现在世界上的很多收费之类的全都是提供一个marketplace,然后收取以上费用。这类似于你去菜市场摆摊卖菜,菜市场要收取你的摊位费是类似的。很多电商自己不提供产品或服务,就依靠收取各种服务费,就能成为首屈一指的富翁,他们能做的也就是扩大宣传,做做SEO这些。

如果大家有异议,欢迎交流。


拉风的野马


我来分享个比较特殊生意—婚姻中介所

现在互联网、手机越来越发达,大家越来越宅,工作原因社交范围越来越窄,加上城镇化以及交通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种种的原因导致现在在适龄阶段的单身比例越来越多。

再则,现在大家教育水平也来越高,大家整体来看普遍比以往更加含蓄、内敛。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共同话题,一般很难去认识一见钟情的人,比如你在街上看到一个还不错的,你要判断她是否单身、教育水平、家庭背景等等,而这个是需要时间去了解的,除非会主动搭讪,你会吗?不会……现代的教育让人们学会了控制情绪,喜欢的不喜欢的轻易表露出来,于是就会一直错过。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59岁人群中,单身人口约2亿,20-35岁青年人占了近80%,就是说我国20-35岁青年人中,有超过4成以上是单身。

好了,说了这么多生意来了

你知道有些地方介绍成功的话,媒人(婚姻介绍所)可以获得1万介绍费甚至更多,福建福州这边大家默认习俗,而且每年都在涨(速度比物价还快),这个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多收集男方女方信息进行匹配介绍下,一年定个小目标12对,12万就到手了


大波段者


随便举几个例子:

1,早年间的网络连载。

早年间,网络连载的一些小说是外国的,或者香港出版的。例如《大唐双龙传》、《哈利波特》。这些书只在香港或者部分地区买得到,或者因为断货,只有比较少的人买得到。所以就是拼手速了,谁的手速快,谁可以早一点扫描校对放上个人网站,谁的流量就大,哪个论坛就能火,就能卖广告,这就是信息不对称获利:商家先一步看到了书这个原创资源。

2,各种打折机票、酒店软件

其实各大航空公司的官网都会放出折扣价格。但是用户时间有限,不可能花时间一一去比对,从而选择最便宜的一家。

而打折机票搜索引擎就不一样了,可以利用技术全网搜索机票信息,列出最便宜的。这样他们可以加几块钱抽成,或者获得用户流量再做其他变现。举个例子,去哪儿、携程,就是做的这种生意。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获利:商家能够更快更全面获取信息。

3,旅行社地接社、旅游定制服务、导游

其实许多景点、车票价格都可以自己查询到,旅游攻略也可以自己做,但是信息没有旅行社、旅游定制那么全面,那么方便。

这是一种信息不对称获利:商家因为地理原因获取了更多本地信息进行贩卖。

4,卖优惠券

这是很典型的,有许多商家放出优惠券,但是消费者不一定注意到了。而一些人会去屯优惠券然后倒卖。等消费者准备去买的时候,这些优惠券已经无法领取了,只能从二道贩子手里买。虽然有一点费用,但是用优惠券还是更划算,所以有市场。

这是一种信息不对称获利:商家利用时间差提前囤积数量有限的产品。

5,各种培训业务

许多培训都是说的“全面解析考试范围”、“出题人解析考试大纲”。

这就是利用了考试人不了解考试历史、考试范围。而培训机构重金请来以前的命题人,自然能知道考试的特点、范围和信息,这是直接贩卖普通人无法取得的信息。

这也是一种信息不对称获利:商家贩卖在公开市场上难以取得的信息。

其实信息不对称获利的商家有一些共同特点:

信息中介、平台商、中转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