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原生家庭的悲哀:“爸媽,我離婚兩次,都是拜你們所賜”

來自原生家庭的悲哀:“爸媽,我離婚兩次,都是拜你們所賜”

也許有人意識到了,父母的婚姻狀況,其實和孩子將來的婚姻生活是掛鉤的。也就是說,那些熟諳婚姻經營之道,相處和諧的父母,從概率上來講,他們兒女將來的婚姻也會美滿幸福很多。

所以,兒女從父母那裡遺傳到的,不止是相貌和性格,還有做人處事的態度的傳承。包括對婚姻的態度。

所以可以這樣下定論:某些婚姻家庭的缺憾,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其實是由原生家庭的不幸造成的。

我這個朋友的不幸,就是原生家庭帶來的。

“今天有空嗎?我請你吃個飯。”電話接通,沒有多餘的寒暄,小茹開門見山地表明來意。

她是我幾年前在報社上班的同事,我們先後辭職後,就漸漸不再來往。突然打電話過來,讓我有些摸不著頭腦。

“呃……有事嗎?”愣了半晌,我生硬地擠出這幾個字。

“電話裡一兩句說不清,見面談。”她輕描淡寫地回覆,語氣裡卻帶著不容反駁的堅定。這和她以往帶給我的印象判若兩人。那時的她沒有主見,唯唯諾諾。

鑑於以往她優良的節儉風格,我打算為她省一筆錢,於是建議道:“這樣吧,正好我們小區外面新開一家火鍋店,菜品挺便宜……”

“別為我省錢,我請你吃大餐。”她很快打斷我。

最後,她定在一家高檔的西餐廳。我們如約而至。

來自原生家庭的悲哀:“爸媽,我離婚兩次,都是拜你們所賜”

看我盯著菜單一直拿不定主意,她眉頭一皺,搶過去很快點了幾個。把菜單遞給服務員後,她冷不防來了一句:“你還記得嗎?幾年前你問過我一個問題,當時我沒有給你答案。”

我明白了,或許她今天是想給我答案,順便談一談這幾年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只是,幾年前我到底問過她什麼問題,卻久久都想不起來。

幾年前,小茹和我是同一天到報社入職,加上年齡相仿,我們很快就熟絡起來併成為了好朋友。既然是知心好友,就難免探討一下生活上的問題,說一些掏心窩子的話。

小茹跟我講述了發生在她父母身上的事。她的母親是一位傳統女性,自從生下她後就安心在家相夫教子,打理家務,再也沒參加過工作。後來,她的父親和單位女同事做了越軌的事。小茹的母親為了守住三口之家,為了讓她在健全的家庭生活,只好忍氣吞聲,原諒了她父親的背叛。

母親的好姐妹替她打抱不平,義憤填膺地說:“怎麼,就這樣便宜你家男人,任他背叛你欺負你?”

小茹的母親嘆了口氣,撫摸著她的臉蛋,“還能怎樣,我做的一切還不是為了孩子,為了給她一個完整的家。”

從那以後,小茹再也沒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氣氛隨時會變得異常尷尬。她母親的忍辱負重,並沒換來一個可以讓她健康成長的環境,她不喜歡那個家。

大學畢業沒多久,在母親的督促下,小茹就結婚生子了。她的母親一直用自己的經驗之談引導她,生怕她處理不好婚姻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小茹生了孩子後打算回公司上班,把孩子交給婆婆照顧,沒想到這個決定會遭到她母親的強烈訓斥:“你都是當媽的人了,怎麼這麼不負責。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才能上心,交給婆婆能帶好嗎?如果不想帶,當初就不要把人家生下來。”

小茹不知道母親反應會如此強烈,不過想想她當初對自己的付出和妥協,很快就理解到了她的情緒。最後,她和母親一樣,過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每天要做的事就是照顧孩子和打理家務。

來自原生家庭的悲哀:“爸媽,我離婚兩次,都是拜你們所賜”

萬萬沒想到,發生在她父母身上的故事,有一天會在她和丈夫身上重演。丈夫越來越嫌棄她,最後和單位女同事好上了。小茹最不能容忍男人對婚姻的背叛,哭鬧著要離婚,可最後被她母親攔下了。

“女兒,你不能意氣用事,離婚了孩子怎麼辦?!你不怕她將來怪罪你嗎?這男人嘛,有誰不去拈花惹草,就算你另外找一個,也不見得對你忠心耿耿。聽我的,好好過下去,他會慢慢被你感化的。”

小茹的容忍並沒有換來男人的回心轉意,反而變本加厲,三五天不回家是常事,一進門就對她使用冷暴力,這是明擺著要逼她讓步離婚。母親讓她感化男人,最後不但沒有讓他迴歸家庭,反而讓小茹多遭受了一年的煎熬。

最後,他們還是協議離婚了,為了爭奪女兒的撫養權,小茹選擇了分文不取淨身出戶。

從這段失敗的婚姻中吸取到教訓後,小茹到報社找到這份工作,打算自力更生。聽完她的講述,當時我十分感慨,覺得她婚姻的不幸,很大程度上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她以為像母親那樣,多一些忍讓包容,就可以保住那個三口之家。當時我問她,她或許不願承認母親的錯誤,就沒回答。

先後從報社離職後,我們漸漸不再聯繫。至於她後來發生的事,我也不得而知。

後來,在她母親的牽線搭橋下,她嫁給了一個離異的男人。男人帶著一個兒子。都說半路夫妻難交心,這話真有一定的道理。他倆都帶著孩子,各自揣著小心思,很難做到開誠佈公,坦誠相待。

經濟上,他們各自管理自己的錢財,生活上基本是AA制,生活費以及其他費用都是一起承擔。

小茹的母親聽說夫妻倆的狀態,給她出主意:“女兒,男人並不是鐵石心腸的人,只要你拿一顆真心對他,他也會坦誠待你。聽我的,別那麼計較,生活上主動些大方些,你踏出這一步,他才會在你的引導下慢慢改變。”

來自原生家庭的悲哀:“爸媽,我離婚兩次,都是拜你們所賜”

小茹真像母親說的那樣,對男人掏心掏肺,她主動拿出自己的錢補貼所有家用,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男人打扮得體面利落。讓她無法接受的是,她的真心並沒感化男人,兩人最終還是分道揚鑣了。家沒了,存款也沒了,她變得一無所有。最重要的是,在相處的那些日子裡,她都是通過剋扣自己,來滿足男人的虛榮心,連護膚品都不捨得買,變成了遭人嫌棄的黃臉婆。

通過這兩次慘痛的教訓,小茹徹底意識到母親傳統思想對她的影響。她有時想,也不能把錯誤全歸咎到母親身上,是因為她從小生活在那個家庭裡,潛移默化受到了感染,覺得自己忍氣吞聲,或許就可以換來家庭和諧。

個人觀點:

作為父母,不僅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導師,要正確培養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不讓他們誤入歧途。同時也別忘了,你對婚姻的態度,可能會在無形之中左右他們的思想,影響他們將來在婚姻關係中的判斷力。所以,除了教導他們為人處世,還得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婚姻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