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預防心梗腦梗猝死?

易筋禪苑


毫無疑問,目前心肌梗死和腦梗死是致殘致死率較高的兩種疾病。而題目中的猝死,應該指的就是心源性猝死,指那些平時沒有心臟病史或僅有輕微心臟病症狀的人,病情基本穩定,無明顯外因,心臟失去了有效收縮而突然死亡,從出現症狀到死亡時間很短,主要原因是惡性的心律失常。

如何預防心梗腦梗猝死?這應該首先明白事件發生的病理學基礎。其實這是有定論的,這些都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不同的是心梗和心源性猝死是供應心肌的冠狀動脈出現了粥樣硬化導致了管腔的狹窄甚至閉塞,而腦梗是供應大腦、小腦和腦幹的血管出現了粥樣硬化導致的管腔的狹窄甚至閉塞。因此,預防心梗腦梗猝死的關鍵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張大夫,在這裡提一下,三級預防。

關於一級預防,就是在疾病發生之前,消除或改變其可能的危險因素,對於動脈粥樣硬化,我們應該做到均衡飲食、控制體重、戒菸、限鹽、適當鍛鍊身體、緩解緊張焦慮情緒,及時治療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相關疾病。

關於二級預防,是指動脈粥樣硬化已經發生,但此時尚未引起明顯的症狀,但是應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阻止病變的進展。因此,具有危險因素的患者,要熟知心梗腦梗的常見症狀,及時就醫。

關於三級預防,是指已經診斷了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應該實施合理科學的治療方案,患者在嚴格執行正規醫學治療的同時,還應該積極做好一級預防相關的要求,防止疾病的復發和惡化。


張之瀛大夫


冬天天氣寒冷,血液循環收到影響,極易發生心梗腦梗,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與注意,早一分鐘搶救,就會有更大的生命挽回!!

一,心梗的症狀

胸痛通常位於胸骨後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臂、下頜、頸、背、肩部或左前臂尺側放射;胸痛持續10~20分鐘以上,呈劇烈的壓榨性疼痛或壓迫感、燒灼感,常伴有噁心、嘔吐、大汗和呼吸困難等,含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緩解。聽診.可有心尖區第一心音減弱、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馬律。

二,腦梗的症狀

頭痛、頭昏、頭暈、眩暈、噁心、嘔吐、運動性和(或)感覺性失語甚至昏迷。雙眼向病灶側凝視、中樞性面癱及舌癱、假性延髓性麻痺,如飲水嗆咳和吞嚥困難。肢體偏癱或輕度偏癱、偏身感覺減退、步態不穩、肢體無力、大小便失禁等。

三,如何預防心梗腦梗猝死呢?

1,注意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少吃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

2,多食植物油及維生素,多吃小米、燕麥、大麥、豆類、香菇、木耳等食物,

3,低鹽飲食

4,積極治療原發病,能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5,注意氣候變化,適當增減衣服。

6,注意洗澡,不要在飽餐或飢餓的情況下洗澡,水溫與人體溫度一致。

7,注意情緒,保持快樂的心態。

8,適當的運動,如打太極拳,慢走,同時要自帶急救藥,防止意外。

9,出現了心梗腦梗症狀,立即撥打120,到正規醫院救治,早一分鐘時間,就有更大的生命挽回,這一條必須切記切記!!!!

以上是我給大家介紹的,預防心梗腦梗猝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一些方法與措施,供大家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斧正,感謝大家的關注,瞭解更多的醫學科普知識,或中醫養生,請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慶好中醫】,並給我點贊,我會誠信為您服務!


慶好中醫


醫學上,猝死是指突發的死亡,並且,這種死亡是因自然疾病導致,而不是因為其他的意外,如溺水、觸電等。這些意外導致的死亡,並不是我們醫學上的猝死概念。

一句話,我們這裡討論的猝死,是指因病突然死亡這種狀態。

根據死亡的病因,猝死分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猝死兩大類。以心源性猝死為最常見,一般要佔到全部猝死的75%,如果從症狀出現到死亡時間在一小時之內的患者,其死因80%-90%屬於心源性猝死。

心梗和腦梗是導致猝死的兩種危重疾病。

日常生活中,經常有猝死的耳聞。分析相關病例,我們不難看出:

第一,有的可能是先天就有一些心臟的疾病或缺陷,但因為平時這些日常活動都能“應對”,心臟在平時也就沒什麼症狀和不適,而一旦遇到高負荷,遇到“強大的挑戰”時,比如長距離的跑步、劇烈運動等等,心臟結構或功能上的這種缺陷就表現出來了,就會突然發病,導致猝死。

第二,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群,完全就是因為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酗酒、吸菸、熬夜打麻將、上網打遊戲;外出應酬、大吃大喝、暴飲暴食;日常不活動,經常宅在家裡,“貓”在沙發上看影視劇等等。這樣的日子,當然不是一天兩天就生病,而長期的結果,必然是體重高了,腰圍長了,血壓、血糖、血脂都慢慢地高上去。普通人一見,他就是那種大腹便便、很富態的樣子,實則在醫生眼裡,那是“一身的疾病”啊。肥胖不僅是外觀形象的問題,更是健康問題。

這樣的人群,又因為缺乏必要的健康意識,即便出現了上述慢病問題,自己也不知道:不知道自己已處於很危險的境地,就像腳下踩著的沼澤,一不小心就會陷進去。而他不自知,更不會重視,於是,仍然外甥打燈籠----照舊,再持續發展下去,突然有一天,可能心梗腦梗就找上門來,可能猝死就找上門來。

重大疾病來臨之際,他們卻仍然一臉的茫然與委屈,還疑惑:我怎麼會心梗腦梗了呢?而如果是發生了猝死,家屬也往往不能接受,怎麼突然會猝死呢?

這就是這種人群的真實生活狀態的寫照。

如果要談預防的話,如何預防心梗腦梗,如何預防猝死,我覺得,除了這個遺傳、年齡等等因素不可控制以外,其他的,比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體重、戒菸戒酒等,這些都是可控的。對於這些生活方式不良導致的慢性病,我們還是得靠改善生活方式來慢慢糾正它,或者要靠良好的生活方式來預防它。總之一句話:我們預防各種慢性病,預防猝死,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基礎、是根本,如果不改善生活方式,而是照舊抽菸、酗酒、熬夜到凌晨,即便吃上再貴重的藥,也未必能防範它的發生。


殷殷期盼話健康


預防猝死,這些預兆別忽視!

心梗是會疼的。

心梗是在缺血缺氧的情況下發生的。冠狀動脈那邊一堵上,心肌這邊就缺血了。

心肌在最後垂死的時候還不忘了派出通信兵去跟大腦彙報,“求支援!沒。吃。沒。喝。斷糧了。”

這個呼救信息是通過人體內的神經線被傳導出去的。

這個時候你會感覺到胸口疼痛,這就是心肌對你最後的宣言了。

當然了,垂死掙扎的心肌不止定向地想大腦求救,它也會求身邊的組織幫它一起呼救,所以才會有牙疼、喉嚨痛、胳膊疼等。

也就是說,在心梗發作時,病人的主流感受是胸口痛,但牙疼、喉嚨痛、胳膊疼等情況也是不能被忽視的。

(關注深讀視頻公眾號,深讀君攜手六十萬三甲醫生,24小時為你提供在線問診服務。先看視頻再問診,清楚多了)

心梗也是會意識不清。

隨著心梗情況的持續,大面積的心肌組織壞死。一個身負重傷的心臟在加班工作,這泵血量肯定就沒有保障呀!

大腦,這個需要血的大戶就會第一個受到牽連。

大腦供血不足,就可能會出現意識喪失。腦損傷、偏癱、腦死亡都是有可能的!腦真心傷不起啊!

如果心梗發生後,沒有及時就醫,那可能就直接導致死亡。

怎麼遠離心梗猝死呢。

第一招,控制“三高”,即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這三個傢伙在血管的病變過程中可謂是無處不在啊!

高血壓和高血糖往往先打頭陣,來個大招把你的血管壁直接損傷掉。

緊接著,多餘的脂質和糖馬上就會堆積在損傷處,形成血栓。

所以,有以上三種疾病的患者,一定要積極治療,以防引發心梗哦!

(關注深讀視頻公眾號,深讀君攜手六十萬三甲醫生,24小時為你提供在線問診服務。先看視頻再問診,清楚多了)

第二招,戒菸。

香菸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質,其中和動脈硬化關聯最大的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

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進而導致血壓上升,血管受損。

而一氧化碳會損害動脈壁,導致膽固醇沉積在血管上,這時候也就離動脈硬化不遠了。

第三招,注意飲食、加強鍛鍊。

有心梗疾病的患者,平時可就不能胡吃海塞了,一定要少鹽、少糖、少油膩!

還要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並遵循有氧運動的四原則:循序漸進、因人而異、全面發展、持之以恆。

當然早睡早起也很重要啦!要是你還是熬夜不運動,就等著心梗來敲你的門吧!

(關注深讀視頻公眾號,深讀君攜手六十萬三甲醫生,24小時為你提供在線問診服務。先看視頻再問診,清楚多了)


深讀視頻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現在我們身邊的年輕人出現了很多“三高“的患者。而這也是現在心梗、腦梗發病人群年輕化的一個現實原因。

通俗的說,血管質量的下降是現在心梗、腦梗猝死發病率增高的一個根本原因,最焦點的一點就是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不再是中老年人群的專利。一些年輕人也開始出現了血管粥樣硬化的苗頭。

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方式的變化,導致很多年輕人過量攝入高油高脂高鹽的食物,加上他們久坐不動、經常熬夜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會有損於血管的健康,也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以前在電視上看過這樣的廣告,30歲的年齡,60歲的心臟。這不是危言聳聽,身邊真有這樣的人存在。

臨床曾有這樣的病例,一名四十歲左右的女性在媒體當夜班編輯,突發腦出血,雖然搶救過來,但是醫生髮現她的腦血管用“糟透了“來形容都不為過。

動脈粥樣硬化帶來的是血管內的斑塊堆積,如果不穩定斑塊破裂、血栓形成,在血管內遊走,就可能引發各種血栓類疾病,其中最為致命的就是心梗和腦梗。

斑塊破裂可能發生在多種情況下,比如說運動過量,情緒激動,過於勞累,冷空氣或者低溫刺激,或者是熬夜、突然的高血壓(一般以清晨時段為主,有時在大便尤其是高血壓患者,便秘患者身上,更具有危險性。)

所以要降低心梗,腦梗猝死的隱患,要從以下幾點做起,不能含糊。

1、嚴格控制和監測你的血壓血脂水平。正常常規體檢每年一次,可以瞭解血壓血脂狀態。另外飲食上注意要儘量清淡,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不能過多攝入脂肪類、油脂類的食物和高鹽食物。

2、保持愉悅的心情,情緒波動暴怒,有時也會誘發血管收縮,導致斑塊破裂、血栓生成。在臨床上也有一些患者是在突然生氣的情況下,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

3、遠離久坐和肥胖,適量運動有助於血管健康。我們強調適量運動,是指很多新的患者是在運動的時候突然發病,是其本身有心臟方面疾病,或者是運動過量造成疾病發生了。

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運動員會猝死的原因。通俗的說,運動的耐量已經超越了他的承受極限,或者是自身有心臟方面疾病沒有查出,或者是查出之後沒有積極治療。

格外提醒,當發現胸痛或者肢體麻木,或者頭暈頭迷頭疼的情況,一定不能忽略,因為心臟和腦部疾病由不到任何耽誤,耽誤之後可能就會是治療時機的延誤,另外還可能帶來生命的消逝。


遼瀋名醫


心梗腦梗其實非常相似,區別在於堵塞的血管位置不同,所以我們經常說心腦血管疾病,而兩者的預防也可以統一概括。

我們都知道心梗腦梗是因為血管狹窄堵塞,那麼到底是什麼堵塞了血管?

斑塊和血栓。

當我們的血管發生堵塞,最先出現的就是斑塊,正常的血管壁是光滑平坦的,無法留住斑塊,但如果我們的血管內皮發生了破壞,就會在血管內壁上出現坑洞,各種脂質垃圾就會在這個坑洞上進行堆積,時間一長就出現了斑塊。


斑塊穩定時,對我們的影響並不大,但如果其外層的纖維帽因為某些原因,出現破裂,那麼裡面堆積的脂質就會散開,迅速膨脹形成大血栓,堵塞血管。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心梗、腦梗發病急,容易猝死的原因。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心梗腦梗呢?

自古以來,我們的老祖宗都有一句話:“治未病”


這確實是最好的治病之法,預防才是最沒有風險的治療方案,斑塊的形成是難以阻止的,因為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斑塊是肯定會出現,我們只能盡力的去推遲其形成。

1,健康飲食

2,良好心態

3,適量運動

4,不吸菸不喝酒

這4種預防辦法適用於所有人,不僅零投入,而且低門檻。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可以用健康換來金錢,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花費再多的金錢也無法讓時光倒流。

(本文由羅民教授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我進行刪除。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私聊聯繫,共同探討。關注本文作者,獲取更多醫學知識,歡迎點贊、評論、轉載,共同進步)


羅民教授


腦梗患者多不會發生猝死,心梗患者確實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如果想預防心梗的猝死,應做好以下預防工作:

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剛發生心梗的一週內容易發生猝死,特別是發病後的數小時內,最容易發生噁心心律失常。對於急性心梗患者,都需要入住重症監護病房,通過心電監護隨時發現患者的惡性心律失常,必要時可給予藥物或電除顫處理。監護病房可使心梗30%的死亡率降低到15%。

對於陳舊性心梗的患者,特別是否心臟擴大及EF值降低的患者容易發生猝死,需終身應用美託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可改善患者預後。對於符合條件的心梗後患者,還可應用ICD預防猝死。

心梗患者,需要做好二級預防工作,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再次發生,如長期應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阿託伐他汀等他汀類降脂藥物等,同時注意控制血壓、血脂、血糖。

最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避免猝死的有效方法,一些心臟病的患者,很多是在與他人爭吵情緒激動時發生的猝死。所以心梗患者一定要保持心態平和,不亂髮脾氣,生活規律,不熬夜,避免便秘,控制體重,適當鍛鍊身體。


醫患家


1、首先不管是心肌梗塞,還是腦梗死都是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斑塊形成,脫落,最終導致疾病的發生,甚至猝死。

心梗、腦梗導致猝死的預防<strong>,主要包括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

一級預防:一般是指病因預防, 就是在疾病沒有發生前的預防,通過早期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主動地控制各種治病的危險因素,從而達到使腦梗、心梗不發生或是推遲發病年齡。

二級預防:是指得病後如何預防疾病的再次發生,主要是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

2、對於二級預防,除了要做好一級預防以外,還要做到疾病的正規治療、複查等。如合理膳食(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戒菸、限酒,適度運動,心態平衡、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堅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等。

3、心肌梗塞的預防:避免過度勞累、精神放鬆、愉快生活、避免吃的過飽,不要在飽餐或飢餓的情況下洗澡,水溫及時間要相當,注意氣候變化,在嚴寒或強冷空氣影響下注意保暖,瞭解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狀並給予及時處理,如胸痛、氣短、呼吸困難、大汗、心慌、噁心、嘔吐等,出現以上症狀含服硝酸甘油,馬上就醫。

4、腦梗塞的預防:避免過度勞累、精神放鬆、愉快生活、避免吃的過飽,不要在飽餐或飢餓的情況下洗澡,水溫及時間要相當,注意氣候變化,在嚴寒或強冷空氣影響下注意保暖,瞭解腦梗死的先兆症狀並給予及時處理,如出現頭痛、頭暈、肢體活動不利、言語不清、流涎(流口水)等,出現以上症狀,應就地平躺休息,切勿搬動,及時就醫。


小曉醫生


心梗腦梗確實是發生猝死的高危疾病!

要預防心梗腦梗導致的猝死,首先我們要弄清心梗腦梗是什麼,心梗腦梗是怎麼發生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效的預防猝死。

心梗腦梗雖然統稱為心腦血管疾病,但是還是有一點區別,心梗是心血管發生堵死;腦梗是腦血管發生堵塞。總的來說發病基本原因相同,那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後斑塊越來越重,一旦斑塊破裂就會形成血栓,血栓就會堵塞血管,就會發生心梗腦梗。

那問題就轉移到動脈粥樣硬化了?簡單理解動脈粥樣硬化就是血管垃圾,長期的血管垃圾堆積,逐漸就會附著在血管內壁,就會形成斑塊,引起血管狹窄。

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的原因:遺傳基因,高齡,性別差異,吸菸,酗酒,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久坐不運動,不健康飲食,肥胖,腎功能不全等等原因。這些高危因素越多越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加重。

那麼預防心梗腦梗就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加重,我們沒法改變遺傳基因,沒法改變年齡。我們減輕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方法只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戒酒,低鹽低脂低糖飲食,控制體重,堅持有氧運動,規律作息等等。



當然,熬夜、過勞、寒冷、超負荷工作及運動、壓力大等等也是心梗腦梗的誘發因素。

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三高的患者必須正規的控制三高,甚至要正規的藥物治療。對於輕度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更要正規的服用阿司匹林加他汀,預防血管狹窄進一步加重,預防斑塊破裂,預防心梗腦梗。

所以,健康生活方式+正規的藥物治療就是預防心梗腦梗猝死的基本方法,有效方法!


心血管王醫生


心梗、腦梗都是慢性病造成

兩種疾病一旦發作,就可能出現生命危險。而且最佳搶救時間短,一般不超過6小時。

而且複發率、致殘率、致死率都是居高不下,成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殺手”。

與心梗、腦梗密切相關的"摯友"

糖尿病、高血壓、風溼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各種原因的脫水、各種動脈炎、休克、血壓下降過快等都可能引發!

▷糖尿病合併腦血管病多為缺血性腦血管病。

糖尿病伴有糖、蛋白、脂肪代謝障礙,甚至還可以有水、鹽代謝和酸、鹼失調。這些代謝障礙是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生理基礎。

加上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會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導致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流速度變得緩慢,極易形成血栓,堵塞腦血管和冠狀動脈。故糖尿病人容易產生動脈硬化症,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首要隱患。

▷高血壓使動脈硬化的發展加速和加重。

長期的高血壓患者大多會引發體內血管硬化異常,這時候也包括心臟血管和腦血管。高血壓與腦梗的發病有一條共性,就是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還有遊離自由基含量過高。所以高血壓病人一定要定期複查腦ct以及心電圖來排除一些特殊的併發症。

心梗、腦梗的早期表現

心梗:患者多出現胸悶、氣短、心悸、噁心嘔吐等症狀或胸痛長達兩小時。

腦梗塞:早期大多數沒有特殊表現的,可能會出現肢體活動異常,頭暈等的一些非特異性表現。嚴重者會出現一側肢體無力、麻木;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視物旋轉;進食困難,口腔吞嚥有障礙等。

當患者出現以上類似症狀時,高危人群可隨時“發作”,出現猝死,因此在早期症狀時應儘快到專科醫院就診。


更多健康知識,關注【健安生活】!

任何心腦血管疾病知識均可關注後,邀請小編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