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爱情,我陪跑了八年。

我最喜欢的电影三部曲,春娇志明系列,你看过吗?

第一部,香港禁烟大背景,春娇和志明后巷约烟,一发不可收拾。仅用一周的时间,男女主确定了关系:从陌生人到朋友,到恋人。

这场爱情,我陪跑了八年。

第二部,爱情遭遇急变,志明北上,春娇随后也从香港来到北京,两人各自有了对象,身份进而转移,从熟人到炮友,又从炮友到恋人。

这场爱情,我陪跑了八年。

第三部,春娇和志明的感情,走到了第八个年头,这一场爱情长跑,他们到了哪一步?

这场爱情,我陪跑了八年。

还是步步惊心。

所幸结局是完满的,俩人迎来了新的关系阶段,共同迈向下一段人生。

在这里我特别想说,春娇和志明,给出来了一个特别好的爱情蓝本。

一段感情若想要朝着好的方向去,一定是两个人经过努力,一起解决不同时期的感情问题。

有人不同意,他曾经问过我,春娇和志明系列到底好在哪儿?

一个有男友,搞暧昧,终于搞分了手,就和暧昧对象在一起了,难道不是个作女?

一个明明有女友,春娇来了北京后,就背着女友,偷情打炮,难道他不是个渣男?

我的答案很简单,看似很贱的这一对,恰好写实又现实地映照出都市红男绿女的复杂情感。

感情复杂化,人设缺陷化,是在对这个时代表示遵从。

人是一种无法自主参照自己的个体,它会随着时代推移发生改变,信息社会里,感情不再像过去那样扁平化,加之感情向来毫无章法可言,在它的体系里,没有对,还是不对,只有好,还是不好。

春娇和志明的好,则体现在风雨过后,仍然瞥见彩虹。

流水的问题,铁打的CP,这实在是现代社会里的恋人模范,就算贱,也他妈贱出了真爱。

在感情观上,我一直相信一点,只有永远圣洁的键盘党,外在道德感无上的君子党,没有完完全全的,连思想都没有一丝丝邪念的,干净的人。

那么,爱情的蓝本到底在哪里?三部得一起说。

首先这三部,男女主均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发生纠缠。依次是香港,北京,台北,如我所讲,均解决了不同的问题。

春娇大志明四岁,志明被前任评价,说他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整天玩乐,志明则自述,高中就觉得自己没长大过,让一个小孩去照顾另一个小孩,很残酷的。

最经典的,他喜欢把干冰倒进马桶里,看干冰冉冉升起;

这场爱情,我陪跑了八年。

志明取车送春娇回家,于停车场装鬼吓唬春娇,凸显稚气;

这场爱情,我陪跑了八年。

志明对春娇手机转网一事态度模糊,消极对抗,有个细节,第二日春娇约烟,也不像一开始那般,帮春娇点烟了,而是把火给了她;

这场爱情,我陪跑了八年。

便利店囤烟偶遇春娇,两个人随后同行,志明在那时仍在表示,和春娇认识一周了,发生了很多事情,自己不知道在做什么;

这场爱情,我陪跑了八年。

至于第二部就更多了。

忘记参加春娇妈妈的生日餐,道歉时,志明开玩笑似撒娇;

这场爱情,我陪跑了八年。

在外聚会,志明拿了春娇烤的鸡翅,跑去给客户吃,引发争执;

这场爱情,我陪跑了八年。

去北京一事,居然当天在大巴车上才提,分手也没有正式提过,EXM?

这场爱情,我陪跑了八年。

背着当时女友和春娇打炮,偷情;

这场爱情,我陪跑了八年。

发现追不上春娇的高铁了,第一反应是放弃;

以及第三部里,出庭躲在春娇身后,被春娇的朋友吐槽;

干妈想要借精生子,志明说:得问问你春娇姐同不同意;

……

我们能从张志明身上看到一个男人,他面对感情,临场反应均是推卸责任,只考虑自己,态度暧昧模糊,被动式恋爱相处造就了另一方沦为牺牲者,使得相对成熟的余春娇几度崩塌。

长张志明四岁的余春娇,面对稚气的男友,只好扮演起成熟角色,带着港女口是心非的劲儿,但举止明确,因为你弄地我们很不舒服了,所以我要为这段关系喊停。

她指点过,纠正过,终极大招乃悲痛式绝情,你看第二、三部的结尾,套路一样,这一段感情,她是那个指路人。

并非是在说余春娇这个人无懈可击,她早年敏感多疑,多年后又深陷中女危机,安全感的缺失,才将俩人关系推向暗处,在这一点上,她绝对有过。

两人相爱,也是棋逢敌手,若是一人抛出问题,另一人不予配合及改变,很难长远。

张志明听从春娇的话打算节约钱,从遗忘春娇母亲生日(第二部),到与春娇父母双方积极相处(第三部),以及选择亲口拒绝“干妈”,设下局中局挽救情感,认真求婚,他承担起自己无视过的细节,一一

补救

最惊艳的改变,莫过于台湾地震戏过后,他的态度——放低姿态,追回春娇。

有一场地震戏,是一个很好的,关于爱情立场的辩证

也是考核志明是否真正成熟的转折性一幕:

地震来了,春娇出于害怕,拉着门把手不放,志明劝说,只要挪到旁边的桌子底下就好,她也不放手;

志明见劝说无效,则钻到桌子底下,连人带桌挪到春娇不远处,但桌子太大,无法靠近春娇;

志明在桌下,也没有放弃隔空喊话,让余春娇过去他那边一起避避;

春娇还是害怕,不肯放手;

地震过去了,春娇陷入了沉思,旋即问志明为何要离开她,责备志明从来只会像她爸一样,只顾着自己,牺牲别人,张志明则表示,当时选择那么做,是最为本能的,理性的反应,不应该拿不愿意陪她一起死当做自私。

你要是问我,我对这一段孰是孰非,观点保持中立。

我能理解春娇因安全感匮乏,害怕,所体现出的“作”;

但也能明白志明举措之无奈,在伴侣极度不配合的前提下,他自我保全又有什么错?

没有绝对的立场能证明,谁就一定是对的,或者错的。

爱情,本来也不是能通过什么方式就能去验证的方程式。

但张志明真的长大了,他亲口说出:“春娇,是你令我长大”这样的话,意味着他选择了妥协,选择“认错”,只为去保全他爱的女人。

不计较对错得失,只坚守自己心底的感情,志明成,就成在这点。

这就是这个角色的显著变化,过程漫长,耗时八年。

他们解决的问题,我梳理如下:

第一部,初识,男女主解决掉暧昧闪避的问题,关系一锤定音。

第二部,危机,春娇志明跨越了地域的挑战,外来的情感诱惑,关系递进。

第三部,危机更加写实,婚姻,生育,大龄,不可抗的灾难,俩人由分崩离析到大和谐

正因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有人进,有人退,有人点拨,有人改变,有人妥协,这段关系无论怎么此消彼长,它的能量一直在线,俩人都在为其充电。

这场爱情,我陪跑了八年。

不得不说,这实在是我想要的爱情的样子。

不只是因为那些琐碎的恋爱细节,透露着精细复杂爱情之美好,源源不断地刺激着我们,去感受,去信仰一件事,会好的,会有的;最主要的,根本是因为它一路陪伴了我们很多年,我在成长着,他们也在成长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