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郑书法圈子的“名人”,你认识吗?

这个新郑书法圈子的“名人”,你认识吗?

新郑的书法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提及赵中祥的名字,无论是书写多年的老人,还是刚入门的年轻人,无人不晓。

每年新郑市举办的各类书画展上,赵中祥的作品总是最“耀眼”的那个,常常引得观展群众驻足,拍照留念。

这个新郑书法圈子的“名人”,你认识吗?

成就的背后,必然是与付出成正比的。练书法的人都知道一个词,叫“铁砚磨穿”。但有些人练出了成就,往往疏于基本功的练习。

但今年已经82岁的赵中祥,从开始练字至今,每天的早晨都是从练字开始。时至今日,依然是早起先到书房,摆开笔墨纸砚,静思片刻,等待灵感“上线”,或是“日出江花红胜火”,亦或者是“沁园春•雪”……

这个新郑书法圈子的“名人”,你认识吗?

回看过往的书写之路,赵中祥坦言也经历过盲目临帖,初学阶段乱写的迷茫,进入工作后,才有时间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篆隶行楷草”自然都临过帖,但并不拘泥其中,而是更注重艺术的美感,看到觉得好看的字,就反复揣摩,从“临帖”到“出贴”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1985年,48岁的赵中祥当选为新郑市第一届书协主席,直到现在,一干就是35年。从一个人的自娱自乐,到责任在肩,赵中祥决定要做点什么。

这个新郑书法圈子的“名人”,你认识吗?

“文革”之后的那个年代,新郑的书法界还是一片荒漠,培养书法人才是当务之急。

于是,在赵中祥的努力下,学制三年的“书法函授大学”开班后,培养了八名同志,后来都成为新郑书法界的领军人物。接着,又举办培训班,组织新郑书法爱好者参加,请省里、郑州的书法家前来指导,一大批书法爱好者成为新郑书法界的骨干。

这个新郑书法圈子的“名人”,你认识吗?

新郑的书法圈子星火燎原,荒漠变绿洲。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新郑书法爱好者开始频繁以书会友,参加郑州、开封等地区的书画交流,提高水平。

但赵中祥觉得这还不够,特别是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越来越被全球华人关注之时,身为新郑市书协主席的他,又被当选为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开始致力于以书法为载体,进一步推广黄帝文化。

这个新郑书法圈子的“名人”,你认识吗?

2011年,在赵中祥的的努力下,首届炎黄文化书画展在新郑开展。为了提高展览水平,年过七旬的赵中祥亲力亲为,通过打电话、发邀请函,甚至到北京登门拜访等方式,征集书法家的作品。最终收到全国26个省市的作品350余件,经过评审入展的220余件,多数是国家级会员和名家之作。

此外,赵中祥还多次带着新郑书法家作品走进台湾,促进两岸交流,甚至走出国门,参加过“加拿大世界华商大会”,还留下过“书法换项目”的一段佳话。

这个新郑书法圈子的“名人”,你认识吗?

新的时代,赵中祥也对新郑书协以后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展现时代精神,发挥社会效益、发挥正能量,赋予书法作品新的内涵,进一步传承推广黄帝文化,提高新郑影响力和知名度。”

新闻中心融媒体记者:刘佳美 张连婕

编 辑:赵博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