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都瞭解的羽毛球握拍姿勢,你get到了嗎?

萬丈高樓平地起,握拍只能靠自己——萬丈高樓要靠牢固的地基支撐,超高羽毛球水平要以熟練的握拍為基礎。


在羽毛球球的整個技術動作中,握拍是最基礎的技術,同時也是人體感覺與拍最直接接觸的部分。握拍控制,直接反饋與大腦,大腦再作用於握拍動作。同時也是最細膩的動作之一,球場上的每個位置,每種方式的握拍擊球,都會有稍微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在規範握拍動作基礎上去體會,去改善動作。

初學者習慣於“蒼蠅式握拍法”“一把抓式握拍法”,因為這種方式的握拍更符合人體長期形成的握東西的習慣,更易於學球初期把球打遠。但卻違背了人體生理學的發力方式及動作規範性。

高手都瞭解的羽毛球握拍姿勢,你get到了嗎?


規範的握拍,技術的提高的基石,對於其他技術動作的學習應用,有著極其重要的關聯。

所以不要以為握拍就是抓住拍子而已,裡面的變化大不同。

有人接發球前習慣各種轉拍(就是在手裡各種轉動),但總能在擊球時把拍子轉到合適的位置,這就是達到熟練的掌握的地步。

高手都瞭解的羽毛球握拍姿勢,你get到了嗎?


下面是規範的握拍方法:

羽毛球拍的握拍方法有兩種:正手握拍法和反手握拍法。以下技術均以右手握拍為例。

一、正手握拍法

正手握拍法又稱“握手”式握拍法。

高手都瞭解的羽毛球握拍姿勢,你get到了嗎?


握拍時先用左手拿住球拍杆,使拍面與地面垂直,再張開右手,使虎口對著球拍拍框的內側,手掌小魚際肌靠在球拍柄端,小指、無名指、中指自然併攏,食指和中指稍分開,大拇指的內側和食指貼在拍柄的兩個寬面上將球拍柄握住。握拍時掌心不要貼緊拍柄,要使掌心與拍柄保持一定的空隙。

高手都瞭解的羽毛球握拍姿勢,你get到了嗎?


正手發球、身體右側的放網前球、擊肩下球和肩上球以及頭頂擊球等一般都採用正手握拍法。

二、反手握拍法

反手握拍法是在正手握拍的基礎上,將大拇指伸直用其第一指節內側頂貼在拍柄內側的寬面上,食指收回,與拇指同(或略)高,用大拇指和食指將球拍稍向外轉,中指、無名指、小指緊握拍柄,拍柄端緊靠小指根部。握拍手心與拍柄之間留有空隙,以便能充分利用手腕力量和大拇指的內側壓力擊球。

高手都瞭解的羽毛球握拍姿勢,你get到了嗎?


反手發球、身體左側的擊肩下球和肩上球等身前球一般都採用反手握拍法。

隨著羽毛球運動的日益發展,速度加快、打法先進、技術細膩,因此又產生了另一種反手握拍法:將大拇指第一指節內側自然貼在拍柄的窄稜面上,握拍手心與拍柄保持一定間隙。這種握拍法能充分發揮各手指的力量和靈活性,擊球時技術動作小,爆發力強,球速加快,同時能運用手指力量來控制球,使球的落點更佳。

高手都瞭解的羽毛球握拍姿勢,你get到了嗎?


掌握正確的握拍方法,須注意以下幾點:

1.握拍要活、松、變

活——握拍時,不宜使勁緊握球拍柄,以免影響手腕、手指動作的靈活性。握拍過緊,擊球時難於發力,限制技術的正常發揮。

松——握拍時,幾個手指要自然分開放鬆握住球拍柄,掌心不要緊貼拍柄,手心到虎口之間應留有空間。只有在用力擊球瞬間,才緊握球拍柄,以免球拍脫手。

變——在不同的位置、角度或使用不同的技術時,握拍方法也要作相應的細微變化才能打好球(這一點是要細細體驗握拍方式的不同,打出的手感不同)。握拍時要善於運用手指的發力加以變化,以達到技術動作的一致性。

發力

發力是指羽毛球運動員在擊球時所用的或發出的力量。過去常說,打羽毛球時,手的發力主要是以小臂和手腕的力量為主。然而,隨著羽毛球運動的日益發展,技術動作細膩,擊球速度快,發力強,單靠小臂和手腕的力量已難於適應,因此必須運用和發揮手指的力量,使手腕、手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方能符合當今羽毛球技術發展的需要。

手指的發力,主要是運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力量,以及手掌左側大半部位的力量加以配合。

高手都瞭解的羽毛球握拍姿勢,你get到了嗎?


無名指和小指只起協調作用,用以發揮靈活性和擊球力量,協作轉動球拍,使擊球力量更大些。

高手都瞭解的羽毛球握拍姿勢,你get到了嗎?


三、握拍法練習方法與步驟

正確的握拍法一學就會,但是,一打起球來容易走樣,回到原來錯誤的習慣性握法。因此,初學者要注意養成正確握拍的習慣。

按正確的握拍法握拍,轉動拍子,領會正手與反手握拍法的區別。

高手都瞭解的羽毛球握拍姿勢,你get到了嗎?


1、用手指將球拍不斷地向左右轉動,交替做正手和反手握拍的練習,驗證正手與反手握拍的靈活性和正確性。

2、用正手、反手握拍法做連續向上擊球練習,領會小臂、手腕、手指的發力動作,培養球感和眼睛注視球的習慣。

3、用正手、反手握拍法按發球、挑球、擊高球等技術動作要領進行揮拍練習。

4、在掌握了正確的握拍法以後,便可在場上進行發球、擊球的練習,體會其中的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