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

上善若水285803123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近代以后也叫扫墓节,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传统节日。清明日在春分后的第15天,按古代的说法,处于仲春、暮春之交。

清明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兼有自然和人文内涵,在今天,各地的节日活动虽然各有不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的基本主题是共通的。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气候规律而制定的。“清明”后天气变暖,雨水增多,万物都在此时脱去冬装,迎来春天的气息。在古人看来,“清明”是天地由阴到阳的一个转折点。

“清明”又是节日,和单纯的节气不同,它同时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清明”是怎么从节气成为节日的呢?

其实,清明节是融合了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而形成的。扫墓祭祖的礼俗来自寒食节,而郊外踏青则继承了上巳节的传统。

说到“寒食节”,我们自然想到了介子推。在传说中,“寒食节”就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一直忠心地追随于他,并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回国做了国君后,封赏群臣,却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也不愿受赏,带着老母亲到绵山隐居。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去请介子推,介子推还是躲在山里,不愿意出来做官。晋文公就让手下放火烧山,原本是想逼介子推出来,谁知道,介子推宁肯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就下令: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后来就称为寒食节。

其实,寒食节的起源并不是因为介子推,而是来自远古的“改火”习俗。《周礼》中就有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从其他的一些先秦文献的记载也可以知道,从很古老的时候开始,北方中原地区一直就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因为仲春时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天上的雷电也容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就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称之为“改火”。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以冷食度日,所以得名“寒食节”。《周礼》中提到当时有“司炬”一官,就是专门掌管“禁火”和“改火”事宜的。

寒食节又被称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等,在冬至后第105天,清明前一二天。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禁火、冷食、祭祀祖先。寒食节曾是中国民间的第一大祭日。

《后汉书》记载,最初的“寒食”时间很长,最长的达105天,最短的也要一个月。长时间的冷食,不利于健康,所以曹操曾下令禁止。后来,寒食的日子有三、五、七天等不同说法。

在汉代,寒食节这天,百姓家里不得举火,到了晚上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到贵戚重臣家里。这习俗一直沿袭到唐宋时期,苏轼的词作《望江南·超然台作》里的“且将新火试新茶”一句,说的就是寒食之后用新火煮茶的事情。

但从唐朝开始,寒食节就慢慢被清明节所取代。《中国传统文化大观》里说:“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到宋元时期,不仅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禁火、冷食、蹴鞠等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名下了。

上巳节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历史非常悠久。《论语》里所说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最初的上巳风俗。

汉代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上巳节的习俗在殷周时代就已经形成,朝廷专门设置了女巫进行主持。因为在这个季节交换的时刻,古人认为,天地之间的阴气尚未退尽,而阳气已然萌发,人最容易生病,所以应该到水边洗涤一番,晒晒阳光,称之为“祓禊”。“禊”就是“洁”,“祓禊”就是一种通过清洁自己而消除致病因素的仪式,同时可以祈求福祉降临。因为这个活动在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举行,所以称之为“上巳”。《周礼·春官·女巫》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在这一天,人们都去水边祭祀,临河洗浴,以求祈福消灾。

在古代,因兰草香气袭人,所以被看作灵物,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进行斋戒的最好洗浴方式就是“兰汤沐浴”,因而就另有一种说法,上巳节的“洗浴祈福”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

还有人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他们说,祓禊活动本是远古时期男女春日欢会、妇女祈孕的信仰行为,用兰草或香薰草药沐浴,都是为了唤起性欲。

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总之在先秦时期,上巳风俗已相当盛行,甚至成为了一种制度,并有专门的人员掌管。

在汉代,上巳习俗依旧流行。《后汉书·礼仪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后来,慢慢地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游春踏青等内容。晋代陆机有诗:“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写的就是上巳节祓禊、踏青的情景。

到了魏晋时代,上巳节改在了三月初三(所以又称为重三或三月三),逐渐地变成了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称曲水宴)的节日,并由此派生出了另外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酒杯)放在水面上,任由它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且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王羲之《兰亭集序》里“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句子,描绘的就是这种盛况。魏明帝曾专门建了一个“流杯亭”,东晋海西公也曾在建康钟山设立过“流杯曲水”。南朝刘孝绰的《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诗有两句“羽觞环阶转,清澜傍席疏”,也是对这种习俗的生动描写。

后代沿袭,上巳节就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在唐代,上巳节是全年的三大节日之一。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唐朝时,皇帝在上巳节这天要在曲江池宴会群臣,共行祓禊之礼:“三月三日上巳之辰……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白居易的《三月三日谢恩曲江宴会状》一文详细记载了当时盛会的情况。

因为上巳节的活动可以使男女相会,所以许多男女趁此时表达爱慕之情,这就使之成了中国古代的“情人节”。春秋时代,《诗经》里就写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时相爱之事,比如《郑风·溱洧》:“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到了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是把这种摇曳绮丽的风情烘托到了极致。

但是到了宋代,上巳节就慢慢地被人们忘记,渐渐销声匿迹了。

因为上巳、清明、寒食三节日期相近,上巳和寒食的节俗慢慢地都融入了清明节。融汇了另两个节日的清明节,逐渐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包括禁火冷食和郊游踏青等活动的传统节日。


万卷纵横眼欲枯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在很多人眼里,清明似乎总是和祭祖扫墓联系在一起。

不过在古代,清明之前还有一个寒食节,只是后者已被前者吸收了。

据传说,春秋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介子推曾割股为之充饥。

后来,重耳归国为君,群臣皆有赏,唯独介子推不愿受封而携老母隐居于绵山。




为此,晋文公亲自来到绵山请介子推出仕,可是后者就是不愿为官,反而躲避更深。

这一怒之下,重耳竟然下令放火焚山,以此乃逼迫介子推出山。

最终的结果,是介子推与母亲都被烧死柳下。

事后,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下令在这天不准生火只吃冷食,即所谓寒食节由来。

当然,割股也好,烧山也罢,都是一种说法,并不怎么美好。



如唐诗人孟云卿所云:“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是此意也。

窃以为,寒食之意,意在节约防奢,譬如江西风俗,大年初一不起火、只寒食,最起码当天不能再做新菜。

其意无他,一则节俭之意,一则有助消化。

因为南方风俗,大年三十是吃得最丰盛的一顿,食多伤胃,居安思危啊。



到唐宋以后,寒食节似乎与清明节逐渐合二为一了,因为两宋尚有写寒食者,此后则多写清明而不写寒食。

其中原因,恐怕也是因为寒食于清明不但日期接近,而且其功能也接近吧!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清明既有祭奠扫墓之哀思,同时也别有踏青之意。

古时之踏青,就等同于春游嘛,是一件开心的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清明扫墓更像是族人的踏青和家族史的普及教育,也给族人间交流提供了机会。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坑爹史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的清明时节,在这一天,我们扫墓、祭祖、吃青团,缅怀先人。清明节也是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成为一项习俗。下面我们就简要了解一下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清明的由来

清明原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是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大致也就是相当于四五月左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如同立春、春分一样,清明也是标志着农业活动的节气。在汉代文献《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又有"万物至此皆洁清明。"后人也常用"万物至此皆洁清明。"来解释清明的含义。

清明时节的到来,往往伴随着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滋润万物,也洗涤一切尘埃。清明节前后开始进行农事活动,在南方地区,常常有这样的谚语:"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清明一到,天气回暖,人们脱下厚重的冬衣,标志着一年的农忙再次开始了。朴素的中国人信奉神灵,在农耕开始之前,往往祈求上天或是先祖,保佑这一年顺顺利利,灾害莫扰。因而,清明也慢慢演化成为民俗节日。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作为节日,主要活动是祭祀鬼神,所以民间又有鬼节的称呼。同时,由于清明时节,草木回春,万物滋润,人们享受春日大好时光,踏青郊游的习俗也渐渐成为人们的喜好。清明的习俗主要有祭祖扫墓、踏青赏春等等

祭祖扫墓

清明时节的祭祖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家祭,也就是在家中设供祖先,或是在祠堂太庙中供奉祭祀祖先。另外一种就是墓祭,也就是我们现在较为常见的祭祀方式,去往墓地祭祀先祖或者已故的长辈,称为"扫墓"、或者是"上坟"。在清明时节祭祀祖先,往往是墓祭。

在古代,墓祭大致需要除草和填土,这和我们现代社会去到公共墓地上供、献花略有不同。古时,人们把墓地看作为身后之所,对此十分重视,不仅是历代帝王精心为自己修建陵墓,平常百姓也对自己的墓穴看的很重要。

每当清明时节,后辈缅怀先人,去往先祖的墓地除去杂草、平整新土。在清代顾録的《清嘉录》中记载到:"士庶并出,祭祖先坟墓谓之上坟。间有婿拜外父母墓者"。"道远则泛舟具馔以往,近则提壶担盒而出,挑新土,烧楮钱,祭山神,奠坟邻,皆向来之旧俗也。"墓祭除了除杂草之外,还需要上供。上供也就是在坟墓前摆设贡品,烧香祭拜。有时也为死者烧去纸钱,意思是想要先祖有钱花,即"烧楮钱"。"奠坟邻"就是在给自己的先祖上香上供之时,也要给相邻的坟墓的死者上香和上供,可能是想要安抚好先祖的"邻居"。中国人的鬼神观念往往是敬畏先人,以祈求平安。

踏青赏春

踏青赏春,是清明时节的又一大习俗。清明时期,春天真正到来,不再有乍暖还寒的气温起伏,远离了冬天寒冷的阴霾,春暖花开,万物生长。人们在清明时节去郊外扫墓,在结束了沉重的祭祖扫墓之后,留给年轻人们的享乐时光到来。在文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到:"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人们在春天的大好时光中,享受和煦的春光,温柔的春风,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分享喜悦和轻松。

著名的画作《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正是北宋时期汴京城,清明时节人们游乐的场景。画中的人物多大五六百人,车马繁华,人来人往。这幅传世名画,描绘的是当时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状况,也体现出清明时节人们生活的场景,生活气息浓厚。

清明时节,除了祭祖扫墓、踏青赏春之外,古代还有其他的习俗,例如赐新火,这是唐宋时期,在清明节皇帝赐给身边的近臣。因为在清明节前的几天,人们断火吃冷食。朝廷赐新火,也是对臣子和百姓的恩赐。在民间,伴随着踏青赏春,人们还有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比如放风筝、斗鸡、蹴鞠,也就是踢球等有趣的活动。

清明时节,人们或许去扫墓祭祖,缅怀已经逝去的先人;或许去踏青赏春,感受春日的美好和清新;又或许是其他的娱乐活动,再或是现代社会繁重压力下,年轻人选择休息在家,但不管是哪一种,清明假期带给我们的短暂休息,也是对春天的一个奖励吧。


煮酒君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春天的最后一个月,称季春。清明节也是春耕农忙时节,农民耕田必须赶农时,忙插秧,赶季节。清明节到来,也是祭拜祖先的节日,各家各户都利用清明前后数日时间进行扫墓,作为纪念先祖的传统节日,每年一次扫墓,拜祖先,成为民间习俗。按惯例说法,清明前一日叫寒食节,这一天不可扫墓拜祖先,意思是寒食节拜祖先,后代越拜越穷。那么,现代文明社会,提倡文明祭祖,且利用双休日,或休假时间去祭拜,就不存在这种说法。社会不断进步,纪念先祖也隨之文明社会的变革而更文明。


木易春风1


清明由来:

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忆我之时常清明。

臣在九泉心无愧,

劝君清明复清明。

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至深山,渺无人烟,又渴又累。随臣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一块肉,煮了碗汤给重耳喝。十九年后重耳登位,即春秋称霸的晋文帝。当了国王后,赏赐众臣,加官进爵。唯独忘了介子推。众人劝其讨賞,介子推鄙视功利。带老母深居绵山。重耳被人提醒后,想起介子推割肉煮汤之忠义,带人到绵山请介子推入宫。但山高林深,找不到介子推。有人出馊主意,“放火烧山”,结果,山烧了,人还是没出来。却在一颗柳树下发现了烧焦了的介子推母子俩。继而发现树洞内介子推的遗诗。即上述之诗。

晋文公悔恨、悲伤交加,命令全国这一天禁食——寒食。第二天上坟——清明。此风俗在华夏民族延续了两千多年。


低调1916959


对很多人来说,清明节就意味着放假休息,殊不知这个节日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

还记得诸葛亮给刘琦出的主意吗?“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当时刘表已经老迈昏庸,荆州的大权都掌握在蔡氏手中,蔡夫人一心想让儿子刘琮继位,作为长子的刘琦就有生命危险了,于是向诸葛亮求救。诸葛亮本不想掺和别人的家事,无奈刘琦再三恳求,才说了上面这句话。刘琦听从诸葛亮的建议,离开荆州去守江夏,保全了性命。刘琮继位,很快曹操大军南下,刘琮被杀。

诸葛亮提到的两个人,申生和重耳,都是春秋时晋国的公子。当时晋国内乱,也是年轻的夫人要扶自己的儿子上位,发生了夺位之争。申生留在晋国,参与了夺位之争,后来死了。重耳出逃,不仅活了命,后来还回晋国继承了君位,成为春秋一霸。

重耳和清明节有什么关系?这得说说他逃亡路上发生的一件事。

重耳这一逃,就是十九年,辗转数个国家,奔走几万里,风餐露宿,凄惶苦楚自不必说,后面还有晋国派来的刺客追杀。说话这一年重耳逃到卫国,卫国是个小国,不敢得罪晋国,没有收留他。重耳流落郊野,饿得两眼昏花,这时手下有个人给他呈上的一碗肉汤,美味之极,重耳一口气喝光了。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叫介子推,他是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成了汤,救了重耳一命。这就是“割股啖君”的故事。

后来重耳回了国,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对跟随他一起流亡的臣子论功封赏,独独忘记了这位介子推。重耳经人提醒才想起来,于是派人去找介子推,可谁知介子推归隐了,躲在绵山上不出来。于是有人出了个馊主意,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哪知道这个介子推很轴,宁可烧死也不出来。重耳后悔不迭,下令以后每年的这天不许有烟火,当然不是怕雾霾污染环境,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可人总得吃饭,没有烟火怎么做饭?吃冷饭冷菜,“寒食节”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但我一直怀疑它的真实性,尤其是割股啖君那一段。古文里的股指的是大腿,不是屁股。如果是屁股我还好理解一点,大腿上那么多血管,割掉一块肉,以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可能活下命来。且不说当时他们还在逃亡的路上,就算有随军郎中,也不具备外科手术的条件。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臣子可以为国君卖命,但绝不可以随便戕害自己的身体。在当时,舍生取义的事很多,但残害自己身体的事鲜有耳闻。除非别有用心的人,才会把国君排在父母的前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本书,大概是讲霍元甲的,为了突出霍元甲牛逼,也有这么一出:说是两人斗狠,对方把一块烧红的碳放在大腿上,滋滋作响仍面不改色;霍元甲只是呵呵一笑,直接拿刀子在大腿上剜出一块肉来,还烤着吃了。书名我不记得了,只记得看得我当时冷汗直冒。中国人记事,历来喜欢夸大其辞,博人眼球,完全不顾常识。只是我当时想,如果是这种本事,不要也罢。

根据《史记》的记载,重耳流亡到卫国时,已经快六十岁了,这个时候的重耳,要说还有多少志向和豪情那都是假的,他唯一想的是能活下来,过两天安生日子。比如,他逃到了齐国,齐桓公给他送房子送车,还把公室的一个女儿嫁给他。对于一个快六十岁的人来说,在当时,就是大半截身子已经埋进了黄土,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天天如花美眷陪着,好吃好喝养着,还冒杀身风险回晋国干球?果然,后来狐偃他们几个怕他沉迷于温柔乡,丧失了斗志,于是把他灌醉了偷偷逃出齐国,老婆不要了,房子车子都不要了,重耳醒来时气得差点一戈戳死了狐偃。

所以说,这逃亡的路上,如果没有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重耳就不可能安然回国,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霸业。这些大臣吃了多少苦,难以数计,我们只知道,当初一群人跟出来,十九年时间,死的死,逃的逃,能坚持到最后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介子推也是其中之一。

介子推后来不受封,倒是可信。从《史记》的记载来看,这人的性格有些清高,不愿与权贵们同流合污,功成之后退隐江湖也是正常的。想想后世的范蠡,不也是这么做的吗?只是介子推更绝,死也不受封,就留下了一个寒食节。

那么寒食节跟清明节又有什么关系?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只关乎农事,并不是什么节日,因为在寒食节后,就相差一天,渐渐的,二者合一,寒食节的习俗,如祭祖、上坟,变成清明节的习俗,寒食节反而被遗忘了。


逆光大头


祭祖扫墓究竟是清明节还是寒食节?

枯木

清明节放假,祭祖扫墓,这是总所周知的节日,标题之问似乎略显多余。然而,这里面关系到文化传承的延续,值得我们追根溯源,还原文化习俗,回归历史传承,弘扬节日内涵,继承中华优良传统,因此,有必要正本清源。

提到寒食节,如今很少有人了解,只有在少数地区还在保留着这个节日,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已经快消失殆尽,让我们沿着历史轨迹,来寻找寒食节的起源,唤起尘封的记忆,希冀可以维系历史文明纽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礼仪之邦,以孝治国,百事孝为先,孝道分别为生前尽孝,逝去追思。关于孝道有专门的《孝经》传世,规劝人们的行为准则,成为儒家经典之一。生前尽孝典籍浩繁,这里就不赘述,我们谈谈追思,追思的目的是为了慎终追远,寄托哀思,从而净化心灵,归化民风,《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效法先古圣贤,人们的道德自然就会敦厚了。

远古时期,人们去世后“不封不树”(《礼记》),也就是没有坟丘,不知树木,祭祀在家庙进行,春秋时期,墓祭之风开始风行,据《礼记》记载是从孔子开始的,因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去世的早,孔子母亲去世后,想要和父亲合葬,但却觅不到父亲的坟墓在何处,经“郰人袂父之母”指点才找到。孔子认为子孙祭祀祖先必要酌礼节, “忘宜”就是“失德”,于是便在父母墓穴上培土垒坟作标志,从此墓祭便成习俗。

而寒食节的来历,则和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有关,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因“骊姬之乱”在外流亡十九年,介子推忠心耿耿,“割骨奉君”,历尽磨难,一直辅佐在身边,晋文公复国后,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介子推。对此,介子推没有他人一样主动请赏,并且不屑与屑小为伍,不食君禄,携母入绵山隐居,晋文公发觉后入山寻找,为了让介子推出来,便举火烧山,没想到介子推拒之不出,与母同时焚身绵山。晋文公悔恨不已,便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食寒食,结合墓祭,于是形成了在寒食日祭祀祖先和先贤的节日。

介子推逝世为公元前636年,距今已有2654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忌日为冬至后一百五日,寒食节人们祭祖扫墓,认祖归宗,刚开始习俗只是在中原一带流行,到了汉代,寒食墓祭之风渐盛,“扫除墓地”(《汉书•酷吏传》)成了常规,到了三国魏晋时期,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习俗掌故特别垂青,于是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比如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就有“去冬节一百五日, 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

到了唐朝,寒食节更为隆重,成为法定节日,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寒食节已经成为民间祭祀祖先的第一大节日。这在唐代诗人王冷然的《寒食篇》中就有体现:“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说明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蜡祭。

古代钻木取火示意图

唐朝寒食节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传火”,据《荤下岁时记》记载,由于寒食禁火,很多家庭就没有了火种,因此需要引火种,而钻木取火较难,宫廷便令内官用宫殿钱钻榆木取火,并在过了寒食日将榆柳薪火赐给亲近大臣,以示宠幸,达官贵族将传火的榆柳火条插于门前炫耀,亲临争相引火种,这就是“薪火相传”的来历。后人争相效仿,一直到后代还有此风俗。这在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中有体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汉宫为比喻,喻唐朝皇宫)。

寒食节放假的律例在后代一直得到延续,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金元时期,寒食节放假三天,《金史卷十一•大金集礼卷三二•休假》记载,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年)规定,寒食节休假三天。元朝《通制条格卷二二•假宁•给假》记载,寒食放假三天。到了明朝,官员基本上不放假,三大法定节假日仅仅是元旦(正月初一)、元宵和冬至。清朝追寻明朝旧例,也不放假。虽然不放假,可是一到寒食节,民间祭拜祖先的习俗已经约定成俗,寒食节依然得到官方和民间认可。

到了民国政府,将清明节定为节日,从此,寒食节逐渐退居清明节之后,清明节反而成了祭祀祖先的节日。新中国成立后,2007年颁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寒食节的认识逐渐模糊。

反观清明节,清明节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在古代只是节气,因为和寒食节相近,一般在寒食节后第二日,因此人们在寒食节放假的时候,自然会同清明节气一起放假,因此人们经常会把寒食清明一起来讲,这在唐宋诗词里面多有体现,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就是二者并用。

然而,古代清明主要是踏青节,因为和寒食节相近,因此难以避免会经常混用,纵观唐宋诗词,关于寒食和清明的诗词多达几百首,其中寒食诗词无一不是关于扫墓祭祀之词,而清明诗词大多是游玩踏青之语。比如孟浩然《清明即事》:“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白居易《清明夜》:“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杜甫的《清明二首》等等。

关于清明的诗词最著名的莫过于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事实上,这首诗里面的“清明”只是指出清明时节左右,人们祭扫祖先,是一个时间范围的概念,并不是指出清明节为祭扫之日。

关于寒食节,还有个大寒食和小寒食之说,在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词就有明例:《小寒食舟中作》:“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宋《岁时杂记》也有记载,寒食节第一天为大寒食,第二天小寒食,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山西大部分地区依然有小寒食一说,只不过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这是因为清朝汤若望的历法改革的原因。

汤若望对历法进行改革前,清明节气是在寒食节后第二天,第一天为小寒食,历法改革后,以清明节为依据,前一天成了寒食节,以后人们沿用汤若望历法,因此寒食节其实是小寒食。而且经过民国政府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寒食节逐渐式微,只能存在于民间,很少得到官方宣传。

寒食节虽然甚少得到宣示,然而在民间却因为寄托着人们许多美好愿望、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别说国内,就连韩国现在都过寒食节,倘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抢注之类的事情再次出现,那就悔之不及。

韩国四大传统节日之寒食节

因此,从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来看,寒食节比清明节承载着更多的文化血脉,寒食节为了纪念介子推默默奉献的忠贞之气、不与屑小为伍的铮铮钢骨、不贪名利的高尚品德,再加上寒食节祭祖扫墓,慎终追远,追思前贤的优良传统,在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之际,有必要大力宣传寒食节,而清明节自然回归二十四节气之本位,或者退一步在宣传清明节之时,勿忘寒食节,这样才能更好的继承发扬历史文化。

2018-4-6榆木斋


榆木斋


清明节是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不仅会去扫墓祭祖,也会进行踏青郊游等活动,所以清明节又叫做踏青节。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最初,清明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它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很接近,后来,清明节就逐渐取代了寒食节,而寒食节原有的一些风俗活动,比如扫墓、冷食、荡秋千、郊游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音乐舞曲创作


17


goori8ojp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寒食节,寒食节主要是纪念介子推,寒食节又名冷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两个节不一样,不过很近,现在有些人把两个节说成一个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