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八景之南巖佛國,這裡的“五福柿”樹目前國內僅剩兩棵!

南巖古寺,坐落於普寧市南溪鎮登峰村的飛鳳嶺。古寺歷史悠久,相傳唐朝時香火已經開始興旺。如今,古寺內保存下來最聞名的古蹟,要數一棵名為“五福柿”的古樹。據寺內史料記載,這棵古樹是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由當時的廣東提督學政——惠士奇從京城移植到此地的,算起來已近300歲,被譽為南巖古寺的鎮寺之寶。南巖古寺住持悟開介紹說,惠士奇種下的這棵樹,學名為“北京柿”,後來當地人根據果實形狀才起了個好聽的俗名“五福柿”,因為可以入藥,所以每當農曆七月十五左右,五福柿果實成熟,當地群眾就紛紛上山採摘。同時也表達對先賢惠士奇的緬懷。

揭陽八景之南巖佛國,這裡的“五福柿”樹目前國內僅剩兩棵!


五福柿古樹

惠士奇,字仲孺,江蘇吳縣人,清代經學家。因為他在廣東擔任提督學政期間,對整個區域的文化教育頗有貢獻,在他過世之後潮州府將他的神位配祀在韓文公祠中。相傳惠士奇曾來到南巖古寺小住,並題下“萬載雲封”四字稱頌古寺風光。至於他為何將“北京柿”移植到南巖古寺,卻沒有確切的史料說明。

揭陽八景之南巖佛國,這裡的“五福柿”樹目前國內僅剩兩棵!


惠士奇畫像

不過,約30年前,當地登峰村村幹部邱良付曾前往北京旅遊,就從導遊口中瞭解到這種樹種的珍稀。他回憶說,當時導遊帶團友們去雍和宮參觀,在雍和宮大門左側的圍牆邊,導遊鄭重向大家介紹了一棵珍稀古樹,正是“北京柿”;而且還特別提到,全國僅剩兩棵,分別在北京雍和宮和普寧南巖古寺。北京那棵已不會結果,普寧這棵仍能正常結果。邱良付一直生活在登峰村,對南巖古寺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因此,導遊的一番介紹,使得他吃驚不已,從此對家鄉這棵古樹刮目相看。

揭陽八景之南巖佛國,這裡的“五福柿”樹目前國內僅剩兩棵!


五福柿果實

記者在南巖古寺採訪的時候,因為錯過了收穫季節,未能親見古樹結果的盛況。不過,我們還是有幸在普寧當地人手中,見識到這種用來泡酒、浸蜜藥用的奇特果實。當地人介紹說,五福柿的果實浸蜜,具有潤肺效果,可以治療咳嗽;而用來泡酒,則對高血壓患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揭陽八景之南巖佛國,這裡的“五福柿”樹目前國內僅剩兩棵!


泡酒的五福柿



揭陽八景之南巖佛國,這裡的“五福柿”樹目前國內僅剩兩棵!

南巖古寺內五福柿古樹的介紹銘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