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前几年,一些地方频频被曝光的政府办公楼大兴土木,富丽堂皇。莆田常太镇的政府办公楼却仍是简朴的砖木房,一用就是60年,虽然矮旧,却敞亮,成为党心与民心的连心桥。

01、不像政府办公楼的办公楼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驾车驶入常太镇的常青路,很容易就看到几栋莆田山区建筑风格的楼房,它们古旧朴实,甚至有些寒酸,看上去一点都不像是一个镇政府办公楼。然而,它确实是。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经历过几次简单的修缮,目前还保持着建造之初的模样,楼内铺设的木地板已经磨损得几乎看不出颜色,木柱上的油漆渐渐脱落,外墙立面上的青苔随处可见。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院内树木参天,常太特色的枇杷结满树梢,整个大院干净而不凌乱,就是这样一栋简朴的办公楼,成了常太镇数万老百姓的“心脏和大脑”。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虽然还是用着老房子,但并没有影响大家的工作热情。六十年来,镇政府办公楼里进进出出过好几代镇干部,房子低矮,却敞亮,大门随时为百姓敞开。

对老百姓而言,没有什么比不设防的这些老旧大院,更能够体现“门好进”的亲民和便民美德。

02、有故事的办公楼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这栋镇政府办公楼,置身于周边民房中,饱经风霜,见证着一段历史。当建筑和重要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它就被赋予很特殊的意义。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1958年,莆田县决定在常太镇的心脏地带,建造东圳水库。第一任民选县长原鲁山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及数万群众,动工兴建东圳水库。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那时,常太镇三洋、岑下、长基等七个社的村民,“舍小家、保大家”,不得不背井离乡迁往庄边、大洋及邵武等地。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多亏他们的“牺牲小家”和无私贡献,莆田最早的治水理念得以在常太镇贯彻落实。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百废待兴,一切因陋就简,为了更好地办公,一座普通的两层民房,成了镇政府办公的地方,也是东圳水库项目的办事处。

03、民心与党心的“连心桥”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官不修衙,是中国的古训。近年来,曝光的政府豪华办公楼让人触目惊心:安徽阜阳耗资千万打造的“白宫”,河南濮阳县财政亏空近3亿元盖豪华办公楼。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莆田常太镇的办公楼,已经在修修补补中度过了60年。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从一个欠发达的山区一跃成为风景秀丽、初具现代规模的旅游观光生态经济城镇。

办公楼里“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十分抢眼,虽然办公条件比较简陋,但是把钱用在刀刃上,花在百姓需要的地方,这样和群众的距离就近了。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常太镇政府先后投资6300万元,引进6个枇杷新品种,积极推广平衡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一系列丰产高效技术,当地农民的收入大大提高。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现在,枇杷生产已经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支柱。作为莆田最早种植枇杷的乡镇,常太镇享有“中国枇杷第一乡”的美誉,主要有“解放钟”、“早钟6号”等品种。

今年,常太镇的枇杷又是一次大丰收!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改革开放41年,常太镇经历沧桑巨变,60年历史的镇委办公楼,作为办公场所却依然没有改变。这“变”与“不变”之间所沉淀的,是历任镇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与使命。

老旧的办公楼,折射出一个镇干部队伍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党员的“不忘初心”。

走进莆田山区“最美的镇委大院”,办公楼一用就是6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