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航拍中国》第二季?有人说第二季把航拍中国品牌拍砸了,特别是广东篇?是吗?

地理答啦


地理答啦是《航拍中国》的忠实粉丝,喜欢这个系列的纪录片,不仅是因为它拍的“美”,文案“好”,更为重要的是它有个最大的特点——“航拍”。为什么要强调“航拍”呢?因为我国现在的纪录片拍摄水平已经很高了,精品高质量的纪录片有很多,比如《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大国崛起》、《互联网时代》、《华尔街》等等,都是非常好的纪录片。具体到拍的“美”、文案“好”的自然风光纪录和人文历史片,也有《河西走廊》等佳作。《航拍中国》纪录片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航拍”二字。

正如《航拍中国》的片头文案所说——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50分钟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和我们一起天际遨游。

对!我之所以喜欢《航拍中国》,就是因为这部纪录片提供了全新的欣赏大地美景的视角,能够给我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和观感,这是《航拍中国》的独特之处、魅力所在,也是《航拍中国》的最大卖点!这些,应该是航拍中国制作团队自己也非常清楚的。景色拍的美的纪录片比比皆是,文案好有内涵的纪录片一抓一大把,不足为奇!唯有“视角”才能成为让航拍中国这个IP脱颖而出、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卓尔不群的独特定位。

也正因此,地理答啦对《航拍中国》第一季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在第一季播出后苦苦等待第二季。

然鹅,当《航拍中国》第二季真正播出的时候,我却发展这部航拍中国有些跑偏了——最大的感觉是《航拍中国》第二季用在拔高价值观、弘扬主旋律、挖掘历史文化、抒发爱国情怀上的心思,比用在“航拍”上的心思要多的多,他们甚至都忘了飞机是用来“航拍”的,而不仅仅是用来“拍”的。

所以你会看到,在第二季中有很多的镜头,你也知道它是用直升机、无人机拍出来的,但却完全没有“像鸟儿一样”“天际遨游”的感觉。那些“走街串巷”一样的画面,完全没有上帝俯瞰的“视角”,只要在地面上加一个摇臂、铺一条滑轨就能拍出来,根本不用航拍。这些镜头虽然拍的用心,可以让人感动,却完全无法让人惊艳和震撼。可以说,拍摄者已经偏离了他们自己在片头文案中想带给观众的那些体验。

——所以大家不要喷我,认为地理答啦在吹毛求疵。重申一下,地理答啦并没有说《航拍中国》质量不好、水平不高,只是说它没有带给观众“航拍”的体验,缺少了像鸟儿一样天际遨游的快感。

具体到《航拍中国》第二季“广东篇”,地理答啦觉得它除了以上说的缺乏“航拍”的体验,在时间和地域分配上,这一集也有些安排失调,整个50分钟剧情就是——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韶关清远湛江江门东莞珠海梅州一笔带过——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大部分时间和镜头都给了广州深圳,开玩笑的说这一集完全可以叫《航拍穗深》,哈哈。

当然你可能会说,广州和深圳是广东的两大超级城市,多给一些时间和镜头是应该的,即使如此,具体到广州和深圳的片段,你会发现很多镜头都用来介绍高铁站、大轮船,千城一面的、毫无特色的玻璃幕墙和摩天大楼,甚至拍摄工具还钻进写字楼内部拍白领、电脑和格子间,根本没有去重点发掘广州和深圳这两座的独特魅力。

从地理答啦的个人观感来说,《航拍中国》之《航拍穗深》,没有很好的向人们展示航拍视角下的广东,也没有很好的诠释航拍视角下的独特的广州和深圳。

就说这些吧,以上是地理答啦的个人观感,谨供参考。











地理答啦


随着央视《航拍中国》的热播,媒体及网民的评论也随之而来,只要一人给差评,其后不管是否静下心来全程认真观看,都蚂蝗听水响,一轰而起,给予差评,什么换班人马不尽心,什么利益驱使……等等,我认为这都不是公平、公正、客观的评判。

《航》片,几篇我都看完,有的还看了两遍,简单地说一下我的观后感,我总的觉得二季并不比一季差,有的还比一季拍的更好,解说词写的更精彩,画面处理的更唯美。

不难想像,拍摄班底对被拍摄省份都有个基本定位,其拍摄素材,以及解说词,总体风格,甚至分镜头脚本处理都围绕这个定位去展开。

就拿网友热议的广东来说,它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对外贸易方面,它是排头兵,深圳是建市刚满四十年的年轻城市,是在邓小平同志的催生下,帅先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深圳速度即是“三天建一层楼”,高楼的天际线不断刷新,第一高楼的称号频繁易主,这恰恰写出了这座城市的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

纵象上,它着力描写了虎门大桥,1840年,广东爱国将士在珠江入海口布铁链阻拦英国军队入侵,但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广东各炮台失守,清政府割让香港给英国,1997年,建成虎门大桥,香港也在97年回归祖国,要拍广东,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史实。

在中西文化交融方面,《航》片写到,广东全省的陈氏家族,为解决在广东求学的陈氏子弟起居饮食之难,而修建的“陈家祠”时,其建筑上雕刻着西方小天使扎起了发髻来说明在其风格上已西为中用。在该建筑规模上不难看出陈氏家族当年的盛况,真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它还写了,岭南地方剧种,粤剧随广东人的足迹走向全世界:开平以西方建筑特色为蓝本,加入中国元素,高调建造的独具特色的开平碉楼。

在自身文化传承上,广东佛山黄飞鸿纪念馆,将历史上的南派武功与民间的舞狮一同传承,并延续发扬下去。

该片还讲述了西京古道,这条东汉时期沟通广东经洛阳至西安的古老商道,勾起了我们对唐明皇和楊贵妃故实的追忆,如杜牧描絵《过华清宮》: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骑红尘运荔枝走的就是西京古道。

该片不仅讲经济、文化、城市建设,还不时运用地质学来解释地质成因,地质结构,地质称谓,比如该集讲到丹霞山,冯景兰先生就将其丹霞地貌定为在地质结构上的丹霞层。

2018年发生的一件大事,港珠澳大桥全线通车,这对具有世界经济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来说,也是必须浓墨重彩而不可或缺的大事,因为我国也是以“基建狂魔”著称于世的大国。

讲到美,这不得不提在陇南的拍摄,此集一改往日在人们心中甘肃因缺水而处处荒沙的印象。鸡峰山、崆峒山美如仙境,但见满屏都是古树参天,层峦叠翠,流水潺潺,雀叫鸟鸣。仙雾缭绕,再加之古筝独奏,琴瑟和鸣。但见道观和庙堂:上出重霄、层台耸翠、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真所谓,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打坐的老道,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与那玉帝的凌霄宝殿之境、西方极乐世界之地相比,仙得,美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拍到天水市麦积山,其中,万多尊塑像,千多米壁画,拥有一千多年历史,让我们穿越了古今,体味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厚重感。

月牙泉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摄像师浪漫的拍摄手法,也对美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还有张掖的地质奇观,七彩丹霞地貌也让人们大开眼界。还有诸如嘉峪关、敦煌莫高窟等等。我认为该摄制组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尽量给各位看官提供美仑美奂的视觉盛宴。怎么能说他们不走心呢?

该片在“四川篇”拍摄中,还特意提到美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是他描述了稻城亚丁,而使这个不足3万人口的小村以4A级旅游圣地而享誉世界。是他将伊甸园的想象留给了扎尕那,使他惊呼:不曾见过如此美丽而迷人的风景。我想:他的评判是中肯的,瑞士的湖光山色也不能和扎尕那媲美。

在稻城亚丁的画面中,金黄的草甸,翠绿的海子,雪白而圣洁的四姑娘山,其解说词在这里也显得风情万种:宽大的夏诺多吉、洁白无瑕的央迈勇、壮丽的仙乃日……这座座梦幻般的雪山就在这儿,静静守护着举世无双的世外桃源,而四川也因众多高山与人间仙境的并存,成了令人难忘的独特之地,这掷地有声的解说词难道不美吗?

四川九寨沟的拍摄,我也认为其美不胜收,“五花海”“长滩”“诺日朗”,九寨归来不看水,也就是将水的美展现到了极致而禁固在那九寨沟。使观众大有: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沟壑芝兰绕,层层岗峦苔藓生。烟霞常照耀,祥瑞沟中薰,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晴雪在转瞬,一步一换景。这不就是西王母的“瑶池”吗。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航拍中国·第二季》,无论从整体构想,文本的处理,镜头的运用,画面的处理切换,各画面的黄金比例,解说词的撰写,讲解员沉稳而大气的解说等等都可以说无可挑剔,当然不足之处也略有一、二,比如浙江篇的钱塘江大潮,拍得一点儿气势都没有,画面处理很紊乱。再就是卫星图视在片中也有画蛇添足之嫌。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微小的暇眦而全盘否定该片的成功,不然,他们撂挑子,谁来拍我们荆楚大地,三峡大坝、王昭君故里,楚国编钟、光谷的量子,神农氏的故居,与美国科罗那多州大峡谷并驾齐驱的恩施大峡谷。所以奉劝各位网友不喜勿喷。二季与一季相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此大赞。


田明茂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同时也是一名航拍爱好者,自从看了第一季的《航拍中国》,简直只能够用一个字去形容——震撼!

我还对这部纪录片予以:央视最好看的纪录片,没有之一。确实,震撼的画面,精美的文案,独特的视觉,超喜欢。

第二季开播之前,我一直在等,网上一会说18年10月,一会说春节,结果等到现在,快等到花儿都谢了,还好终于等到你。

我很喜欢讲到成都和甘肃这两集,因为亚丁和张掖是我想去的旅游景点。我作为一个广州人,对广东这一集,也没什么太多的感觉了。

罗里吧嗦一大堆,我还是支持《航拍中国》。

图片都是我以前发的朋友圈的截图





行摄俊俊


第2季和第1季相比,确实出现了某些方面的问题。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航拍中国实际上是利用航拍这个角度,展现中国各地的风光,因此是一个地理性质的纪录片。但是随着第1季的社会声誉,成为了地方政府展现自身政绩的一个工具。所以在纪录片当中,就体现为出现了大量的近年来新建的各类公共基础设施,而且密度非常大,很多只能蜻蜓点水的略微展示,转换的时候也非常匆忙。

第二,在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之间,过度偏向后者,这与第1季形成了鲜明对比。第一季当中以自然风光为主,但是到了第2季,有大量的城市形象展示。比如广东篇当中的广州和深圳,江苏篇当中的南京和苏州,浙江篇当中的杭州,四川篇当中的成都。这种城市形象展示,本身没有什么新意,因为大众对于这些城市的认知度很高。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对于民众,已经没有任何的吸引力。仿古式的商业街区,现在已经成为了网络上嘲讽的对象。却成为了航拍中国重点介绍的对象,不免有做广告的嫌疑。让观众产生不满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解说词成了另外一个严重的减分项。本来就已经出现了转换不合理以及自然风光不足的两个严重问题。而解说词的生硬无趣,又使得这两个问题在播放的时候,更加明显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个问题不完全是编剧的问题。有可能是当时素材准备的比较多,解说词是按照原有的素材准备撰写的,结果在实际播放的时候,因为有部分素材被删除,但是又没有对解说词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现在就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本来切换的时候就很生硬,而解说词前后不搭,让观众的疏离感更加明显。

第四,在选择拍摄素材的时候,过度集中在知名景点上,没有开发新的景点,从而让观众丧失了新鲜感。有些景点虽然很知名,但实际上并不适合航拍。有一些景点知名度不高,但其实很适合航拍,却因为知名度的原因没有入选。换句话说摄制组过度迁就了知名度,而没有考虑其自身拍摄诉求。

综合来看,我个人认为,甘肃篇和内蒙古篇虽然也有以上这些问题,但总体来说,不是很严重,比较接近于第1季的风格。是第2季当中相对拍的比较不错的。四川篇属于问题比较严重,但是好在成都以外的内容大体上还保持了第2季的水准。水平在及格以上。浙江篇和福建篇虽然不及格,但也没有离及格线太远。而广东和江苏是拍的最差的,属于远低于及格水准。这两部基本上就沦为了城市风光片。


zyb38537240


之前看了航拍中国第一季,个人感觉很有视觉冲击感,看完后特别期待第二季。好不容易等到今年才看到第二季的。 以下只是个人观点。


第二季相对于第一季来说个人觉得是有点点砸招牌,可能是每个摄影团队的风格以及每个人视角的不一样还有就是天气的影响,第二季的风格变得有点多。

就像这张第二季的图片一样,整体的风格都偏向于了朦胧美,很多的镜头里都是有点烟雾缭绕的感觉,有些地方也没有太多的聚焦,例如浙江篇,广东篇,福建篇等。唯一觉得还不错能够和第一季竞争的算甘肃篇。刚进去看到浙江篇的时候如果没注意看还以为是那个业余的随便拍的一段景。

因为个人在成都生活了一段时间,看到拍的四川真心觉得没有拍到太多的精华,四川的川西美景,雪山,星空,国道318。这些特别的地方基本没怎么放镜头。而介绍的成都文化其实在舌尖上的中国都已经有了挺多的描述,大众所知。

广东也是待过一段时间的,岭南风味个人觉得还可以,只是很多的地方选的不是很适当,很多精华没体现出来,拍摄的效果也一般,太多的雾的镜头有点影响了整体的感觉。

甘肃篇特别棒,能看到体现出航拍中国这个主题特色,地质风貌,人文风景,有些景色拍摄的角度很符合了解甘肃的当地人的视角,让我这个没去过甘肃的人,看到了甘肃的美。

可能也有部分原因是第一节后对于第二季的期待比较大,所以大家多少带点点小的比较情绪。但是个人觉得确实很多不如第一部。

整体来说最近央视的纪录片是越来越有特色,主题也越来越鲜明,对于航拍中国还是会继续追下去的。


以上都是个人的小小观点,欢迎大家观影后下方留言评论交流。


娱乐八卦一条街


第二季目前来看中规中矩,并没有存在特别差的现象。

这部纪录片从第一季追过来的,算是看过全部内容的偶,还是能做出一个清晰对比度的。

唯一的问题是:好多好的城市没有拍下来emmmmm,难不成是等第三季在拍摄?

忘了是哪一个镜头了,好多人在上面刷评论,为什么没有宿迁(好像宿迁很有名气,在霸王故里和洋河酒两个方面优势很大)。

当然,出了问为什么没有宿迁之外还有很多小伙伴问了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没有我的家乡?

至于吐槽拍摄烂的,基本没有吧。

毕竟是一部纪录片,能点进去观看的肯定是喜欢这方面内容的。

每日持续更新悟空问答,喜欢的小伙伴点个关注哟。


虾仁儿谈娱乐


欲速则不达,欲“达”则不富,不富则不复......初心和匠心不应该与贫穷和“中国速度”挂钩,那样又何苦去认真呢?很多问题终究会水落石出


在远方的阿伦


好多都批评广东篇把大部分时间都给广深,老实说不给广深,难道给你老家做专辑?广东古代史近代史就是广州史,广东现代当代就是深圳史,有你老家什么事??说得很残忍,但这是事实!粤北这次篇幅还可以,以自然风光为主,该展示的都展示了。广东篇问题出在不是广深占多大的篇幅,而是广州深圳都缺了人文历史展示,现代文明过多,少了上季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现代文明兼顾自特色。赶在上面开会期间播,网友又不傻,晒政绩太张扬了


花花怪蜀黍74427157


广东篇为什么没有汕头,潮汕地区千年汉人文化传统,就一个广济桥?


Luubii


看了第一季,满怀期待第二季,等了2年,终于来了。结果超乎你想象,真心感觉档次掉了好多,真的把《航拍中国》品牌给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