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佛抑道:《西游记》西天取经的背后,原来另有深意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而杨洁导演的电视剧《西游记》则更是让“西游”的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只要一到寒暑假,就连小学生们也知道,又可以重温那部百看不厌的《西游记》了。

尊佛抑道:《西游记》西天取经的背后,原来另有深意

《西游记》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众所周知,取经路上降妖除怪的打斗历程也确实有趣,不过,一部《西游记》可绝不止打败几个妖怪那么简单,这其中还另有深意。

尊佛抑道,这就是《西游记》一书中的深意,“尊佛”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关于“抑道”,你发现了吗?

尊佛抑道:《西游记》西天取经的背后,原来另有深意

首先,道教始祖太上老君那是何等的角色!绝对的大BOSS!可是在《西游记》中,他却被佛门中的孙悟空耍来耍去,甚至还被孙悟空扯着胡子称呼“老官儿”,要知道,孙悟空和太上老君可不是一个级别的,在整个佛门中能和太上老君相提并论的,那只有一个人,就是如来佛祖,而太上老君却被佛门中的弟子孙悟空耍得够呛,《西游记》“抑道”的深意可见一斑。

尊佛抑道:《西游记》西天取经的背后,原来另有深意

再有,五庄观的镇元子,乃地仙之祖,也属道教中人,可是,就是这么一位道教中的大仙,却连自己的一棵人参果树也没有看好,竟被孙悟空搞了个连根拔起,实属对“道教”的一种讽刺!

像太上老君、镇元子这样的道教最高层,在佛门弟子孙悟空的面前都略显得憋屈,就更不要说那些中下层的“道士”了。在整部《西游记》当中,“道士”作为反面形象经常出现,既然是反面形象,那么其结局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尊佛抑道:《西游记》西天取经的背后,原来另有深意

比如,乌鸡国冒充国王的是道士形象,车迟国找唐僧师徒决斗的是道士形象,比丘国想要杀死一千个小孩子的也是道士形象,就连盘丝洞七个蜘蛛精的后台,还是道士形象;甚至,当孙悟空想要骗取“精细鬼”和“伶俐虫”手中宝贝的时候,他所变化的形象,竟然也是道士,这不是在向世人暗示“只有道士才会行骗”吗?佛门中人是不打诳语的哦!

尊佛抑道:《西游记》西天取经的背后,原来另有深意

像这种贬损道家的地方还有许多,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再仔细翻阅《西游记》看看,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贬损道家呢?原来,这和吴承恩所生活的时代有关,吴承恩生于大明中后期,当时道家占据着社会上层,人们对修道炼丹很是痴迷,甚至连皇帝在内都迷信“仙丹”之说,而明光宗朱常洛则更是直接死于“仙丹”,这也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红丸案”。

尊佛抑道:《西游记》西天取经的背后,原来另有深意

修道炼丹之风自上而下,影响到了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所以作为一名文人,吴承恩对此是深恶痛绝的,这也就为《西游记》埋下了一颗“抑道”的种子,于是,吴承恩就借助《西游记》一书,曲折隐晦地揭露了道家的虚伪和罪恶。

尊佛抑道:《西游记》西天取经的背后,原来另有深意

好了,亲爱的小伙伴们,关于《西游记》“尊佛抑道”的深意,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快来留言讨论吧!

欢迎关注文化新篇,文化趣事无限,新篇喜闻乐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