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怎麼理解?如今已反過來了!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俗語的形成和發展是其中璀璨的章節,俗話說:“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這句俗語可能在長輩之間流傳甚廣,因為關於傳宗接代的事情,長輩們對此看得很重。幾千年的歷史,從古至今都存在著男尊女卑的觀念,這種觀念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很難改變。雖然說到了開放的年代,女性在社會上還是會遭受到種種不公平的待遇,那到底為什麼會存在這種觀念呢,還要從社會歷史背景分析起來。

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怎麼理解?如今已反過來了!

“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句面意思不難理解。一家人生個兒子,可以給這個家庭帶來的不僅僅是香火延續,更多的給一個家庭帶來富貴。但如果說一家人沒有兒子呢,就算是家財萬貫,等女兒長大之後出嫁到別人家,這萬貫家財又有誰可以繼承呢,富不長就是這個道理。這句俗語就非常典型地表達了關於男尊女卑的問題,中國傳統歷史上男女一直都不存在絕對的平等關係,男性可以打仗可以種地也可以延續香火,女性則是負責家務事和一些織布販賣之類的小事情。為什麼說要兒子的想法要比女兒強呢,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怎麼理解?如今已反過來了!

在更遠的原始社會,男人始終是狩獵打仗的主力,男人在聚居生活中的地位要高於女性。再到後來的封建社會,更多的對女性添加了很多約束和禮節,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更加低下。傳統的傳宗接代問題,生孩子的姓氏跟隨問題,都顯示了生男孩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怎麼理解?如今已反過來了!

生男孩,對於一個窮困的家庭來說是幸運的,這種幸運體現在改變家庭命運之上。在古代,窮苦家的孩子,若是能夠苦讀寒窗十年,再有上天保佑,考取了功名便可以衣錦還鄉,徹底改變一個家庭的現狀。就算是沒有讀書的孩子,長大了也可以成為家裡的壯年勞動力,種地農活都是一把好手。“女子無才便是德”生女孩註定沒法考取功名,這也是很多人願意要男孩的原因。

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怎麼理解?如今已反過來了!

關乎生兒還是生女的問題,放在現在的社會,人們的觀念都得到了改變,不再對生女兒抱有偏見,男女平等的觀念也更加深入人心。所以現在又流行了一句俗語:窮養兒,富養女。在農村如果普通人家裡有好幾個男孩,那麼找對象絕對是困難的,因為彩禮錢都出不起。女兒就不一樣了,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嫁個好老公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