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很悲惨?

牵住夕阳的手


《中国老年人晩年的凄凉该有谁负责?》

最近看了网上一篇【哈军工教授的“笔记”】恰好允我在USA做一个比较反思,亲临现场感受两种体制下制度的内涵,也算是一个学习与认知的提高吧。

这次考察了资本主义体制下制度优劣,就关于养老,退役军人相关政策和机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印象深的是其体制在对待军人(含文职军人)退役后的福利政策,有从中央政府到洲、市政府都有专门的机构服务于退役军人。有专门的养老机构,专门的医院,专门社会服务团队,专门的膳食中心(食堂),专门的公墓……等福利设施。只要按照军人退役条例执行的退役军人(自谋职业和违反规定者除外),其退役金足以维持其本人良好的生活质量。这一点美国是自上而下全国统一的。而我国目前正在改善之中,尚有很大的差距。

老年人的养老目前在美国尚未全国一致,各洲的法律规定也不尽相同,福利机构五花八门。如同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仍未全国统一。

奥巴马上台之初提倡的全民参与医疗保险计划,目前已流产。

美国的保险制度仍然停留在社会化自由选择阶段,量化到个人就是全民投保,无政府统筹。最好养老机构,医院,福利院还是有钱人的专属品。这一点,还不如国内。

至于对有突出贡献者的关怀有二个层面解读。一是传统文化层面的选择,国外多是父母与子女分开居住,高收入家庭在其保险支出占比约占年收入的10%左右,养老保险已提前安排了后续养老诸多事项,有些洲还实施了“时间银行”的养老制度,针对贫穷的家庭和老人。存续社会义工时间,待自己需要时支取。受子女制约很少!而国内这些有突出贡献的老人(军人),政府有一定的统筹。荣民院,养老院,疗养院均是为这些老功臣准备的,而这些机构长年闲置,如棒子岛、莫干山等荣民院,疗养院全年入驻不到10%。主要是子女都不愿签字入住,受传统文化影响,这些老人和孩子们都有碍面子,有些也是太偏辟不方便所致。目前国内这些老功臣所享受的福利和医疗保障全部由国家统一支付的,住院全报。这是我在美了解不同制度下不同的养老(保险)体制区别。供参考。

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国内这些老功臣工资收入多被晚辈以各种理由侵吞了。如果以这些老人的退休工资来用于其养老(一级教授18000元,二级15000元,三级13000元的月收入),不要说住中国最好的养老院了,长年租住五星级别的宾馆都可以。那为何晚年还是那么的凄凉?根还在亲情难以割舍!中国老人至死都在奉献!

笔记中描述的这些老功臣现住80多平方的房子,多是40多年前的部队老房子,退休后的房改房国家统一配置的是一级教授180,二级教授160,三级教授140,多被晚辈占用或出售了……。

亲情被无度挥霍是中国老人最痛的伤!!!

附:

【哈军工老教授笔记】


嘹亮EMBA


我有一个熟人,自小没上几年的学,因家中开个铁匠铺,从小就在家里跟着父亲学打铁…。

后来到了成家的年龄,因未婚妇长相很普通,曾有人劝过他,说你一向眼界很高,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可要考虑清楚,以后不能后悔。他回答说,谁又愿意嫁给我这个打铁的呢?…。

转眼间三年过去,他先后添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自己也由打铁匠转行,到了一家集体的小化工厂上班。由于厂子经营不善,最终倒闭…

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抛妻别子,只身一人去外地闯荡。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混出个人样来,就不回来了…。

这一去二十八年杳无音信,这可害苦了家里这娘仨个。为了供孩子上学,这女的什么都干过,扫大街,当保姆,干勤杂工…。娘仨个饥一顿,饱一顿地生活着,饥寒交迫,惨不忍睹。孩子的学当然也没有上出来。就这样寡妇熬儿般的慢慢地把孩子拉扯大…。

没有想到的是他回来了,是带着老婆孩子回来的。这二十八年他也啥都干过,当过扒手,做过小工,干过生意,也始终没有混出个人样来。他也别管有钱时还是无钱时,从来都没有想过,或寄来一分钱给过娘仨个…。

他回来后发现女儿已经嫁人,并做着服装生意,就声泪俱下,诉说着自己在外漂泊有多难多难,现在凑巧碰到了一笔大生意,能赚多少钱多少钱…。毕竟是血浓于水,女儿从做生意的本金中,抽出了十多万元交给了这个父亲…

这一别又是八年。突然有一天,儿子女儿被官方通知去云南领人。原来他得了脑梗,半个身子动弹不得,云南的媳妇女儿早已离开了他而去,不见踪影…。

他被儿女接了回来,住在女儿租赁的店铺后,儿子由于自小同被父亲遗弃,所以处处的不如人,就跟在妹妹的店铺里帮工,虽然己经四十多岁,始终没能力成家,又落下了一身的病…

这个所谓的父亲虽然心安理得的,在女儿家住了下来,接受着儿子女儿的供养。但父子之间,父女之间,全没有一点温情…。

他的嘴因病已不能说话,但他常常用那一只能动的手,在地上写字。意思是说,他想云南年轻的妻子了,他也想云南的女儿了…。


邀你看夕阳


我也是年近六旬的老同志。结合自己家里的状况一吐为快吧。

家父90多,家母80多。由于唯一住房已给其二儿子,在家待不住了。好在老爷子系离休老干部,身体也不太好,所以就在附近医院长期使用一间病房,老两口当家住着。目前他们生活还可以自理,就是有点孤独感,所以4个子女轮班陪护。

现在谈点正题。现在是子女之外,其他人都不愿意靠近。这也是他们感觉不好的地方,我想重点是老人在孙辈问题上一碗水没有端平所致。子女之间并不会太在乎,但其他的人就不愿意了,特别是对他们自己的事上更是如此,比如孙辈结婚给多少钱,如果不一样,问题就来了,少了的不高兴,多了的嫌少了,媳妇意见也来了。其实这种状态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子女也很无奈。

无论如何,我们做好自己就罢了。其他听天由命吧!


topgun4


为什么有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很悲惨?

看一家人的生活是否过得安宁、幸福,关键看这个家庭里面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相处得和睦。家和万事兴,家和儿女孝。

最近在小视频中看到几个无家可归的老人,表面上看,都很可怜,年纪一大把了,却无落脚的地方。深究其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是现在子女不要老父亲,而是父亲年轻时先抛弃了子女。

有的老人因为离家时间久了,现在根本找不到自己的子女;有的老人是过去的家没变,找到子女后,子女不想管,然后老人又跟子女对簿公堂。

我们从普通人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有生有养,,子女一般不会跟父辈对着干。养老是子女对父辈应尽的责任。

但是,父辈生了孩子,不养孩子,却去过人家的日子,给人家养孩子。现在老了回过头来让子女养老,子女有怨言也能理解。

人是情感动物,你先伤害了子女,现在继续伤害子女。子女不可能没一点怨言。

因此,这些老头首先要检查自身的过错,该给子女道歉,就道歉吧,毕竟你伤害子女在先。

作为子女而言,父亲以前是做错了,但是他毕竟是你们的父亲。该养老还是必须做。这是责任,也是义务。不能把负担推向社会。

最后希望年轻人以这些老人为戒,不要做让自己以后后悔的事情!

你说是不是?



牵住夕阳的手


老年人老年生活悲惨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原因。第一孤独无助,年轻时没有好好珍惜亲情,抛妻弃子,贪图一时的风花雪月,激情四射,小三,小四,多多益善,来者不拒,从而导致家庭破裂,这样的实例太多,多的可以说是社会常态。第二是赌搏,有的人好赌一生,不顾妻室儿女,逢赌必参,玩物丧志,不思进取,败尽家财,有的甚至债台高筑,远离故乡,自生自灭,到老归来,物是人非,岂不惨也。第三年轻不注身体,过度消耗,提前透支,烟酒无度,拼命熬夜,甚至血高了,还在大喝特喝,吃药不正常,导制脑梗,悔之晚矣,与轮椅为伴,岂不苦也,既使妻子不离不弃,遭罪还是你自已。第四管不好钱财,不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大手大脚,挥霍无度,不知君子顾本这干年古训,既使对最亲的人,也不能无所顾忌地散尽家财,甚至是养老棺材本,这是人生大忌。总之老年之苦原因很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万事不离其宗。警醒吧现在仍年轻的人们,前车之鉴,如掉以轻心不加汲取教训,苦难将会伴你终老,无一例外。


绿水青山204656091


老年人失智了,不管有钱没钱,都是悲惨的,如果叫保姆,也不会当他人看,如果子女自己照顾,久病床前无孝子,更况且失智老人,那叫一个累,本人深有体会,一度崩溃,又累又脏。不分白天黑夜的。没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永远不会懂。唉。希望这种病有药。


铛铛宝贝102915236


我也是一个老年人了(今年68周岁),我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有句老话儿,不行春风,难得秋雨。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在年轻时候,有力气,能跑能动的时候,要勇于吃苦。人这一辈子,没有顺风顺水一辈子的。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别炸狂,有钱的时候想到没钱的日子。

其次,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要行的端、走的正,给儿女树立好的榜样!过分的宠溺孩子,绝对不会有孝顺的孩子的!

第三,听人劝,吃饱饭。不是有人提醒我们老年人:人老了,要留个老窝,有个老伴,留点老了看病的钱。提前做好防老的准备。

第四,一碗水端平,在处理家庭财产分配等敏感问题时,放平心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要过早处理家庭财产。

第五,少管闲事、装傻卖呆。


竹叶青青72132271


老年的悲惨在于后辈的无能!

我身边的事告诉了我是如此!

有一个大学教授,80岁,患有中风后遗症,与小儿子住在一起,有退休金每月5000元,儿子对老人照顾不多,请了一个保母,每月3000元,仅剩下每月2000元,只够看病吃药,

这是谁的问题呢?


拔地而起ABC


首先,说的现实一点,很多子女因为家产分配的不均,导致对老人有很大的意见。得到家产多的位女认为是他应得的,对老人也是不管不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其次,有很多家庭承担不起抚养老人的责任,老人上年纪后,有一定的退休金还要好一些。如果什么都没有,对于本身经济条件就不好的家庭来说,该怎样承担抚养老人的责任。老人的吃住都是小问题,一旦突发疾病,这笔开销很容易就使这个家庭支离破碎,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例子,老人也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所以很多老人在选择养老去处的时候,都会尽量选择儿女条件相对好些的家庭。

最后,我想吐槽一些既有抚养老人的条件,又不抚养老人的这群人。只顾着自己的享乐,忘记了父母的抚养,不出钱不出力,弄的像你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似的,你的良心何在。钱没了可以再赚,父母没了你这辈子都别再想舒舒服服的叫上一句爸和妈。

赡养老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希望不要会在某一代人手里,最后告诉你什么是幸福,幸福不是权威,幸福不是财富,幸福只是家庭的和睦。


好奇害死猫123496784


长期占据医院病房,八十多岁生活还会自理,每天还四个子女陪伴,一年十三个月离休费十多万元,知道把房子交给儿子,然后去抢夺公共资源还很合法,一点都不糊涂,太幸福了,怎能算悲惨?不算不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