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个山东人情地图说威海“狼”,其实论血性威海人堪比李云龙

前几年,网上有个叫“山东人情地图”的帖子挺火,主要内容是用一个字概括山东十七个地市的人情世故。比如说:某市浪、某市装,说到威海是“狼”。

网上有个山东人情地图说威海“狼”,其实论血性威海人堪比李云龙

看了这个帖子,第一感觉是挺可笑:一个城市,万千生灵,千人千面,万人万性,怎么能用一个字概括?不过,有人闲来无事,搞些噱头,博众人一笑,也无可厚非。可再后来一想,这也不是个小事儿,这个帖子其实反映了外地人对威海最深沉的误解:误把“血性”当“狼性”了。

威海是个多元化的移民城市,有许多特质,也有许多个性,如果一定要给威海人贴一个共同的标签,我想那非“血性”莫属,这是支撑威海人精神的骨骼,偷不去,拿不走,也遮掩不了,是塑在威海人骨子里的精神之钙。

这种血性体现在战争年代就是前赴后继,一往无前,舍生取义。在和平年代,就是自尊自强,永不低头。这一点,其实看看威海的山、威海的水就知道了。

威海地处丘陵,山多地少。即便有地,也是极为贫瘠,加上水源缺乏,土地产出极少。解放后,威海人民跟着共产党战天斗地,硬是把全部的山地改造成了成片连方的梯田,一举解决了威海人的吃饭问题。这一工程之浩大,远远超过了现代人的想象。如果用现代的方法去计算投资额,这个数字一定会让所有人惊叹!

网上有个山东人情地图说威海“狼”,其实论血性威海人堪比李云龙

现在,我们常常感叹我国近年来治沙创造的奇迹。可有谁知道,在六、七十年代,在威海,曾有那么一场气吞山河的治沙壮举,让威海从此告别风沙之苦,让威海的海从此不再是威海的疮疤!

网上有个山东人情地图说威海“狼”,其实论血性威海人堪比李云龙

威海双岛林场,原为风沙肆虐之地

威海海岸线漫长,历史上沿着海岸线形成了一个风沙带,每到春天,风沙弥漫,沙进人退,沿海人民苦不堪言。六十年代开始,威海人民在沙漠上栽树固沙。树栽了死,死了栽,一年年,一茬茬。直到现如今,只见青松不见沙;见了沙,美得不知道自己姓个啥。

如果想了解威海人民当年的植树绿化成果,不妨到位于烟威高速公路接近威海出入口的万亩双岛林场看一看就知道了。历史上,那里曾是典型的风沙肆虐之地。小时候,我曾跟着老师和家长多次前去植树。至今,往事历历在目,犹在眼前。

每当我沿烟威公路乘车进入双岛林场时,看万亩翠绿,听松涛过耳,享凉风拂面,我都仿佛听到了当时植树的威海人民在低声浅语;仿佛触摸着威海人民不屈的灵魂,禁不住荡气回肠,油然而生敬意。

“狼性”是为了利益,不顾一切。血性则不同,血性的前提是理性,知道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有血性的人为了信念、为了信仰可以舍生取义,一往无前。而只有狼性的人则畜生不如。

前些年有个非常火的电视连剧《亮剑》,《亮剑》中李云龙有一句台词:狗行千里吃屎,狼行千里吃肉。咱野狼团什么时候吃肉啊?就是碰上鬼子的时候。

《亮剑》很好地诠释了狼性和血性的同与不同。狼是非理性的动物,只要是肉,总想着吃掉。日本鬼子是狼,是为了一己之私,不顾一切、毫无人性地侵害中华民族利益的狼;血性则是中华好男儿遇到敌人时用狼的劲头吃掉它。在保卫人民群众时,展现的是舍生忘死,死而无憾。所以,亮剑精神归根结底不是狼性是血性。

网上有个山东人情地图说威海“狼”,其实论血性威海人堪比李云龙

在千百年的磨砺中,威海人民一身血性。面对外侮,威海人民从未屈服。在抗日战争时期,威海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解放的第一座城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威海从未被日寇真正占领,日寇从踏上威海的土地那天起,就一直陷于人民反抗的怒火之中。论血性,威海人民恰似李云龙和李云龙领导的人民武装,以及以李云龙为代表的千百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

和平时期,在国家大义面前,威海人民从来明大义、懂是非、知进退。在利益面前,威海人民始终站在道义的一边。这一点,与李云龙式的血性一致,并无冲突。

威海有句俗话“天下大不过一个‘理’字”,说的就是凡事要讲理。威海人说“交了皇粮不怕官,敬了父母不怕天”,就是威海人讲“理”的最深刻的内心反映。威海人认为,凡事沾了理儿就问心无愧,无所忧虑了。

威海人这种特点在部分人身上过于明显,就形成了威海的另一句俗语,叫“钻牛角尖儿”。“钻牛角尖儿”的人的特点是认死理儿。认准了是个理儿,就绝不再回头。在我接触的人际范围中,威海爱钻牛角尖的人很多。这从侧面说明了威海人凡事儿喜欢讲理儿的性格特点

威海有句俗语说“打人家一巴掌,得防备人家还你一脚”。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一直不明白,威海人为什么从来不说“人家打你一巴掌,你就还人家一脚”?

后来弄明白了,这二者其实有本质的区别:前一句说的是你可以为了心中的正义性主动打别人,但是打别人以前想清楚后果;后一句说的是别人打你的时候,你不要随意打回去,要先想清楚自己有没有过错再决定怎么办。这两句俗语进一步反映了威海人重视讲理的人格特点。

威海人认为,遇到不讲理的人去打别人一巴掌,并不丢人。不过,打别人以前,你得想清楚了,你打了别人,别人也会打过来,如果能承受别人打过来的后果,你就去打别人;如果承受不了打别人的后果,就不要去打别人。

那么,能打得过别人是不是就可以去打别人呢?也不是。威海人尤其瞧不起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人。遇到这样的人,往往会被群起而攻之。所以,“打人家一巴掌,得防备人家还你一脚”这句话其实就是教育人们,不要轻易想着欺负别人。

反过来,如果别人打了你一巴掌,能不能还回去呢?答案是不可以。威海人说“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被人出于好心打了,不但不能打回去,自己还要好好反省错在了哪里。

过去的农村,尊长对小辈往往极有权威。看到小辈干错了事儿,顺手给一巴掌并不稀奇。这个事例正是这种文化的反映。

说到威海人重视讲理,还有一句俗语更能说明问题。很多威海人遇到不讲理的人或是不讲理的事情,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有理儿说理儿”。在我的印象里,这句话老威海人几乎无人没有说过。

如果对方不认理儿、无辜欺负人,这时候就是没有理儿说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要动手的时候了。一旦动了手,就要准备以命相搏,以 “血”捍卫尊严。这就是外地人口耳相传的所谓的威海人的“狼”性。其实,准确地是“血性”。威海人把这种情况叫做“宁死儿阵上,决不怯儿阵上”。

网上有个山东人情地图说威海“狼”,其实论血性威海人堪比李云龙

看看,这样的威海人哪一点能同“狼”对的上号呢?

当然了,现在是法治社会,即便自己有理对方不讲理也不能动手了,既要讲文明还要讲法治,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和谐,生活才会美好。

网上有个山东人情地图说威海“狼”,其实论血性威海人堪比李云龙

网上有个山东人情地图说威海“狼”,其实论血性威海人堪比李云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