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房和70年住宅该买哪个?有人说商住房不能买,为什么?

房产小播报


什么是商住房?与普通住宅的区别要清楚

商住房的概念其实都是从一线城市流传过来的,开发商将本身用于商业的土地建立公寓,具有部分居住性质。那么其与普通住宅的区别有几点:

第一、土地性质不一样。商住房虽然说具备居住的部分属性,但是其土地性质本身还是属于商业用途,跟用句住宅用途的土地性质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商住房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50年的根本,一般住宅都是70年产权。

第二、基础配套不一样。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商住房是单气或者是无气(暖气和天然气),因为作为住宅来说肯定要满足生活需求,暖气和天然气是必需品(在合同有标注)。一般现在商品住宅都是双气,但是大多数的商品房只是有暖气或者说什么都没有。很简单,商业房是不允许通天然气的(为了安全,一般商住房其实跟写字楼没区别,一层楼几十户)。

第三、收费标准不一样。商品住宅都是按照民用用电、用水、用气的标准来收费的,而商业住宅都是按照商业标准来收费的。水、电、气等收费都要高于普通住宅。

第四、购置和出售成本也不一样。举例,如果说90平米以下的住宅契税1个点(住宅房的契税是跟面积有关的,面积越大契税点就越高),那么商住房的契税就是3个点。那么出售的时候契税就会成为影响成交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然还有商住房不能落户、不能接受划区教育等等,众多不便利。这点区别大家要认识到。

无论是商住房还是住宅,请记住房住不炒

相信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对于买房的看法一直都是:你要有用!要么是用来居住,要么是做改善房,要么是用来办公做生意等等。但凡是想通过买房倒卖然后赚取差价的朋友,个人是不建议的。原因几点:

第一、房地产的最佳投资期已经过去了。从2018年的房价走势来看,部分区域房价出现下跌已经是事实,在调控政策不放松的情况下2019年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关键是从2018年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涨幅来看,平均年涨幅仅仅8%左右,可以说暴利已经不存在了。炒房客和一些资本早已撤离,如果你想接盘,那么欢迎。

第二、对于想在城市落脚,但是买不起住宅的人来说,商住房是一种选择(不是必然)。对于很多在大城市居住的人来说,高昂的租金、日益增加的生活成本等使得他们处处没有安全感,而商住房确实可以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虽然说成本高点,但是起码房子是自己的。

综上,个人觉得实用性原则应该成为我们生活原则的一部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应该遵从这个原则,尤其是对于房产这样的大额固定资产,只有保证实用性,那么未来无论是房价跌或者涨也好我们才能保证心态平衡。因为有用,自然涨或者跌就与你关系不大了。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城市房产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勇勇晓谈壹贰叁


现在有不少的地块,由于除了考虑住宅部分之外,也要考虑部分的商业面积。尤其是一些沿街地块,会在规划建筑面积中注明容积率、地上建筑面积,然后在标出商业面积和住宅面积的控制比例。

这样一般开发商会在满足绿化率和基底面积的要求下,把商业面积做到满格,然后还会在4层以下建设商业用房。这样是由于一般40年的商铺价格会大于住宅价格。而其他上面部分会建造住宅。而且这种住宅的性质,绝不是那些偷梁换柱的公寓楼,而是实打实的70年使用权的住宅。

这种有部分商铺混搭的70年住宅,是根本没有影响的。

住宅还是住宅,与其他的住宅没有什么区别。唯一有不同的是底下会有部分商业,人多喧闹、小区敞开多、停车位也会比较紧张,而且出入不太方便。对于高档小区的不多,但价格也会适当的便宜一些。只要价格合理应该不是问题。而且这种带商业的小区在南方地区太普遍了!

但如果是住宅楼,由于位置特殊而被很多办公单位租去做办公。那这样你的出入就必须和办公人员去挤电梯了。但这也不能就此认为不好,只要价格合适也可以的。很多人对门几十年都不知姓啥名啥。又何必管它是否用于办公,只有不影响你的生活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是打着商住楼的旗号,实为公寓楼,是属于商业用地范畴。这样的商住楼就要避开了,千万不要打成住宅去买了。
总之,只要在房产证上的土地性质是住宅,使用权70年。管它商住楼或者住宅楼,只有价格合理、感觉合适就可以。


鞅论财经


商住房的性质根本上是商业房,没有“商住房”这个房屋性质分类。在北京已经不允许商住房在个人之间买卖。新房也不能向个人出售。


马跃成


看实际情况,都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