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進喬家塔 景象不一般

□ 屈通滋/文

我從60年代初到2000年代時間跨度達50年之久。三進離石區交口街道喬家塔村,景象不一般,村容村貌大變遷。

第一次進喬家塔是1962年10月。當時我在離石縣委宣傳部工作,高部長讓我帶領爾壽、思亮、津山等人組成工作組進駐該大隊(當時稱生產大隊)進行社會思想動態調查。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全國剛剛渡過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農民生活還很貧困和低下,有的地方颳起了一股“三自一包”的單幹風。喬家塔亦不例外,社員們吃的大鍋飯(公共食堂),一日兩餐,早飯小米稀飯加玉米麵窩窩,晚飯高粱面擦尖或河撈麵,穿的是黑灰藍中山裝粗布衫,住的土窯洞,生活很困難。但喬家塔距縣城較近,群眾思想比較活躍,加之該村幹部喬有錄在縣委招待所搞事務,經常拉本村社員去招待所做飯或打雜工,所賺之錢不交大隊,還私做碗禿、涼粉小吃去交口集市上賣,有的社員偷開荒坡地和河灘地,這些在當時是絕不允許的,要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割。工作組進村後,組織社員學習《農業六十條》和中共中央《關於鞏固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發展農業生產的決定》。通過學習討論,大家對鞏固集體經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所認識,唯對一些“左”的諸如公共食堂、自留地、自留羊等具體事很不理解難以接受。因為涉及到農村政策問題,工作組沒有做任何表態,只寫了個調查報告,對以下三個問題作了反映和建議。(一)關於公共食堂。根據自願的原則,有條件的辦,沒有條件的解散。社員願上食堂的留,不願意的回家自己做飯吃;(二)關於自留地、自留羊。按六十條規定辦,一般每人留三分自留地,每戶一隻羊;(三)關於經濟管理。社員迫切地要求恢復到高級合作社時期評工記分的辦法,具體是包產到生產隊,以產定分、包活到組,體現了多勞多得。當時我寫這個調查報告還是帶有一定的風險。

第二次進喬家塔是1985年4月。當時我任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帶領德才、炳乾進駐該村蹲點搞黨員教育工作。當時的情況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改革開放從農村開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在全國普遍推開。喬家塔起步晚了點,但也緊跟形勢,全面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因此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逐年增長,農民生活有所改善。大多數農民家庭吃上了白麵、大米,穿上了的確良、的卡類衣裳,少數人家有了手錶、自行車、縫紉機、黑白電視機,個別人家破土動工修了新房屋。工作組乘勢跟進,加強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陰雨天或晚上開會進行黨員教育,制定了“一課三會”制度,製成版面,掛在牆上嚴格執行。同時發動群眾自力更生,有錢的出錢,有人的出力,自拉煤,自燒磚,自砌牆,修建了村裡的第一所小學校,解決了農家孩子上學難的問題。

第三次是2005年8月。當時我已退休,擔任離石老年體協藝術團政委,與馮團長帶領十六名演職人員進喬家塔村進行文藝演出。一進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紅頂白牆的小二樓整齊劃一,道路兩旁修剪整齊的綠化帶為村裡的新面貌增色不少。據時任村黨支部喬書記介紹,為了改善村容村貌,喬家塔村先後投資200餘萬元,動用大型機械清挖排水溝1110米,硬化道路4088平方米,綠化210平方米,新建垃圾池、垃圾桶、公廁、路燈、文化活動室、衛生室基礎設施,完成改水工程1110米、粉涮牆面1500平方米;投資210萬元,興建了日光節能溫室25個,為農民增收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同時還投資新建了高標準小學校1所,解決了兒童的上學問題。與此同時,該村把勞務輸出和商貿服務兩大主導產業作為抓手,全力以赴推動發展。當時該村已輸出農村剩餘勞動力189人,發展商業門店20餘戶,為農民穩定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礎,絕大多數農民富裕起來了,吃的白麵大米蔬菜有油有肉,行走電動車、摩托車,家家電視電話手機冰箱一應俱全。

通訊地址:山西省呂梁市久安路華晉苑1號樓1單元

郵 編:033000

電 話:0358-828427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