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摩托车大王:做了10年的摩托车修理工,今逆袭挣来75亿身家

说起摩托车行业,在我国主要两大制造基地,一个是在广东江门,依托于豪爵、铃木的母公司大长江集团,发展起来了超200家摩托车零配件厂家;而另一个就是在我国的重庆,拥有力帆、隆鑫、银翔、宗申等不下10个摩托车品牌。纵观我国摩托车行业的企业家,宗申摩托的创始人左宗申绝对是非常励志的一位,他是唯一一位从摩托车修理工做起,并且一做就是10年,然后依靠自己组装摩托车发动机赚得第一桶金的企业家。根据胡润研究院公布的《2018胡润百富榜》数据,作为宗申摩托的创始人,左宗申如今身家75亿元,真正的完成了摩托车修理工的逆袭。

低调的摩托车大王:做了10年的摩托车修理工,今逆袭挣来75亿身家

摩托车修理工

左宗申1952年出生于上海,在年幼时就与家人一起迁到了重庆,随后一家人就在重庆安家。文革期间,与当时大多数的青年一样,左宗申下乡插队了五年。文革结束后,左宗申才得以回到重庆,并在当地的一家瓷厂当上了一名烧窑工。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想做出一番事业的左宗申就跟随时代潮流,辞掉了烧窑工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经商创业之路。

在创业初期,为了养家糊口,左宗申尝试做了许多个行业。期间,左宗申在河北、山东等地贩卖过武侠小说,但是收益甚少。随后,左宗申又尝试做过水果生意,却遇上天气不好,水果在运输途中就全部坏掉。无奈之下,左宗申又转行倒卖服装,却被人骗了个精光。

生意上屡受波折,让左宗申日渐消沉。而为了让丈夫走出来,左宗申的妻子就劝他干脆跟着大舅子学修摩托车。就这样,左宗申成为了一名摩托车修理工。左宗申曾回忆说:“俗话说三十而立,人过了三十岁就不学艺了,我原本打算就平平淡淡过一辈子,却没想到最后却与摩托车结了缘”。

低调的摩托车大王:做了10年的摩托车修理工,今逆袭挣来75亿身家

宗申摩托车创始人左宗申

1982年,左宗申在重庆巴南区王家坝的街边开起了自己的摩托车修理店,几年下来,王宗申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摩托车修理师傅,只要一听发动机的轰鸣声就能判断发动机有没有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到1990年,一位贵阳的朋友托左宗申帮他买一辆三轮摩托车,在购买的过程中,左宗申发现当地一家校办摩托车厂生意非常火爆,但是发动机货源却非常缺。于是,左宗申就去找这家校办厂谈,告诉他们自己也能组装发动机。就这样,左宗申获得了校办厂100台组装发动机的订单,挣来了第一桶金。

直到1992年,做了10年摩托车修理工的左宗申已经对摩托车构造非常的了解,决定自己生产摩托车。他拿出所有的积蓄20万元,并找亲朋好友借了30万元,成立了重庆宗申摩托车科技开发公司。

低调的摩托车大王:做了10年的摩托车修理工,今逆袭挣来75亿身家

宗申的摩托车队

在公司创立初期,左宗申凭借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技术经验,不到一年时间就开发生产出了宗申70cc发动机,并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反响。随后,在1994年与1995年期间,受益于摩托车发动机市场的良好发展趋势,宗申摩托迅速的完成初期的资本积累,开始进军摩托车整车业务。

发展到如今,宗申摩托形成了以摩托车为主业的产业集团,年销售额超过了200亿元,产品远销海外150多个国家与地区,员工也超过了一万人,并多次荣登中国制造500强榜单。在国内的民营摩托车企业中,宗申也是规模最大的那一批。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左宗申奉行精细化管理,坚持“质量比什么都重要”的原则,也逐渐的让宗申摩托从重庆的众多摩托车品牌中脱颖而出。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在2018年,宗申摩托在国内的销量为80.61万辆,仅次于大长江、隆鑫、力帆、银翔、五羊-本田,排在第六位。实际上,除了排名第一位的大长江销量达到了220.56万辆,排名第二位的隆鑫(109.67万辆)与第六位的宗申销量差距并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