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酒席上一般都会有几道硬菜,你们那会是什么硬菜呢?

花匠小美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说到酒席真的就是流口水啊,不知道多久没有吃过了。我们一般的酒席有几大标配:果盘/凉菜/炒菜/大菜/汤。

果盘:一般有水果,花生,瓜子,糖果,外加一包烟。

凉菜:现在一般都是16个凉菜(炸酥肉3种,牛肉,猪瘦肉,猪耳朵,香肠,猪心,猪舌,猪腰,豆腐干,猪头肉,鸡脚,烤鸭等)

大菜:炖鸡,炖鸭,炖蹄髈,炖排骨,炖滑肉(四川人才有的),扣肉,夹烧肉,蒸蛋,鸽子,虾,鱼,,甲鱼,糯米饭(甜的,蒸的很烂,超级好吃)

汤:最后一般会弄一个清淡的青菜豆腐汤,吃饱喝足之后来一碗,真的别提多爽了


木拾壹


关于农村酒席上的硬菜,这个问题我在熟悉不过了,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农村酒席一般先上的是果碟,就是各种糖果啊,干的东西,其次就是凉菜,然后后面还有各种小炒还有汤,当然我说的只是我家乡的酒席,别的地方我不知道的。

要说硬菜的话还真有几道,比如红烧肘子,我每次坐席都要吃的,很喜欢吃那个肉,炖的很烂,吃起来也好吃。还有青鱼汤,我很喜欢吃他那个盖子,很有嚼劲,还有羊腿,现在的酒席一般都有两只鸡,一只炖汤,一只红烧,还有两条鱼🐠,也是一条炖汤,一条红烧。还有虾,不过虾大多都是煮好沾酱油醋吃的;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扣肉,我还是挺喜欢吃扣肉的,那个肉肥瘦均匀,吃下去很是爽口。当然还有好多小炒和汤汤水水的,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但是数我最喜欢的就是最后上的一道汤,在我们那叫甜稀饭,我从小到现在都喜欢喝这个,记得小时候为了等这碗甜稀饭每次都要等到最后,因为这个汤是最后才上的,上完就结束了。好了,这就是我家乡的酒席………


记录在外漂的日记


关于农村酒席有几个莱,有哪些硬菜?这个问题,我想首先得知道你想知道哪里农村的吧?我想全国各地的农村的酒席莱品都是不一样的,自然硬菜也不同。

像我们陕北榆林这边大多农村酒席都差不多,都是一日两顿饭,早上是羊肉面配炸糕,外加一盆下饭菜,面是饸饹面,大盆端上桌,自己吃多少捞多少,羊肉是炖的大块的,大盆端上桌,不够再掭,糕也一样炸片端上一篮,大家十人一桌围在一起吃。当然这是这几年生活条件好了,以前羊肉是搅拌在臊子里切成丁的,不像现在是另外做的。

正席在下午,这一顿就隆重多了,吃的也更丰富了。主食是米饭,馒头,菜就多了,以前是吃八碟,四个素菜两凉两热,四个荤菜。现在比以前丰富多了,炒菜加凉菜大多是八个或十个都是很新鲜的时蔬,有荤有素。另外硬菜就是不一般的硬了,一般也在四个以上,羊肉炖大块管够,小炒猪肉管够,鱼一条,大多红烧,还有碗面子,红烧猪肘子,牛肉炖土豆,酥鸡块,炒羊头等。当然也不是所有肉都一起上,只是不外乎这些。

这只是我们当地的农村酒席的吃法,莱品很多,不知其它地方的酒席也和我们这里一样。






本命竹子


火腿鸡汤

做法:

1、将老母鸡和火腿洗净入汤锅中,加大半锅子水,再加入适量葱姜料酒;

2、先大火烧开,撇去浮沫,然后加入山药黑木耳,盖上盖子,转小火炖90分钟;

3、加入红枣再炖1小时,出锅前加盐调味,撒些枸杞和葱花装饰即可。

火锅麻辣虾

做法:

1、将牛油、菜油在锅中烧至冒青烟(先放菜油,再放牛油);

2、豆瓣、生姜末,鲜辣椒,下入锅中翻炒;

3、炒香后的豆瓣酱加汤(或水),放入花椒、干辣椒、大蒜、大葱,食盐、鸡精、味精、胡椒粉、白糖,整锅料炒制十几分钟;

4、最后放白酒,主要是起到增香的作用。再放醪糟,起到一个中和味型口感的作用,让底料涮起来有点回甜复合味更好;

5、烧开后将大虾放入其中,待到大虾变成红色就可以出锅。

藕粉桂花糕

做法:

1、将白糖与酵母放入牛奶中拌至白糖和酵母都溶解;

2、加入桂花和藕粉,将藕粉拌匀至无颗粒;

3、加入面粉,拌匀成浓稠的面糊,倒入加了保鲜膜的容器中,温暖处发酵至2.5倍大小;

4、冷水上锅,水烧开后再蒸30分钟左右即可。

牛乳糕

做法:

1、准备好牛奶,白糖,玉米淀粉;

2、牛奶倒入碗中,加入白糖和玉米淀粉,搅拌均匀;

3、中火烧开后立刻转小火,期间要不停搅拌防止烧糊。一直搅拌到成凝固状态关火;

4、倒入模具中,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一个小时以上,切块即可。

暗香汤

做法:

1、腊月早梅,清晨摘半开花朵,连蒂入瓷瓶;

2、每一两梅花,洒入炒盐一两,勿用手抄坏,箬叶厚纸密封。

3、入夏取开,先置蜜少许于盏内,加花三四朵,滚水注入,花开如生,充茶,香甚可爱。

欢迎到郑州新东方烹饪学校报名学习同款美食哟~~


郑州市新东方烹饪学校


我们这里是晋豫交界处,风俗和河南相近。

以前农村过红白喜事,酒席为十凉十热四个汤。

上世纪90年代坐席,一切都是原生态的好食材,白菜红薯是自己家种的,豆腐是邻居家磨的,猪是自家养的,鸡是从村里收的,鱼是从黄河里捞的……

说远了,硬菜主要有两个。

一、芹菜炒肉丝。将农家猪肉切成肉丝,串鸡蛋、红薯粉面,入油锅炸熟捞出;将芹菜去叶切段,开水淖半分钟捞出沥水。用胡秸锅头无烟煤煤火炒,味道独特,芹菜香与肉香混合产生的第三种香,现在再也没有吃过那种口感了。

二、黄焖疙瘩。1、农家猪带皮五花肉切10公分见方块,丟入大锅中,葱段、姜片、干红辣椒、花椒、大茴、盐,先大火后中火约一个小时煮熟捞出,用蜂蜜均匀涂抹肉身,放高温油锅中烧至颜色呈黑红色,再放入煮肉汤中浸泡至猪皮起泡捞出。2、切红烧好的肉方为3公分见方块,放入各种调料炒制好的汤锅中,文火不灭最低在4个小时以上,上席时一桌一盘八个肉块,人均一块肉,肥而不腻,香润温喉,此生再也没有如此之味道。


喜不斗娃


在我们临清,要是农村大席,上的最硬的菜必须是粉蒸肉,一碗粉蒸肉我能干掉3个大馒头,如果是回民,八大蒸碗是最诱惑人的。




铁市小王


我们这酒席必须有的

白切鸡,所谓无鸡不成宴



香芋扣肉,红白喜事都必须有



油豆腐酿,这个就是我们这边的特色

其余的每家有每家的不同,反正是酒宴就必须得12碗菜,没有上够12碗会被看不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