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城的左安门

作者 库雅拉 少奎

左安门


老北京城的左安门



北京城在明代嘉靖年间,为防止蒙古鞑子侵扰,又加修了一个“”外城圈。

南城垣开了仨门:左安门、右安门、中间是永定门。


老北京城的左安门



三座门中 除永定门坐落于中轴线南端、为南向要冲外,另外的左、右二门都是极不起眼儿的“配头儿”角色。

尤其左安门城门 更是乏善可陈,所以本文所及 都是跟它相关的周边情况。

说左安门,不得不说“乏塔”(虽然属于神说)。

因为它跟左安门的小名儿“江擦门”直接相关。


老北京城的左安门



乏塔”亦称“法塔”,坐落在龙潭湖西北的法藏寺院里。法藏寺是辽金时期的千年老庙,能活下来的耗子都能成了精。

甭瞅庙不大,里边“神灵儿”可大 —— 据说某岁这里驻锡1着一位大和尚,乃“天神罗汉2”转世 落在此间修行。


老北京城的左安门



大和尚虎背熊腰力大无穷,不单力能“扛鼎”还能“扛塔”。

闲聊中大和尚得知“西城有五塔3,而东城无有塔”一说 顿时秃头顶上头青筋暴起 火冒三十多丈!

怎么着?洒家驻城东,难道城东居然无有一座佛塔吗?

唉... 呀!顺哪儿弄它一座过来 岂不就齐活啦!

于是乎 他就向佛祖发出申请。

佛祖也觉着大和尚精神可嘉,就摆本应更新换代给杭州西湖的雷峰塔4,悄没声儿擩给了 这位“急茬儿”的北方大和尚

大和尚摆宝塔弄到手,一哈腰 背起来就走。

一夜之间 脚不沾地两耳生风,撒开了丫子就是一通跑,没等天亮就到左安门了。


老北京城的左安门



等一看见城门 大和尚傻眼了 —— 严可严儿的尺寸,将擦着城门洞儿才能勉强蹭过去。

别瞧大和尚背着宝塔,跑上千里地没事人一样。可背着这大家伙将擦着过城门洞儿 可让大和尚摆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

等凑合着过了城门,大和尚实在没力气了—— 咕噔!就连宝塔墩在苇坑边儿上了。喊了一嗓子:“将擦呀将擦!......”就打那会起 左安门就有了它的绰号“江擦门”。

戳在苇坑边儿上的这座宝塔,当地人呼为“乏塔”(应为“法塔”之讹)。


老北京城的左安门



据孙承泽的《天府广记》载:“金 弥陀寺即法藏寺 在外城内,寺中有塔七级,高十余丈 中空可登”

乏塔”之所以著名,在乎中空可登也!

北方寒风凛冽,七八级大风司空见惯,故北方工匠筑塔多为实芯儿。绝少有可以拾级而上的“空心儿塔”。

乏塔”七层 通高十丈,相当于现在十几层楼房那么高。登高远眺:北望宫阙金碧辉煌,西看两坛松柏茂盛,遥看西山 重叠蜿蜒如近在眼前。

难怪城里的文人骚客 都爱在“重阳日”携酒登临“乏塔”衔觞赋诗 —— 原来这里是

登高揽胜绝佳圣境

只可惜“乏塔”于国历五十五年被拆掉了。

左安门外早年是通往天津、山东等地方儿陆路通道,只是有大运河 所以才显不出它的重要。


老北京城的左安门



大运河(通惠河)之前,左安门一带曾有一条“萧太后河”(如今仍有遗迹可寻)上游可溯:虎坊桥儿、天桥儿、龙须沟、穿过“国家体委”底座儿 汇向龙潭湖地区。然后再经过十里河儿,奔通县张家湾。龙潭湖地区就是京城东南部地区雨水的“泄洪区”。

龙潭湖地处京城东南角,前文曾提到这里刚好儿是“扇形冲积平原”地势和水流的下游。

依照“神说”则是“天塌西北(西直门北城墙缺角) 地陷东南”。水流汇聚于此乃“大势所趋”。

左安门西侧的外城垣上,建城伊始就设计了“水门”。水门上口低于当地地坪,高宽约丈许,内外两头儿都装有铸铁栏杆。雨水超过水门流量,就会漫过左安门

内的街道妨碍交通。

龙潭湖得名于龙须沟,是新政府城区改造后的结果。之前的龙潭湖是嘉靖年修外城留下的数十个(烧砖取土的)“窑坑”和苇塘。

左安门内西侧 曾有“袁崇焕纪念堂”设于今天的左安门内新西里3号“张园”内。


老北京城的左安门



张园”是一处私人别墅,占地三四亩 大门开在北侧。门楼横额有康有为所书“张园”。主人张伯桢是康有为弟子,广东东莞人 与袁崇焕同乡,北洋政府时期曾任法务部检事。

张园”进门处 两间南房为门房儿,后面为一个长方形花园。西侧有甬路,路与墙之间是一拉溜松树。

园内有桃树、榆叶梅等,每逢初春时节怒放 香艳醉人。几株“绒花树”甚为抢眼,粉红色花团如卵形 挂满树冠。

花园南端为一座青砖灰瓦院落,西侧有向北开的“月亮门儿”可达另院。内院儿的垂花门儿冲西开,五间东房以西为上,是为“纪念堂”所在。


老北京城的左安门



内院儿为三合 院中有两棵西府海棠常开不谢,一蓬藤萝遮天蔽日,为赏花纳凉好去处。

两边各有南北厢房两间,墙壁嵌满石刻。正应其墓志铭所云:“余供职法部 每以表彰先烈为志”。


老北京城的左安门



张伯桢先生不单舍宅建纪念堂,还于1915年上书袁大总统“拟建:袁崇焕配祀庙堂”,并带头儿参与筹划、捐款等事宜。

左安门内“广东义园”内的“袁督师庙”于1917年建成,遂请老师康有为“袁督师庙”题写碑文。并请人于庙内刊刻“袁崇焕遗诗碑文”嵌于墙壁。还为“袁督师的守陵人佘义士”撰写了墓志铭。


老北京城的左安门



张园”与左安门如今已不复存在,其情其景已做流水东逝去。

END

1 驻锡 —— 游方僧人临时挂单,暂住于其它寺庙中。

锡,僧人手持的锡杖。

2 罗汉 —— 佛教界一种级别 段位。

3 西城有五塔 —— 北海小白塔、阜内大白塔、万松老人塔、

西单牌楼东的双塔。

4 雷峰塔 —— 一千多年前 吴越王建在杭州西湖南岸雷峰山上的佛塔, 该塔已于1924年倒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