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Anlaihaoyong


悟空君你好!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元。把阳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在不同的各个朝代还有不同的名称。

如下是各个朝代的称呼:

先秦时期称:”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名称。

两汉时期称:”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魏晋南北朝:”元辰“,”元日“,”元首“,”岁朝“

唐宋元明称:”元旦“,”元“,”岁日“,”新正“,

”新正“,”新元“。

到了清代则一直为”元旦“,”元日“。自1911年新亥革命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纪年,称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在此恭贺大家猪年吉祥,阖家幸福安康!



o星火燎原o


“春节”作为专有名词正式出现,则是在1914年。

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在致袁大总统的《定四季节假呈》中提请“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袁世凯仅批准“阴历元旦为春节”。

朱启钤此举是为顺从民意,民国建立后,曾短暂改变春节的时间。

众所周知,春节起源极早,从虞舜时期便已出现,只是历史上对春节的称法不同。

1912年民国建立后,为表示与封建王朝的决裂,推行阳历,将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也就是“春节”,但延续千年的习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变更的,因此在民间推行阻碍极大,尽管政府把贺年、祭祖、贴春联这些春节习俗移到1月1日,但民间还是把这些习俗保留到春节。

两年后的1914年,阴历元旦正式定为春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