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支船队南下,要在南极冰盖上建永久机场,美日都没有

十一月伊始,我国这支船队便动身南下,开始了长达六个月的旅程。这支队伍是我们第35次南极考察队,11月17日上午,搭载着351名考察队队员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停靠澳大利亚霍巴特港,进行物资补给,同时有26名因培训未能在上海一同出发的考察队员在此归队登船,这也是“雪龙”号进入南极前的最后一次补给,按计划,雪龙号将于18日傍晚离港起航,穿越西风带,奔赴中山站。

中国一支船队南下,要在南极冰盖上建永久机场,美日都没有

他们此行可谓任务繁重,除了泰山站二期工程的收尾、恩克斯堡岛新站的建设、国家南极监测网的建设等工作外,最重要的是还要在中山站附近的南极冰盖上为飞机建立一个永久机场。因为除了雪龙号这种极地科考船外,飞机是南极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机场也就成了南极科考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各国在南极共建有37个永久性机场,大多在南极内陆和极少部分未被冰雪覆盖的土地上,而我国起步较晚,没有方便且适合的土地,于是选择了在流动的冰盖上建造,这是美日都不敢碰的。

中国一支船队南下,要在南极冰盖上建永久机场,美日都没有

而这其中的难度堪比建造科考站,首先冰盖随着气候等因素一直在运动中,因此为了找到一处运动变化均一又幅度小的位置,我国科考队对冰流场持续进行了一年的观测,最终把选址确定在距离中山站28公里的冰盖上。其次冰盖上松软的积雪并不能够满足飞机起飞降落的要求,因此要先对积雪进行一系列处理,将整个积雪层改造成适合飞机起降的摩擦力较大的粒雪层。第三所谓的永久性机场,不像过去我们所建的一次性跑道,飞机起飞之后就随他被冰层覆盖封闭。

中国一支船队南下,要在南极冰盖上建永久机场,美日都没有

尽管为了减少机场建设对南极环境的影响,机场规模不会很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导航、通讯、气象保障系统等设施都必须完善。而其中的困难远大于欧美国家机场的建造,同时将带给我们的帮助也会大于其它国家,其一是冰盖上设施的建设将提高我国对南极环境的认知,提高科考效率;其二是大型运输机的起降,将提高运输效率;其三是机场运行后我国在南极将拥有空域管理发言权,这对我国维护在南极的权利有重要作用。总之,咱们就期待它的建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