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起了汉服?

跟PP虫


小时候,我们的课本上讲到有关56个民族的内容总有相应的配图,各个民族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但是代表汉族的哥哥姐姐们穿的是现代服装。我好奇地问妈妈:“汉族的民族服装是什么啊?”妈妈说:“是旗袍。”

渐渐长大了些,我了解到旗袍是满族服装的改良,可是我们是汉族人啊。我到网上搜索,看到了“汉服”这个词条。原来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服装啊,她是多么的端庄美丽。阅读着“汉服”的相关内容,我了解了她的各种形制,了解了她的特点。在这以后,我会告诉别人,“汉族的民族服装是汉服啊”。

许许多多的同袍和我一样,我们探索、我们追寻着这样的美丽,同时吸引着更多的小伙伴们去了解她,而传播媒介的多样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重要的一环,当下文化政策也带领着我们将遗失的文化找回来,并且发扬光大。


只是一颗新鲜的橘子


汉服是中华文明传承的外在表现。



上世纪初,中国积弱多年,已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中山先生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纲领,拉开了民族复兴的大幕。对于中华文明存续的意义不下于冉闵的《杀胡令》。

满人主导的格局下,从来没有真正的中华文明,而是部分被同化的萨满文化,所以才要恢复中华。



第一次复兴

真正的中华文明早在南宋便几近断绝,随着最后一批精英阶层在崖山殉国,文明传承岌岌可危。

幸好元朝只存在百年,明朝初期还能在寻回部分碎片的基础上,以服饰,礼仪,法令等为载体扩充,形成了鲜明朱氏印记的次代中华文明。



这个时期上至皇帝,下至贩夫走卒,都是硬骨头,面对外辱宁死不屈。皇帝被抓走要挟,转头就另立新帝,逼得敌人只能将人放回来。

从废墟中重生的中华文明,带着破而后立的锐气,一往无前。



只是,清军入关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将国人的硬气杀成了酥软,剃头令又摧灭了最后的一点民族自尊。从此天朝上国,八方来拜的民族自信不再,而学成了欺软怕硬的草原动物范儿。

第二次复兴

民国初期,中华文明迎来第二次复兴。

只是中华文明早已断代,只能竭力从其他文明中寻找碎片。从满人传统旗服中改良了旗袍,从西服中吸取精髓,结合传统服饰特点改良成中山装。





好歹是在全盘西化的浪潮中,保住了一点文化的根。

后来国内政局混乱,民不聊生,文明复兴也只能暂停,但底子还在,悄悄的在某个角落潜伏下来,留待下次唤醒。



第三次复兴

近些年,中国经济重新站在了世界前列,物质丰富之余,国民开始更多关注精神层面的提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文明复兴的时机已成熟。

这次的先锋是最能接受新生事物,追求个性的学生。熟知cosplay文化的年轻人,对汉服穿戴的接受度很高。于是以美丽的汉服为载体,人们去了解更多的文明触角,如音乐,舞蹈,品茶,对弈。。



于是报古筝等民族乐器课的学生多了起来,还有民族舞,围棋等,家长也愿意让孩子从小就培养这些兴趣爱好。

文明复兴的前奏曲已奏响。



武力强大是立国之本,经济繁盛是强国之法,而文明复兴是中华民族重新攀上群山之巅的必由之路。

世界那么大,一起去看看。感谢您的点赞和转发,也记得关注圈圈君,一起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圈游记


风尚!

当地域人类富裕到一定程度,自我认知开始强化,人的属地性优越性会倍增,释放这种优越感彰显自尊的方式就是服饰与装饰。

刻意标定我是这方水土养的人!

如近代日本,成人礼婚礼都用大唐和服一样。

我国随着物质精神的富裕程度的攀升,回归本民族特色的人性欲望会增加,在特殊仪式上用古代格式服装展示自我风采的人会增多。


也是正常的自我炫耀心理的彰显。


盈博天宇


就拿我来说吧

从初一(没记错的话应该是2015年)就接触汉服了。

我认为汉服是我们汉族的服装,不应该和我国一些文化一样,让人遗忘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唯独我们汉族,在56个民族大合照的时候都穿的是日常的服饰,看着真是有点让人难过。

现在很多人喜爱汉服原因无非这几点

1.汉服好看2.代表我们汉族又将差点遗失的文化捡了起来,从而愿意出一份力支持3.盲目跟风

我真真是爱极了我们民族服饰,它不但是一件衣服,它更代表的是我们汉族不再是一个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了!

汉服从来不是复古而是复兴!

这是代表我们汉民族意识的觉醒!

很多人说什么现在什么时期,这个多麻烦,干脆反古得了

但我想说,人家日本的和服怎么就不麻烦了?人家反古了咋滴??

人家的传承都可以传承下去

我们汉服作为和服的老子还不可以传承下去了?!

要你天天穿了吗?

还有说贵的,和服不也是几万几十万???

汉服便宜的也就1.200块钱的事

便宜的你又说质量不好,你买过了?就知道质量不好了??简直有毛病,便宜的嫌弃,贵的又吐槽。

就算是礼服的汉服一套下来也就几万,还没有和服贵呢!

你可以不喜欢!但是!我请你尊重谢谢,因为无论你喜不喜欢,已经正式确认农历三月三为华服日。无论你喜不喜欢,我们汉服的发展绝对会越来越好!绝对会传承下去!

个人意见 不喜勿喷


超可爱的云柒


是学校成人仪式搞的鬼,外加古装电视剧泛滥:

①最近十来年,中国教育界怪事频出

成人仪式穿汉服就是一例!我不知道这些年青人穿了汉服就是否已成人,单纯从服装体可看出时代的穿越感!农业文明的服饰拿到工业文明来穿戴有什么教育意义呢?为的是证明自己是炎黄子孙?

②古装电视剧泛滥

古装剧尽演绎农业文明价值观,视野狭隘,人与人之间不是报仇,就是没什么正经事,与时代严重脱节,看这些个剧能学到什么职场晋级,心灵鸡汤,诸如此类,简直是瞎扯。


全息领导力


好象世界各国从古到今都有文化传承吧?民族服装也是文化传承的一个组成部分。像盎格鲁撒克逊人、高卢人、日尔曼人、韩国人、日本人,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

但多灾多难的中国却被满清女贞给插了一杠子,男人梳条大辫子,长袍马袿的倒把本民族的服装给淡化了,后来是一场一场的革命,不但革了大清朝的命,也革了大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命,不是孔家店都给砸了吗?

至于本民族的服装,早被人给忘到了脑后。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站在一起,真可谓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五朵花,因为五十五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唯有我们大汉族丢了自己的民族服装成为了另类。

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台湾汉服表演,才知道,汉服不就是日本的和服吗?如果日本的和服是中国唐装的话,那唐装就完全继承了汉服的传统,只可惜我们自己的服装传统没有继承下来,倒被日本人学了去成为他们的民族服装,乌乎,我说不出话来了。


王金海170657262追求


孔子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管仲的话,那么我们都要穿着左边开衿的衣服了。可见,服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特有的文化外延的载体。

越是民族的,越是有活力的。当一个民族强盛的时候,他的服饰也被其他民族模仿和穿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之一,其汉风浩荡,流传千年。

近中国百年屈辱史,西风东渐,穿洋装,学洋语,成为一种时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国际社会的地位愈高,民族自信力也在提高。

中国举行2008年奥运会时,穿着汉服的人们举着汉字模块,展现了中国灿烂的文明。汉服作为年轻人喜欢的服饰也不足为奇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年轻人更希望展现自我,张扬自我。汉服作为他们生活的一种方式,我个人觉得无伤大雅。





云生万重涛


翻了下好多人的回答,有的说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有的说是哗众取宠,还有的说是闲得慌。

我想说的是,既然都说了“年轻人”那么大多数就是喜欢尝试的人,喜欢趁着自己现在年轻、有精力好好的追寻自己喜欢的事物,圆自己的梦想。每个女孩不都曾想着自己衣袂飘飘欲成仙,男孩子也有过江湖侠客梦吗?汉服满足了我们衣袂飘飘的奢望,满足了我们仗剑天涯的愿望。

感觉最近两年汉服突然间就火了起来,(可能是自己之前的格局太小了吧)现在在学校或者街上都能看到三三两两的汉服小姐姐。

现在穿汉服在人群中依旧很是显眼,有人满眼羡慕还有嫌弃、讽刺的眼神。

作为大学生天气好的时候我也会穿着汉服去上课,去兼职,还爬过我们信阳的鸡公山。记得当初爬山的时候有个小姐姐夸我的《花期》漂亮,之后在路上也被两个小姐姐说是“做秀”。

我无所谓啦,我就是喜欢汉服衣袂飘飘的与众不同,我就是喜欢穿汉服,嘴巴长在自己身上爱怎么说怎么说嘛,你夸我汉服好看我会微笑着说“谢谢”,你说我穿汉服做秀或者对我穿汉服有不满,我就当做没听见,一笑而过。我的衣服自己穿着开心就好了。

人生就这么短短几十年,哪有时间去介意别人的看法。趁着自己现在有时间、有精力,好好的追寻自己喜欢的东西,哪怕被世人所不能理解,那又何妨。等到自己老了,坐在夕阳西照的庭院里,想着自己年轻时义无反顾追寻过的爱好,我相信那感觉应该是蛮不错的!




深巷有一梦


喜欢汉服,是因为好看,舒适。世上所有的民族的衣服,我都喜欢,只是兜兜里没钱,想要好看衣服,首先想买自己的民族服饰,兜兜里钱多了,什么漂亮衣服都想买。

历代汉服会有变化,是因为王朝覆灭之后,好看的专属服饰、吉祥词汇、图案,平民百姓会迅速用到自己身上,导致新政推行者不愿意穿前朝同款衣服,官员职务名称也不愿意跟前朝一样。100 多年过去了,我对旗袍的第一直觉,依然觉得它是妓女服饰。旗袍本身无错,只是无政府时期被妓女穿的多了,又有电影反复刷屏,就被贴上了清末妓女服饰的标签。导致它不管多好看,我都觉得辣眼睛。

好看的衣服,可以拉动配套经济。带动旅游业。毕竟买了衣服,就想买头饰、鞋子,买了夏衣,就会想买冬衣,穿了漂亮衣服,就想拍照好看,一个地方好看的人、好看的风景多了出名了,全世界就会有很多人来看。旅游的人多了,要消费,当地经济就会繁荣了。

穿一件漂亮衣服,跟种一颗漂亮花树一样,都有美化环境的功效。


麽麽兔小小只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基本特点

交领、右衽、系带

基本形制

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

具体分类

(女装)

交领襦裙 对襟襦裙 齐胸襦裙 袒领襦裙 褙子 袄裙 圆领袍 直裾 曲裾 襦袴

半臂 襦/衫 上袄 褙子 宋裤 比甲 披风 大袖 衫褶裙 破裙 马面

(男装)

直裰 直身 深衣 道袍 圆领袍 直裾 曲裾 襕衫 曳撒贴里 裋褐

半臂 上襦 褙子 大氅 袴 裳

越来越多年轻人爱穿汉服,背后的本质正是近年来国家高速发展全领域崛起体现出来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定和提升的民族自信。现在所穿的以交领襦裙、齐胸襦裙、曲裾、大袖、对襟居多,值得欣慰的是,并不像某些无知且自以为是的人认为的只是仿造影视剧和无聊的跟风,而是现在全国的同袍所穿的汉服基本型制规范,那些反对汉服的人唯一的理由就是汉服不适合现在的快节奏生活。我就不明白了,谁说复兴汉服就要替代现代服装让你生活中天天穿(可以参照日韩),亦或是汉服已被历史所淘汰,似乎就要丢进历史的垃圾桶,满清入关,剃发易服难道一点都不知道吗?为什么脑子就转不过弯来,照他们的逻辑现在都电脑打字,语音转化了 ,书法就应该彻底废除了?古代优美的建筑像故宫之类的也都得拆了建高楼大厦?像那些对自己传统文化(汉服至少汉族传统文化体现的一部分)没有一丝温情,如此无知和不尊重,建议他们应该好好学一下了,否则真不配做个中国人,别拿无知秀智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