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断代了几百年,如今却依然有人穿,这是为什么?清朝的长衫有人穿吗?

伊帆小妞


实话实说关于汉服的话题已经很热了,我本人在生活中可以说常看到穿汉服的人,这在几年前不可想象。

但是关于复兴汉服的观念和认识却一片混乱,连一些最基本的战略都是不清楚的,我是复兴汉服运动的旁观者,觉得有一些最基本的认识先要弄清楚。

一是复兴汉服到底怎么穿 ?

复兴汉服运动的最基本的战略应该告诉大家,复兴汉服不是把它当做日常服饰,在今天这个时代也不可能成为人们的日常服饰,让人们天天穿,这就解决了很多人的疑惑,减少了阻力,争取了支持者。

它最合适的定位就是中国人的礼服,每一个中国人一生都有一件,非常精美,一生至少穿过一次,比如在结婚的时候,成人礼的时候,日本,韩国的传统服装都保留着,但也不是他们的日常服装啊!也只是在特定场合穿。

先把这个搞清楚,宣传出去,减少阻力和不理解。可是复兴汉服运动目前连这个在战略都是混乱的。

二是复兴汉服运动与如何认识清朝的历史有关。这是一个在网络上充满争论,非常敏感的问题。对立的双方经常出口谩骂,非常不合适。

这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孙中山搞革命的时候说驱除鞑虏,但是革命成功以后革命者很快发现,中国是一个大中国,不是也不能只有所谓汉地十八省,所以,就五族共和了,叫中华民族了,我们中国不可能不要、不包括西藏,新疆,内蒙,东北,所以在中国民族问题非常重要,中国不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非常重要。

复兴汉服要避免大汉族主义,复兴汉服要能促进国家的民族团结,而不是相反。所以复兴汉服运动一定要把握好民族团结分寸,汉族自尊,也尊敬别的民族,今天所有住在中国的民族都是中国人。汉服宣传能够正确评价清朝的历史,否则,汉服会误入歧途。

三是要明白复兴汉服是要复兴汉服的精神。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反驳复兴汉服的人提出的理由是:你穿的汉服的是唐代和宋代?哪个算汉服?说不清吧,你又没有用古代的材料?你穿的就不是汉服,等等,的确,唐代和宋代都是汉服,到底穿哪个才算是复兴汉服?关于这个问题复兴汉服的人士也没有清楚的回答和清晰的战略。

我的观点是复兴汉服是要复兴汉服的精神。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我们今天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看论语,道德经,史记,资治通鉴,看的是什么形式的?多是简体,横排的吧,那么难道你可以说有人看的不是繁体竖排的,印书的纸不是古法造的,就不是继承传统文化?不可能吧,那么汉服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复兴汉服是要复兴汉服的精神,不要拘泥于具体不同朝代的样式,材料,重点是汉服的灵魂。汉服应该是一个大概念,不拘泥一朝一代。

另外,新的时代,对汉服有所创新也是应该的,也是正常的,不能说谁穿的汉服哪一点细节和某朝代的不一样就批评、排斥、否认。

另外,汉服也是一个演变的过程,汉代和唐代有一些不同,唐代和宋代也有一些不同,所以,今天我们对汉服的具体样式也要宽容,有人喜欢汉代样式的,有人喜欢宋代样式的,到了今天这个新时代,有人略加改良,应该也允许存在,例如宋代就改良了唐代啊!大家相互尊重,不能自以为是,觉得只要自己才是对的,不允许别人的穿法存在。就是有的服装设计师借用汉服的元素,设计出一些严格说不能说是汉服的时装,也要允许别人存在啊!

大家应该都看过一些汉服的照片,非常美,我觉得这就是汉服最大的魅力,汉服体现的风格气质是最能代表中国人的,也是中国人最美的形象。这也是汉服复兴的最大本钱。

西方人接触中国人是在清朝,所以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是留着辫子的形象,让西方人鄙视,我常常想如果西方人接触中国是在汉唐,看到的是中国人穿汉服的形象,西方人可能会羡慕吧。


闲聊哲学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指的是从黄帝时期到明末清初时期展现汉民族独特风格的服饰。

首先汉服的复兴说明我们对于自身的文化是越来越自信,曾经的大汉王朝拥有制霸东亚文化圈的实力,而如今的中国也终将再度拥有甚至超越当时的国力。日本明治维新,以及伊朗巴列维王朝时期都有崇尚西化的风气,而这种风气如果过多显然是不好的。

汉服的复兴说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和共同归属感也在逐渐恢复正轨,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从日本和服的礼仪文化,苏格兰的格子裙文化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是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独特的优美的文化服饰传统的,这是他们崛起信心的力量。

清史我不擅长,不过单从美感上来说,从民到官都的确不出色,如果说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的服装都有各自风格的话,譬如恢宏大气,儒雅秀丽,而清朝的服装基本第一给人一种奴隶和死板麻木的感觉,官服更是几乎成了僵尸的标配,何况清王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且口碑奇差,所以很少有人会穿。当然清朝马面裙还算不错。你觉得美只要不违法谁也不会去抨击你。


我大学时第一次表演时别人帮我租了件深蓝色的长马褂,真的是要多丑有多丑,穷酸腐儒简直孔乙己的感觉,所以连带着民国时期的服饰装扮也很土,中山装则是伟大的改变,不光是服饰,也是民族自信心重新崛起的见证。

一句话,我宁可穿明朝最简单的飞鱼服,也不想穿清朝最华丽的黄马褂,一点历史偏见没有,单纯后者太丑。


当然,有的网红也穿汉服,或许她们对于古典文化一窍不通,就是跟风拍点照片吸引一些粉丝,或者只是想要标新立异,引起别人的注意。对这种我觉得平常看待就好,不过不能算是有信仰的汉服爱好者。

真正热爱汉服的人其实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大家有一天看到汉服都习以为常,都能自豪地说出,看,这是我们民族美与自信的结晶。

而作为真正的汉服党,既不会无理取闹去一定把汉服搞成大众日常服饰,那样的确不方便,也不会要求所有人都喜欢,那样的确太自私,做好自己,单纯得去喜欢它发扬它就可以了。

我也反感某些人对清宫剧的打扮习以为常,对各大酒楼的旗袍招待赞不绝口,却反而言之凿凿地认定那些穿汉服的人就是在哗众取宠,真是可笑至极。


普鲁士之魂


为什么长衫现在没有人穿?清朝时期是满族统治中国,满族本来就是少族民族,只是它侥幸统治了中国2百多年。长衫是满族人的主流服饰,满族当政时,他们自然推广自己的文化和服饰:譬如辫子和他们满族的服饰。当清朝被推翻后,它的文化和服饰自然就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是汉人居多的一个多民族国家,汉人才代表中国,汉人的文化和服饰才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主流。现在是汉人当政———谁当政谁有话语权。汉人当然不会去穿满族人的长衫。

汉服本来就是汉人的服饰,即漂亮、飘逸、高雅、端庄………当然就有很多人喜欢。现在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大家就在追求精神世界的丰满。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服饰又重新被大家熟知和认可。现在国学和汉服的大力推广,也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所以现在穿汉服和喜欢汉服的人越来越多就不足为怪。

不要轻视一个服装给人的思想暗示。我们中国落后的时候,什么都向西方学习:譬如西服、西方文化等等。在以前穿西服就代表前卫、时髦。现在中国富有了,我们的汉服又被很多人大力推广。

我希望汉服成为我们以后的主流服饰。





凌寒独自开


这就狭隘了啊。汉族的民族服饰。你确定要追根溯源?我们挨个分析一下哦。

清朝因为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我们暂时不探讨。

明朝是很多人追捧的朝代,号称是汉族最后一个封建政权,但是。根据明朝朱元璋的规定。只要你不是农民户口,家里没人当官你就不能穿丝绸。必须是。葛,麻。之类的布料。所以说。城里的小姐姐小哥哥,全都得穿破衣烂衫。包括马云,身上就不能有一丝刺绣,否则就是犯罪。按律当斩。所以说,现在穿汉服的先得砍死一半再说正统问题。

元朝服饰也和清朝服饰一样的原因,我就不说了。

宋朝,倒是没有太多的管制,只要你不穿国家发的工作服,就可以穿。不过按照当时的工艺水准,制作面料。全中国,起码十分之八的人穿不起。真以为改革开放了,人民群众富起来了?恰恰相反。人均收入,还不如宋朝的武大郎呢。我们现在应该处于北宋即将灭亡时候的人均收入。理论上我们比宋朝人穷。

再说唐朝。外国人都叫咱们唐人。聚集地都叫唐人街。正统性是有了。关键还是穿不起。而且唐代人都爱穿西域的胡服。其实我们直接穿维吾尔民族服装,也接近唐朝服饰。所以。显得不伦不类了。

在往前的南北朝,太复杂,服饰变换太复杂,我也就不详细说了。了解南北朝的民族主义者都得怀疑人生了。

汉朝,十足的正统性,我们民族名字的由来。衣服倒是可以。就是得把内裤脱了,穿上开裆裤,要不然绝不正宗。到时候,可就是男同胞们的福利时代了,我还是挺看好汉族服饰的,但是我绝对不允许我媳妇穿。

再往前男女都是开裆裤。我也就不穿了。

其实说到底。中国有没有民族服饰呢?答案是有的。

就是中山先生设计的中山服。可不要瞎诋毁哦。毛爷爷,周爷爷,都是中山装。红一辈除了军装就是中山装。

唯一的缺点就是中山装,得看气质。身材。百分之九十以上。拍抖音的人都没有穿中山装的身材。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没穿中山装的气质。

真要想复兴民族服饰。先问问口袋里的钞票够不够。


失落的空想家


不是说长衫不能复原,而是现在的人愿不愿意完全复原。其实就算汉服复原也有很多并非与真正的汉服一模一样。

我其实不太明白现在的某些人为什么一定纠结于复原汉服穿汉服?古代服装的繁复性不是现代服装可以比的。适合古人穿的衣服也并不一定就适合现代人穿。

穿上汉服就代表尊崇古文化了吗?不见得吧!很多人穿汉服只是为了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以期表现自己的孤高自赏。你拉一个穿汉服的人出来,问问他们汉服穿戴的礼节规矩,他们不见得就能回答出来。所以尊不尊崇自己的文化与穿不穿汉服真没什么关系。内在比外在重要多了!

我一直认为之所以要复原汉服不是出于穿戴的需要,而是出于研究一个时代经济、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整个中国服饰发展的需要。像今年《国家宝藏》上那位复原唐服饰的女士,这才是工匠精神,这才值得人敬佩。

时代在发展,国家在发展,文化也在发展。既然历史让我们改变装束那为什么又要纠结于过去呢!文化不灭传承就不会灭。我们的服装也许不再是宽袍广袖,束带峨冠,但刻印在衣服上的祥云等图案不就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吗。

所以,只要文化在,只要精神传,外在的表现形式真的并不重要。





残香半点


汉服承载着我华夏民族的血脉,汉服穿在身上人显得高大雅,这一点在承袭了我华夏唐代服饰的日本和服身上可以得到印证,只可惜我堂堂华夏威威华仪的美好却被丑陋不堪的满哒子祸害了,野蛮凶残的满哒子野猪乘我华夏之危,窜进我中原景秀家园,肆意践踏毁坏我华夏文明,最卑鄙无耻凶残的就是满哒子野猪血腥残暴推行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剃发易服令,让千百万不屈的华夏儿女人头落地血流成河,满哒子野猪的服饰集丑陋猥琐于一身,尤其是满哒子野猪的那条成为满哒子野猪祸害华夏民族的猪尾巴辫子就更是丑陋不堪到了极点,可悲的是现在还有人把满哒子的长袍马褂错误的当成什么唐装,那是满哒子野猪的猪装,和我华夏民族的大唐有半毛钱关系吗?对于年轻人出于爱国爱美之心,抛弃满哒子丑陋的服饰,穿我汉服扬我汉威是大快人心之事,是我中华民族腾飞的壮举,只有满哒子余孽怀恨在心,出来反对,我华夏儿女都穿我汉服,扬我中华之威,就是对满哒子余孽的最好回击!


林中漫步46


所以别人说得没有错啊,唐朝文化在日本,明朝文化在韩国,清朝文化在中国,所以我们只有百年历史,现在的清宫剧多到数不清,现在就差没说满语和写满字了,如当初清朝废了汉字,用满字,相信我们传承下来的只有满字,我们中国五千年历史像韩国废除了汉字一样的会看不懂历史吧,如果今天用的是满字,突然间说恢复汉字,会像今天的汉服一样会各种人反对恢复汉字,甚至认为满字才是正统吧,汉字都不知道是那个地方出来的,坚决反正对恢复汉字,恢复汉字是大汉主义!认为复兴汉字就复古,中国有那么多字体甲骨文,金体小篆,隶书,楷书,为什么就要用草书呢中国五千年历史从来没有汉字一说,汉字只不过是复兴汉字者意想出来的伪概念。大汉主义分裂民族,逼着其它民族用汉字,就是分裂民族的罪名了[抠鼻]











即墨枢榆


有人穿汉服?极少,有点像年轻人扮演那些漫画人物的意思。

唐装,又是一个杜撰出来的样式,更像餐厅服务员。

清朝,留下个旗袍,现在还真有女人日常穿。

民国,留下个中山装,倒是也有些男人穿。

清朝的长衫,除非大型祭祖活动,还能看到。

这些年来,我国总想重新设计一套适合中华民族的民族服饰,即能符合现代生活习惯,又能体现民族气质。但始终没有如愿。

希望文化学者与服装设计师能合作一下。我们乐见其成,以振兴民族认同感。


狗血熬鸡汤


我觉得我们是中国人,应该复兴有关我们中国的文化。汉服就是我们中国当中的一个传统文化。所以我个人认为汉服真的是非常美的,所以现在也还有很多人喜欢穿。因为汉服真的很美,而且汉服还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服饰。但是现在有很多人不了解汉服的美,他们会觉得穿汉服的人是在哗众取宠,但是他们却并不了解汉服的意义在哪儿有很多人是觉得现在穿汉服很麻烦,很复杂,但是现在已经有了改良版的汉服了。现在的汉服已经变得简单方便很多了,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去排斥汉服,我们应该支持汉服的复兴。就比如说韩国的韩服,日本的和服都是模仿汉服来制作的,甚至日本的文字都是抄袭的我们中国的,而他们在有重要的场合聚会穿着他们的韩服或者是和服去。我觉得我们中国也应该要再有重大节目的时候,可以考虑让我们穿汉服,这样会更加衬托的出那个场合的重要性。所以我个人是认为我们是应该要用好的心态去看待汉服的兴起。

并且清朝的长衫还是会有人穿的,但是可能相对性穿的人比较少,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人穿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忆往华夏


真汉族人并没有完全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