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国人一句话改变了印度国旗,曾零分上北大,连尼赫鲁都服他

一个零分学生与印度国旗,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是在看北大和清华校史的时候注意到罗家伦的——这是个入学考试居然考了零分的学生,你不注意都不行。然后才发现今天印度的国旗居然和他有些关系。

或许因为一个是始自朝廷办的“京师大学堂”,一个是留美预备学校起家,北大和清华之间多少有点儿说不出来的微妙。这件事儿落在罗家伦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这个中国人一句话改变了印度国旗,曾零分上北大,连尼赫鲁都服他

▲ 罗家伦,一个北大学生,三十一岁当了清华的校长

零分考进北大,便是这位老兄的故事。1917年,罗家伦从复旦公学转考北大,考虑到梁晓声那本《从复旦到北大》,“复旦”两个字几乎就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按说他不该有什么问题。

但这位相貌丑陋,个性十足的老兄居然考出了作文满分,数学零分的奇葩结果。北大校长蔡元培是个惜才人物,最终录取了罗家伦。

说罗家伦长得不好看,照片上不大看得出来,倒是关于他谈恋爱的八卦中提到,被他追的女生最终同意相处一段看看,条件之一便是两人外出不能走在一起。

这个中国人一句话改变了印度国旗,曾零分上北大,连尼赫鲁都服他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罗家伦等人提出的响亮口号

于罗家伦自己,他可说赶上了个适合的时代,这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他是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但并没有哪个大总统因此惩戒他,反而是蔡元培先生给了他去美国留学的名额,他后来还是回到了北京——作为北伐军司令部参议军官打回来的,并被任命为清华大学的校长。

虽然给北大惹祸不少,也有被哄下台的时候,但大体罗家伦还是北大的好学生。蔡元培先生过世,也是他和一班学生仗义帮先生办的丧事。

可是罗家伦给清华办的好事不少,却几乎没有清华的朋友认他是好人。盖罗家伦想把清华变成一所“革命大学”,在校内大搞政治运动的作风,与清华师生们酷爱自由,重视学术的思想不能一致。

清华为了维护自己的精神,曾同反动政府顽强斗争,在几十年中成功地维持了学术独立的精神,在此期间,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各行业的骨干人才,惠及此后数十年。

其实老萨倒认为罗家伦不是坏人,他只是年轻气盛,不得要领。比如他对清华的一大贡献,据说是把清华基金从美国挪回了中国。

然而细细探究起来,他要斗争的对象是北洋政府的外交部,正是这帮家伙把持基金并把它放在国外,以便上下其手。罗家伦千辛万苦把它弄回来,才发现国民政府更加危险。放在国外,这笔钱只是可能被官员们贪污,拿回来呢,你根本拦不住某个军阀借去拿它打仗。

值得敬重的是,罗家伦吃的是国民政府的饭,但并没有因此失去做人的原则,他在离开清华的时候,“和美国公使马慕瑞谈妥,清华基金不归保管委员会管,也不归清华大学校长管,而交给中美人士共同组成的有良好信誉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代管,后来在会议上,顺利地通过了这一方案。清华的基金从此得到安定和增长”

罗家伦骨子里还有些理想主义的情怀,这一点,他的老师胡适看得很清楚,五四运动后,有学生说罗家伦和傅斯年两个学生领袖被段祺瑞的安福系收买了,胡适说:

“安福部是个什么东西?他也配收买得动这两个高洁的青年!”

这个中国人一句话改变了印度国旗,曾零分上北大,连尼赫鲁都服他

▲ 罗家伦的黄金时代是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这时,他的年龄稍长,对人情世故看得更清,在中央大学校长任上

那么,这位罗先生和印度国旗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上网查罗先生生平,会看到有他帮助尼赫鲁制定印度国旗的介绍。这种事儿我一贯认为是八卦——印度几千年的文明古国,轮得到你一个考零分的中国学生帮着制定国旗吗?

然而,前些天看到罗家伦自己的回忆文章《印度国旗的制定和我》,说明这件事可能还真的曾经发生过。

据罗家伦说,这件事发生在1947年。这一年,印度终于在蒙巴顿勋爵的支持下实现了独立,他受命作为中国政府第一任驻印度大使到新德里工作。

由于二战中我国与印度关系融洽,特别是当时的中国政府对印度独立颇多同情,故此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对罗家伦十分客气,曾和罗一起去贱民区会见甘地。他参与印度国旗的制定便是在这个阶段的一次晚宴上。

这个中国人一句话改变了印度国旗,曾零分上北大,连尼赫鲁都服他

▲ 在印度担任大使的罗家伦,旁边那位比他好像耐看得多

那次晚宴发生在1947年7月30日,很有些背景。说起来7月18日英王签署印度独立法案,英国已经彻底结束了对印度的统治,但将近两个星期了,印度这边儿建国的事情还在争吵着,慢慢讨论着。

这难道不应该是英国人走之前就准备好的吗?在印度这种事儿实在是太正常了。不过,该做的一些事情还是在慢条斯理地进行。比如,尼赫鲁的妹妹V.潘迪特(Mrs. V.Pandit)便被任命为驻苏大使,即将飞往莫斯科。

这个中国人一句话改变了印度国旗,曾零分上北大,连尼赫鲁都服他

▲ 潘迪特夫人,感觉英迪拉·甘地很有点和这位姑姑相似的地方

由于印度对苏、对华关系微妙相关,潘迪特夫人接受了罗家伦的邀请,到中国使馆吃晚餐。30日,潘迪特夫人和尼赫鲁携眷一起来访,晚餐气氛融洽。

值得一提的是,到场的除了这两位以外,也都是风云人物,其中包括尼赫鲁的女儿,即后来著名的印度女总理英迪拉·甘地,后来担任印度驻华大使的外交家潘尼伽等。

这个中国人一句话改变了印度国旗,曾零分上北大,连尼赫鲁都服他

▲ 和中国领导人畅谈的潘尼伽

席上还有一位特殊的客人,便是寄寓在尼赫鲁家的印尼革命家薛瑞耶(Shariar),罗家伦和他要谈的话题不太愉快,是关于制止虐待印尼华侨的——当时印尼革命军对华侨多有杀戮行为,而中国在印尼的领事只能和官方的荷兰殖民政府打交道,对反政府武装的外交,只好通过罗家伦做些工作。罗向对方提交了一份要求停止伤害华侨的备忘录。

罗家伦回忆尼赫鲁和潘迪特都迟到了,理由是国会讨论拖堂了——印度的民族特点也可见一斑。

国会为何拖堂?罗家伦好奇地询问,尼赫鲁也不隐瞒,告诉他是因为讨论国旗问题,尚未得出结论,大体是准备用橙、绿、白三色代表该国的婆教、伊教和其他宗教,中间加上一个甘地在争取独立时期使用的纺车——这一点甘地在1921年曾撰文写过,希望把它放在未来的印度国旗上。

这个中国人一句话改变了印度国旗,曾零分上北大,连尼赫鲁都服他

▲ 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期间,印度国父人称圣雄的甘地亲自纺线,所用纺车成了一种象征

听了他的介绍,罗家伦表现出了一点不甚赞同的表情——他曾经从其他印度政治家那里听到过这个话题,有自己的看法。

他的异议很快被尼赫鲁看了出来,便请他提出意见。罗家伦略一谦逊,便侃侃而谈起来。

罗家伦的意见,主要是认为甘地的纺车固然有一定象征意义,但不适合放在国旗上。

这个中国人一句话改变了印度国旗,曾零分上北大,连尼赫鲁都服他

▲ 尼赫鲁与甘地名为师生,情同父子,罗家伦真是敢说,还是那个锋芒毕露的北大才子啊

不过,罗家伦讲得的确有道理。他认为甘地的纺车象征的是逝去的时代,生产技术上的复古不应是印度的精神,今后的印度应该走向通往现代化的道路,而这与古老的纺车恰恰相反。

这样的说法未必能够说服尼赫鲁,但另一个道理让他觉得有道理。

这个中国人一句话改变了印度国旗,曾零分上北大,连尼赫鲁都服他

▲ 罗家伦讲国旗的图案应该标准而且容易复制,甘地的纺车复原之后是这样子的,放到国旗上谈何容易,只怕印

是啊,世界各国没有把国旗弄得这么复杂的,那你说用什么图案好呢?看来尼赫鲁已经被说服了。

而罗家伦的建议也很好。他提出,可以用“阿育王轮”的图案。

这个中国人一句话改变了印度国旗,曾零分上北大,连尼赫鲁都服他

▲ 阿育王是印度古代传说人物,曾几乎一统印度,大多数中国人不了解阿育王,却熟悉与他有关的一个典故——


这个中国人一句话改变了印度国旗,曾零分上北大,连尼赫鲁都服他

▲ 而阿育王轮则是他的象征

罗家伦认为刚刚经历了印巴分治的尼赫鲁对印度的统一有着近乎偏执的重视,而阿育王则是古代历史上大概唯一曾经几乎统一了这个国家的印度人,把他的法器放在国旗上有着更强烈的象征意义,而且也比甘地的纺车好画。最后,罗家伦总结道:

“我愿为阿育王轮问一句话:这件有代表印度统一性的古迹,其历史性不是比纺车更悠久吗?”

尼赫鲁和潘迪特听了他的意见,都点头大笑起来。

这个中国人一句话改变了印度国旗,曾零分上北大,连尼赫鲁都服他

▲ 事实证明这不是一个礼节性的回应,最后制定的印度国旗,果然是三色加上了阿育王轮

据说,今天印度政府公用信笺上常用阿育王柱顶部三头狮子的图案,也是出自罗家伦的建议。

东北抗日联军名将冯仲云曾为东北亚某国确定国名,而罗家伦则帮印度制定国旗,看来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各个党派都不乏为国际所敬重的才子呢。

至于罗家伦为何提出在人家国旗上放阿育王轮,会不会因为自己名字里也有个同音字,则不是我们所能知道的事情了。

不过,谈到那个时代的才子,却又有一点感慨。

像罗家伦这样单科考零分的才子,据说那个时代还有好几个,但我注意到无一不是文科满分,理科零分,而这样的人才,最终几乎都是时代的弄潮儿。理科满分,文科零分的,倒是一个也没见过。

这个中国人一句话改变了印度国旗,曾零分上北大,连尼赫鲁都服他

这就与印度国旗无关了,纯属无厘头的感触罢了。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