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花盛開的廈門大學:中國最美,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若要問哪一所大學是中國最美?有些人會說是武漢大學,有些人說是清華大學,也有些人說是廈門大學。武漢大學櫻花盛開、遊人如織的季節,廈門大學鳳凰花也即將盛開。但是,廈大的鳳凰花開得最好的時候還沒到來。廈大的鳳凰花一年開兩季,一季花開老生走,一季花開新生來。

每年6月底7月初,校園隨處可見綻開的、火紅的鳳凰花,勾起無數即將離開廈大的學子無限惆悵。到了9月初,鳳凰花再次盛開,將廈大裝點得更加美麗,迎接新生的到來,讓每一位初來乍到的學子,都能領略到這座“中國最美大學”的風采。

但是,美麗,並不是廈大唯一的特點。

鳳凰花盛開的廈門大學:中國最美,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廈大門口鳳凰花

鳳凰花盛開的廈門大學:中國最美,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廈大鳳凰花

從私立華僑到國立重點

這所位於祖國東南地區的名牌高校,從創立至今已經走過98年曆史,在南海之濱,遙望大洋。

回望100年前,在東南亞早已事業有成的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心繫祖國,救扶桑梓。1919年8月,陳嘉庚在上海聘任蔡元培、黃炎培、鄧萃英等教育界名流為籌備員,意欲建立一所領先的高等學府,並於次年10月召開了私立廈門大學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本次會議不僅擬訂了《廈門大學組織大綱》,還推舉鄧萃英為廈門大學首任校長,鄭貞文任教務長。

1921年,近代中國第一所華僑大學——“私立廈門大學”,借集美學校舉行開校式,設立了師範(包括文、理科)、商學兩個學院。到了7月份,林文慶接受陳嘉庚先生邀請繼任廈門大學校長,陸續增設了工學、新聞、法學、醫藥等科系,初步將廈門建成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影響力越來越大。

鳳凰花盛開的廈門大學:中國最美,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廈大美景

1937年7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同意了陳嘉庚先生的涵請,將私立廈門大學改為國立,從此開啟了廈門大學“國字號”發展歷程。雖然廈大在抗戰期間不得不搬離校區,師生克服重重困難,在艱苦的環境中堅持教學,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到抗日戰爭勝利時,廈門大學設置文、理、法、商4個學院、15個系,學生從3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直到1946年6月1日,廈大從長汀遷回廈門,各界在體育場舉行歡送大會,並將刻有“南方之強”四個大字的牌匾贈與廈大師生。

建國之後,在1952年的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廈大經歷了重大變化,原來的7大學院只保留文理學院,成為文理科的綜合性大學,直到1963年,成為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隨後,廈大的院系設置逐漸完善,增加了許多院系,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重點高校。

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中國的教育也在繼續追趕世界領先水平。廈大敢為人先,強化中國與國外的人才教育和交流聯繫,在2012年成立了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分校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開創了國內高等教育的先河。

鳳凰花盛開的廈門大學:中國最美,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廈大校內

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中國東南,碧波大浪,廈門大學屹立在南海之濱。對國家和民族摯愛之深的陳嘉庚先生,對廈大寄予厚望。《周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對陳嘉庚影響很大。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時即把“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定為校訓,與全校師生共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勉勵師生,未達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絕不停止自己的努力。在今天的廈大校內,有一座建築系師生自主設計,由五個相連的樓組成的樓群,名曰“嘉庚樓群”。這座為了紀念陳嘉庚先生而建造的樓房,其中有一座以對稱性突出的頌恩樓巍巍壯觀。頌恩樓下有八個如被斜刀削了的竹子形圓柱,上面刻著“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八個大字,時刻在驚醒著廈大學生。

鳳凰花盛開的廈門大學:中國最美,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為了更好地激勵師生,除了校訓之外,陳嘉庚還邀請鄭貞文先生創作了校歌。1921年,著名作家、學者鄭貞文根據陳嘉庚創辦大學的宏願與用心,面對滔天巨浪,為廈大創作了校歌:“自強,自強,學海何洋洋!誰歟操鑰發其藏?鷺江深且長,致吾知於無央,吁嗟乎南方之強!自強,自強,人生何茫茫!誰歟普渡駕慈航?鷺江深且長,充吾愛於無疆,吁嗟乎南方之強!”從此以後,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直在廈門大學世世代代的師生身上流傳。

一直以來,廈大人都在無涯學海中自強,在陡峭書山中攀登,攻克無數學術難題,大師匯聚,才子輩出。1926年,魯迅逃到廈門,把教書看成是短期的“休整”,卻受到了無數師生的歡迎。魯迅在廈大開設了中國文學史和中國小說史課,同時還兼任國學院的研究教授。每次上課,教室裡早就坐滿了人,除了各個院系的學生之外,不少年輕的教員也到場聽課,還有很多校外的記者、編輯也聞風而至,成為廈門大學另一道靚麗的風景。在廈大,魯迅還完成了大量的作品,完成了好幾部書的編輯、校訂工作,其中就包括這中間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等名篇名作。

鳳凰花盛開的廈門大學:中國最美,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送別魯迅

今天,走在學校之內,除了醉心於廈大的優美風景之外,也常常為莘莘學子學習、交流、討論、激揚文字的風采所折服。廈門大學的藏書量以及論文期刊收納數量都非常豐富,各個院系的老師學生非常包容的,只要是廈大學生,就可以去旁聽任何老師的課程,甚至本科生去研究生的班級蹭課都是可以的。廈大有齊全的課程體系,還有高爾夫課、爬樹課、帆船課、太極功夫扇等特色課,以及每年度學校都會在演武場舉行的“百團大戰”,每個學生都可以找到跟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發展自身的特長。

鳳凰花盛開的廈門大學:中國最美,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廈大高爾夫球場

鳳凰花盛開的廈門大學:中國最美,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圖書館

領略中國最美大學之美

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廈門大學已經發展成為國內外知名的綜合性大學,不僅學風嚴謹,也建造了號稱“中國最美”的校園。

除了鳳凰花,廈門大學還有許多迷人的景色。廈大銜山含湖、面朝大海,背靠萬石植物園,是名副其實的“依山傍水”。校園毗鄰南普陀寺,又與白城沙灘相連,與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隔海相望,漫步在校園之內,彷彿在五星級景點中旅行。校內碩大的湖泊,隨處可見的榕樹和以紅色磚瓦為基調的小樓,最適合學習,也適合戀愛。

漫步廈大校內,群賢樓群、建南樓群、芙蓉樓群以及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在內的學校早期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以及在集美樓裡的魯迅紀念館,都是廈門大學的標誌性建築。

鳳凰花盛開的廈門大學:中國最美,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廈大情人谷

鳳凰花盛開的廈門大學:中國最美,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廈大全景

在花開花謝之中,廈門大學孕育了無數傑出人才。時至今日,廈門大學已經成為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也是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廈門大學下設6個學部、28個學院和14個研究院,在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中國內地第10位,是名副其實的重點名牌高校。今天的廈大人,依然在“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精神的鼓勵下,傲立於中國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