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国产第一艘航母海试一次又一次推迟,为何印度制造航母速度如此之慢?

回弦雨


印度国防部刚刚发誓:再给我两年时间,一定赶超辽宁舰!

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强弱除了通过已有的军事武器的先进与否和数量多寡来判定外,完备的军工产业和自主建设和研发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而以印度的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级航空母舰为例,印度从2008年至今开始航母的建造计划,至今已经建设了12个年头了,单航母的服役日期仍然遥遥无期。

正在建设中的“维克兰特”号航母

“维克兰特”级航空母舰是印度新世纪提出的国产航空母舰IAC计划的主体建设目标,目前印度海军计划建造两艘“维克兰特”级航母,首舰“维克兰特”号航母已经在印度的科钦造船厂开工建造多年。2008年,IAC-I(“维克兰特”号航母)计划刚开始的时候,印方预计五年之内就能够完成建造任务,然而印度显然是过高地估计了自身能力,“维克兰特”号航母计划也成为了史上“最拖沓最难产”的航母建设计划。

“维克兰特”号航母建造设计图

IAC计划的提出不是偶然,由于印度国内之前所用的是老式的英国航母“维克兰特”(R11,并非IAC)和“维拉特”,这两艘航母都是二战时期开始建造的,虽然历经现代化改造但是很明显已经不适用于21世纪了,印度海军迫切需要一款排水量起码有4万吨的中型航母,而不是两艘三万吨排水量都没有的二战“古董级”航空母舰。随即到了1999年,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中,印度提出了属于本国的“防空舰”项目(Project 71 ADS),新航母至少拥有37500吨的排水量,且能搭载米格-29战斗机舰载机,2006年,ADS计划正式更名为国产航空母舰计划IAC,印度将会开始陆续建设2艘现代化航母,替换掉老式的英国航母,这就是IAC-I和IAC-II计划。

印度海军的老旧的二战航母“维拉特”号,已于2017年退役

乍一看IAC-I“维克兰特”号性能还不错,40000吨的排水量和260米的长度足够搭载三是架舰载机,甲板采用滑跃式甲板并配备短距离起飞和拦阻回收装置,像是俄制米格-29和印度本国的“光辉”战斗机都能够上舰。另外IAC-I配有WS-61直升机进行反潜作战,不排除以后搭载SH-60“海鹰”的可能,4台通用电气公司的LM2500燃气涡轮发动机足以提供80MW的动力输出,能够让“维克兰特”号保持28节的巡航速度。

“维克兰特”号航母

2009年2月,“维克兰特”按照预定计划开始安置龙骨,2013年12月“维克兰特”号航母从科钦造船厂的陆上船坞移出,2年后的2013年“维克兰特”号正式下水并取得了成功。但是IAC-I的计划由于受到俄方无力大量向印度提供ABA特种钢材,所以知道印度本国的国防冶金实验室DMRL和印度钢铁管理局SAIL展开了数年的合作研发后,才解决了ABA特种钢材的缺乏问题,原计划2010年下水的“维克兰特号”足足迟了3年。之后印度方面在柴油发动机零件安装上的事故和模组化结构的连接错误,导致了原计划2014年向印度海军交付IAC-I依然不可能。

“维克兰特”号航母于2013年下水

由于印度方面首次自主造舰,经验不足,所以至今,IAC-I已经是第五次延迟交付时间了,而接下来的交付日期是2020年。印度国防部已经很有信心地认为2020年就是“维克兰特”号航母的最终交付日期了,并且信心满满的在国内军事文章上鼓吹IAC-I,认为2年后势必有超越辽宁舰的实力。

“维克兰特”号航母2015年的样子

首先辽宁舰是一艘满载排水量接近68000吨的大家伙,而IAC-I仅仅4万吨,在速度上,辽宁舰足有30节,IAC-I预计才只有28节,IAC先天已然不足。另外,辽宁舰的舰载机是歼-15,在性能上完全碾压米格-29,更别说以后说不定歼-31还会上舰,这就更没法比了。加之辽宁舰已经服役7年了,等到IAC-I正式下水,中国最新式的001A型航母估计都已经下水一年了,所以印方最好别再做“维克兰特”的称霸梦了,除了一艘“难产至今”的IAC-I“维克兰特”号航母,另外一艘IAC-II还没动静呢!


科罗廖夫


印度三军都存在同样问题,如:空军LCA轻型战斗机、陆军阿琼主战坦克、海军“维克兰特”号航母。似乎每款三哥鼓吹的性能一流装备都有这个通病,人家三十年磨一剑是越磨越锋利,三哥是越磨越钝。

作为战后亚洲最早拥有航母的国家,一直靠购买二手货充门面,虽然依靠航母取得不俗战绩,同样也因为购买二手货被战斗民族套路很久(戈尔什科夫元帅号虽然白送,改装费可不低)。为了标榜大国地位,三哥决定自行设计建造航母。

1999年,印度批准开建国产“蓝天卫士”轻型航母计划,为纪念印度第一艘航母,后将“蓝天卫士”号改名为“维克兰特”号航母。航母实际于2006年11月才动工,预计于2011年建成下水,不过三哥明显不按计划来。

见识过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水平的小伙伴们应该都了解,只要这家公司经手过的飞机基本上天后都会自由落体,不是印度获取不到先进技术。正是由于印度在对外先进技术获取方面基本没有障碍,同时基础工业太差,所有装备一直处于纸面上的领先状态,一进入实践环节效果如果只有天知道。

“维克兰特”号航母虽然名义上由印度自行设计建造,但是该航母采用了法国设计蓝图、搭载的却是俄罗斯米格-29K "支点-D”舰载机、航母部分设计则由意大利协助完成。三哥心大不大看这些就知道了,好听点叫系统整合,通俗点叫跨国合作组装项目。

因此航母迟迟不能建成原因很简单,印度科研实力太差、技术来源太杂,需要时间慢慢磨合。盘点一下“维克兰特”号航母的进,让大家有个直观的了解。

2009年2月28日,“维克兰特”号航母开始安装龙骨,因为科钦造船厂实力太次,建成下水目标改为2014年(原计划2011年)。

2011年12月29日,“维克兰特”号航母终于第一次出坞下水,终于和计划时间配套,不过不是完成水下,而是给其他工程腾出干船坞。

2012年,海水中泡了大半年后,“维克兰特”号又回到干船坞继续开工。

2013年8月12日,“维克兰特”号航母首次正式下水,这时的完工率仅30%,看来高估计三哥的速度。

2015年5月28日,基本成型的“维克兰特”号航母第3次下水,因船坞大门故障,出坞工作被迫延迟,服役时间直接延迟到2025年。

历经二十年的“维克兰特”号航母,预算已达30亿美元,远超原计划6倍之多。距离真正建成下水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祝愿三哥早日梦想成真,有朝一日再续双航母编队。


河东三叔


慢的原由。

定位不准,急于求成。

赶鸭子上架,怎能不闹笑话。

一.设计目标不稳定。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一会儿贪大求洋,一会儿追求顶级水平。

朝三暮四。

拖后腿。

二.建造航母的关键材料受制于人。

欲建航母,高强度耐高温的钢板⋯等,只得有求于俄美。

俄美必然要大敲一笔。

抢钱迅速,供货时推三阻四。

让印度🇮🇳的心也等碎了。

三.工程常常延期。

科钦船厂不能忍受。

只有一个大型船台,任由在建航母霸占着,将影响船厂的工作。

印度已经举行三次航母的下水仪式。

其实是,科钦船厂忍不可忍,逼使在建航母让出船台的遮丑仪式。

四.受船厂的制造水平制约。

科钦船厂,不是在造航母,而是在学习如何造航母。

建造过程,乃是摸索探究过程。

该航母,只是个试验品,成不成功,只有天知道。

五.建造成本标升。

到目前为止,所花的冤枉钱,比购一艘新航母还多。

印政府不知所措,这头吞金钱,让印度政府下不了台。

投多少钱都不管用。

钱荒也影响了造舰速度。

还有其它七七八八的事情。

滞缓航母的建设。

故,花钱无数,现在只得到一艘有众多裂纹的空船壳。

尚未出身,就将消失。

#凌远长著#


爱之育之


印度的文化就是这样的啊。

从1999年放下第一根龙骨开始计算现在已经到了19年的时间了,印度航母实际上还是遥遥无期。

印度的航母使用程度比我国深厚,并且运用航母直接参加过战斗。所以,印度“自造”国产航母时军方提出的实用契合度是要比我国国产航母的使用目的、功能区划来的准确。(虽然嘲笑过三哥,但是战术上要重视对手---主席语录)

无耐工业上的人多嘴杂,每个环节都拖延时间使该舰一直处于“壳”状态。

W君开始从“钢”说起。按常理来说1999年设计图纸时,作为基础的航母用钢---ABA钢材,印度就应该开始储备了。可是印度直到2005年才宣布印度国防冶金研究实验室和印度钢铁管理局合作准备生产ABA钢。比莱钢铁厂接到任务后又用了三年的时间生产出相当于航母总用钢量25%的构件储备。2009年下放龙骨时,比莱钢铁厂只提供了全部874块模组的432个。感觉很多吧,实际都是好制作的大型件,总重8000多吨吧,而整个航母的总重是40000吨!按照国际惯例,船舶建造前应准备出船舶总重50%以上的钢材才能开工。这样看来,印度航母的开工显得“先天不足”。之后比莱钢铁厂出产航母钢的速度直线下降,船厂一直断断续续的停工待料。到了2015年(十年后)才将最后一个大制件---航母舰桥提供给科钦造船厂。

接下来再说制作方“科钦造船厂”。这是一个相当奇葩的存在,完全没有对国家的荣誉感和使命感,W君这样说是因为只有一个大船坞的它竟然在造航母的同时还接了一个三万吨级标准货柜船和2艘双层大型油轮的建造“私活”!生生的将印度航母从船坞里拖出来“两次”!最后一次(第三次)竟然是该出来时没出来,因为船坞大门因为淤泥太多打不开,烧坏了启合机!对于苦命的印度航母还不算完,早产的它还有“血管病”。科钦造船厂采用的是模组化生产,期间多次将航母管路排错顺序,组装时才发现不对。在线路的连接上还常常出现长短不够的尴尬事,焊接工艺也屡屡爆出丑闻。W君对这样的船厂还能生存并建造国家的大国重器表示出极大的“钦佩”。

至于万国造的动力、电传、武器、雷达等等就不提了。毕竟是先要造好“壳”才能装东西。题主说用20多年时间建造,W君真滴要说搞不好是30年才能交付海军使用,到时5年退役,因为不适应时代了啊!一艘轻型航母这样长时间不服役,能有什么作战效能?

等不及的印度海军于是只有跳到普京大帝的1元店送航母的大坑中酸爽不已。。。。


军武数据库


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的延误,里面有很多的原因。比如说,我们当初从乌克兰花钱买来了瓦良格号及全套技术图纸,在未完工的基础上进行续建和改造的同时也学到了建造航母所需的知识和技术;印度不同,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的改装由于自己缺乏工业基础,因此这个工作交给了俄罗斯来做,结果从2004年改到了2013年花了23亿美元,俄罗斯人凭借改装航母倒是积累了制造航母的经验,这里反倒没印度什么事儿了。

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的建造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开始的时候是俄罗斯特种钢材没办法交货,结果印度只能自己造;制造航母涉及到太多私营企业和公共部门参与,而许多重要的子系统印度都无法自造而必须仰赖从俄罗斯、意大利、以色列等国进口,本国企业在提供关键设备时遭遇了技术问题,就连俄罗斯企业的航空综合平台在交付时也出现了延误。这就又曝出,印度如此大的一个军工项目,却存在相当严重的管理问题。

一个是造船厂缺乏经验——这点科钦造船厂倒也坦然承认,另一个是管理不善。一来二去的,前后下水三次,结果延误的时间越长、花掉的钱越多、预算不断超标。想拥有国产航母的心情是迫切的,可我们从上世纪70、80年代就开始了航母的前期研究工作。反观印度维克兰特号航母,延误9年时间,有这功夫两艘航母都出来了。缺乏技术经验、资源匮乏、管理混乱、效率低下、没有长远规划......这些几乎是印度军工项目的通病。


拦阻着舰


印度制造航母速度如此之慢完全是很正常的事情,印度发展航母的决心不容置疑,但是印度发展航母的条件实在是不足,印度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就开始了自己的航母计划,可以这么说是强行上马。

现代航母设计与建造属于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工程,需要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来支撑,印度就恰恰没有这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来支撑其任务,甚至可以说,它不具备建造航母所需的软硬件条件,印度没有发达的造船工业,在全球排行上,造船业国中排不到前面,也没有发达的钢铁工业,可以为整个航母工程提供各种钢材,尤其是特种钢材,几乎数一下,所需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多问题。从软件角度说,印度也没有建造航母的经验,甚至可以说。连进行大修的能力都成问题,至于设计经验更谈不上,

也许唯一让印度感到有自信的地方,那就是良好的外部环境,任何东西都可能从外部获得。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印度航母的设计实际上是法国和意大利参与,所使用的钢材来自俄罗斯,动力系统来自于美国,各式各样的设备几乎都是进口的产品,也许只是装起来而已。

既然一切都要依赖外国人,而不是自己的力量,那么在工程进度上造成缓慢的不是意外,甚至说可以很正常,至于成本增加等等,那是一正常中的正常,没有什么可说的。


麦田军事观察


随着“维兰特”号航母的退役,印度又只剩下一艘“维克拉玛帝亚”号航母撑场面了。

这些年,印度为航母的事可真是既操碎了心,也烦透了心。老态龙钟的“维兰特”号早该退役了,可“接班人”新“维克兰特”号虽然已经下水三次了,可还在舾装之中,很多设备和武器系统都没有安装,据说服役时间要推到2023年了。“维兰特”号实在是撑不住了,老态龙钟的身躯老是要“入院治疗和休养”,搭载的“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已经摔得没剩几架了,而这种战机早就停产了,想买零配件都难,印度实在没办法了,只好让“维兰特”号退役了。

印度是二战后亚洲最先装备航母的国家,刚刚独立十年,就从原来的老东家英国那里买了艘轻型航母“维克兰特”号。这艘航母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以它为核心的印度海军完全切断了东西巴基斯坦的联系,最后迫使西巴基斯坦独立,成为今天的孟加拉国。尝到航母甜头的印度接着在80年代,又从老东家英国那里购买了另一艘航母“维兰特”号(即原英国皇家海军的“竞技神”号),一时间印度的双航母编队雄视印度洋。可惜好景不长,“维克兰特”号年岁已高,该到了“退休”的时候了,于是印度又忙着给它找“接班人”。第三艘航母印度倒不用花钱买了,俄罗斯“白送”了他一艘,可是这“白送”的航母却让他狠狠地被俄罗斯宰了一笔。

当时,印度已经看不上老东家的轻型航母了,他要的是中型航母。当时,能为他提供中型航母的只有两个国家:法国和俄罗斯。当时法国正在造核动力的“戴高乐”号航母,没时间满足印度的需求,于是他只好将目光投向了俄罗斯。他看中的是俄罗斯的“戈尔什科夫”号。“戈尔什科夫”号原名“巴库”号,是前苏联“基辅”级航母的第四艘,80年代中后期才下水服役。苏联解体后,归俄罗斯北方舰队所有。93年该舰发生了一场火灾,造成了严重的损毁。俄罗斯没钱没技术对它进行修复,就一直把它扔在港口。印度三番四次向俄罗斯表示要购买它,可双方却老是为价格的问题谈不拢。当时俄罗斯开价要两亿多美金,可印度觉得一艘破航母要两亿多美金实在是太贵了。

到了2003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印度。在一番热烈的会谈后,普京好像无意间提起一样,问:“听说你们想买我们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这事谈得怎样了呀?”当得知双方因价格问题谈不拢后,普京笑了,嗨,我当是啥大事呢,原来是钱的问题啊!算了,为了俄印友谊,我决定把“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免费送给你了。印度总统和总理一听,啥?免费送航母?我耳朵是不是出毛病了?没听错吧?翻译官,普京总统刚才说啥来着?你再翻译一遍。普京见印度领导人不相信,于是就大谈俄印友谊,夸两国“自古以来”是多么的友好,两国交往是多么的密切……,你看看,咱们这么友好,谈钱多伤感情啊,对不对?所以,为了俄印友谊,今天我就把“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免费送给你了。普京一翻夸赞,把印度领导人捧得晕头转向,加上白白得到一艘航母,这可把他们高兴坏了。不过,普京总统接着说了,航母是免费赠送的没错,但它放的时间有点久了,里面有不少设备已经老化和损毁,而且它还是非驴非马的“载机巡洋舰”,不适合现代战斗机起降,得要经过一翻改装才行。鉴于你们印度目前尚没有改装航母的能力,所以我们俄罗斯就赚点改装费,顺便再卖一两个中队的新型米格29K舰载战斗机。整个合同金额12亿美元,其中有4亿美元是购买舰载战斗机和培训飞行员、地勤人员的费用。航母改装期为4年,从明年算起,到08年你们就可以拿到货了。印度领导人一听,这挺划算的,于是双方就签署了交易合同。

到了07年,印度觉得这航母也改装得差不多了,应该派人去接舰了。当印度接舰人员浩浩荡荡的来到俄罗斯北方造船厂的时候,却见那航母身上搭着高高的脚手架,航母的整修工作还有一大半没有完成呢。这怎么回事啊?俄罗斯搬了一大堆的理由,什么货币贬值了,物价上涨了,当时计算失误了……,到最后把完工日期推到了2010年,并把价格追加到了20亿美元。等到2010年印度再派人去接舰的时候,还是没完工,俄罗斯又找了一堆借口,核心就两个,一要加钱,二要推迟交货。一直折腾到2013年,这艘航母才交付印度海军,不过,它的改装费用已经攀升到29亿美元了。想想人家法国新造的“戴高乐”号,排水量和“维克拉玛帝亚”号(即原“戈尔什科夫”号)差不多,而且采用的是核动力,安装有蒸汽弹射器,可起降“阵风M”舰载机、E2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等,造价也不过是35亿美元。而印度这艘所谓“不要钱”的航母只不过是个二手货,还是常规动力,采用滑跃起飞的,却要29亿美元,实在是贵得离谱了。

由于被俄罗斯“白送”航母狠狠的宰了一笔,印度一提到“白送”航母就心有余悸。记得09年美国的“小鹰”号航母退役,在退役前,小布什总统访问印度,和印度说要把“小鹰”号“免费赠送”给它,只要他购买舰载机就行了。结果把印度吓了一跳,哥们,求求你,别再提“免费赠送”这事了,我实在是伤不起啊!

在印度和俄罗斯还在为“维克拉玛帝亚”号航母扯皮的时候,印度的另一艘航母“维兰特”号又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了。这一回,国际市场上可没有合适的航母供印度选择了;而在“维克拉玛帝亚”号航母的采购案中,印度也是吃亏吃怕了,所以,这会印度决定自己造航母。可印度自己会造航母吗?要知道,在此之前,印度自己造过的军舰最大的也就是排水量5000多吨的导弹驱逐舰,可航母最小也有两三万吨啊!之间差了好几个级别呢。可印度却自信满满的表示,没问题啦!我们印度用航母都用了几十年了,对航母的构造一清二楚啦,造航母那是小意思啦。哎哟喂,造航母和用航母那是两码事啊!两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虽然印度自信满满,可一动起手来才知道麻烦。别的不说,光是航母设计图他自己都画不出来,没办法,只好叫意大利帮忙画。意大利收了200万美元,折腾了大半年,终于交给他一份排水量两万多吨的航母设计图。但此时印度的政府换届了。新政府拿着这设计图一看,怎么才两万多吨?咱印度可是“世界大国”啊,两万多吨的轻型航母怎么能配得起咱“世界大国”的身份呢?翻一翻,造四万多吨的。好家伙,“世界大国”还没做上,派头却学会了。没办法,只好又重新划图纸了。这一回,印度不找意大利了,而是找了法国和西班牙。这两个国家各收了印度的200万美元后,用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把图纸划好了。于是,印度得意洋洋的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印度要建航母了!

开工那天,科钦造船厂热闹极了。政府总理、海军司令等等政府和军队的高官以及当地名流、群众代表、国内外的媒体记者都来了。等一翻热闹的典礼过后,印度才发现一个重大的问题:造航母用的特种钢在哪呢?这就好比一个人说他要结婚了,结果亲戚朋友都来了,贺礼收了,喜酒喝了,到最后才发现自己的女朋友还不知道在谁家里养着呢。抓狂的印度于是满世界的去购买特种钢材。但特种钢材是战略物资啊,不是说买就能买的。他们首先来到美国。美国人说,我们自己也要造航母,要造10艘“福特”级航母来取代“尼米兹”级,你看看,造舰计划都排到2055年以后了,特种钢材我们自己都不够用,哪有多余的卖给你呀!找美国不行就找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绕了一圈,最后找到了俄罗斯那里。俄罗斯见印度没辙了,就狮子大开口,每千吨的特种钢要7亿美元。印度差点没吐血。他计划建造的新“维克兰特”号一共需要两万多吨特种钢材,照这价格算,光是买特种钢材就得花140亿美元了,都赶上两艘“尼米兹”级航母的售价了。没办法,印度只好一方面自力更生,自己解决特种钢材的问题;另一方面派出自己的特工人员和商务代表,明里暗里的搞特种钢材的冶炼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印度最后还是在友好国家的帮助下,掌握了特种钢材的冶炼方法。

特种钢材的事解决了,那接下来就开始造航母了。可造航母是个大工程啊,涉及到造船、冶金、化工、电子……成百上千个工业门类,需要全国一盘棋,大力协作呀。但偏偏印度没有统筹、规划、协作的能力,结果几乎是各干各的,干到哪算哪。另外,印度的基础工业实在是薄,航母有许多子系统都严重依赖别国。例如它的动力是来自美国的,舰载机和着舰阻拦系统是来自俄罗斯的,电子系统是来自以色列的……,简直就是个大杂烩,结果这些供应商随便哪个出点问题,都要严重影响航母的建造进程——特别是印度还有个好高骛远的毛病,选东西不是选对的,而是样样都要最贵的——是不是最好的还真难说。结果航母的建造工期一拖再拖,虽说已经下水三次了,但还是没有完工。该航母原计划是04年开工建造,10年正式服役。可由于特种钢材的问题,结果开工日期拖到了09年;原计划13年下水(还真“按时”下水了,只不过就只建了个船体,连上层建筑都没有),15年服役,可到现在许多系统都没有到位呢,据说服役时间已经被推迟到2023年了。老态龙钟的“维兰特”号退役期一拖再拖,苦苦支撑,终究还是没有等到新航母的到来。


血染战旗红


很简单,印度不是在制造航母,而是在拼装航母。他的图纸和积木都是“国际化”的,积木化缘不来,如何拼装呢?他的建造技术和人员是“幼儿化”的,大学还没上,如何拿文凭呢?人家除了理想,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已经很不容易了!应该鼓励他下水、下水、再下水,快快通过下水道吧!哈哈哈哈😄


深情萨克斯


印度三番五次改方案,还会遇到经费技术等瓶颈,对于这样一个大项目来说,能完成已经是很不错了,感觉印度高层有点走面子工程,屁股决定脑袋,随性的很,而不是脚踏实地的有计划发展自主军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